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说明宫十六朝 > 第六部分第五十六章 戚继光威镇三边

第六部分第五十六章 戚继光威镇三边

2025-03-30 08:16:50

严嵩去职,率着眷口自回他的分宜。

那时严世蕃和他两个儿子严鸿、严鹄,并党羽鄢懋卿、罗龙文等,奉旨充戍边地。

世蕃却贿通了逮解官,竟潜回京师,把私宅中藏着的珍宝,捆载了几十车,星夜奔归家乡。

严嵩才得到家,世蕃也从后赶到。

于是择吉兴工,在家大建舍宇。

又出重金,招募有勇力的工人,声言搬运土木,实是暗暗招兵。

府第中蓄着死士三百名,叫做家将。

这些死士,都是绿林著名的大盗,经世蕃收在门下,差不多无恶不作,横行乡里。

一天袁州的参议卢方乘轿经过严氏私第,夫役们正在搬运砖石,把官道也阻了起来。

卢方的家仆上前叫他们让道,恰值府中的家将们出来,见乘轿的是个官人,便一齐大喝道:什么的鸟官,要咱们让路给他?识事务的快绕道他去,不要吃了眼前亏吧!卢方待要和他们争执,那些如狼似虎的家将不管三七二十一,砖石泥土似雨点般打来,卢方见没理可喻,只得把轿退了回去。

戚继光像但卢方吃了这个亏,心上气愤不过,便去谒见御史罗镜仁。

说严氏父子在家大兴土木,借名招工,实是私蓄勇士,谋为不轨。

罗镜仁正告假家居,他和严氏本来素有仇怨,听得卢方的话,匆匆进京,上疏奏闻。

世宗帝看奏疏,不禁大怒道:朕于严嵩父子,也算得格外成全了,他却这样不法。

于是立即下谕,着袁州州尹,将严嵩父子逮解进京。

这一番不比那一回了,世宗帝命把严嵩和严世蕃交给刑部尚书勘讯。

正值徐阶掌管刑部,从前徐阶未达时,被世蕃在当庭叱骂,并喝令侍役把徐阶乱棒打出。

徐阶有这口怨气在胸中,如今犯在他手里,就不问皂白,略一讯鞫,便入奏世宗,谓严世蕃私蓄死士,阴存不臣之心是实。

只这一个罪名,已足够世蕃受用了。

上谕下来,判世蕃弃市,严嵩发配。

可怜这行将垂老的严嵩,只得踉跄就道。

后来世宗帝万寿,遇赦回来,家产荡然,向亲戚处依食,被人驱逐出门。

茫茫无归,到那看坟的石廓中居住。

又当雨雪霏霏的时候,严嵩日夜不得饭食,饥饿了两天,竟饿死在荒丛中。

严嵩在未成进士时,有相士走过,说他异日官至极品,列位公侯,但是最后的结果,必患饿死。

严嵩笑了笑道:既做了这样的大官,还愁饿死么?所以相士的话,他也不甚放在心上,不期今日果然应了。

乃知人的好恶,在乎收成。

中年的富贵,算不得数的。

到了暮年的结局,才能分出善恶咧。

世宗帝杀了严世蕃,又把严氏的党羽,如鄢懋卿、罗龙文、王广三人一并判了纹罪。

余如万寀、项充、胡世赖等,均行下狱。

以后万寀等一干人多半死在狱中。

还有那位道士陶仲文,为了赵文华的事,也被连累下狱,其时在狱病死,世宗帝重又懊悔起来。

忽报鞑靼俺答入寇大同,转往古北口,此时已兵到通州了。

世宗帝听了大惊道:俺答进兵这般迅速,边将们却在那里干些什么?当下忙召众大臣商议,立即集京城人马,严行戒备。

一面下檄外郡勤王。

这道诏令一颁发,各处的兵马纷纷北来,最著名的如大同总兵仇鸾、保定参将王文山、巡抚杨守谦、山西总兵夏珪、安庆都佥杭星坡、义乌义民戚继光等,都领了所部军马,入卫京师。

这许多兵马当中,算仇鸾最是没用,戚继光最为勇敢。

那戚继光是义乌人,生有大志,平日间不轻言笑。

又尝排石列阵,引人进他的阵中,那人只觉得天昏地暗、风雨骤来,吓得在阵内狂叫起来。

继光将他导出石阵,那人四顾,仍是些石头,东三西四地乱堆着,瞧不出什么特异之处。

继光笑道:这就是从前诸葛武侯困陆逊的石子阵。

看看是些乱石,却按着五行八卦。

不识得阵图的,误走在死门、杜门、惊门上,就有风雷云雨阻住去路。

无论你是一等的好汉,休想走得出去。

大家听了戚继光的话,无不相顾骇诧。

由是一乡中的人没有一个不敬重他。

戚继光父子总督坊那时听得鞑靼入寇,皇帝下诏勤王,戚继光便攘臂大呼道:大丈夫立功在今日了!谁愿立功沙场的,跟俺打鞑靼去!一声号召,从他的不下千人。

戚继光见这些人多不曾上过阵,对于行军上,大半是不懂什么的。

单就步伐说起来,也不能整齐。

但要训练起来,怕鞑靼已饱掠北去了,还来得及么?更有一桩最困难的事情,有了人没有兵器。

戚继光没法,只得东奔西走地去找刀枪。

忙了一天星斗,刀不及百把,枪只有二三十枝,而且大半是锈坏的,不能行军用的了。

戚继光在急迫忧愁中,忽地被他想出一样特别军器来:是拿山中的淡竹,去了枝叶,把头上削尖,强硬的枝干留着用刀削出锋头来,好似狼牙棒一般,又轻巧又锋利。

击起人来,比铁蒺藜还要厉害,那削成的竹尖猛然戳在人身上,居然也能透衣甲。

戚继光有了这件东西,不由得大喜道:这是天助俺成功了。

于是率领着千余的民兵,竟奔通州而来。

一路上带走带行操练,待至通州相近,这一千多名民兵已是步伐整齐、进退有方了。

戚继光见自己的计划能一一如意,这一高兴真是手舞足蹈了。

一面就颁布军令道:闻鼓者进,鸣金者退,不准抢掠,不许扰乱,违者斩首。

令下之后,有一个民兵私取了乡人一枚萝卜,被戚继光瞧见,大怒道:俺令出如山,你敢违背么?即拔出刀来把那个民兵砍下头来,向军中号令。

这样一来,全军为之肃然。

一日到了通州,和仇鸾等相晤。

仇鸾因戚继光是个平民,很瞧不起他,令继光膝行入见。

继光大怒道:乱世时候,大家为国出力,谁是该搭架子的?于是便自引一军去扎在城外,不和仇鸾合兵。

巡抚杨守谦知道继光是个英雄,私下着人把牛酒等物去犒赏他的民兵。

第二天上,俺答领兵搦战。

杨守谦大集各路军马,问谁敢出去应战?那些参将游击都怕俺答势大,不敢出应。

独戚继光挺身上前道:某虽不才,愿引部兵出战。

杨守谦大喜,便授给戚继光令箭一枝,吩咐道:今天和鞑靼第一次见阵,切莫折了锐气。

继光领令出营,统了一千名民兵正要出去交锋,那官军见继光的兵士都拿着竹器,身上负了黄布袋,好似爬山樵夫的样儿,不觉一齐笑了起来。

仇鸾以戚继光不去参谒他,心里本有些不舒服,这时瞧着继光的兵士形状萎靡,手中又无军器,因勃然大怒道:似他那样的兵士,可以出阵冲得锋么?那天山西的兵马要比他强壮得十倍,还杀得片甲不回,他这种没用的人出去,明明是送死去了。

杨守谦勃然地作色道:人不可以貌相,戚继光既口出大言,谅必他有些来历。

万一不能取胜时,咱们后军接应他就是了。

仇鸾不好阻挡,眼睁睁地看着戚继光领了兵士,耀武扬威地出营去了。

这里杨守谦自统部卒在后声援。

戚继光设计建造的司马台长城敌台那戚继光率着千多民兵蜂拥出阵。

鞑靼兵见了,都大笑道:汉人想是饿慌了,却令几个老弱兵来试刀了。

说犹未了,继光一声令下,兵士持了竹枪飞也似地冲锋过去。

俺答忙挥兵抵敌,不提防戚继光的兵士从黄布袋内摸出石子,乒乒乓乓地一阵乱掷,只打得鞑靼兵头破血流。

石子过去,接着是竹枪上来,刺尖锋利打在人身上血肉狼藉。

戚继光命兵士只望人丛打入去,拿竹枪四面横扫,扫着的肚腹刺开流血倒地死了。

一般鞑靼自进兵以来,沿途势如破竹,未曾逢到敌手,本骄惰万分的了。

他们眼光中看来,当汉兵个个是酒囊饭袋,不图继光的兵士有这样地凶狠,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

又见汉兵使的兵器既非狼牙棒又不是铁蒺藜,打人戳人却是十分厉害。

大家疑继光兵卒是有妖术的,不待主将下令,众鞑兵已回身狂奔,自相践踏。

戚继光乘胜挥动兵士拿竹枪横排成阵,一字儿从后追逐。

逃得慢的都被竹枪戳破了肚皮,走得快的算逃了性命。

杨守谦在后望见官军大胜,便下令铁骑向前、步兵在后。

鞑靼的人马狂命地奔走,戚继光也尽力地追杀。

俺答领了败兵正在走投无路,又被杨守谦的马军赶到一阵的冲杀,杀得鞑靼兵七零八落,各自弃械逃生。

还有跌在潭中河内的,都活活地淹死了。

这一场好杀,把俺答三万多兵马杀剩六七千人,立脚不住,连夜出了古北口,遁往塞外去了。

戚继光大获全胜,得了鞑兵的器械马匹无数。

杨守谦鸣金收兵,亲自对戚继光慰劳一番,并杀牛宰马大犒三军。

仇鸾见戚继光成功自觉无颜,悄悄地领了本部人马回他的大同去了。

杨守谦劳军已毕,一面捷报奏闻:通州鸾兵已退,京师解严。

杨守谦入都觐见,世宗帝也奖励了几句。

论功行赏,以戚继光功劳最大。

因系义民,授为参将,令统兵五千追逐俺答。

又拜杨守谦为征虏大都督,率兵五万,出师大同。

杨守谦奉谕,即日誓师起程。

到得大同,戚继光已和俺答见过两阵。

俺答增了人马卷土重来,都被戚继光杀退,并夺回明军的老营,占领敦煌九处。

俺答屡打败仗锐气尽消,那些鞑靼兵马见了戚继光的竹器兵士不战而逃。

时塞外的人马称继光部为戚家兵,遥望得戚字的帅字旗,鞑兵便相顾惊骇道:戚家兵来了,咱们快走吧!就一哄地散了。

俺答没奈何,只得率着部族民兵来做最后的一战。

继光知俺答的兵马犹作困兽之斗,若没有奇兵恐遭挫败。

他到了第二天发令,命自己的民兵冲锋,各人手里拿着一个纸包,一见了鞑兵就把纸包打去,官兵却在后掩杀。

那纸包里面尽是化开的石灰,一经打将过去,纸包破了白雾纷飞,将鞑兵的眼目迷了起来,各自去擦眼睛,哪里还有心厮杀。

官兵发声喊,和猛虎扑羊似地上去。

鞑兵抵挡不住大败而走。

俺答喝止不及,也只好回马狂奔。

不提防戚继光从斜刺里杀来,和俺答交马,继光一枝点钢枪真是神出鬼没。

俺答虽然勇猛,这时已无心恋战,虚掩一刀拨马落荒而走。

继光哪里肯舍,把马加上两鞭,那马便泼剌剌地赶上去。

要知戚继光的那匹坐骑是有名的,叫做桃花胭脂马,疾行起来一日可以走八百余里。

塞外虽多骏马,怎及得继光的神骏。

不上半里多路,看看已将赶上,继光从袋中摸出一件东西来,好似捕鱼网似的只望空中一撒,哧啷的一声将俺答连人带马牵住,奋力一拖把俺答倒拖下马来。

继光也一跃下马,想去缚俺答时,不期俺答力大,双手望上一挣,早把绳索拉断了一半。

继光眼快,一手执住俺答的右臂,两人就在草地上厮打起来。

正揪着各不相让的当儿,那面的鞑兵都骑着快马,三十骑飞也似地赶来救援,继光只有单身,又和俺答揪着不得脱身,其时危急万分,幸得继光的卫兵驰到,一拥上前,七手八脚地把俺答横拖倒拽地拉着走了。

鞑兵赶至,刚刚只相差得一步,给继光兵士擒着走了。

接着继光的民兵又到,鞑兵自度兵少不敢来抢,眼看着汉兵唱起凯歌得胜回去。

戚继光又获了大胜,还擒住鞑兵主将俺答,自来杨守谦军中报功。

守谦大喜,手抚着继光的背道:将军立功疆场,功在国家,将军镇边胡奴自然丧胆,中流砥柱惟将军是赖了。

继光逊谢了一会。

杨守谦便令戚继光留镇宣府,自己押着俺答班师回京。

不多几时,上谕下来,擢戚继光为宣大总兵官,节制两处人马,随时得便宜行事。

再说世宗帝自罢严嵩为相,便令徐阶入阁。

正拟整顿朝纲,忽然章圣皇太后驾崩。

世宗帝大哭了一场,即日发丧举哀,丧仪十分隆重。

哪里晓得章圣太后的梓官未曾安葬,昭圣太后又复崩逝了。

世宗帝也按例给昭圣太后(孝宗张皇后)发丧,不过没有章圣太后(兴王妃蒋氏,世宗之生母)丰盛罢了。

世宗帝迭遭两场大丧,不免哀伤过甚,圣躬就不豫起来。

世宗帝圣躬不豫,朝廷的大事都由徐阶相国一人主持,好似武宗时的杨廷和一般,确算得是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了。

讲到这位徐相国,本是吴中人,二十一岁入了翰苑,慢慢地升擢到现在,居然位列公孤(明有三公三孤,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