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争与回忆(上) > 第二部 中途岛第二十五章(1)

第二部 中途岛第二十五章(1)

2025-03-30 08:16:58

维尔纳•贝克遇到了难题。

他桌子上摆着一封从德国中央保安局第四处B4科来的信,要求他汇报把意大利籍犹太人驱逐到东方去的可能性。

贝克为了这一类棘手的事情,同墨索里尼那个拖拖拉拉的官僚机构打交道。

譬如说,就是他在把一批批意大利工人运送到德国工厂去。

贝克懂得怎样对付罗马的官员,那些面带微笑、态度圆滑的家伙,他们一生的特长就是用个人的魅力、繁琐的公文和敷衍的谈吐来使积极的行动瘫痪。

每一次,意大利秘密警察一施加压力,这帮面带微笑、态度圆滑的家伙就吓得像触电似的,不再微笑和滑溜,马上身子笔直,态度老实,把要他们解决的事情办妥。

然而贝克并不是个奇迹创造者;他认为这个对付犹太人的计划是行不通的,没有一个意大利人,甚至上至墨索里尼本人,可能会采取合作的态度,把犹太人打发去送命。

哪怕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对排犹主义的法律也感到可笑。

大多数意大利人喜欢犹太人,或者至少为他们感到难受。

所以贝克采取了最恰当的叫人摸不透的策略:他向意大利有关单位写了正式公文,提出质问,得到了敷衍搪塞的正式复文,同他们举行了正式约会,进行了一事无成的秘密商谈,并且把经过情形写成正式记录。

他向德国中央保安局送了一份态度消极的正式纪要,还附上意大利人反应消极的全部复文卷宗,相信这件事情将就此结束。

不料负责第四处B4科的党卫军中校寄来一封回信,说他将亲自来罗马。

拿一个中校来说,这个人信中的口气未免太专横了。

党卫军的军衔同真正德国军队委任的军衔根本不是一码事。

党卫军的前身是希特勒的暴力行动小组,眼下已成为一支由纳粹信徒组成的机构臃肿的私人部队,在贝克眼里,它不过是政府警察中的恐怖分子的虚假的精华罢了——尽管党卫军的后备役身份已经成为效忠于纳粹的象征,而贝克本人也所以是个后备役的冲锋队中队长。

但是这位艾克曼中校看来来头不小,因为大使接着收到那个令人颤栗的声誉仅次于希姆莱的党卫军将军——海德里希寄来的一封简短、严厉的绝密信件,信中说:一切按艾克曼中校的意图办。

吓得簌簌发抖的大使要求贝克提供一份关于艾克曼中校的第四处B4科的详尽报告。

这使贝克不得不把那整个令人沮丧和难以理解的盘根错节的安全机构系统叙述了一下,这种内幕连资格最老的外交界人士也闹不清楚。

这是一个控制政治界的乱七八糟的机构。

德国中央保安局第四处原来是最早的秘密警察,是戈林把普鲁士警察训练成的一个特务组织。

党卫军的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吸收秘密警察人员进德国中央保安局,这是个章鱼似的把触手伸进柏林各办公大楼的官僚机构,把政府和纳粹党两者的情报和警察职能结合在一起。

在纳粹的所有的国家机构中没有比它更糟糕的大杂烩了。

德国中央保安局是一个作恶多端、不受限制、包罗一切的机构,但是它显然正是那个党所需要的:一支极权的秘密警察力量,不受联邦法律的约束,只对希特勒负责。

秘密警察的B科是专门对付各种教派的。

第四种教派是犹太人。

德国中央保安局的第四处B4科因而就成为秘密警察处理犹太人事务的机构。

因此这个艾克曼中校掌握着德国占领下的欧洲所有犹太人的命运,因为他们是被列为保安问题的。

他的专横的作风就变得更可以理解了;他统治着八百万到一千万人,管辖的版图比瑞典更大。

贝克对他有一种有点提心吊胆的好奇心。

艾克曼在海德里希被刺以后不久,坐汽车来到罗马。

尽管汽油奇缺,他还是从柏林一路坐汽车来的。

他在大使的陈设豪华的会客室里同大使和贝克会见,当时他发表的第一个意见就是他从来不乘飞机,飞机太不可靠了。

这一次会面,他们三个人只是喝喝咖啡,随便聊聊。

艾克曼中校虽然穿着一身惹人注目和使人望而生畏的带有银色标志的黑色党卫军制服,他的神情和动作看上去倒很讨人欢喜;简直没有军人习气,倒像是个高级会计师,一副生气勃勃、精明干练、干脆利落的样子。

但是他缺乏风度。

他喝咖啡的时候发出粗俗的响声。

大使身材笔挺,脸色红润,是一个富于实干精神、举止文雅、上了年纪的上等人,他是元帅的后代;然而正是这个年老的大使对那个三十多岁的讲究实际的官僚毕恭毕敬,而不是相反的情况。

大使向艾克曼保证大使馆内的一切由他支配,还请求艾克曼向党卫军国家领袖 希姆莱转达他对海德里希将军的不幸逝世表示真挚的悼念,接着他就把中校交给维尔纳·贝克去应付了。

在贝克的办公室里,艾克曼又变得专横起来。

他对罗马的官员那种消极的反应表示露骨的藐视。

意大利人是不能谈正经事的,他说,只会摆摆架子、装装样子,根本不懂犹太人问题。

尽管意大利有着政府,这件关于犹太人的事情将由安全警察和外交部来解决。

因为在元首看来——艾克曼时不时伸直一个食指,摆出一副学究式的架势说——犹太人问题不受国境线的限制。

譬如说,欧洲有一场淋巴腺鼠疫传染病,如果细菌在地面上那些看不见的线——所谓国境线——以外,就听凭它们去繁殖,那么鼠疫怎么能扑灭呢?元首的不可动摇的意图是把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消灭干净。

因此,贝克博士作为驻罗马的政治秘书,不应该仅仅送上一些消极的报告,而应该干得更好一些。

可是意大利不是一个被占领的国家,贝克温和地反驳,它是主权国家,并且用不着我来指出,是个正式的军事同盟国。

而那些犹太人仍然是意大利的国民。

艾克曼脸上浮出一丝表示赞许的微笑,他那张又阔又薄的嘴显得更阔了。

归根结蒂,贝克博士是个现实主义者!不错,在被占领国的首都,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德国中央保安局能够把人安插在德国大使馆里,接管犹太人问题。

但是在罗马这样做会刺痛意大利人敏感的国家荣誉感。

正因为这是一个棘手的任务,所以干起来格外有劲。

他,艾克曼,是来给贝克提供指导方针的。

远在战争爆发以前,他就一直处理各种方面的犹太人事务。

除了第三帝国以外,没有一个政府完全了解元首的眼光远大的政策,艾克曼说,像一个教师那样使劲摇着他的食指。

别的政府全被基督教的或是自由主义的观念闹糊涂了。

那些政府很乐意恢复欧洲所有的法典中一度都有排犹主义的法令,把它们国内的犹太人从政府内、各种专业的职位上和他们居住的高级住宅区内清洗出去,用税收来剥夺得他们一个子儿也没有。

至于更激烈的措施嘛,那些政客就要思前忖后,犹豫不决了。

艾克曼越谈越起劲,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接着说,贝克应该记住一个关键性步骤:最要紧的是使意大利立即移交一些犹太人给德国,不管人数多么少和根据什么原则。

一旦跨出了第一步,原则就确立了,局面就打开了,违抗德国政策的现象就会渐渐消灭。

这是他不止一次的经验。

因为尽管税收奇重,犹太人总是能够用这样或那样的花招巧妙地保全他们的财产。

但是一旦他们被送走,那就完蛋啦!遗留下来的财富就能被没收。

一旦一个政府能够被说服交出一些犹太人,并且第一次得到了因此带来的惊人收入,他们的态度通常会变得狂热起来。

这种情形在一个又一个国家接连发生。

那些怯头怯脑的政客需要弄懂的只是:那样做多么容易,他们的人民并不那么真正反对,犹太人是多么甘心情愿地服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多么冷淡地旁观,而最重要的是,从元首英明的政策中有多少利益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