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8)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殒神谷(8)

2025-03-30 08:16:25

赵一荻遣子故乡行夏威夷海滨依然潮起潮落。

出现在赵一荻面前的大海,依然涛声震耳。

当一轮浑圆的落日挂在灰褐色的云天时,海边就会出现两位老人的身影,不过赵一荻已经坐在一辆轮椅上了。

张学良在轮椅旁推着,海水漫过的沙滩上留下了几条浅浅的辙印。

赵一荻已经看出张学良思念东北故乡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始终无法成行。

特别是1993年底,她们在台北的房产被变卖以后,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必须设法早日实现回东北故乡的夙愿。

汉卿,既然你思乡之心如此迫切,索性就回去吧。

碧蓝色的大海在她们眼前翻腾。

当远方天边被夕阳映出一片玫瑰红的时候,赵一荻望着神色郁郁的张学良,心神有些不安。

进入1993年以来,赵一荻几乎每天傍晚都会陪他出现在海边。

每一次她都发现张学良隔海眺望,她知道他又在怀念家乡了。

回东北?又谈何容易?张学良将目光从海天相接的地方收回,他对她叹息一声:从前我一直以为到了美国,就可以随时返回祖国,可是到了这里才知道,回去仍然不可能。

为什么?莫非还担心台湾方面的暗中阻挠吗?……他摇头说:绮霞,你不懂。

我从前一直在想,有一天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时候再回去。

可是现在我已经老了,如果长途跋涉,恐怕力不从心了。

赵一荻想一想:汉卿,既然如此,我倒有个新的想法,何不让闾琳代替你回去看看呢?张学良眼睛一亮:让闾琳代替我回去?赵一荻见她的话引起了张的注意,进一步说:对呀,闾琳是你的儿子,他回去既能代表你,也不会引起什么其它的麻烦。

张学良心里一动。

自他们夫妇定居夏威夷以来,张闾琳夫妇及子女,见到张学良和赵一荻的机会就更多了。

几乎每年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生日,张闾琳和妻子陈淑贞都要双双飞到四季如春的檀香山来,为他们的父母双亲祝寿。

特别是中国人的新春隹节,张闾琳伉俪必来祝贺。

张闾琳正式从美国航天署高级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休以后,他与老父老母共度天伦之乐的时光,就越来越多起来。

闾琳,还记得沈阳吗?那里是你的故乡啊。

在取得了张学良的首恳后,赵一荻亲自去了洛杉矶,她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儿子儿媳的理解。

当然知道,可是,我是在天津出生的,对沈阳连半点印象也没有。

闾琳不知母亲的用意,他苦笑着。

沈阳对一位从小就生活在海外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个陌生的世界。

他只是在美国出版的画报上见过沈阳的照片,却无论如何也唤不起脑子里的任何印象。

你虽然出生在天津,沈阳却是你的根。

赵一荻对闾琳说:那里才是你真正的故乡。

数十年来,你在海外从来没有回过沈阳,这不能不是个遗憾。

所以,我想让你和淑贞回东北,去那里探亲寻根,如何?让我们回东北?张闾琳立刻悟出母亲的良苦用心。

他知道父亲晚年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回东北故乡探亲访友。

他更理解父亲在晚年有许多难言之隐。

在台湾时因有种种阻碍无法让他老人家一偿多年归乡的夙愿;在美国夏威夷定居后,虽然可以回去,却又因年迈路远而无法成行。

在这种情况下,张闾琳决定替他的老父亲实现这一夙愿。

好吧,姆妈,我回去,我和淑贞一同回去看看。

张闾琳的心顿时狂跳起来,因为沈阳对一个多年在海外飘泊的游子来说,无疑充满着深深的诱惑。

陈淑贞听了赵一荻的话,更是跃跃欲试。

于是,一个回东北探亲的计划,就在洛杉矶比佛利山下别墅里议定了。

1994年5月9日,东北沈阳春雨潇潇。

就在这天上午9时,一列从北京开来的59次特快列车缓缓地驶进了沈阳站。

在月台上早已等候着辽宁省外办和台办的负责人,他们冒雨来迎接一对特殊的客人。

当软卧车厢的门开启,从车内首先走下来的是一位64岁的老人,他的前额有些秃顶,红润的脸膛和那熟悉的眉眼,使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马上想起当年咤叱风云的张学良将军。

他就是少帅与赵四小姐所生的儿子张闾琳先生。

张闾琳抬头望着沈阳南站那日本式的古老建筑,顿时热泪盈眶地说:沈阳,我终于回来了!与祖国分别55个春秋的张闾琳,如今是以旅美华裔航天专家的身份回来的。

随同他一起归来的,是他的夫人陈淑贞女士。

这对夫妇抵达沈阳市的当天下午,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位于沈阳大南门附近的张家旧宅大帅府。

这座始建于1917年的四合院及后边的大青楼,现在已经被政府辟为张学良将军纪念馆。

虽然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可是依然保持着它古色古香的风貌。

张闾琳首先来到父亲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以前居住过的大青楼,那里有保存完好的张学良办公室和卧室。

张闾琳看到父亲当年枪毙杨宇霆和常荫槐的老虎厅时,就会在心中油然树立起一位爱国将军的高大形象。

张闾琳尊从赵一荻来前的叮嘱,特别来到母亲当年曾经住过的赵四小楼。

他对随行的人员说:没有想到母亲住的地方也保存下来了!此次张闾琳是带着双重心愿回到沈阳的。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为了寻根而来,另外一层含意则是代替他的父亲还乡探视,一了夙愿。

在美国夏威夷定居的父亲张学良,在张闾琳夫妇回乡前特别叮嘱他们回到旧宅看看。

早在1991年张学良第一次赴美探亲时,他就有回东北的打算,但却因种种阻碍没有实现,内中缘由只有张闾琳知道;1993年12月16日张学良与赵一荻第二次飞往旧金山探亲时,海内外媒介的悄然冷漠与前一次少帅赴美时的轰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台湾的记者认为此次探亲与前一次不会有什么区别,谁也没有想到张学良从此一走就再也不回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