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荻通报的消息让于凤至震怒,她万没有想到张学良发动的西安兵谏竟会虎头蛇尾,以如此被动的结局告终。
她怨恨张学良不该轻信蒋介石的诺言,既然把这个蒋总裁抓到了手,就不该将他开释,更不该亲自陪同蒋介石同去南京,如此一来,他岂不是自投罗网吗?于凤至早年虽然多次见蒋介石于南京,蒋也对这位有才学的大家闺秀恭而敬之。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候,于凤至知道她不可亲自向蒋求情。
万般无奈,她决计在英国亲自给从前有过换贴之谊的干姐宋美龄写信求助。
就在她提笔时,又从国内传来南京军事法庭对张学良判罪的消息。
于凤至只好动笔向宋美龄求情了。
她写道:听说张学良判罪,幸蒙特赦。
但须严加管束。
不知如何得了?学良不良,离开我以后发生这件事,甚为遗憾!可否把他交给我看管?我当尽力而为,以不负兄姐等一番好意!……然而她的电报发出后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
在伦敦于凤至空盼数日,又收到一封赵一荻发来的电报,期盼她早一天返回,以求共同搭救蒙难中的少帅。
于凤至情知国内局势瞬息万变,如若继续拖延时间,恐怕夜长梦多。
于是,她在伦敦安顿好三个孩子,就匆忙飞回祖国来了。
忽然,她睁开双眼,从沉思中醒来,俯身下望,发现机翼下已经出现了波涛滚滚的黄浦江。
想起张学良在国内遭遇的不测,于凤至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
待飞机缓缓降落在上海机场上时,她忽听一个女子的叫声:大姐,大姐你可回来了!于凤至发现在候机厅的门前,人群里出现一个女子熟悉的倩影,她就是赵四小姐!赵一荻已到上海多日。
她就住在上海高乃依路1号那幢西班牙式的小楼里。
这座别墅古朴典雅,满院广植着繁茂的槐树。
她记得小楼是她随张学良赴欧洲考察军事回上海以前,由副官长谭海事前在这里买下的。
小楼原来的主人是上海一位有名的银行家,此宅白色的外壁,黄色琉璃瓦层顶,三层楼里有若干大大小小的房间。
东院墙外就是上海有名的法国公园,几棵桂树栽在院落的深处,不时会飘来一阵阵桂花的清香。
赵一荻对这幽雅的小院一往情深。
当年张学良在武汉行营主任的任上,她就不时从汉口飞到这里来治牙齿。
那时她的左牙有些松动,只要牙病一发,她就必来上海求诊。
她记那时在这飘着桂花香味的小院里,时常会传来她和几位中学校友欢愉的笑声。
赵一荻在北平定居的六哥赵燕生和六嫂吴靖,也曾多次来到这里相聚。
西安事变发生前,她曾又一次飞到上海,那一次,她在这小院里和老友李兰云、陆静嫣等曾彻夜长谈。
她们谈起在天津中西女中的往事,常常彻夜不眠。
如今,往日的欢笑声不见了。
院里只有她和6岁的闾琳两人,显得空空荡荡。
她们母子独住在二楼,平日赵一荻见到的,无非都是当年在这里奉命看守宅院的雇用人员。
每当闾琳熟睡后,赵一荻就会倚在窗前眺望隔墙可见的法国花园。
那里是另一个天地。
她想起在西安发生的兵便,就感到一种紧张和冲动。
张学良到西安后的变化,是赵一荻感到吃惊的。
她万没想到从前一直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的张汉卿,在经历几次和红军的作战后,会渐渐从心里倾向了红军。
绮霞,我很想见毛泽东!她耳边响起了他的声音。
她知道那是1935年张学良去上海见中共代表潘汉年归来后,有一次,突然对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她非常吃惊:毛泽东不是共匪吗,你怎么敢说这吓人的话?李自成当年也有人说他是土匪。
可是,后来的李自成不是当了皇帝吗?张学良的眼睛里充满着无限的神往。
赵一荻望着张的眼睛,忽然说:毛泽东到底是什么人?他说:毛泽东很了不起。
虽然我没见过这个人,可是,我早就听到了民间的传说,他是湖南人,听说家境贫寒,从前做过教书先生。
绮霞,毛泽东的长处就在于他善于了解民心。
尽管他现在仍是个布衣,可他的号召力决不在蒋先生之下。
当年蒋先生组织过那么多次大围剿,到头来又怎么样?毛泽东的红军现在隐藏在陕北的穷山沟里,可是这些红军却对整个中国造成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你说,这样的人不值得一见吗?可是,毛泽东毕竟是蒋先生的敌人啊!赵一荻心里惴惴,她听了张学良的话,尽管对毛泽东产生了兴趣,可她仍在担心,她担心一旦张学良和在延安的毛泽东见了面,那就意味他从此将会走上一条更艰险的道路。
赵一荻说:汉卿,你的精神可嘉,有见毛的胆略,令人敬佩,可是,你就没想到见毛的后果呢?什么后果?见了毛泽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对蒋先生的背叛啊!绮霞,如果蒋先生继续坚持这种不抵抗的政策,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东北三省永远沦陷,意味着我从此将背叛我那九泉下的老父和东北三千万同胞!既然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可以另找一条打回东北的路呢?赵一荻不再多言了。
知道张学良在1935年至1936年驻防西安期间,确曾萌发过到陕北窑洞面见毛泽东的念头。
他对毛的好感,就源于毛泽东的神秘和他对毛的敬仰。
这其中当然还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张学良和毛泽东之间架设的一条感情桥梁。
1935年,当斯诺准备经西安秘密前去延安的时候,他曾在西安和张学良谈过自己采访毛的计划。
早在1930年斯诺去东北采访的时候,这个美国人就和少帅成为了朋友。
这次斯诺去延安拜见毛泽东和周恩来前,张学良自然向他提供了去陕北的方便。
斯诺就在这次延安之行结束后,在西安停留期间向张学良描述了他所见到的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