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3-31 0:12:16 本章字数:2526如同蝉翼般纤薄的唇瓣轻轻滑过,带着若有若无桂香袭来,就那样从唇齿之间侵入了脑中。
虽然只是转瞬即逝,沈澈却觉得好像有一股热流在体内涌动,忍不住扬手,将身前的慕禅揽入了怀中。
灼热的呼吸,滚烫的好像燃烧了空气,一呼一吸之间烧得两人的心,都忍不住颤了起来。
再次遇见的四片薄唇轻轻贴着,却犹如胶着般,怎么,也分不开了……从惊讶到回神再到羞怯,慕禅已经失去了推开沈澈的力气,好像体内所有的空气都被抽走了,只能倚在那个宽阔的胸口,艰难地维持着仅有的呼吸。
轻拂在脸上的鼻息满满全是慕禅身上独有的馥郁桂香,沈澈原本清明的脑中如今已变得混沌不堪,下意识地收紧了手上的力量,只是将慕禅揽得紧紧地。
抬起手,慕禅想要推开他,无奈双手和全身一样,竟是毫无一丝的力气,最后只得覆在沈澈的胸前,感受透过衣衫传来的他的心跳……虽是两唇相接,却并未动一丝一毫,只是那样轻轻地贴着,感受着彼此的呼吸……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很长,又或许很短,当两人的理智渐渐回复,慕禅率先伸手,轻轻地推开沈澈。
有一丝不舍在心头凝聚,沈澈却并未表现在脸上。
放开了怀中的人儿,双眼蒙了淡淡的雾气,静静地看着慕禅,酝酿着心中想要说的话:你,还好吧……慕禅晶莹的眸子闪动的是无比清澈的光华,映着幽幽的烛灯,昏黄却让人感到了一丝无法忽略的坚强,一抹极浅的微笑扬上脸庞,起身,背对着沈澈,缓缓开口道:既然不愿面对,你又为何要回来。
既然回来,又为何装作毫无所谓。
感情,不是可以任人予求的东西,我的心,更加不是。
看着屋门在眼前被慕禅打开,复又关上,沈澈总觉得,她的心门好像也随之给关闭了。
虽然只是离开了短短十日的时间,但心中所想所念的人却早已不是离开时的那个她了。
人还是一样的青玉无染,茵茵无尘。
可心,却变得有了防备,有了负担,好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坚强和倔强,让人有种再也无法接近的感觉。
……出了惹翠园,正好碰上前来寻人的成之浩,慕禅只说身子不爽,得回存药房休息一下便走了,弄得成之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进去找沈澈。
哪知沈澈也神色默默,一声不吭地跟着去了诚慎堂。
……渡步回到存药房,直接进了后院寝屋,慕禅将门闩别地紧紧的,又把自己窝在床上用棉被盖住头,却止不住眼中阵阵酸意。
只是一滴清泪从面上滑了下来,瞬间就被棉被给吸了进去,咬住嘴唇,慕禅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再让自己的心变得脆弱,不要再拾起任何的奢望和幻想。
七年了,记忆中除了七年前刚搬进太医院时,慕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这样容易流泪了。
那时刚来太医院,入夜的时候,自己总会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偷偷的抽泣。
父母不在了,连那个自己一吹银哨子就会出边在身边的捣蛋哥哥也不见了,慕禅那时候觉得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给抛弃了,只剩下独自一个人,清冷的吓人。
比起同龄的女子,慕禅要早熟许多。
从来都是独自照顾自己,虽然太医院也是家,司南封和小义他们也是家人,可毕竟和真的家有了不同。
生活中的有些艰辛,慕禅嘴上不说,从来都是直接吞到了肚子里。
经历种种,也让她更早地学会了坚强和独立。
所以在宫里,慕禅总觉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但若离开这里,却又显得和尘世之间的一切格格不入。
沈澈的若即若离,太后的慈爱关心,元景的真心诚意,玄谙的……他的……到底是什么呢……混乱的思绪在脑中反反复复,辗转纠葛,终于,天要亮的时候,慕禅才疲倦地沉沉睡了过去。
上仪殿。
皇上,您邪气侵肺,乃是淤滞之气无法疏通造成的。
满脸胡须的司南封日夜在上仪殿值守,如今好像老了许多,此刻他正一脸肃然地半屈着身子,向着龙榻上斜躺的玄谙禀报:除夕以来大雪不断,皇上若少有不慎就会染上风邪。
虽然并非大碍,但元气之伤却有些难补……还未等司南封话说完,玄谙略显苍白的脸上扬起了一抹不耐烦,挥挥手,半撑起了身子:好了,朕的身体朕自然知道轻重,你下去吧。
无奈地抬首,司南封心里憋着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又劝道:等下药送来,还请皇上趁热喝了……知道了玄谙话音未落,忍不住嗓子发痒又咳了两声。
一旁的诸葛云见状赶紧递了手中的茶盏过去。
润了润喉,玄谙觉得舒服些了,眼见着司南封还杵在那儿,冷言道:下去吧,朕会喝药的。
司南封听了心下终于一松,赶紧福礼后屈身退下了。
人一走,诸葛云又端了盅雪梨上前,说是香卿守着文火炖了两个时辰的,最是能祛痰平喘,让玄谙喝一些。
接过瓷盅,饮了两口,玄谙觉得太甜,又顺手放在了桌边。
老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替玄谙收了瓷盅,诸葛云突然面对着龙榻上的玄谙跪下了。
诸葛云,你有话便讲,勿需跪下。
玄谙的话语暖了些,淡淡吩咐道。
谢皇上。
诸葛云依言起身,半屈着身子,恭敬地埋着头:老奴恳请皇上,别再讳疾忌医了,白白耽误了身子呀。
朕不明白你说什么。
玄谙侧过头,似乎是不愿面对,又闭上了眼。
诸葛云又缓缓跪了下去:这些年来,老奴是看着皇上长大的,虽然您嘴上不说,可是对当年慕太医因为先皇的死还是心有余悸。
别说了……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浮上心头,玄谙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的低沉。
诸葛云仿佛豁出去了一般,眼神渐渐变得坚定:除却小打小闹的风寒感冒,有一次您十四岁那年吃坏了肚子,人都几乎虚脱还磕着不让老奴去请太医,您这又是何苦呢?慕太医的死是云瑞朝几百年传下的律例,换成任何一个当值太医,都会随主从死的啊。
诸葛云,朕不想听。
玄谙抬手捂了捂有些发疼的头侧,再次道。
不,老奴这时候有勇气才说的出来。
诸葛云不愿就此收口,又道:老奴知道您不愿意连累当值的太医,可那些小病,太医们是极容易就治好的,也万万不会失手。
您又何苦折磨自己的身体呢。
好了,朕累了,你下去吧。
玄谙不想再听下去,提高声量出言喝止了诸葛云,转身过去,不再理会。
无奈,诸葛云知道自己也只能劝道此,收好瓷盅,便默默地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