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争与回忆(上) > 第一部 “娜塔丽在哪里?”第十八章(4)

第一部 “娜塔丽在哪里?”第十八章(4)

2025-03-30 08:16:58

说到这里,我有件令人心情沉重的消息。

新加坡失守了。

大英帝国这个强大的堡垒,面临难以克服的强大优势,坚持多时,终于光荣放弃,以免该地平民百姓继续遭受无谓屠杀……老头那张皱纹密布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脸色越来越红,一双泪汪汪的眼睛闪着古怪的光芒。

他们默默无言,一直听到讲话结束:……因此,让我们迎着风浪,穿过风浪前进吧。

布里顿抖抖嗦嗦地伸出手去关上收音机。

好哇!这一下我可错到家了。

唉,大英帝国完蛋了。

做女儿的带着酸溜溜的满意心情说。

爸爸,该是我们大家正视这事实的时候了。

尤其是温尼。

好一个老掉牙的浪漫派!一点不错!黑夜来临了。

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形成了。

布里顿的声音跟丘吉尔的腔调一模一样,听上去像是怪腔怪调,尖声尖气的应声虫。

匈奴人将跟蒙古人携手合作了。

斯拉夫人,天生的农奴将侍奉新的主子。

基督教信仰和人道主义成了僵死的教条。

技术上处于蒙昧状态的千年长夜来临了。

唉,我们英国人总算打过一场恶仗了。

我这辈子也算活到头了。

我可怜你们这些年轻人呀。

他明摆着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塞尔玛和斯鲁特看了马上就告辞了。

她在楼梯上说:新加坡的陷落真的那么糟糕吗?呃,对他说来这等于世界的末日。

这也许意味着大英帝国的末日。

战争可还是要进行下去的。

走到街上,她就抓住他的手,手指勾住手指。

上我的车吧。

她开到一条热闹的林阴大道,停在人行道旁,没有关上马达。

马丁神父叫我给你转个口信。

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事已安排妥当。

星期日晚上六点,在你寓所等候一位来客。

’斯鲁特大吃一惊说:我原以为他不希望你卷进去呢。

昨晚他来我家。

爸爸跟他说我们下星期四要走了。

我揣摩,既然我马上就要走了,他一定就此认定我是个保险的信使。

很可惜,你不得不违背你父亲的意志。

南希的蹩脚饭菜倒胃口吗?这顿饭很值得。

她直勾勾地望着他,顺手关上马达。

我看你跟这个娜塔丽姑娘有过一手吧。

的确有过一手。

我不是早告诉你了。

没讲过多少。

你很有外交辞令。

你可想到跟我也可能来上这么一手吗?这我做梦也没想到过。

为什么不呢?我还以为我长得像她呢。

我有什么不同?引不起性欲?这种话谈起来多荒唐,塞尔玛。

谢谢你的口信。

我不能原谅我父亲去找你。

真是丢人!他本来不应该跟你说的。

我从他嘴里套出来的。

我们大家拌了几句嘴。

唉,你说得很对,这话是说得荒唐。

再见吧。

她发动了马达,伸出一只手来。

天哪,塞尔玛,你的血脉不和,一双手老是冰凉的。

人家都不说,只有你老提这个。

得了——有句英国话怎么说?‘一不做,二不休。

’她向他凑过身子,在他嘴上使劲吻着。

一阵温馨的暖流撩拨得斯鲁特心旌摇晃。

她放低了声音,悄悄说:好啦!既然你觉得我还这么撩人,那就稍微记住我点儿吧。

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我也会永远记住你。

她摇摇头。

不,你不会的。

你有过那么多的奇遇!你还会有更多的奇遇!我可只有过一桩奇遇,我那桩小小的奇遇。

但愿你找回娜塔丽。

她跟你在一起比跟那个当海军的家伙要幸福。

——塞尔玛的表情隐隐带着调皮的味儿——那是说,如果她还一定要嫁个异教徒的话。

斯鲁特打开了车门。

莱斯里,我不知道你跟马丁神父在搞什么名堂,塞尔玛大声说,不过要多加小心!我从没见过一个人比他更像惊弓之鸟了。

星期日晚上没人来到斯鲁特的寓所。

星期一早上,他书桌上放着一份苏黎世《日报》,第一版上整版都刊登日军在新加坡告捷的照片,是由德国新闻处转发的:受降仪式,英国军队成群地坐在俘虏营里的泥地上,东京的庆祝活动等等。

有关马丁神父的报道很短,斯鲁特几乎错过了,不过这段消息就登在这头版的底下。

卡车司机声称他的车闸失灵了,现正在拘留审讯中。

神父死了,是被压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