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一卷 春第三章 意外情缘(3)

第一卷 春第三章 意外情缘(3)

2025-03-30 08:16:25

四妹,你说错了。

冯武樾和赵绮雪都深为她对张的真情所感,夫妇俩说:如果我们怕受牵连,从开始就不能把谭副官到天津的消息告诉你。

我们是担心你,担心你这一步真走下去,到底会不会后悔?要知道,一个女孩出走,就再也不会有回头的路啊!赵一荻神色凛然地站起来,掷地有声地说:我……决不后悔!两天后的一个雪夜,一列火车疾驶在京奉铁路上。

赵一荻和谭海等担任护卫的侍卫,乘坐一节高级包厢直向大雪纷飞的东北驶去。

赵一荻想起自己离开家的情景,就不禁潸然泪下。

她决定以出走的方式实现与张学良重逢的夙愿之前,曾几次想和相依为命的姆妈诉说心事。

但她终因姆妈受不得这种意外的精神刺激而作罢。

赵一荻不敢对姆妈道出真情的另一原因,是担心事后姆妈因为知情而遭到父亲的责骂。

对珍爱自己的老父赵庆华,赵一荻虽然曾对他严厉限制自己与张汉卿接近心生反感,然而当她真决定离家出走时,心里还是依依不舍。

她离家前悄悄在老父卧室门前徘徊。

她多么希望在行前见上老人家一面?但是赵一荻未能如愿。

老父在大雪纷飞的严寒天气里,始终闭门读书。

深居简出已成了赵庆华晚年的习惯。

赵一荻最后只到姆妈的房间深情望了一眼,然后就悄悄地走出了家门。

当她下楼的时候,与从小从香港就生活在一起的使女玉儿相遇了。

她们彼此在幽暗的走廊里对视着。

玉儿虽然不知一荻在飘雪的夜晚外出何意,可她早知道一荻与少帅暗恋已久。

所以玉儿也不过问,主仆就以默默相视的方式辞别了。

在火车的隆隆疾进声中,赵一荻翘望车外飞掠而过的关东大地,她伤心的落泪了。

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会是以这种决绝的方式,走出她生活了17年的家门。

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与少帅这样名噪国内的东北军要人结合,对一个妙龄少女来说,无疑充满着巨大的诱惑。

在那时候她决然想不到自己的出走,会给全家人带来一场轩然大波。

更不会想到珍爱她的姆妈和父亲赵庆华,会因她的决然出走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赵一荻抵达沈阳的当天,住在天津租界上的赵宅就出现了紧张的气氛。

赵庆华听说四女儿私奔关外的消息后,如同遭了晴天霹雳。

他顿时大气伤身,一怒倒地,昏迷不醒。

家人很快将他送进一家英国医院急救。

赵庆华住院的消息引起了亲友们的猜疑和议论,不久,赵一荻出走东北的消息也不径而走。

最不幸的是,这消息被天津一家民间小报《商海周报》抢先刊载在报上。

这篇题为《赵四小姐失踪记》的文章,立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桃色艳闻。

由于赵四的出走涉及到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所以各报接连转载,媒体也越炒越热。

这篇社会新闻写道:曾任过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的赵庆华四女,近日竟传出艳闻。

一个只有17岁的少女,竟然和大她13岁的张作霖大少爷张学良暗度陈仓了。

据信,此前赵四小姐一直出入于张学良在赤峰道的公馆里。

二人最初由《北洋画报》总经理冯武樾牵线,后又时常在租界蔡公馆家里私会。

张学良不顾家中已有夫人的现实,大胆向赵四小姐示爱,最终导至赵四小姐私奔。

这就是赵老太爷一怒之下住进仰天医院的因由。

据晓知赵家内幕的知情者说,赵四小姐和少帅的来往已有多年。

期间赵老太爷也有怂恿四女适张之意。

尤其在张大帅殁后,张少帅握有东北实权,对北洋政客赵庆华来说,无疑是个借机攀缘的机会。

……一些与赵庆华相知多年、了解赵家内情的朋友们,都纷纷到法租界仰天医院探视重病在身的赵庆华。

他们越安慰这位操守极高,注重脸面的老人,越让他感到心里痛疚。

当赵庆华听说赵一荻出走的消息,已被一些好事的小报记者捅到报上去,借机哄成桃色新闻大肆张扬的时候,更让生病的赵庆华忧心如焚。

我这一世英名,万没想到让这不成器的女儿给毁了!曾在北洋政府里德高望重、宁可在天津租界当寓公赋闲,也不肯屈尊去北京在张作霖麾下作官的赵庆华,没有想到因他四女的私奔,会让他威风扫地,声名狼籍。

他见朋友都来探视,越加无颜相见,他用手杖在地板上狠狠地捣着,骂道:好啊,既然四女如此无情,我为什么还要代她受过呢?1929年1月18日,赵庆华在天津《××报》第三版下方,出人意料地刊出一则醒目的《启示》。

内称:家有不孝四女,近日与人淫奔关外。

凡此皆与遂山平时家教不严所至。

现登报声明,本人从即日起与四女赵绮霞脱离父女关系。

……旧历春节过后,从前人来人往的英租界赵宅门前,忽然变得门可罗雀起来。

不知情者以为经历这场女儿私奔的艳闻冲击,在北洋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赵庆华,也许蒙羞自愧,从此闭门谢客了。

外界哪里会知道赵家内幕,赵庆华只因赵一荻出走沈阳,和张学良同居这件小事,从此发誓远离津门。

赵庆华觉得他无法再在天津居住,无颜面对那些熟悉他的朋友们。

于是他在初春的一天子夜,悄然从天津搭乘轿车,前往北平香山脚下的一处民房里,独自过隐居生活去了。

从1929年春天伊始,一直到九一八事变后赵庆华郁郁故去,这位性情耿芥的北洋官员从此隐居京郊,再也不曾回到他一度想当寓公养老的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