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二卷 夏第三章 舍子赴难(5)

第二卷 夏第三章 舍子赴难(5)

2025-03-30 08:16:25

现在汉卿会转移到什么地方去呢?赵一荻将张学良的信反复看了又看,觉得张学良似有许多话没有写在信上。

分别一年有余,她几乎无时不在上海惦念他,然而现在接到他的来信后,又感到这信写的太简单了。

汉卿和凤至现在转移到何处去了,别说我不知道。

恐怕除蒋先生以外任何人也难以知道。

莫德惠的神情凄然,她发现赵一荻在一旁感伤落泪,心里更加酸楚。

因为他与张氏父子毕竟是两代的深交,他本人又是张学良亲自推荐给蒋介石到南京作官的,所以莫德惠对赵一荻的处境非常同情,他说:我到黄山和汉卿见面的时候,他们夫妇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虽然失去了一些自由,毕竟受到蒋夫人的特别关照,军统的人是不敢对汉卿怎么样的。

汉卿的生活除了不能与外界有过多的联糸之外,待遇几乎和从前没有什么两样。

因此你不必过于悬挂于他。

只是汉卿对你很不放心,他让我转告给你,如果上海不安全,你最好到香港去。

让我去香港?赵一荻听了莫德惠的话,心里激动了起来。

她对香港当然一往情深,因为那里不仅是她的出生之地,而且赵氏家族的许多亲友大多在那里上学或从业。

在上海生活得寂寞时她常常想到香港去,但是,赵一荻一直心里不甘,她幻想有一天张学良或许派人来找她。

正是为着这一天,所以她才不肯离开上海。

如今她终于盼来了东北元老莫德惠,又听到张学良托莫转来的话,就欣然应允说:莫老,我和闾琳如果去了香港,那么上海的这所房子又该如何处理?四小姐请不必担心。

莫德惠说:我这次到上海来,就是为了替汉卿安排这桩事的。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日本人很可能先在上海入手,然后再进攻南京。

也就是说南京和上海的失陷,都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正是因为如此,汉卿才决定托我到这里来,劝你先转到香港去。

至于说上海的房产,我会替你们做妥善安置的。

我现在担心的倒是四小姐去香港以后,自己又该如何生活呢?赵一荻沉思片刻,说:我到了香港,那边有许多亲友。

我和闾琳可以暂且住在亲友家里。

我想很快汉卿就会有消息的,如果他同意,我当然还是希望去他那里的。

不料莫德惠却说:四小姐对汉卿的心意可嘉,可是,依我看恐怕你要在香港做长期生活的打算。

因为你再去汉卿那里,恐怕就多有不便了。

除去于凤至夫人在他身边陪伴之外,蒋先生也不会同意再有其它人到汉卿幽禁的地方去。

再说,汉卿的幽禁地,一直对外十分保密,你想和他联糸实在太危险了。

赵一荻从莫德惠的谈话中,已经感觉到某种可怕的危机正向她逼来。

莫德惠作为蒋介石身边的高参谋士,他的话不能没有根据。

想起从此她将要和汉卿天各一方,相聚遥遥,心里不禁黯然神伤,眼泪也忍不住淌了下来。

她用手帕掩住口,尽量不让自己在莫德惠面前哭出声来。

良久,赵一荻从悲恸中挣扎出来,说:我懂了,莫老,既然暂时不能到他身边去,我就先带着闾琳去香港。

只要他一有消息,我一定想方设法去见他。

如果您再有机会见到汉卿,就请代我转告他:只要我有一口气,就在香港等着他!她说到这里,眼泪又禁不住流淌了下来。

绮霞,你在那里想什么呀?赵一荻正坐在椅上想着往事,忽见一男一女手持高尔夫球杆,从碧绿的草坪上走了过来。

正是她三哥国梁和三嫂。

自从她到香港以来,就住在三哥的家里。

后来她发现短时间不会有张学良的信息,只好按莫德惠转达的意思,在香港皇后大道172号购买了一幢小洋房。

她知道自己如若在香港久居,就必须要做独立生活的准备。

而闾琳已经10岁了,她还要在香港辅导儿子上学读书。

在皇家小学里,闾琳已经上了二年级,这孩子聪明伶俐,对英文的接受能力超出赵一荻从前的想像。

哦,没什么。

赵一荻见三哥三嫂来到面前,忙请他们坐在小圆桌前,递上了冷饮。

四妹,如果你觉得香港寂寞,不如就依大哥大嫂的主意,先和闾琳去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也好!国梁见一荻总是一幅忧郁的神态,就知道她一定还思念着下落不明的张学良。

赵一荻神色郁郁。

她理解三哥三嫂对自己的关切,可她心里始终难以放下在内地辗转移徙的张学良。

赵一荻自来香港,虽然身边有三哥三嫂,还有从前在天津时的好友朱媚筠、朱光沐夫妇等一批友人,不断到她宅子里安慰她,但却无法排遣压在她心底的悲哀。

刚来香港时她感到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从前她和张汉卿在一起的时候,生活很有规律。

那时她有作不尽的工作。

然而她在香港却只能作为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了。

赵一荻在香港心生烦闷,度日如年。

在寂寞中,幸好朱五小姐时常来到她身边。

和朱五同来的还有张学良从前的秘书朱光沐。

朱媚筠和朱光沐经常请赵一荻和闾琳到中环的酒店里去听歌。

赵一荻和朱五在一起,有许多让她回味的往事。

朱五是她在香港时最有共同语言的姐妹。

有一次朱媚筠请她到太古酒店的顶楼酒吧,去听英国的皇家管弦乐演奏。

休息时她们忽然发现一位秃头顶的老人,极像从前在报上写诗骂她们的广西大学教授马君武。

朱五小姐见了,就放下酒杯追上去,可是,不久赵一荻就见朱五笑嘻嘻地回到桌前,说:我们看错了眼,如果真是那个老东西,我还要臭骂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