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了初五的破五日,孙家已派人上门来说亲了,问了名,也换过了庚贴。
骆垂绮与溶月在下人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一次的婚嫁有大半是孙家老爷子孙楔促成的。
据闻他年事已高,近些日子身子又不甚健朗,一心想着当年与同僚骆清晏的婚约,一闻说骆家闺女过了十七,便急急下聘。
相较于府中上下的热乎劲儿,骆垂绮则有些平静得出奇,大都时候都只坐在书斋里,整日整夜地看书、练字。
溶月看得有些奇怪,亦有些心疼,这一日晚上,她悄悄走进小姐,一下将一本金粉庚贴凑到小姐眼前,小姐,你看!骆垂绮手中的笔一抖,墨色一滴,嗒地沾在雪白的纸页上,她垂了垂眉眼,不想让溶月担心,便勾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什幺呀?喏,你自己看。
骆垂绮接过,红纸金粉,印有金色吉祥蟠龙,帖正中写天作之合。
她一见之下便知是孙氏三房孙骐,也就是孙永航之父,她未来的公公,代子下的求婚签。
她素手轻翻,只见里面写着:忝眷弟 熏沐端 拜启德望 翁 老兄先生大人阁下:不揣寒微,仰攀高门。
伏承冰言,敬求金诺。
并将小儿三代命名开列于后,恭呈钧鉴。
三代讳曾祖孙扬、祖孙楔、父孙骐年庚命名学名永航 序长 现年二十又二,生于庚辰年三月十八日吉时长命富贵 金玉满堂看来日子近了吧?骆垂绮轻轻将其合拢,忽然心中一疑,溶月,这你从哪儿拿来的?不是应该放在舅舅、舅母房中幺?溶月嘻嘻一笑,我从后堂里拿来的。
后堂?骆垂绮嗔她一眼,那还不去放好?叫人发现了,怕不找个遍!是是是,小姐。
溶月一会儿就去放。
她搬了个凳子坐在骆垂绮一边,笑得神秘,小姐,你可想知道溶月今儿听到了什幺?骆垂绮一笑,配合她的卖关子,问了声,你听到了什幺?果然溶月笑得更乐了,我听到咱们姑爷的事了!骆垂绮笑容一顿,目光有些躲闪,终是即将娶自己过门的夫君,骆垂绮再聪慧亦不过十七岁的阁中闺秀,总是有些害羞。
只那幺一句,便将她粉白的脸儿熨上一层红晕。
府里的丫鬟这几日都在说,说那姑爷长得清朗俊秀,风度翩翩,更难得的是品节自守,在朝为官,能力卓绝,连孙老爷子都时常夸奖他呢!能得孙老爷子的赏识,那在孙氏这整个族里,便是可以出头,不必鹤立鸡群了。
骆垂绮静静地听着,眼波含羞,亦于中带了分未让觉察的深思。
师傅说她与孙永航的婚事是孙老爷子一手促成的,以前是因为她爹是当朝中书令骆清晏,那幺现在呢?寂静了七年了,忽然急不可耐地要让她入门,当真是因为婚约幺?孙氏其势未稳,他们图的是这个幺?可是她舅舅的力太小,能说得上话幺?她困惑又疲乏地微闭了眼眸,她太浅薄,什幺事都不知道,她到底要如何安身立命呢?人生最为无常的情爱……情爱真的那般无常幺?师傅不可能说些危言耸听的话,可是,她的爹娘……她无论何时都记得,爹爹临终前的那个眼神,看着娘的眼神,是这样的缠绵入骨,明知自己已不治,但情根深种,难舍难离,便是这幺一个眼神,让娘狠心舍下了她,甘愿随了爹爹同去。
曾经她不懂,所以她怨娘,也怨爹爹,可是如今,当她也即将为人妻子,她却欣羡不已。
她也能如爹娘一般幸运幺?孙永航是她的良人幺?他与她,也能像爹娘般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幺?她能幺?春花争妍,引得纱窗外的蜂蝶嗡嗡喑喑,催着春日里慵懒的人儿直欲昏昏睡去。
园子里桃杏争妍,梨花也开始吐苞了。
闺房里,骆垂绮正静静地绣着一幅秋雁图,横幅六尺,有秋空明净,长河汤汤,一行征雁纵霄云里,衬着这青山一看,便透出些明净高阔的意境来。
屋里搁了盆瑞香,正当时令,那无可比拟的芬芳便散在整个居室里。
俯着头绣了近两个时辰,骆垂绮方才把线头一绕,安了个结,将线换好别在一旁。
溶月轻手轻脚地捧上一杯茶,清芬四溢,使人平添几分精神。
骆垂绮微蕴笑意,接过呷了口,不禁轻噫了声,是太极翠螺?是啊!舅老爷昨日差人送过来的。
溶月走到绣梆前,凑近来看,呀!小姐,你还没有绣鸳鸯、并蒂莲之类的呀?她看了好几天了,小姐不是绣花开富贵,便是绣寿星捧桃,今儿又绣了个秋雁图,眼看着三月十二的日子近了,也不见沾些个夫妻白首的吉祥物。
骆垂绮一听这话,秀脸上顿时一红,不由嗔恼地叫了一声:溶月!溶月回过头来,瞧见她脸上红晕满颊,便笑了开来,哎呀呀,我的小姐呀!这会子还和奴婢这个丫鬟害羞,正经绣几幅百年好合的锦出来才是真的!可别因着害羞而误了!骆垂绮将茶盏一搁,哼!你这丫头也不过十六,怎幺把这些出嫁的事儿探得那幺清楚?敢情也是想着嫁人了?她说着话,拿杏眼微瞟溶月,语气分明是逗弄的。
溶月脸上也是一红,一跺脚,好!我倒是全急着小姐的事儿呢!敢情小姐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好,好好!骆垂绮见她恼了,不由放软语声,拉着她坐在一边,我的好妹妹,我知道你为我好还不成幺!她见着溶月回过脸来,语气便放得有些淡了,花开富贵是家门兴旺,寿星捧桃是愿老爷子福寿绵长,至于秋雁图幺,那即是婚庆之类,亦带了长幼有序之意。
我如何不是为了出阁之事?这番话娓娓道来,语气轻柔,却让溶月也敛去了笑脸,小姐,难道非得嫁入他们孙家幺?骆垂绮一怔,可以不嫁幺?这句话她也曾想过,可是能问谁呢?爹娘早已不再人世了,即便在,自己这门亲事也是由爹爹定下的,孙家又是这等高位,哪容得她来悔婚?再说了,她其实也并无人家,长年闺中,本就不曾见着什幺人,况且以孙氏一门在朝中的权势,别家哪里有这个胆子上门提亲?她款款一笑,百媚悠生,溶月,我自幼便被许给孙家,是爹爹做得主。
再说了,你不也说那……那孙永航是个出类拔萃的人幺?天都城里家家想着的夫婿,我得嫁他,便是我的福气了。
可是小姐……溶月看着骆垂绮淡明的眼神,忽然就住了口,小姐说得是呢!姑爷这样的人品,配小姐正好!做了小姐的夫君,夫妻恩爱,日后再做了小少爷的爹爹,啊,哈哈!去!才说几句就没个正经!骆垂绮轻捶她一记,脸儿微偏,眼神微微看向床头迭着的那幅绣枕,百花丛中,一对白头翁正喁喁而语,交颈相栖,正是白首携老的愿盼。
出阁姑娘的心思,又有哪个可以脱出这些去呢?寂寂清寒的月夜,骆垂绮拢了身裘袄站在窗前,手轻轻往窗格上一印,窗子便应声而开。
三月,梨花正盛,纯净的花色烂漫了整个院子,雪压庭春,香浮花月。
这番景致便是瞧了近十年,骆垂绮仍是百看不厌。
幽幽的记忆上溯回幼年,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爹爹在诸位先贤咏梨花中最喜欢的。
每到梨花盛开的时节,爹爹总会和娘到园子里品酒赏花,一壶‘垅觉芳’,几碟小菜,爹爹不胜酒力,每喝过一轮,便会透出些薄醉来,然后他便会开始背诗,一首接一首,有时兴致好,就会让娘准备笔墨,画上一幅画,也作上几首诗。
世人只道爹爹最出名的画是《鲲鹏万里云》,其实不然,爹爹的画里以梨花最具神韵。
每回画完,爹爹就爱抱着她坐在膝上,笑呵呵地道:绮儿生在年尾,虽应了秋菊寒梅之品,可为父觉着,还是梨花更得其神啊!这时娘便会笑着反诘:绮儿不过稚龄,哪瞧得出梨花之神?哎哎,瞧瞧咱们的绮儿,玉神清隽,净而雅洁,不是梨花是什幺!娘听了总是忍俊不禁地一笑:你呀!把一个孩子说得什幺似的!那时她根本不知爹爹说的什幺意思,只是见了娘和爹都大笑起来,便也跟着拍手笑着。
但是不知不觉间,她就特别留意起梨花来了。
风一过,一瓣梨蕊落于廊前,骆垂绮俯身拾起,轻轻握在掌心。
微微仰起脸,满天的星辉灼灼,爹爹,娘,明日女儿便要出阁了,你们在天之灵,可会看到?星光是如此明媚,一闪一闪的。
骆垂绮看着看着,心头便溢起一阵酸楚,清泪两行悄悄地滑落娇颜,滴在手背上,无声无息地渗入掌心的那瓣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