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要一候到机会,她就可以证明这件事。
说也奇怪,她至今还保存着她那张护照。
折烂了、揉皱了、上面盖有犹太区登记章的护照,仍旧藏在她那件灰色衣服胸前黄星标志下的口袋里。
德国人特别重视官方文件,并不没收它,也没撕毁它。
她在巴登—巴登时,护照被扣留了好几个星期,但是等到去巴黎时,又发还给了她。
到了特莱西恩斯塔特,她只得把它缴了上去,但是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她发现护照放在她床上了,里面还夹着拜伦的那张照片。
也许,德国情报机关已经利用它去复制了间谍需要的证件;也许,它只是一直躺在一个党卫军的抽屉里发霉。
不管怎样,反正它还在她手里。
她知道这张护照保护不了她。
对她,或者对这列车上的任何人,国际公法已经不复存在。
然而,在这群不幸的人当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一张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件;而在德国人看来,一个身穿美国海军制服的丈夫的照片还是有它的影响的。
娜塔丽把奥斯威辛想象成为一个更可怕的特莱西恩斯塔特,地方更大,管理也更严,那里不是仅有一个小堡,而是有许多毒气室。
不过,即便到了那里,肯定仍旧有工作可以做。
那里的营房可能跟这列牲口车同样糟,甚至更坏,在一般被遣送者当中,身体弱的、年纪老的、手脚笨的,也许就那样死去了,但是其余的人会去劳动的。
她准备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拿出她的护照,叙述她在云母工厂干活的经历,介绍她在语文方面的才能,调情卖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惜牺牲她的贞操,但是她要活下去,直到被救出来。
这些想法,不管多么脱离现实,但并不纯属虚诞。
然而,她最后的希望却是一片幻想,希望有个眼光远的党卫军军官会出来保护她,为的是将来德国战败后可以利用她作为人证。
她所不能理解的是,多数的德国人还不相信他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由于对阿道夫·希特勒怀着信心,这个疯狂的国家还要硬干下去。
她对战局的推测是相当准确的。
德国高级官员知道他们几乎已经输光了这场赌博。
一些小小的和平刺探者好像蛆虫从垂死的纳粹大鱼 身体里爬了出来。
党卫军头子希姆莱要下令停止使用毒气。
他正在掩盖他的劣迹,准备推卸他的罪责,要有步骤地着手为自己塑造一个新的形象。
娜塔丽乘的是最后一列运犹太人去奥斯威辛的车;只是由于官僚机构在扭转原来的政策时因循拖延,所以这列车才会开出去。
但是,在比克瑙站台上等候这列车的那些党卫军工作人员看来,焚尸炉里仍旧需要生火,特别分队仍旧需要加强警戒,这一切都是日常应做的工作。
谁也没想到,要去依靠一个讨人喜欢的美国犹太女人,战败后好用她当护身符。
娜塔丽的护照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安慰,但它只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车上的情形越来越糟。
第二天,那些病得厉害的人在他们躺着、站着或坐着的地方一个个地死去。
第三天,天刚亮一会儿,娜塔丽身边一个发高烧的小姑娘开始抽搐,扭动身体,挥着手,接着就僵硬不动了。
没地方可以安放尸体,于是死了小姑娘的母亲悲悲切切,把尸体紧搂在怀里,仿佛它还是活着似的。
孩子脸皮发青,闭着的眼睛凹陷下去,下巴搭拉着。
过了大约一小时,一只脚抵着娜塔丽的那个老妇人口里吐血,一边喘气一边发出咯咯咯的响声,接着就在她墙跟前那块地上一骨碌倒下了。
那个不知疲劳、一直在车上挤来挤去、设法救护别人的捷克护士,这时也没法起死回生。
另一个人抢占了墙跟前那块地方。
老妇人躺在那儿,身上耸起着她那件短大衣。
一条皮包骨的腿伸在外面,腿上还套着毛线袜,系着绿色袜带,后来娜塔丽把它推到大衣遮盖着的地方,一面硬着心去想从前的另一些事,竭力克制自己的恐怖。
但这样做并不是容易的。
火车颠簸着向东行进,发出卡哒卡哒的响声,这时候粪臭中夹杂着那股死人的气味越发难闻了。
党卫军把特莱西恩施塔特的病人都塞在车子的另一头,那里大概已有十五个人死了。
被遣送的人已经完全麻木,都在窒息的臭气中打盹,或者茫然地瞪着什么。
车刹住了。
什么人在外面粗声粗气地嚷嚷。
铃声响了。
火车蓦地向后一退,接着又是向前移动一下,这是在调换机车头。
它停下了。
打开了车门,以便将那两个臭气腾腾的尿桶倒干净。
阳光和新鲜空气就好像是一阵音乐声涌进来。
捷克护士装满了她的那一桶水。
列车长告诉送水来的党卫军,说有几具死尸,党卫军喊道:好呀,算他们走运!他拉上了车门,咯哒一声把它锁上了。
火车再开动时,沿途闪过去的车站已是波兰地名。
这时候听到车上的人大声谈到奥斯威辛。
娜塔丽旁边的一对波兰夫妇说,车正在一直开往奥斯威辛。
奥斯威辛好像是一块大磁石,正把这列车吸引过去。
有时候,路线好像转了方向,于是大伙都精神振奋,但是过不一会儿,它总是又向奥斯威辛那面折转过去——向那几个维也纳妇女管它叫奥斯赫维兹的地方折转过去。
这时候,娜塔丽已经坐了七十二小时了。
她那支撑着身体的胳膊已被磨破,鲜血染污了她的衣服。
她已经不觉得饥饿。
口渴痛苦地折磨着她,使她忘了其他感觉。
自从离开了特莱西恩施塔特,她只喝过两杯水。
她嘴里干燥得好像是一直在吞咽灰土。
捷克护士把水分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儿童、病人、老年人、垂死的人。
娜塔丽老是想念美国的冷饮,想念自己喝那些冷饮的时间与地点:在杂货铺里喝冰淇淋苏打,在中学舞会上喝可口可乐,在大学里举行野餐时喝冰啤酒,喝厨房里自来水龙头里的水,喝办公室里冷却器里的水,在阿迪龙达克可以看到鳟鱼出游的地方喝棕色石潭里冷冽的水,在打完网球洗冷淋浴时喝双手捧着的水。
但是,她非得驱散这些想象不可。
它们要使她发狂了。
车刹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