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说明宫十六朝 > 第七部分第六十八章 李自成起义(1)

第七部分第六十八章 李自成起义(1)

2025-03-30 08:16:50

左良玉正奋力追杀义军,不提防军阵中杀出一员猛将,青衣碧裰,蓝面紫唇,发若硃砂,头缠黑布,腰系大红褡禣,赤足草鞋,袒胸攘臂,那胸前和膊上,都生着黑毛,有寸把的长短。

手握钢背金刀,睁开铜铃似的怪眼。

大吼一声,好似暴雷一般。

那猛将抡起金刀,大踏步望左良玉面上斫来。

良玉忙用画戟架住,觉得来势十分沉重。

那猛将见一刀斫不着良玉,已急得咆哮如雷,手中的刀,接二连三地乱斫。

良玉也竭力迎敌。

两人一步一马、短刀长枪,各显身手。

真是敌手相逢,大战了百合,不分胜败。

良玉部下的副将吕瑗,游击曹守仁,一齐跃马而出,要待助战。

那猛将大叫道:姓左的!你有本领,咱和你斗个三百合,谁要人帮助的,算不得英雄好汉!良玉听了,便喝退曹守仁和吕瑗,把画戟紧一紧,抖抖精神,拼死恶战。

那猛将毫不畏怯,将金刀舞得闪闪霍霍,金光四射,全没一点儿破绽。

左良玉也暗暗喝彩道:贼人中有这样的好武艺,可惜他不肯归正!良玉一头想着,右手舞戟对抗,左手偷偷地抽出腰间的九节金鞭,乘那猛将一心对敌的当儿,蓦然飞起一鞭,正打中那猛将的右肩。

只打得他狂嗷一声,口里哇地吐出一口血来,虚晃一刀,回身便走。

良玉纵马追赶上去,那猛将却飞也似地抢入阵中,眨眨眼已不见了。

良玉驱兵追杀,义军众又复大败。

这时官兵人人争先,杀得那些乌合的义军走投无路,三停中有一停弃戈请降。

良玉杀散了义军,计点降兵,不下三千余人。

良玉便亲自挑选一过,强壮的编入曹游击部下,老弱的一例遣散。

还有战时擒获的,也有五六十名,都是著名的巨盗,就是收编了他们,日久仍是要叛去的。

良玉即下令把擒得的五六十个猾盗,尽行枭首示众。

王嘉胤吃了一个败仗,方知道官兵的厉害。

因群寇抢城夺池,到处横行。

官兵见义军就逃,从来不曾逢到过劲敌,所以那些义军,把官兵看得和木偶土像一样,一些儿不放在心上。

今天碰着了左良玉的人马,一个个刀抢并举,争斗有方。

只许官兵冲杀义军,不准义军越过雷池半步。

官兵们近的刀剑斫,远的长枪戳,能守能御,义军是乌合,哪里敌得住左良玉经过久练的强兵?这样一阵厮杀,义军已魂丧胆落,远远望见了左良玉的旗帜,大家就索索地发抖,呐喊一声,撒下了器械,各自逃命。

王嘉胤被左良玉杀败,领了残卒,向西狂窜。

正遇着明军督司曹文诏,统了所部虎羽军,也来剿贼。

文诏文武全才,在边地屡立战功。

王嘉胤不知厉害,见曹文诏当头拦住,背后又有左良玉追来,便舞起大刀,奋勇前来冲阵,和文诏交锋。

只得三合,文诏一声大喝,刺死了王嘉胤。

义军大乱,左良玉恰好引兵杀来,前后夹攻,义军死伤八九。

惟有王嘉胤手下的那员猛将,却举着大刀,被他杀开一条血路,同了三十余骑,逃往山东去了。

陕西起义渐平,山东又复乱起。

地方久旱,禾皆枯死,更遭蝗虫的嚼食,百姓籽粒无收,饥寒交迫,群起为盗。

首领高迎祥,拥众三千人,四去劫掠。

首领李闯,尊高迎祥为闯王,自为闯将,到处焚掠惨杀,人民大受其害。

时王嘉胤已诛,部下无所归依,都被嘉胤手下的猛将,把败残人马收集起来,也有一二千人,连夜来附闯王高迎祥。

那个猛将到底是堆?就是将来的八大王张献忠。

当时献忠受了左良玉的鞭伤,时时要想报仇,自投在高迎祥部下。

迎祥爱他勇猛,每次上阵,都叫他去冲锋,东冲西撞,无人敌他。

还有闯将李闯,字自成,陕西米脂县人。

幼年不喜读书,好射箭骑马,勇力过人。

后因杀了人逃亡他乡。

正值甘督王为国在那里招兵。

自成投效,为国爱自成勇猛,收做亲随。

过不上几个月,又擢督署护卫官。

那时王嘉胤举事,陕中饥民,大半响应。

王嘉胤被曹文诏杀死,部众星散。

陕中盐枭高迎祥,率盐民抗税,打死官兵二十余名。

陕抚陈浩谟饬总兵梁廷栋往剿。

迎祥听得消息,招集盐民准备抵抗。

迎祥的侄儿高栖,是个陕中的孝廉,为人很有才智。

迎祥就命高栖,在军中策划机务。

这时高栖献计道:官兵远来,如不杀他一个下马威,一朝被他得势,可就难破了!迎祥点头,即着高栖去布置一切。

总兵梁廷栋,统着部下的一千五百名马队,并步队三千,飞驰而来。

当经过黄土冈时,游击程枚谏道:冈南树林深密,须防贼人有埋伏。

梁廷栋笑道:跳梁小丑,哪里能有这样的高见?你们只顾往前进行吧。

程枚不敢多说,便挥兵过冈,刚刚走得一半,猛听得一声号炮,义军分四路杀出。

官兵不曾防备,慌得四处逃窜。

梁廷栋闻前队遇伏,喝令后队缓进。

兵士已走滑了脚,一时停止不住。

待到闻令驻队,忽然喊声大起。

斜刺里两队兵马杀出,左有高栖,右有牛金星。

廷栋急分兵迎战。

后队兵马又大乱起来,却是高迎祥自引大队义军杀到。

官兵立脚不住,大败而去。

梁廷栋虽是个久经疆场的宿将,到了此时,靠着他一个人镇定,没甚用处,兵士已不听命令,各自抱头乱窜。

游击程枚,战死在乱军中,梁廷栋见兵伍失律,喝止不住。

义军又四面冲杀,只得下令退兵。

高迎祥见官兵大队移动,大叫军士们速进。

高栖立在土冈上,摇旗指挥,霎那间义军似潮涌般过来。

官兵自相践踏,死者无算。

牛金星领着一支人马把梁廷栋围在垓心,部将祖大寿高声道:主帅不要心慌,但随末将杀出去就是。

当下大寿在前,廷栋在后,两人左冲右突,正要杀出重围,忽听得一声呐喊,兵士便厚了许多,一重重地休想杀得出去。

廷栋顿足道:吾不听程游击的良言,此番性命不保了!说毕拔出剑来,想要自刎。

祖大寿忙夺住道:主帅是三军司令,今如一死,三军无首,益发不成功了。

说时手指着高冈上的少年道:此人执旗指挥,围困俺等,看俺先诛了他!于是拈弓搭箭,飘地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中冈上的少年,便一个倒栽葱,滚下冈子去了。

义军没了这扇旗儿指点,不知梁廷栋从哪一方杀出来,弄得头绪毫无。

祖大寿乘着这空隙,护了梁廷栋杀开一条血路,往西北角上逃脱了。

高迎祥见廷栋逸去,鸣金收兵。

牛金星擒住副将柳沈翰,沈翰不屈,被迎祥所杀。

护兵又舁了高栖过帐,迎祥细看他的伤处,是一矢贯在脑门,势已奄奄一息了。

迎祥急命请医疗治。

医士把箭簇拔去,高栖两眼往上一翻,竟气绝死了。

迎祥因这次大胜官兵,都是高栖的策划,高栖一死,迎祥好似丧了一只右臂,不觉感伤不止。

那梁廷栋败回,当然卸职听勘。

亏得巡抚陈浩谟,竭力替他保奏,才令祖大寿署了总兵,梁廷栋革职留任,带罪立功。

那高迎祥自败了梁廷栋,声势大振,附近的散兵,都来归顺迎祥。

崇祯九年的兵部题稿甘肃盗寇矮老虎,率党羽三千人,在峰山一带,据寨作乱。

官兵屡战屡败,甘督命李闯自成为统领,引劲卒五千,往剿矮老虎。

自成果然猛勇,奈官兵都是未经战阵的,一旦上阵,队伍不齐,手足俱颤,被矮老虎大杀一阵,五千兵马,只剩得两千几百名。

自成知道兵败,归必见罪。

因那时国家多事之秋,军令严重如山,主将败还决难保全首领。

由这个缘故,自成和先行官高杰商议道:如今兵溃丧师,回去不得了,横竖是一死,不如领了所部,前去落草吧。

高杰踌躇道:咱有家属在甘肃城中,甘督闻咱变叛,家眷定遭杀戮。

自成笑道:那还来得及,乘此刻败讯未曾到甘,你可悄悄地回去,连夜将家属盗出,俺在这里等候你就是。

高杰见说,真个去接了家眷,回至军中。

又向自成问道:咱们现在去依谁好?自成道:俺有个舅父高迎祥,近据陕中,势力浩大。

俺们前去,万无一失的。

高杰大喜,便和自成领了二千几百名败兵,往投迎祥。

迎祥见自成勇壮,即授为右将军,以张献忠为左将军。

其时为崇祯五年,满洲皇帝努尔哈赤已死,第八皇子太极继位,转眼是天聪六年了(努尔哈赤,明天启七年卒)。

明崇祯帝,以袁崇焕为边关督师,抵御边寇。

副都督毛文龙,初在东江,部下有十万多兵丁,实力很是不小。

满洲进兵寇边,有毛文龙这一路兵力,着实受些牵制。

哪里晓得袁崇焕一到,第一步就要把毛文龙的兵丁改编。

文龙因江东荒岛,完全是自己独立经营出来的,便有些不愿意受崇焕的节制。

袁崇焕恨毛文龙藐视,将文龙赚入寨中,叱武士缚起来,立时斩首。

毛文龙部下的兵丁,都替文龙抱着不平。

就是边民,也无不说毛文龙是冤杀的。

崇祯只当没有听见,把江东毛文龙部解散。

只为袁崇焕一些儿私愤,杀了副都督毛文龙,满洲军马少了个牵制,遂得直寇边疆,这也是明朝国亡的定数了。

这崇祯皇帝登基五年,外省的灾异迭见,真是笔不胜书。

记得崇祯继位的一天,半空中有声,似雷非雷,又似炮声,群臣无不惊惧!以新天子御极,大家吓得不敢做声。

元年的四月,有大龙三条,在睢宁城外狠斗。

龙血四飞,犹若红雨,人民房屋,都飞往半空。

这样斗了半天,一龙堕地,长数十丈,腥膻闻数里,龙身尚能转动,浇水便跳跃不止。

过了十多日,嗷叫自毙。

人民割肉煎油,可以燃灯,光明胜常油十倍,但不能说是龙油,否则霹雳立时就要击下来了。

又天津洪水暴发,水里有高十丈的大人,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形状和庙里的白无常似的,两眼光芒四射,足大二尺,手巨如箕。

顽童们把石块投去,大人啾啾作声。

过了三天,方没入水中。

又五月有大星出东方,周围光耀十丈,大约如斗。

黄昏出现,五更星忽化作五颗。

变时有爆裂声,火星四射,落在人民的屋宇上,就此火烧起来。

后来那颗大星,竟一更变化一次,或一更变化两三次。

每化一次,总得落些火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