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说明宫十六朝 > 第五部分第四十四章 风流皇帝游宣府(2)

第五部分第四十四章 风流皇帝游宣府(2)

2025-03-30 08:16:50

正德帝到了那里,真是目迷五色,心旷神怡。

每天到了红日西沉,便与江彬徜徉街市。

见有佳丽,竟排闼直入,不问是否良家妇女,任意调笑留宿。

倘是合意的,就载入国公府中,充为侍女。

这样地闹了一个多月,宣府地方谁不知道圣驾出游关外?那些州县治吏也都十分注意。

那消息传到京中,大小臣工深恐被胡虏闻知,因此闹出大祸来,又纷纷交章请皇上回銮。

正德帝哪里肯听,只把群臣的奏疏一起交给江彬收藏了,连疏上的姓名也不愿去看它,休说是阅奏章了,日复一日地过去,正德帝在宣府居久了,路径已很熟悉,有时竟不消江彬陪伴,往往单身出游。

一天正德帝独自一个人信步出了宣府的东门,沿途游览景色。

其实正当春三月的天气,关外已若初夏。

但见道上绿树阴浓,碧草如茵,风景异常地清幽。

正德帝爱看春景,只顾向前走去,渐渐到了一个市集,约有三二十家住户,却是村舍临湖,长堤上一带的樱花开放得鲜艳可爱。

那一条小湖中,片片地满堕着花瓣,大有桃花随流水的景象。

正德帝沿堤玩了一转,不觉口渴起来,遥望市集中有处小村店,酒帘招飘,分明是卖村酿的。

正德帝跨进店门,见两楹小室虽不宽广,倒收拾得很是清洁。

正德帝坐了半晌,不见有小二来招呼,忍不住在桌角上拍了两下。

忽听得竹帘子里面莺声呖呖地问了一声:是谁?帘儿微微地掀起,走出一位袅袅婷婷的姑娘来。

虽是小家碧玉,却出落得雪肤香肌,脸儿上薄薄地施着脂粉,穿一件月湖色的衫儿,青色的背心,系一条绯色的湘裙,素服淡妆,愈显出妩媚有致。

那姑娘并不走到桌前,只斜倚在竹帘旁,一手掠着鬓儿,含笑问道:客人要什么酒菜?酒可是要热的?请吩咐下来,俺替客人打点去。

正德帝也笑着说道:你们这里有什么酒?有什么下酒的菜?把来说给俺听了。

那姑娘答道:俺们乡村地方,有的是村醪蔬菜,客人要山珍海味是没有的,只好请到大市镇上去了。

正德帝笑道:咱们所爱的是村醪蔬菜,敢烦姑娘打一壶村醪,弄几碟子蔬菜来,等咱慢慢地尝那乡村风味。

那姑娘睨着正德帝嫣然一笑,搴起竹帘儿进去了。

等了好一会工夫,竹帘动了,那姑娘一手托着木盘,一手执了酒壶,斜着身躯从竹帘旁挨了出来,盈盈地走到桌边,放下酒壶,将木盘中的蔬菜一样样地摆好,低低说了声:客人用酒吧!便托了木盘儿竟自走进去了。

正德帝拿起壶儿,斟了一杯黄酒,细看碟子里面是豆腐、青菜、黄豆芽、咸竹笋之类,果然都是素肴。

正德帝平日吃的鹿脯熊掌,本来有些腻口了,难得吃着这种乡村蔬菜,转觉得非常可口。

自斟自饮地喝了一会,不免有些冷静起来,便把箸子叮叮地在杯儿上敲了两下。

那姑娘扳着竹帘问道:客人敢是要添酒了?正德帝将壶摇了摇道:酒还有半壶。

那姑娘道:那么要添菜?正德帝答道:菜是不曾下过箸的。

那姑娘说道:酒菜都有,客人却要什么?正德帝见那姑娘口齿伶俐,有心要和好打趣,便涎着脸儿说道:咱要问姑娘一句话儿。

那姑娘道:客人有什么话说?正德微笑道:这里可有好的姑娘?那姑娘笑道:好的姑娘到处都有,客人问她做甚?正德帝笑道:咱独自一个饮酒,又乏味又是冷静。

烦你替咱去找一个好的姑娘来侑酒。

那姑娘正色道:俺只当客人打听姑娘儿,给人家做什么冰人,哪里晓得说出这样的混话来。

客人想是喝醉了,人家好好的黄花闺女,怎肯给客人侑酒,不是做梦么?正德帝笑道:什么的黄花闺女?咱们在城中的酒肆里,哪一家没有姑娘侑酒?那姑娘噗哧地一笑道:那是粉头了。

正德帝接口道:正是粉头,咱们燕中是叫姑娘的。

那姑娘嘤嘤地笑道:俺们乡村地方,是找不到粉头的。

要她们侑酒,也得到城中去,俺的哥子又不在家里,俺一个女孩儿家,怎么去找?正德帝笑道:你家姓什么?你哥子是做什么的?姑娘答道:俺家姓李,俺的哥子叫李龙,兄妹两个就是设着这家村店儿度日的。

正德帝道:你哥子往哪里去了?那姑娘答道:早晨便进城去买些下酒菜儿,快要回来了。

说着回眸一笑,帘儿一响,又自进去了。

正德帝自己寻思道:这妮子很娇憨可爱,横竖闲着,乐得打趣她一会。

想罢又击起杯儿来。

那姑娘只得姗姗地走出来问道:客人又有怎么话讲?正德帝笑道:咱们忘了,不曾问得姑娘的芳名儿。

那姑娘把粉头一扭道:俺们乡村人家,女孩儿的名是很不雅的,说起来怕客人见笑。

正德帝说道:人们都有姓名儿,自然各人不同的,有什么好笑?那姑娘道:那么俺就告诉了客人罢,俺的哥哥叫李龙,俺便叫凤姐。

正德帝哈哈笑道:真好名儿!一个是龙,一个是凤,取得巧极了。

那姑娘红了脸儿:俺不是说客人要笑的。

说着又待掀帘进去。

正德帝忙拦住道:慢些儿走,咱还有话说哩。

凤姐真个立住了。

正德帝假装着酒醉,斜眼涎脸地说道:咱们想乡村地方没有粉头,独饮又是很冷静的,就烦凤姐替咱斟几杯酒吧。

凤姐听了,立时沉下脸儿道:客人放尊重些,俺是女孩儿家,怎替你斟起酒来了?正德帝笑道:斟几杯酒喝喝,又打什么紧?凤姐说道:客人是读书人,难道忘了《礼》书上的‘男女授受不亲’那句话么?正德帝道:你还读过《礼经》?咱们是当军人的,这些哼哼调的经书,早撇得不知去向了。

凤姐道:不论读书不读书,这句老古话是谁也知道的。

说罢一掀帘儿,姗姗地进去了。

其实正德帝一头讲着,见那凤姐说话,粉颊上微微晕着两个酒窝儿,更兼她樱桃般的一张小嘴,愈觉十分有趣。

正在有兴的当儿,凤姐忽地走进竹帘里去了,正德帝怎肯舍得?便摆出皇帝莅宫的架子,也在后掀帘跟着进去。

凤姐听得脚步声,回头见正德帝跟在背后,忙变色问道:客人进来做甚?正德帝笑道:咱要和姑娘说几句话。

凤姐道:讲话请到外面,这里不是客人乱闯的所在。

正德帝道:你哥哥又不在家中,咱就进来和姑娘玩玩,怕他怎的?说时想伸手去牵她的玉腕。

凤姐见正德不怀好意,忙忙缩手不迭,蓦地转身,三脚两步地逃进闺房,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正德帝上去扣门,她死也不肯来开,正德帝没法,只好退了出来,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故意把脚步放重了些,高声嚷道:哦!你就是李龙哥吗?失敬了!失敬了!凤姐听得他哥哥回来,呀地将门开了,不提防正德帝隐在竹帘后面,凤姐一开门,恰好挨身进去,倒把凤姐吃了一惊,不由地娇嗔道:青天白日,闯入人家的闺闼,不怕王法的么?正德帝笑道:咱们皇帝的宫廷也要直进直出,休说是你小小的闺房了。

凤姐啐一口说道:好个夸大的油头光棍,俺不看你是酒后胡闹,便叫将起来,被四邻八舍听得,把你捆绑了送到当官,怕不责你三十大板么?正德帝仰天呵呵大笑,将外罩的青缎披风卸开,露出五爪九龙灿烂的绣花锦袍来道:这是油头光棍应穿的么?凤姐怔了怔道:俺向闻皇帝是着龙袍的,你难道不成是皇帝吗?正德帝道:不是皇帝是什么?凤姐常听见他哥哥说起,当今皇帝现方私游宣府,往往践入民家闺阁的事,耳朵里也闻得烂熟的了。

这时见正德帝风仪不凡,举止英爽,芳心中早有几分羡慕。

又见他服着灿烂的衮龙袍,知道有些来历,那双膝不知不觉地跪了下去。

正德帝笑道:小孩子!怎么跪起油头光棍来了?凤姐道:那叫做不知不罪。

正德帝道:好个利口的丫头,咱就不来罪你,快起来吧!凤姐还是跪着道:要求皇帝加封。

正德帝道:你求咱封你,哪有这般容易。

皇帝晋封妃子,须大臣持节授册,怎可如此草率?凤姐见说,含着一泡珠泪起身说道:不封也就罢了。

正德帝原和她作耍的,此刻见她当了真,就带笑说道:痴妮子!咱怎会不封你?你且听了,咱现封你做了贵人吧!凤姐这才破涕为笑,盈盈地跪下来叩谢。

正德帝乘势将她一把掖起,轻轻地搂在膝上道:你如今是咱的人了,万一你的哥哥回来,又怎样地去对付他?凤姐微笑道:皇帝若肯加恩,授他一官半职,好等他娶妻成家,还有什么话说?正德帝点头道:这样等你哥哥回来,叫他把你送到城内国公府候旨吧!说毕放下凤姐起身出门,竟离了那市集,自回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