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学良的红颜知已赵四小姐 > 第三卷 秋第三章 否极泰来(1)

第三卷 秋第三章 否极泰来(1)

2025-03-30 08:16:25

赵一荻发现张学良默默地听着,周联华脸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他只是微微向宋美龄一躬身,说声:夫人过奖了。

就再也没有其它言语。

周联华的举止神态,赵一荻看在眼里,她心里对这位蒋介石和宋美龄倚重的牧师渐起敬意。

宋美龄见张学良和赵一荻面无表情,就说明了她的来意:汉卿,四小姐。

周牧师既然是学识渊深的人,跟着他读《圣经》就只能让人的信仰更加纯正。

所以,我希望你们两人从今天起,也到这里来吧。

你们到士林来听教,虽然路程稍稍远了一点,可是在这里总要比在阳明山教堂学得的东西要多得多。

赵一荻这才恍悟出宋美龄的一番苦心,没等她开口,张学良已经致谢说:谢谢夫人,既然周牧师这里可以收下我和四小姐,那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从明天开始,我和四小姐就到士林凯歌教堂里来上课了。

只是不知蒋先生来时是否方便?没关系的,汉卿。

宋美龄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他和赵一荻向大教堂前面的神坛前走去。

她环顾这间教堂高耸的穹窿顶部,说:到这里来听教的人,也不只是我和蒋先生,附近许多党国的要人们,大多都到这里来过礼拜。

只是你们大家听教的日子,大多都是单日,而我和蒋先生一般到这里来的时候,却必须是双日子。

咱们大家互不影响,又何必介意?张学良看了看身边的赵一荻,赵一荻默然。

晚霞从椭圆型落地窗外投映进来,映红了走在前面的宋美龄背影。

1961年在X光片上发现了肺部的阴影《圣经》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最奇妙的经典,而神学则是人间壮丽的诗篇。

为什么世上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了基督和主,就是因为人们省悟到了人类的正义和光明就在这里。

当凯歌大教堂在春天的艳阳下,被层层灿漫的花丛簇拥起来的时候,偌大的教堂院宅里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呈现出一派姹紫嫣红。

自从由周联华牧师教授《圣经》和神学以来,张学良和赵一荻每当星期三的下午,都要从北投复兴岗那新建成的私人住宅里,驱车经过新店溪大桥,驶进市区。

然后他们避开喧嚣的市街,驶进通往士林的小路。

他们夫妇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几乎成了凯歌教堂中最最守时的教徒。

无论刮风下雨,赵一荻都会陪着张学良到这士林来。

每次他们来后,周联华都要单独给她们开课。

因为那时她随着张学良虽有了一些外出的自由,但是,她们仍然没有走出蒋介石的巨大阴影。

加之张学良每次到士林这挨近福山要塞和蒋宋官邸的特殊地区来,刘乙光都要派出大批便衣担任护卫。

周联华了解张学良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不宜和更多的人接触和见面,即便一些基督教徒也不好多与他见面。

于是,他就选在每星期三和下午,没有教徒进凯歌教堂的时候,单独为这对老夫妇讲授神学。

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在凯歌教堂里,还有这样一对神秘的老夫妇出现。

张先生,赵四小姐,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感到你们是这座教堂中最虔诚的信徒。

有一天,当周联华在大教堂内室结束对《圣经》讲义的传授过后,他将赵一荻亲笔抄录的讲课记录拿在手上,专注地看了许久。

半晌,周联华才惊叹地说:张先生,从这些听课记录上不难看出,您的夫人在神学上所下的功夫,实在令人惊叹。

看得出你们夫妇都是以全部身心来学神学的。

可是,两年来我一直感到用这种方法继续向你们传授神学,实在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时间的浪费?赵一荻怔在那里了,她没想到自己两年来那么痴情地倾注在神学上,周联华牧师竟然委婉地对自己的笔录提出了否定性的意见。

她感到心里有些委屈,张学良知道周牧师是位对教徒要求甚为严格的人,所以他以目光劝慰妻子,然后,对周联华说:周先生,莫非我们对上帝的忠诚还不够吗?周联华淡然一笑:并非先生和四小姐对上帝没有忠诚之心,恰恰相反,你们对神学的忠诚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教徒。

我是说,像现在这种学法有些不适合两位。

所以,几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改变目前对‘神学’和《圣经》的学习方法,以求两位早日成为可以受洗的基督教徒。

哦?赵一荻这才明白对方的善意。

张学良急忙求教说:既然现在的学习方法不得体,请问牧师,究竟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可以让我们早日受洗呢?周联华望着坐在光影里一脸虔诚的张学良和赵一荻,心底深为感动。

从前周联华刚与张、赵两人接触之时,他只将他们当成暂时来凯歌教堂听课的普通基督信仰者。

他知道到凯歌教堂皈依基督的十多位信徒之中,有许多人对基督教并非真正信仰,他们或许出于政治上的某种需要,或许由于到这里来可以随时和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接触,只有极少数信徒是出于真正的信仰而来。

而像张学良和赵一荻这样多年来始终处于蒋介石政治阴影下的人,他们到凯歌教堂来听教课,无非是出于对宋美龄意旨的尊重而已。

但是经过两年的接触,周联华渐渐为这对忠厚的夫妇对基督教至诚至善的感情所打动,同时,他也被张、赵两人表里如一的人品所感染。

所以,周联华才说出表了他的真意:两位受洗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如果在对基督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之前,就匆匆忙忙受洗,两位充其量也只能是个泛泛教徒;依我观之,两位决不是哗众取宠之人,你们都是以真诚之心皈依基督教的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真正去理解‘神学’和《圣经》之后,再去接受洗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