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告诉张学良说:毛泽东决不是蒋介石、中央社宣传的那么狰狞可怕,他也不是共匪,而是个可以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的伟人。
汉卿先生,你最好去陕北见一见毛泽东,他会告诉你如何早日杀回东北去,为你那早年死在日本人手里的父亲报仇!正是由于斯诺的穿针引线,后来才有了张学良的陕北之行。
当然,张学良最初的想法,是直接与毛泽东进行会晤。
可是,1936年4月9日上午,当他在副官长谭海的陪同下,从西安秘密飞抵洛川不久,他的部下将领王以哲就在前一天收到了一封从延安发来的电报,张学良一看,竟是毛泽东和彭德怀联名发给他的:汉卿将军:敝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于8日赴肤施,与张先生会商救国之计。
定7日由瓦窑堡起程,8日下午6时前到达肤施城东二十里之川口。
以待张先生派人到川口引导入城。
关于入城以后之安全,请张先生妥为布置。
毛泽东彭德怀直到这时,张学良才知道中共与他见面的人,并不是毛泽东,而是周恩来。
此前,赵一荻在西安曾对即将秘密飞往肤施的张学良提出过疑问:汉卿,你知道你此去陕北意味着什么吗?你敢去见毛泽东,就意味着你从此和蒋先生分道扬镳了!这可怕的后果莫非不需要想一想吗?直到这时,赵一荻仍然想劝阻他的肤施之行。
我不需要想,我这个人做事,从来都不计后果。
军人就是军人,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打日本,想打日本就必须要见毛泽东。
因为蒋先生他不打日本!这就是张学良在大是大非上的态度。
听后既让赵一荻震惊又让她欣喜。
汉卿,这是否说明你从此离开了国民党,去投奔共产党呢?她问。
不,绮霞,你又错了。
他坦诚地说道,我所以去见毛泽东,全是为了抗日。
我从来就没有加入过国民党,所以无所谓背叛国民党。
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哪一个党派,我是为着抗日和救国。
我所喜欢的只有自己的国家,余者都不是我的追求。
赵一荻并不是不支持他去延安,而是作为他的秘书,她必须要在这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及时提醒他。
她凭着秘书的警觉,已从张学良到西安后与中共人士多次的秘密接触中,嗅出了某种大事将至的紧张气氛。
汉卿,你这次去肤施没见到毛泽东,不感到遗憾吗?张学良从肤施归来的当天晚上,赵一荻发现从前愁眉紧锁的张学良,忽然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他精神的亢奋让她感到惊异,直到那时她才意识到张学良见到的共产党人的身上有着一股让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张学良大手一挥,说:不,我不遗憾,虽然没见到毛,可我却结识了另一位让人敬重的人物,他就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个什么人?是个伟大的人!他的风度是国民党那些高官里所没有的。
他从前也曾在国民党里当过黄埔军校教育长,可是我真想不到,国民党为什么就留不住像周恩来这样既有才智又有品格的杰出政治家?蒋先生让周先生这样的人到延安去辅佐毛泽东的本身,就是他施政中的一大败笔啊!赵一荻静静坐在灯影里,听少帅讲叙与中共人物接触的感受,心里不禁阵阵狂跳,她说:你是说,周恩来的言谈打动了你?是的,绮霞,他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传奇人物。
张学良绘声绘色地说,原来我们很有缘,早年这个周恩来曾到东北去读书呀。
那时他从铁岭到奉天,我们的讲武堂和他就读的学校只有一墙之隔。
他对我说,那时他还是个孩子,每天上学都要经过我们大南门。
他远远躲在路边看着我们大帅府的后墙。
周恩来在肤施对我说,他早从那时起,就知道我张学良了。
可惜他没想到与一个相敬已久的人相见,竟会在离开沈阳的二十多年以后!绮霞,你说我和周恩来不是有缘吗?就是从那次谈话后,在赵一荻心灵深处改变了对共匪的态度。
而毛泽东和周恩来则成了她心中的一个亮点!赵一荻是亲身经历过那场震惊世界兵谏的人。
在12月12日那天夜里,她几乎彻夜守候在西安金家巷的指挥部里,密切注视着发生在华清池的一场历史巨变!她永远也忘记不得,那天深夜,当张学良准备派兵封锁临潼华清池蒋氏行辕的时候,她在金家巷小楼里和张学良有过一次简短的对话。
也就是那次对话,让张学良最后下定了发动兵谏的最后决心。
绮霞,现在我要做一件重要的大事。
为安全起见,希望你和闾琳尽快到香港去!张学良的神色显得格外紧张,这是赵一荻自与他生活在一起,从没有见过的紧张。
在此之前,她虽然隐隐察觉到他正在布置什么重大的行动,但是她始终不知道内幕。
现在,张学良竟忽然劝她马上和孩子远避香港,赵一荻不禁大吃一惊。
汉卿,西安到底要发生什么事?她的心悬了起来。
几天来的种种反常迹象,都在赵一荻眼前闪现出来。
杨虎城等西北军将领频繁地出入金家巷,以及蒋介石率一批南京大员的到来,都让赵一荻感到一场风暴就要袭击西安。
我要发动……兵谏!你……要抓蒋……?他伫立在薄暮的阴影里,郑重地向她点了点头:你……害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