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9日上午9时,晴空如洗。
赵四小姐的追思会在檀香山的波威克殡仪馆里隆重举行。
她的灵柩四周簇拥着五彩缤纷的鲜花。
赵四小姐仍然穿着生前喜欢的一件中式红色旗袍,胸襟上佩带着一枚闪亮的银质珍珠别针。
她面容安详,状若安睡,死后也不失雍容富丽之貌。
她的双手很自然地置放于胸前,身旁没有奢侈的陪葬之物,只放有一本《圣经》和几册她生前亲笔写成的《圣经》浅释读本。
那是她人生暮年时惟一信仰与追求的见证。
赵四小姐的追思会以基督教的礼仪进行。
她的灵前花环层层,挽障如雪,人头攒动,哀乐低回。
参加葬礼的除美国夏威夷当地华人之外,还有从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和纽约等地闻讯赶来的亲友,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的友人也云集于此。
在美国纽约定居的宋美龄女士,特别派人从纽约送给赵四小姐一个灵前的礼物--以诸多鲜花缀制而成的一只十字架!上面写道:四小姐安息吧!下属:蒋宋美龄敬挽。
对于在纽约的宋美龄亲送花圈给赵四小姐一事,檀香山报界普遍评论说:这是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一份华人《商报》说:蒋宋美龄女士获悉赵一荻逝世的消息,十分难过。
她特别交待外甥女孔令仪送花致敬。
并请张学良节哀。
蒋夫人与张学良、赵四小姐有深厚的感情,张学良曾说,他一生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
一是蒋宋美龄,一是赵一荻。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命在旦夕,是蒋夫人力保才得一命。
张、赵两人成为基督教徒,也是蒋夫人的介绍。
从此改变了他们两人的思想。
蒋夫人在台湾经常与张、赵伉俪往还,对她们多有维护。
因此,赵一荻过世的消息,蒋夫人很难过。
……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惟一儿子张闾琳伉俪,率儿子张居信、张居仰并三个孙子侍立在她的灵柩一侧,接受各地来客的吊唁并向来客答礼。
张学良则端坐在轮椅上,这位饱经风云宦海的耄耋老人此时早已没有了眼泪,他静静地凝望着水晶棺内的赵四小姐,似乎在默默追思着她生前那些难忘的岁月。
在过路前来参加赵四小姐葬礼的众多来宾中,有二位特别值得提及。
一位是从台北专程赶来的牧师周联华。
此人早年是台北士林凯歌教堂的基督教主持,曾为蒋介石、宋美龄伉俪等诸多国民党军政要人主持过基督洗礼。
此人50年代经宋美龄介绍与幽禁在高雄的赵四小姐及夫君结识,数十年来,周联华已成为了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的景仰者。
四年前,当赵四小姐和张学良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赠图书文物并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时,由于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年事已高,不能前往纽约参加毅荻图书馆(毅,指张学良,字毅庵,荻,即赵四小姐--笔者注)开馆仪式。
赵四小姐遂提议延请在台北的周联华牧师专程飞来美国,代替她们老夫妇出席并主持,由此可见她们和周联华牧师的友情之深。
周联华牧师的到来,顿时成为檀香山报界关注的焦点。
华人主办的《世界日报》当日发出的快讯称:为赵一荻女士主持丧礼的周联华牧师,已于今天(28日)晚搭机飞抵檀香山,张学良身边出入的人士指出,甫满八十岁的周联华,长久以来一直与少帅及夫人赵四小姐往来密切。
20年前,笃信基督的张学良及赵一荻各自取了教名,赵一荻是赵多加,张学良是曾显华。
其中华字即指周联华牧师,由此可见他们友情之深厚。
张学良夫妇早于来檀香山时,就在北边的神殿之谷纪念公园里购置了墓地。
赵一荻将在此长眠。
不久即在那里为死去的赵四小姐举行思会,周联华是作为死者生前的友人和牧师,前来檀香山的。
届时他将应邀主持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追思会。
29日,夏威夷天气晴朗。
远方大海发出阵阵波涛的喧响,就在距这片蔚蓝色大海不远的檀香山波威克殡仪馆里,花环层层。
哀乐抵回。
无数胸佩白花的华人从大清早就来到这里,先举行了家祭。
赵一荻生前惟一的儿子张闾琳一家都到了场。
家祭之后,由社会各界及海外联谊会、东北大学校友会、东北同乡会等团体派来的代表,上前拜祭、献花并且瞻仰赵一荻的遗容。
此次赵四小姐的追思会,又是由周联华主持。
这位看惯人世沧桑的基督教牧师站在赵四小姐的灵前首先为故去的赵四布道,然后他致悼词:赵一荻女士当年情愿放弃人间的一切,跟随张将军软禁,有如《圣经》里童女怀孕一样,是个不可能的使命。
然而她却做了,而且做得那么真诚,那么至善至美,那么让世人皆惊,那么流传青史!周联华又说:她这样做不为别的,纯粹是为了爱。
这爱远比台湾最近流行的《人间四月天》更专、更纯、更久远!她当时真正和汉卿先生互许一个未来,共担一个未来,这个未来是暗淡的,是黑暗的,但是她无怨无悔;最后在上帝的带领下,这未来竟盼到了火奴鲁鲁(指夏威夷附近的一个岛屿--引者注)明亮的阳光和自由空气!周联华在主持后,又带领着全体出席追思者,用英语高唱。
他引据的是歌林多前书第15章中的《与主相亲》。
祷告之后,又由赵四小姐的孙子扶赵一荻的灵体入棺。
全场这时高奏哀曲。
所有的人都向静卧在棺材里的赵四小姐默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