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说明宫十六朝 > 第四部分第三十三章 伍云潭夜探皇宫(1)

第四部分第三十三章 伍云潭夜探皇宫(1)

2025-03-30 08:16:49

却说尚书汪直本来是个后宫的太监,因他迎合了万贵妃,也得宪宗的宠幸,由锦衣卫擢到了侍郎。

不多几天,又加了兵部尚书衔,居然令汪直入阁办事。

其时朝臣当中,只大学士商辂还敢说几句话,余如侍郎王恕,御史李震,吏部尚书白圭等都为了弹劾汪直,弄得戍边的戍边,降职的降职。

宪宗又命汪直设西厂,以访查民间的情形。

当太宗篡位后,怕百姓有什么不服的议论,就设起一所东厂来,专一派内监往各处各地察访私情。

直传到了英宗时代,把东厂停止,裁去冗职的内监,人民欢声载道,但在宪宗时宠容汪直,添设一座西厂,命尚书汪直兼任监督,厂中置首领太监两人,小太监六十四人,多轮流出外侦察。

汪直要讨好万贵妃,不知在哪里找了一个姓万的老儿来,自称是万氏遗裔,排起来还是贵妃的族叔,万贵妃自幼进宫,正恨没有母族受她的荫封,忽闻得有个族叔,自然十分喜欢,当时便诉知宪宗,把那老儿授为都佥事,并赐名万安。

这万安是个市井无赖,一旦贵显,仗着万贵妃的势力,在外鱼肉人民。

及为固宠起见,私下强取民间美女,进献宪宗。

又将房中秘术,书订成册进呈上去。

把个宪宗乐得手舞足蹈,欣喜得了不得。

万安见宪宗乐此不疲,越发趋奉得厉害,什么淫书春册,凡能辅助淫乐的东西无不搜罗上进。

宪宗久处深宫,哪里晓得民间有这样许多的行乐名目,所以把万安进献的器物都当作宝贝般看待。

又将万安的官职屡屡升擢。

不到半年,已做到了工部侍郎,并时时召万安进宫,研究房术,万安便拿淫剂剧药劝宪宗吞服,居然一夜能御十女,宪宗赞他的仙剂,由是更信任万安了。

宪宗绘《一团和气》汪直觑得万安获宠,深怕自己的权被万安夺去,就和小监何和密商良策。

何和的为人,倒也是狡谲。

他听说万安进献房术,便劝汪直搜罗了美女送进宫去,算是和万安对抗。

恰巧内监江训奉了上谕,往潞州采办花石,汪直亲自委托江训,南去时代办几个美女回来。

江训一口答应了,一路经过泅阳等诸地,各州邑官员多来迎送,江训嘱令选就美女十名,待进京时带去。

那些地方官吏,巴不得奉迎中官,一接到了命令,当然唯命是遵,立刻向各处搜罗起来,凑成了十名,收拾一所馆驿给美人居住,只等江训一到,便好送去复命。

过了一个多月,江训从潞州回来了,泅阳的官吏忙着去迎接招待,又将十名美女交给江训。

江训看那十个美人儿,个个有绝色艳姿,不觉大喜道:俺此番回去,可以对得住江监督了。

当下江训和各处州官酬酢了几天,载着御选的花石和美女匆匆就道北上。

到了京中,把花石进呈了,然后去见汪直,把美女献上。

汪直谢了江训,把十名的美女又亲自过目,十人中选出最好的两名来,一个叫殷素贞,一个叫赵虞娟,两人一般的生得妩媚艳丽,姿态宜人。

汪直便把两人装饰好了,驾起了两辆香车,小监前呼后拥地护送进宫来。

宪宗见了这样的一对绝色佳人,喜得他抓耳挠腮,心中说不出的快乐。

偏是那万贵妃不服自己年老,一心想专宠下去。

她见宪宗临幸他妃,心下已是难受,又为了襄王秦妃的事和宪宗闹过几场,险些儿弄得两下决裂。

幸而宪宗有三分畏惧她,不曾过于逼迫的。

后来秦妃也失踪了,万贵妃得知,快活得什么似的。

因此当时宫中的嫔妃,疑秦妃的失踪是万贵妃的玄虚。

宪宗也疑惑到这一层,只是不敢证实它,不过暗暗衔恨罢了。

这时殷素贞和赵虞娟进宫,汪直护送进来,冠冕堂皇的,谁也不知是汪太监献的美女。

宪宗随即下谕,册立殷素贞、赵虞娟做了妃子。

消息传递到万贵妃的耳朵里,满肚的酸意没处可以发泄,要待把从前的老手段施出来,如今的宪宗不比往日了,他在殷妃、赵妃的宫门前,都用侍卫防护着,若无谕旨,不论何人一概不许进宫。

万贵妃没法可想,只在宫中捶胸顿足地痛哭着,宪宗念她昔日的情好,有时也亲自来安慰她几句。

但万贵妃的妒嫉是天生的,任宪宗怎样地劝慰,她哪里能够去心怀。

不到半个月,竟渐渐地酿成一病,卧床不得起身了。

万贵妃病倒了,宪宗的耳边也乐得清爽一点,索性和殷妃、赵妃攒在一起,再也想不着有万贵妃的病人。

讲到殷妃和赵妃,两人一般的美丽,两美中再一比较,殷妃似胜赵妃一筹。

宪宗的宠幸,自然把殷妃格外地另眼相看。

但殷妃自进宫中,终是愁眉不展,好像有十二分的心事一样。

宪宗要博殷妃的喜欢,命汪直在外面雇了一班伶人进宫,在西苑的艺林里令伶人昼夜演剧,替殷妃解闷。

殷妃见戏剧做得热闹的时候,勉强的一顾盼,就不愿意再瞧了。

宪宗又想出别种玩意儿来,取悦殷妃。

殷妃看了,也不过微微地一笑,事后仍旧是愁眉苦脸地想她的心事了。

宪宗百般地逗引她,终不见她有嘻笑的时候。

正弄得宪宗没奈何的当儿,忽汪直奏请郊猎,恰中宪宗的心怀,便即日上谕实行。

锦衣卫木印于是带同了殷妃、赵妃,龙辇凤舆同向林西进发。

谁知还没有围猎,半途上就撞着一只猛狮,摇头摆尾地望着人丛中扑来,吓得侍卫各自四散乱奔,有几个抵敌一下的,便被那猛狮咬伤。

这时御驾已危急万分,随驾臣工大呼:快救圣驾!猛见那掌伞的小监杜宇攘臂直前,竟取猛狮,那猛狮回转身躯向杜宇扑来,杜宇急忙闪开,随手就是一拳,打得那猛狮子连吼几声,似人一般地立起来,一爪向杜宇的顶上击下。

侍卫们都替杜宇捏把汗,只见杜宇一个步箭去蹿在狮子的背后,一把将它尾巴拖住。

那狮子到底力猛,泼剌剌地一个大翻身,杜宇也随着它转了过去,但他的两手仍紧紧抱住狮子尾巴,死也不肯放手。

那狮子尾上被一个人拖着,转身着实不便,不由地弄得它性发,奋起兽王的威猛,将一枝尾巴和铁杠似的直竖了起来,杜宇也被它掀在空际。

驾前的侍卫大臣,一齐大惊失色。

看杜宇时,兀是紧抱在狮上。

那狮子见掀不下杜宇,一时倒也走不远了,只把身体团团地打转。

其时由锦衣尉王纲一声吆喝,抡着手中的大斧,大踏步飞奔野狮,后面的那些侍卫也蜂拥上前,杜宇在狮尾上一手拖住尾端,右手拔出佩剑来,望着狮子的臀上乱刺。

王纲和侍卫等只候那空隙时才敢砍着一两下,因怕失手劈在杜宇的身上,所以不施力。

那野狮被杜宇在臀上刺得痛极了,又吃王纲斩了两斧,侍卫也扎着了五六枪。

野狮虽然雄壮,被一枪刺在肚腹里面,脏腑受了创,挨受不住,狂叫一声倒在地上打滚。

杜宇随着它滚着,弄得头昏颠倒,只得释了狮子尾巴,跳起身来助着王纲等并力地一顿刀枪,总算把那狮子击死。

一面来驾前报告,随驾诸臣都向宪宗请安。

宪宗心神略定,急问:殷妃、赵妃可曾受惊?不一会,内监回报,两位姑娘的凤驾距离斗狮处较远,未曾受着惊恐。

宪宗听了才觉放心。

其实赵妃的车儿去銮辇很近,她首先瞧见猛狮,吓得玉容惨淡,半晌说不出话儿。

经宫女们说打死了狮子,赵妃的香魂方慢慢地返舍。

内监怕宪宗忧急,特地将这话隐瞒。

至于殷妃的凤舆,的确随在最后,她不曾受惊的。

当时那汪直把禁卒屯驻了,也来叩谒宪宗,自认死罪,宪宗并不责难他。

汪直谢了起身。

宪宗忽然说道:驾前二百四十名侍卫和校尉,只一个王纲还能见危不惧,其他的人都顾自己逃走,使朕几遇不测。

但不知那独斗猛狮的少年是谁?汪直跪下磕了一个头道:他也是侍候陛下的,便是愚臣的义子杜宇。

宪宗笑道:卿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快叫他来见朕听候赏赐。

汪直领谕起身,去领了一个小监来,跪叩三呼毕,宪宗见他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娇艳得如处女似的,不觉诧疑道:这就是斗狮的杜宇吗?看他如此温柔,哪里来的气力?汪直说道:连愚臣也不晓得他有那样的武艺。

宪宗即问杜宇自己,杜宇便把老子是个拳教师,他在幼年曾下过苦功,得着他父亲的真传,所以略有几分勇力,前后朗朗地奏了一遍。

宪宗大喜道:你既具有真实本领,又有打野狮的功绩,朕就封你做个驾前护卫使吧!杜宇谢恩起来,侍立一旁。

从此杜宇充了宪宗的贴身卫士,逐渐把他宠幸,酿出后来一段风流史,按下不提。

再说宪宗车驾到了林西,汪直已设有行宫,是日即在行宫里驻跸。

宪宗以王纲勇猛搏狮,也重赏了他。

于是在林西住了半个月,天天出外打围,可是那殷妃依旧闷闷不乐,宪宗以殷妃不嗜行猎,自然没有什么兴趣留恋。

过不上几天,传旨回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