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争与回忆(下) > 第六部 犹太乐园第八十一章(1)

第六部 犹太乐园第八十一章(1)

2025-03-30 08:16:56

午夜已经过去。

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把荒凉无人的街道照成了银白色,把那列漫长的货车也照成了银白色,那列货车轰隆轰隆、尖声叫着驶进了巴恩霍夫大街,在汉堡营房外边嘎啦啦地停下。

这种响声在笔直的街道中间发出了回音,把辗转不安、矇眬睡去的人们全惊醒了。

你听见那声音吗?这句话,以多种语言从那一排排拥挤不堪的三层卧铺之间悄悄传了出来。

有很长时期都没把居民遣送走了。

这列火车可能是为那个愚蠢的美化运动送进更多的材料来。

再不然,它也许是来把工厂的产品运送走的。

担忧发愁的人们这样低声密语着,虽然除了人外,一切通常总是用卡车和马拉的大车运出运进,不用火车。

当然,可能是运送进一批人来,但送来的人一般总在白天到达。

埃伦·杰斯特罗在泽街上他那套陈设精美得近乎荒谬的底层房间里(这将是红十字会来宾们停下来参观的一个地点)细读犹太教法典,他听见了火车到来的声音。

娜塔丽并没醒。

这也好!长老市政委员会为这道遣送命令斗争了好几天。

控制数字在杰斯特罗的头脑里留下了烙印:当前在特莱西恩施塔特的全部犹太人35,000德国人加以保护的人(知名人士、半犹太血统者、丹麦人、荣誉奖章者、负过伤的老战士以及他们的家属)9,500中央秘书处加以保护的人(行政人员、官僚、艺术人员、兵工厂工人)6,500受保护的人共计16,000可供遣送的人19,000七千五百人非走不可——几乎是可供遣送的人数的一半,占犹太区全体居民的五分之一。

这些日期多么惹人生气地捉弄人啊!期望盟军五月十五日登陆的情绪掠过了特来西恩施塔特。

人们一直在等待和祈求这个日子到来。

现在,遣送组对五月十五日第一次送走的两千五百人正发疯般地一再翻着索引卡片。

这次遣送将分三列火车在接连三天内进行。

这次遣送将严重地破坏美化运动。

技术处正派人在重新粉刷全市,铺花床,铺草皮,建设,翻造。

这样一来,他们将失去不少劳动力。

各个管弦乐队、合唱队、戏剧和歌剧的演员名单都将支离破碎。

但是党卫军却漠不关心。

拉姆曾经警告说,这项工作得办好,各种演出也得顺利进行,要不然主管的人就会后悔莫及。

美化运动是这次遣送的起因。

当红十字会参观访问的日期接近时,司令官变得紧张不安,不知自己能否使这次访问顺着一条限制性的路线进行。

整个犹太区都打扫干净了。

为了缓和一下过度的拥挤,东方的这道水门再次给打开了。

杰斯特罗对这出大悲剧——还对私人的一个损失——感到伤心。

司令部下令,要把市内所有的孤儿全体送走。

红十字会来宾们询问一个孩子的父母时,不可以听说到他们已经死了,或者——这是句禁忌的话——给遣送走了。

他主持的犹太教法典学习班有一半学生全是孤儿。

他的高材生施米尔·霍罗维茨就是一个:一个十六岁的瘦削、怕羞的小伙子,一头长发,有细软的胡须、无限忧伤的大眼睛和闪电般的智慧。

他失去施米尔怎么受得了呢?但愿盟军当真会登陆,那就好了!但愿那一冲击会延缓或打消这次遣送!把七千五百名犹太人从这场大屠杀中拯救出来,那将是一个奇迹。

单单把施米尔拯救出来,就是一个奇迹。

在杰斯特罗怜爱地看来,这孩子头脑里发出的光辉可以照亮全体犹太民族的前途。

他可以成为一个迈蒙涅德斯 ,一个拉希 。

在奥斯威辛上空一闪的可怕火焰中失去这样一个才子,那该多伤心!清晨,娜塔丽到云母工厂去上班,并不知道有那列等候着的火车。

杰斯特罗到新搬了地方、设备极佳的图书馆去。

一所规模不大的专科学院的图书馆也不过如此:整间整间屋子里放满了崭新的钢书架、明亮的灯光、光滑的书桌、考究的座椅,甚至还铺上了地毯。

收藏的书籍十分丰富,有欧洲各种主要语言的各类书籍,也有一批使人惊愕的犹太书籍,全都很精确地制成索引,编目分录。

当然,没人在使用这套奢侈的设备。

读者和借书人到恰当的时候,都得好好演习一下,使一切在丹麦客人看来全自自然然。

杰斯特罗手下的人没谁提到火车的事。

白天渐渐过渡到了傍晚。

什么事也没发生。

他暗暗希望,一切都会顺遂。

可是他们毕竟来了:遣送委员会的两个衣衫褴褛的犹太人:一个生着波纹般红头发的高大个儿拿着那叠征召通知;一个黄脸的矮子拿着签收的名册。

他们的神情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一股受人憎恨的气氛中行走。

他们沉重而缓缓地从一间房走到另一间房,把每一个遣送的人搜寻出来,把征召通知递交给他,让他签名收下。

图书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七名工作人员中杰斯特罗失去了五名,包括施米尔·霍罗维茨在内。

施米尔坐在办公桌前边,桌上放着那张灰色卡片,他抹了抹自己那少年人的胡须,望望杰斯特罗。

随后,他把手心缓缓地翻过来向外朝上,有黑眼圈的暗色眼睛大睁着,就和拜占庭镶嵌工艺中耶稣的眼睛一样使人悲伤。

杰斯特罗回到住处的时候,娜塔丽已经在那儿了。

她用一双跟施米尔·霍罗维茨一样的眼睛注视着他,朝他举起了两张灰色卡片。

她和路易斯被指定搭乘第三班火车于十七日出发,到德累斯顿方面重新定居。

他们遣送的号码全写在卡片上。

她必须带着路易斯于十六日向汉堡营房报到,随身携带轻便的行李、一套换洗内衣以及二十四小时的口粮。

这一定搞错啦,杰斯特罗说,我这就去找爱泼斯坦。

娜塔丽的脸色跟卡片一样灰白。

你认为是搞错了吗?肯定搞错啦。

你是个知名人士,云母工厂工人,又是幼儿园的女教师。

遣送委员会是个疯人院。

有人抽错了卡片啦。

我一小时内就回来。

你高高兴兴的。

马格德堡营房外边闹哄哄地挤了一大群人。

信口滥骂的犹太区卫兵正想法把人排成一行;他们使用拳头、肩膀,偶尔还用橡皮棒子。

杰斯特罗由一个专用的入口走了进去。

从主要门厅的那头,传来了挤满遣送组办公室的申请人愤怒、焦急的喧哗。

在爱泼斯坦的套间外面,又有一行人站着。

杰斯特罗认出来是经济处和技术处的高级人员。

这次遣送范围真广!杰斯特罗没去排队。

长老的身份是一个讨厌的包袱,但是它至少给人权利,可以去接近大人物,甚至——如果当真有事要跟他们打交道的话——可以去找党卫军。

爱泼斯坦的美貌的柏林秘书显得疲惫、烦躁,可是她却朝着杰斯特罗勉强地笑笑,放他走了进去。

爱泼斯坦两手紧紧抓住他那张崭新、漂亮的桃花心木办公桌,坐在那儿。

就陈设和装饰而言,这间办公室现在简直适合布拉格的一个银行家;预定将要在这儿向红十字会作一次长时间的情况汇报。

爱泼斯坦看见杰斯特罗,显得很惊讶。

他对娜塔丽的事是热忱和同情的。

是的,错误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搞遣送工作的那些可怜的家伙,晕头转向地四处乱跑。

他去调查一下。

杰斯特罗的侄女儿有没有偶然闯了什么祸呢?杰斯特罗说:没这样的事,肯定没有。

他想把灰色卡片交给爱泼斯坦。

这个高级长老把手缩了回去。

不,不,不,让她先保留着,不要把事情弄乱。

等错误获得纠正以后,会通知她把这卡片还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