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斯大林 > 第三部第九章 战争的“各章”(3)

第三部第九章 战争的“各章”(3)

2025-03-30 08:16:30

他特别强调在春天到来以前这几个字,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解释说:那时我们将有新的预备队,而德国人再也没有预备队了……紓紤矠 政治局和大本营的成员们都同意斯大林的意见,虽然在进行审慎讨论的过程中,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对这一设想的现实性表示怀疑。

但是,斯大林作了几次口气严厉的反驳,使得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观点。

当斯大林对某件事情深信不疑的时候,是很难使他改变看法的。

甚至合情合理的论据对他也不起作用。

当时决定由西北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西方方面军的部队以及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方面军、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的兵力实施突击。

今天我们知道,苏联军队在1942年夏秋战局中的几次进攻战役没有取得成功。

当西北方面军无法击溃敌人的杰米扬斯克集团时,大本营感到失望了。

苏军有20多个师,兵力上有明显的优势,在整个5月份试图粉碎德国军队的抵抗都未能成功。

有几封斯大林给方面军指挥部的用辞严厉的电报现在还保存着。

无济于事……当时德军就是比我们打得好。

第11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始终无法用反突击切断一条不大的所谓拉穆舍沃走廊。

军队作战方式刻板,缺乏点子。

斯大林的老一套建议更积极地利用空军、成立集中的突击部队,又具有极其一般的性质,对方面军不可能有所帮助。

在这同时,弗拉索夫中将指挥的、处于被半包围状态的第2突击集团军牺牲惨重。

斯大林责备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霍津没有创见和不负责任。

这意味着什么后果是明显的。

恰好在这时,在同斯大林谈话时,日丹诺夫报告了方面军副司令员扎波罗热茨和梅利尼科夫提供的霍津行为不端的信息。

斯大林对着电话筒不客气地说:查明情况,向我报告……日丹诺夫要求霍津就政工人员们向他提出的指责作出解释。

1942年6月3日,霍津给日丹诺夫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扎波罗热茨指出我生活腐化。

是的,几个女报务员到过我的住宅两三次,看电影……有人指责我大量喝伏特加。

我不能说我不喝酒。

午饭和晚饭时,我有时喝两杯,有时喝三杯……紓紥矠过了两天,日丹诺夫打了电话。

在作了例行的报告以后,最后他补充说:最好把霍津免职……他这个人办不好事。

6月9日大本营发布命令,解除霍津中将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的职务。

诚然,很快斯大林又任命他为集团军司令员,不久以后,又授予他上将称号并任命他为特种部队司令员。

随后,霍津又担任第33集团军和第20集团军司令员,稍后,又任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

有时很难理解没完没了地调动一些将领的职务的含义。

但是,斯大林紧盯着这些人的调动。

有失误他是不宽恕的。

1943年12月8日,同一个霍津又在大本营的命令中被点名:霍津上将由于不尽职和对工作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免去他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的职务,由国防人民委员部总干部部长另行安排工作。

约·斯大林朱可夫紓紦矠有一次,已经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后,当胜利之风越来越鼓起斯大林声誉的船帆时,斯大林在听完了新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的汇报后,突然讲起了心里话。

斯大林的心里话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困惑所引起的,另一方面,最高统帅也想好好试探一下安东诺夫。

当安东诺夫问是否可以走了的时候,斯大林意外地提出了一个很长的他在反复思考的问题。

安东诺夫同志!您一直没有思考过吗,为什么我们在1942年的许多进攻战役都未能成功?试看,两个方面军的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打破对列宁格勒的封锁的战役,南方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部队的冬季攻势。

顺便说一句,须知您原来是马利诺夫斯基的参谋长呀?是的,斯大林同志……在克里木有两个集团军,可是失败了,后来是哈尔科夫……对于这些失败您将作何解释呢?只是您现在不要对我说:力量对比悬殊,设施分散,空军和坦克使用不当……在战前讲授过一般战术学的安东诺夫没有慌张,相当清楚地说明了他对失败原因的看法:去年,而且现在也是如此,我们的作战方式往往是老一套,缺乏点子。

我们没有学会一下子在几个地段突破敌军防线,我们利用坦克兵团去扩大战果很差……您一开头讲得很对,后来却讲起了细枝末节……主要问题在于,最高统帅看了安东诺夫一眼,我们学会防御以后,不大会进攻,现在也好不了多少。

简而言之,我们还不太会打仗……斯大林又看了安东诺夫一眼,意外地露出微笑,这在他说来是极其罕见的,然后轻声地说:走吧……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后,斯大林增强了信心,认为歼灭法西斯军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1942年12月底,在听取总政治部主任谢尔巴科夫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汇报时,斯大林在谈话的最后加重语气说:必须使战士们作好精神准备去迎接一项具体任务:1943年应该成为法西斯恶棍们的末日!您要给各政治机关发出指示,要他们做好鼓舞士气的工作。

我们将大力地广泛地发动进攻。

是的,就是进攻!没有进攻,单靠防御不能歼灭法西斯分子。

純紛矠斯大林知道,除了战士和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人员缺乏的进攻本领以外,必须有高昂的士气,人们必须有能力和决心表现出进行斗争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

当时人们往往缺乏这种意志以及进攻的本领。

根据谢尔巴科夫的指示,在各方面军、集团军、军、师的政治部,给政治工作人员和党的积极分子办了学习班,学习保持高昂的进攻激情的方式和方法。

在党务档案馆中保存着梅赫利斯1943年1月9日对沃尔霍夫方面军第2突击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所作的报告。

报告的题目是《论进攻战役中的政治工作》。

梅赫利斯虽然由于克里木惨败而被斯大林降职降级,但是每一段话一开头都使用了歌颂最高统帅的词句:根据斯大林的指示(1942年初人们都这么说。

——本书作者注),1943年应该成为全歼德国侵略者的一年。

用防御我们不可能赢得战争。

正如不久前出版的斯大林的《步兵战斗条令》所说,进攻对于苏联军队来说是基本的战斗类型。

接着,梅赫利斯企图为增强士气的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在战场上,肉体表现为动物的本能——保存自己,害怕死亡。

精神表现为祖国捍卫者的爱国感情。

在精神和肉体之间发生一种下意识的、有时也是有意识的斗争。

如果肉体对精神占了上风,那么我们面前就会出一个胆小鬼。

反之,结果则相反。

当然,梅赫利斯特别注意到必须宣传相信斯大林的英明领导。

领导国家、领导军队的是伟大的统帅斯大林同志;他的天才,他那争取胜利的意志,他的坚定性,在同时代人中是无与伦比的。

純紜矠自然,梅赫利斯没有提起他提出的、1942年春天曾在克里木使用过的培养进攻激情的方法。

当时,他禁止挖掘深的掩体,而对畏怯地持不同意见的指挥员不容反驳地声称:挖掩体是一种防御心理。

在最近几天我们就要投入进攻。

斯大林同志提出了在最短时间内解放克里木的任务……像挤在一个营寨中那样高度密集的师团,小得难于察觉的防御阵地,几乎被推到阵地前沿的各集团军司令部和重炮兵,这一切都成了德军实施毁灭性突击的对象。

科兹洛夫和梅赫利斯由于只想着进攻,使这个方面军遭受了惨重的失败……我无意考察战争的各个具体篇章(我将只是比较详细地谈一谈斯大林格勒会战)和最高统帅在其中的作用。

我只想说,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后,不仅指挥员、各司令部及其指挥的部队的作战本领明显提高了,而且大本营的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斯大林能够使最高军事机关的战略活动具有更大的活力,其决定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更充分的根据。

战争是严酷的导师。

一方面是千百万人牺牲、失利、惨败,另一方面是苏维埃人的前所未见的英勇精神,这些不可能不使军事首长和统帅们学会军事学术,其中许多人在战争即将爆发时或者是在战争过程中登上了军事机构的最高层。

但是,战争的教训是沾满血迹的。

这些教训对于斯大林也不可能不发生作用;他开始更加谨慎地、深思熟虑地、目的明确地行动。

他的作风——爱强制的、生硬的、对失败者经常给予惩罚的作风——依然如故。

随着岁月的流逝,斯大林身上有些东西变了,但是独裁者、极权者的本质更加根深蒂固和完善了。

他手狠,不容反驳,看问题绝对,生性多疑——这些,在战时同他接触过的许多人都感觉到了。

但是,要识破它,识破这种性质,在当时是困难的。

要知道斯大林当时对所有的人来说是救世主、大救星、胜利的统帅!他在战争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即最后一个时期发出的指示、指令和命令的一些摘录,可能有助于人们对他在进攻战役中的行为的性质作出判断。

南方方面军致叶廖缅科、赫鲁晓夫同志抄送马利诺夫斯基同志我军占领巴泰斯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由于攻克巴泰斯克,我们就把北高加索的敌军封闭起来了,使德国和罗马尼亚24个师无法进入罗斯托夫、塔甘罗格、顿巴斯地区。

北高加索的敌人必将被包围和被消灭,就像他们在斯大林格勒近郊被包围并正在被消灭一样……约·斯大林1943年1月23日6时30分电话批准博科夫純紝矠但可惜的是,使斯大林格勒会战重演是困难的。

斯大林的愿望并没有由于苏联军队的本领和潜力而增加分量。

德国国防军第一坦克集团军的一部分力量突破重围经罗斯托夫进到了顿巴斯,而其余的力量退到了塔曼半岛和库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