首页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四卷 冬第四章 告别台湾(4)

第四卷 冬第四章 告别台湾(4)

2025-03-30 08:16:25

第二次赴美前夕,他们曾到龟山监狱布道1991年3月10日,当赵一荻陪着她的丈夫张学良走进台北桃园国际机场,登上停机坪上一架波音客机时,她们已经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历史空间。

飞机升空了,对于多次前往美国探亲的赵四小姐来说,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旅行。

从前,她每次登上赴美行程的时候,都在心里默默的祈求:上帝,如果有一天,你真地开恩,那么就请允许另一个信奉你的忠实信徒,也随我一起飞往大洋彼岸吧。

这个信徒就是已经在美南浸信会神会院函授生毕业了的张汉卿先生,他比我对上帝还要百倍崇敬。

可是,不知为什么上帝却对他如此不公平。

我们的儿子在美国,孙子也在美国,可是,为什么只允许我一个人前去探望他们,而作为父亲的他,却只能在台湾!上帝啊,主,你们应该主持公正了!现在,赵一荻就坐在机舱的窗前,俯瞰着机翼下起伏的云海。

在过去十几年里,赵一荻曾经多次飞往美国探亲。

可这次她是和张学良同行,这对赵一荻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因为这表明她们相依为命几十年的苦日子已经到了尽头。

她们乘坐的飞机离开台北机场后,报界便一片哗然。

台湾各报掀起了一阵张学良、赵一荻热浪。

从前消逝在人们视线之外的这对老夫妇,忽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3月11日,台湾各报都被各种赫然醒目的大字标题覆盖。

其中《中国时报》发表一篇题为《张学良赵四携手走过坎坷人生》的文章。

该文写道:隐身于近代史帷幕之后的张学良,得国内政治氛围趋清明之赐,终得自历史谜团中走出来。

他虽然90高龄,但和他接触时,发现他极具幽默感和童心。

见解亦灵活于异常人。

和他相扶捱过一生岁月的赵一荻女士,则流露出宗教濡染的赎世情怀。

虽不复当年传言中‘赵四风流朱五狂’的娇态,但却更彰显出风月洗练过的面貌。

……张学良在行动上受夫人赵一荻女士的照顾很多,昨天在候机时,连喝茶也要喝夫人倒的茶。

他又很得意地竖起拇指说:‘我内人的菜烧得最好。

’昨天登机时两位老人相互扶持着,赵四小姐则在他身后不忘嘘寒问暖。

他们确是一对走过坎坷人生的真正伴侣。

……赵四小姐到美国以后,就在洛杉矶儿子闾琳的家里长住下来,而让她的丈夫只身一人去了美国东部城市纽约。

赵一荻在洛城,几乎每天都从当地的报纸上发现张学良在纽约的活动。

她发现住在老朋友贝祖贻夫人家里的张学良,不时出席各界为欢迎他而举行的酒会。

他又在贝祖贻夫人的安排下,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的采访,赵一荻发现报上刊载的张学良谈话,要比一年前他在台湾接受日本广播协会NHK台视台两次采访时,所谈的话要进了一大步。

她感到张学良已经真正走出了蒋介石时代的政治阴影,他不但可以对美国记者暴露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而且居然敢于大谈对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的良好印象。

赵一荻在洛杉矶期间,正值张学良在纽约举行91岁华诞的庆祝活动。

她因为腿生了骨刺,不能前往赴会。

但是她却在洛杉矶秘密会见了从祖国大陆专程到美国为老上司张学良祝寿的前东北军旧部、中共方面派出的特使吕正操将军。

赵一荻知道吕将军是张学良早年一位挚友袍泽,也知道他此次前来祝寿的意义深远,所以她将吕到纽约后如何与张学良会面一事,都作了认真的安排。

使得吕正操飞抵纽约后,很快就能在贝祖贻夫人家里会见阔别五十多年的张学良。

让赵一荻感到遗憾的是,那次吕正操带着邓颖超的亲笔信诚约张学良和赵一荻返回大陆探亲,可是,她知道难以成行。

虽然国民党在她和张学良赴美前就撤除了多年监守在她们身边的保密局特工人员,但是,她们如若在那时从美国直接飞往祖国大陆,仍有着种种难以言喻的困难。

当年秋天赵一荻和张学良结束在美国的探亲后,回到台湾不久,她就鼓励张学良正式向台湾当局提出返回祖国大陆探亲的申请,张学良特别希望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东北,为他父母祭扫陵墓。

可是,张学良的这一请求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台湾当局的首恳。

她们这才看清虽然当局不断放出张学良已有全面自由的风,然而,一旦她们真想返回大陆,却仍然阻碍重重。

赵一荻最感痛恨的是,就在她和张学良从美国回来的当年冬天,她在香港的哥哥曾经来信称:吾儿即将在港结婚,届时谨望四妹(赵一荻)与汉卿一同赴港欢庆,以圆阖家团聚之乐。

……但是,当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希望赴香港出席亲戚婚礼的请求交到台湾当局时,有人却来到天母新居(此时张学良已经从北投复兴岗搬了家,住进距荣民总医院较近的天母一幢公寓楼房)加以劝阻,说:张先生在这时候到香港不太方便。

赵一荻从这件小事上已经看出,张学良如想返回大陆探亲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1月,她支持张学良再次赴美探亲。

当然,只有赵一荻知道张学良在刚离开美国不久又再次提出去美国探亲的原因。

好在台湾当局对张学良和赵一荻去美探亲的要求,没加任何阻挡。

很快她们赴美的签证就办下来了。

赵一荻情知这次赴美非同寻常,对于在台湾居住几十年的张学良来说,心情显得格外沉重。

她发现他的目光里游移,不时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

尽管她知道张学良历来不喜欢台湾过于潮湿的气候,也厌恶台湾经常出现的台风。

可是,当他真要永远离开这片热土的时候,还是难免去意彷徨。

1991年春天,张学良偕夫人首次飞往美国探亲的时候,决不会想到他们将来会永远去那个遥远的国度里生活。

可是,连赵一荻也不曾想到,事隔一年以后,她们将会永远地离开台湾,到夏威夷那片神奇的海岛上安度晚年。

张学良的真意是希望有生之年回东北探亲,可是他知道目前决没有实现这一夙愿的可能。

赵一荻知道,张学良正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才最终选择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