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擎一觉睡醒,已过酉时。
晚膳前,侍女们端来清水、浓茶。
佳人满心愧疚,勿须提点,便抢着动手。
先自金盆内绞干帕子,替他净面、擦手。
接着,奉上茶盅、唾盂,服侍其漱口、润喉。
天子坦然受之,面上不露半点声色。
晚膳就摆在偏殿内。
宴桌长达九尺,横在龙榻前方。
太医嘱咐十天内当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饮食忌肥腻辛辣,不宜煎炸。
因此,满桌的肴馔俱为清淡。
想吃什么?佳人端着碗筷立在桌边。
皇甫擎手指一点,便将菜肴夹入玉碗内,然后走回榻前,亲手喂进他嘴里。
李延福率一众侍女、太监在边上瞧热闹,乐得个轻松、自在。
咕噜……咕噜……正在当口,某人的肚皮居然极不争气地叫唤起来。
环顾四周,众人皆低下头去,哆嗦着肩膀,唯皇甫擎面无表情。
饿了便回去。
天子肃声道。
还好,也不是很饿。
简宁心里嘀咕,原来服侍伤员还真是一件耗费体力的工作。
乃问道:皇上,等您用完了,我能在这儿吃吗?该死的!那小白兔一般的表情。
一道吃!待会儿饿晕了还怎么伺候?皇甫擎道。
哦简宁得了批准,便毫不客气。
银筷子一闪,夹起碧绿的豆角往嘴里送去。
嗯……味道很不错哩……山珍海味吃腻了,难得有这样的清蔬小炒。
人儿砸巴着小嘴,自顾自吃得兴起。
咳咳……皇甫擎干咳两声,颇感无奈。
《汉书》上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果不其然也。
喏……你尝尝……这个荠菜羹好鲜呀……某人一通狼吞虎咽,吃得半饱,终于记起了自己的差使。
是不是……很好吃吧……于是拿调羹舀了半碗鲜羹,一勺一勺吹凉了喂与天子喝下。
皇甫擎嘴里吃着,一双眼睛在佳人的脸上不住流连。
鼻间充盈着饭菜的香气,另夹杂有一股淡淡的甜香,却是人儿身上的体香,如兰似麝,非寻常脂粉可比。
混帐!常言道:爱之深,责之切。
自事发以来,出于对佳人的无限怜爱,天子一味隐忍,别有计较。
但此刻人儿一言一行,妩媚娇俏,皇甫擎看在眼里,心中爱煞之余,更有万丈怒火自丹田生起。
一时间,竟再也忍不住了。
只听哎呀一声,众人大吃一惊。
待回神一看,玉碗倾翻,佳人已摔倒在锦毯之上。
反观龙榻上的天子,亦是眉头紧锁,咧嘴疵牙。
这可怎么说的?李延福慌了神,赶紧令人去唤太医,又命身边侍女扶了简宁起来。
佳人幸无大碍,只是手上被滚热的汤羹溅到少许,起了几个水疱。
皇甫擎却因将简宁掴翻在地,牵扯至肋部伤势,转眼,已疼得冷汗如雨。
不要紧吧?太医立刻就到。
简宁见状,吓得不轻,哪里还有心思去计较那一巴掌?掏出帕子,便要替天子拭汗。
滚!你给朕滚!滚得远远的!越远越好!皇甫擎挡开她胳膊,大声呵斥道。
简宁难堪至极点,只得默默退出了偏殿。
少顷,胡太医到来。
检视一番,施了针灸,天子的伤痛立时减轻大半。
另请了脉,却说怎的短短几日肝火旺盛了许多,需得调理才行。
于是新开了一副方子,令太医院再送些食材过来,好熬制清补的汤剂。
李延福亲自送胡太医出了紫宸殿。
回来后,天子已有悔意。
这桩事体原本只有他一人知晓,经此一闹,恐怕要传遍整个后宫。
乃吩咐道:明日午后仍宣初云公主来紫宸殿伴驾。
并传谕下去,今日之事,任何人不得向外透露半个字。
李延福道:老奴遵旨。
又问:皇上……现下该如何处置?皇甫擎不解道:什么如何处置?李延福道:公主仍在外头候着。
是下旨教她回芳菲殿? 还是……朕不是让她回去了嘛?皇甫擎打断道。
李延福脸上堆了笑,小心翼翼道:禀皇上,公主说了,那是您气头上的话,做不得准。
说好要服侍的,不愿半途而废。
皇甫擎闻听,心下生出一丝欣慰来。
略一思量,言道:那好。
让她去侍弄汤药罢。
李延福道:公主乃金枝玉叶,哪里会做这个?皇甫擎道:无人生来就会。
她既然有这份心意,朕自然要成全她。
李延福暗暗叹了一口气,遂打了恭,出去传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