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着王师,不日到了永宁,离城三十里下定寨栅,一面下令副指挥岑范、李齐、慕容孙等各营紧排鹿角,要防敌劫寨。
那边杨应龙闻得刘的大兵已到,嘱咐他的儿子杨朝栋、义儿杨奉,将军舒寿、彭毓灵等小心巡城。
到了晚上,杨应龙亲自登城瞭望,见明军营中火光烛天,一字和长蛇一般,刁斗声不绝。
应龙看了打个寒噤道:王师的声势到底和常军不同的。
又回顾诸将道:你们瞧刘大刀的人马多么整齐!杨朝栋大声道:父亲莫长他们的锐气,俺家的兵马不见得弱于他,只恐鹿死谁手,正不能决定。
杨应龙道:话虽这样说,总是仔细了地好。
朝栋不待应龙说毕,便欲领兵出城前去劫寨。
应龙慌忙阻拦道:刘大刀这厮不比别个,他在边庭镇守十年,现在的官儿还是枪刀头上争得来的,可算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勇将。
如今卒师远来,难道会不预防咱们去偷他的营寨么?你快休妄动,待咱们和军师商量了再说。
说罢下城回署,朝栋与诸将也陆续到来。
应龙一迭连声地命请军师来商议军情。
小军去了不多一会儿,李贽带了两名亲随掌着大红纱灯骑了高头骏马到帅府前。
下马进署,应龙和朝栋降阶相迎,三人携手进了大堂坐定。
诸将参见过了,应龙便发言道:咱们自把朝廷的李如松杀败,此刻又换了个刘大刀来了。
咱闻得他是一员名将,倒要留神一下,不识军师可有什么妙计破他?李贽举手笑道:主帅无须担心,明日敌人如来搦战,且先试他一阵,我看日中黑子出现,这血光之灾当应在敌人身上。
不出三日,包管杀得他片甲不回。
杨应龙大喜道:全仗军师帮助了。
是夜计议已定,准备次日和明军交锋。
《平番得胜图》局部(万历三年出兵西部)再说刘下寨后亲自巡视了一周,进帐坐在虎皮交椅上按剑看书,直至天交五更才朦胧睡去。
辰初时候诸将进帐致候,刘草草梳洗了,全身披挂。
升帐点卯已毕,便问:今天和贼人见仗,哪位将军出马?副将何兆威应道:末将愿打头阵。
刘点头,即发下一枝令箭,叮嘱道:何将军领人马五千,先去刺探兵力如何,但不可折了锐气。
何兆威领会,自去点齐人马,顶盔贯甲,耀武扬威地去了。
刘又传指挥马进忠、慕容孙进帐道:两位将军可引兵马三千接应何先锋。
马进忠和慕容孙去了,刘自己率同李齐、岑扬,押着大队观阵。
那何兆威领了五千人马,直抵永宁城下搦战。
城上杨朝栋领了三千人马,左有杨奉,右有舒寿,一声炮响城门大开,三骑马并肩飞出,兵丁一字儿排列。
双方射住了阵脚,何兆威暗暗喝彩道:杨氏父子到底是武官出身,兵士齐整,不像个乌合之众,怪不得李如松要败在他们手中了。
想着便一马当先,大骂:杨应龙逆贼!朝廷有何亏负了你,却据城造反?看俺天兵下临,不束手早降,更待何时?杨朝栋大怒,也不回话,正要挺矛出马,舒寿已舞刀跃马直取何兆威,两马相交双刀直举,战有三四十合。
杨奉忍耐不住,飞马出阵助战。
明军阵上慕容孙拈枪而出,敌住杨奉。
四骑马驮着两对战将团团儿打着战。
杨朝栋见杨奉、舒寿不能取胜,大喝一声,舞动钢矛驰到了战场上,一矛向何兆威刺来,兆威不及避让,右腿上着了一矛,负痛败下阵来。
舒寿哪里肯舍,紧紧赶来。
明军阵上马进忠一骑飞出救回何兆威,抡枪抵住舒寿。
舒寿心中大怒,暗自骂道:你这厮会救他,俺就擒你也是一样的。
这时舒寿手中的大刀飘飘如泼瑞雪,只见白光闪闪,瞧不出一点儿破绽来。
刘在阵上远远地望见,便问岑范道:贼兵中有这样的能手,叫什么名儿?岑范未曾回答。
李齐是李如松的旧将,接口应道:此人名舒寿,还有一个叫彭毓灵,都是贼中有名的勇将。
前次李将军(指李如松)一半败在妖法,一半是吃亏在他们手里的。
刘惊道:贼人有妖法的么?倒不曾预备破它的东西。
说时忽见马进忠翻身落马,军士忙去抢了回来。
刘大怒,便待亲自出马,岑范早跃马直奔舒寿。
那边杨朝栋刺伤了何兆威,回头来帮着杨奉双战慕容孙。
一个失手被杨朝栋轻舒猿臂,把慕容孙活捉去了。
李齐要去抢救,哪里还想来得及。
恼得个刘咆哮如雷,这时再也忍不住了,就把乌驺马一拍,竟取杨朝栋。
那慕容孙已由杨奉拥入城中,朝栋正在得意洋洋,见刘一马飞出,细看他生得黑脸如锅底,两道浓眉分八字,乌盔玄甲,坐下乌驺马,手提九环大刀,威风凛凛又是和常人不同。
杨朝栋心内寻思道:他们说的刘大刀,此人只怕就是了。
杨应龙在敌楼上观战,认得是刘亲自交锋,忙令军士飞马下城,通知杨朝栋,那黑汉正是刘大刀,须要格外小心了!杨朝栋自恃勇猛,怎把刘放在心上。
他仗着钢矛奋力一矛刺去,刘架开,还手一刀劈来,朝栋不知厉害,用矛去迎时觉得刀碰在矛上来势十分沉重。
朝栋在马上连晃了几晃,才有些吃惊道:刘大刀果然凶狠的!欲想回马,身在阵上万万不能下台,只得硬着头皮,拼死力战了有七八合,累得头昏耳鸣,出了一身冷汗,正拟策马逃命,刘手敏眼快,一手拖住了朝栋的马缰只向前一带,朝栋坐不住马鞍,翻身扑将过来,被刘和提小孩般地一把掷在地上。
明兵齐上,七手八脚地捆了朝栋便走,敌兵也想来救,都吃刘拦住了,一个也不敢上前。
这边岑范战不下舒寿,李齐来跃马相助。
舒寿力战两将,全无惧色。
城上杨应龙见儿子朝栋被擒,急得双足乱跳。
彭毓灵和杨奉双马齐出,刘挡住了两将厮杀。
杨应龙忙叫请军师,李贽赶上城头,口中念念有词,泼剌剌地一阵大风向明兵阵上刮来,吹得士卒皆睁不开眼。
李齐知道妖法来了,忙拨马先逃,岑范也拍马回阵。
舒寿无心追赶,勒马自归本阵。
刘正大战两将,见黑风陡起,恐怕有失,虚晃一刀策马便走,一面传令鸣金收兵。
彭毓灵和杨奉晓得刘勇猛不敢来追,双方各自罢战。
刘回寨计点人马,受伤的五六人,惟折了指挥慕容孙,及何兆威、马进忠受伤。
擒了敌将杨朝栋,算来还不十分吃亏。
刘吩咐何马两将且去后帐休息,令左右推上杨朝栋来。
朝栋立着不肯下跪,刘笑道:你到了今日还要倔强么?喝令打入囚车,待擒到了杨应龙,一并解上京去。
朝栋破口大骂,刘只做不听见一样。
过了一会,杨应龙遣使前来,要求刘将朝栋交换慕容孙。
刘沉吟了半晌,对来使说道:准如你主将之意,来日各便衣相见,互换败将就是了。
使者领谕,自去回报应龙。
当下刘点鼓,大集诸将。
何兆威、马进忠等不过一些轻伤,这时仍上帐听令。
刘说道:俺要破应龙,就在明日的机会上了。
因把应龙提议交换被擒将官的话,对诸将宣布了一遍。
又接着说:俺知应龙一心在儿子身上,他便衣出阵,后方虽有预备,城上必然空虚。
俺们趁这个时候暗袭北门,薄城进去,再从南门并力地杀出来。
敌兵疑飞将军从天下来,定要自相践踏,那时俺领兵攻入前后齐上,怕他不败。
这永宁也唾手可得了。
诸将听了,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刘即下令,岑范、李齐各引步兵五百人,悄悄去袭它北门。
马进忠、何兆威各在离营三里处去埋伏,听得鼓响,挥兵杀出。
分布已定,一宿无话。
努尔哈赤朝服像次日起来,点鼓传将方罢,忽报敌兵已便衣列阵相待。
刘点点头,命千总仇勇先率便衣兵百人也去列在阵上,刘却故意迟了不出,以便两路兵马得安然达目的地。
这样地过了好一会,刘方同着五名亲随捧了两面大鼓在阵前放下,小车拥出杨朝栋来,杨应龙也命将慕容孙推出阵前。
两方各一声鼓响,杨朝栋和慕容孙各自跑回本阵。
谁知慕容孙与朝栋打照面时,扬手一镖打在朝栋的额上,翻身跌了个斤斗。
明军阵上,一声鼓罢,咚咚地连续打起鼓来。
杨应龙见儿子着了一镖,心上正在愤怒,要想挥兵杀过阵去,那时刘已经回马,阵上只剩得一百个兵丁同擂鼓的几名亲随。
彭毓灵狐疑道:刘战又不战,一味令军士擂鼓,其中必然有诈。
舒寿也说道:他此刻回进营去,定然披挂冲杀出来了。
说犹未毕,果见刘顶盔袭甲立马营门前,却并不出兵。
杨应龙大疑,正待令探马去哨探,猛听得城内喊声大震。
杨应龙惊道:咱中了贼人奸计了。
忙令兵士火速进城。
马进忠已从左边杀来,何兆威从右方杀来,刘自引大军与慕容孙直扑南门。
杨应龙抵挡不住,人马自相践踏。
彭毓灵护了杨朝栋,舒寿保着杨应龙,大败进城。
当头正遇李齐、岑范杀来,应龙前后受敌、无心恋战,急急地逃到帅府,意欲保护了家属同出西门逃命。
等得家人齐集起来,府门外明兵已团团围住。
舒寿被绊马索绊倒,给明兵获住,杨奉死在乱军之中,彭毓灵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杨应龙惶急万分,知道必难幸免,便和他儿子朝栋、妻子彭氏、媳尤氏等一齐自缢而死。
不到一刻,明兵攻进帅府杀散余党。
刘入署,令出榜安民。
一面收了人马,将杨应龙等尸身解下,俟上命定夺。
当即草疏报捷。
兵士又押舒寿进署,刘忙亲替他释缚,用好言抚慰,并置酒给舒寿压惊。
舒寿感刘义气,自愿投降。
不日上谕到来,命将杨应龙父子戮尸,大军即日班师,所有将士回京听候封赏。
刘领旨,如律戮应龙父子尸首毕,下令旋师。
日月如梭,大军晓行夜宿,不日到了京中。
刘觐见,神宗帝奖谕了几句。
第二天下旨,刘授大将军,晋封子爵。
李齐、岑范、慕容孙等各授为将军。
马进忠、何兆威均擢都指挥,仇勇加游击,舒寿以副将隶刘部下,有功再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