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马个矮腿短,战场上冲击力稍嫌逊色,但在个极大的好处,便是耐力上佳,适合长途奔跑,距离一长,优势便显现出来。
萧若率大军在契丹人后面猛追,没过多久连契丹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不过好在大军所过之处痕迹明显,又是在本国境内,也无追丢之虞,沿着痕迹拼命追的去便是。
萧若在行军途中一直在思考怎样全歼这支敌军,此刻己方有两万多骑兵,锐气正盛,对方只有一万多人,而且又是新败之军,一旦碰上了,再度击败敌军当不在话下,但问题是怎么全歼敌人,对方一见势头不妙,铁定又是掉头就跑,仗着马快骑术好,损失实在有限,还真是令人头痛。
每每连续飞奔一个多时辰之后,战马便吃不消,开始减速,必须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喂些草料,才能继续追敌。
萧若已派出传令兵马不停蹄前往沿途州县,命令各地注意敌军动向,把敌军情报传过来,并为皇帝大军提供补给。
传令兵每人配备三匹马,轮换着骑,换马不换人,故能抢在大军前面。
消息迅速传递开来,沿途风声鹤唳。
大军所经之处,自有地方上送来的好菜好饭,以及好马供骑兵替换,一路军需充足。
萧若心想只要将敌人死死咬住,敌人势必不敢分兵劫掠途经村镇,要是敌人胆敢在这时全军杀入某个镇子抢掠,一旦被追兵将镇子团团包围,那就成了瓮中捉鳖。
敌人身上携带的干粮毕竟有限,总有吃完之日,到时候,耗也把他们耗死了。
却不成想,先经不起耗的却是己方。
到得第三天上,全军经过两日猛追,每日睡眠不超过两个时辰,已是人困马乏。
游牧民族生活在漠北苦寒之地,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南朝将士相比,诚然相去不可道以里计。
这么追下去,搞不好有越追越远的危险。
到得第三天下午,前方地平线尽头处突然出现契丹骑兵的身影,全军将士精神大振,疲惫一扫而空,策马扬鞭加速追去。
过了一会儿,契丹人的身影不见了,没过多久又再度出现,若即若离,契丹人的动向突然变得暧昧起来,不再是一味狂逃,倒好像有意诱使华朝大军来追似的。
萧若一时间大起戒心,旁边柳长风说道:皇上,敌人形迹可疑,我军当心中埋伏。
此言可合萧若之意,便下令全军加强戒备,放慢速度,凡是地形险要丛林茂密之处,都先派人搜索一番,再行通过,这样一来,行军速度便迟缓了许多。
秦义忽道:皇上,这会不会是敌人故布疑阵之计,使我军减慢速度,敌人好趁机逃脱?柳长风道:战争关系到国家兴衰,不可不十万分谨慎,对付游牧民族万万急躁不得,要耐心捕捉战机。
南昱悄悄打量着皇帝脸色,小心翼翼道:我们说什么废话,还是听皇上圣断。
大憨看看这人,望望那人,插不进话来。
此时夜幕已降,萧若见前方一座矮斜坡之后火光大亮,冷笑道:不用再争,契丹人自己出现了。
遂下令全军停下。
前军斥候回来报告,道:启禀皇上,斜坡那边契丹人全军列阵,高举火把,看样子在等候我军,想来场夜战。
萧若有些惊疑不定,问道:附近有没有树林之类可埋伏兵马的地方?斥候兵道:一片开阔平原,什么也没有。
萧若听罢默然不语。
大憨哈哈一笑,道:契丹蛮子想跟我们堂堂正正打一场,俺喜欢!全军缓缓行上矮坡,果见契丹骑兵密密麻麻散落于里许开外,人人刀剑出鞘,杀气腾腾,不少人高举火把。
远远望过去,星星点点,连绵一片,数不清有多少人。
游目四顾,四下里地势确是一片平坦,无遮无掩,没有可以埋伏兵马之处。
全军精神一振,他们这两天被拖得够呛,都想跟契丹人早早决一死战。
秦义眉飞色舞,笑道:皇上,我军兵多,此战大可将敌军包围,毕其功于一役。
萧若转向柳长风,问:柳爱卿怎么说?柳长风两粒眸子精光闪闪,不住的眺望附近,闻言便道:末将也有些不解,硬碰硬契丹人似乎胜算不大,不知为什么急于跟我们打这一仗。
不过小心为上。
一言既出,周围人都不以为然,心说此人好不婆婆妈妈。
萧若命令秦义与柳长风各领四千禁军骑兵绕到两翼包围敌人,其余禁军骑兵及御林军正面进攻,叮嘱两人见机行事,能包围则尽管包围敌军,如形势实在不允许,则以击败敌人为先。
说完,哈哈朗笑声中,刷的一声拔出天子佩剑,斜剑前指,喝道:杀!杀!!全军齐声大喝,勒马向敌军冲锋,如潮水一般涌向敌人。
契丹人群当中耶律石鹰吹响号角,契丹骑兵举着武器一阵大吼,然后纵马杀向华朝军队。
两股激流猛然撞在一处,顿时鲜血四溅,肢体横飞,杀喊声与惨叫声搅拌在一起,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第四卷 试手补天裂 第十一章 宛转蛾眉着战甲------------------------华朝骑兵正面主力与契丹人杀得难解难分,相持不下之际,秦义与柳长风各率四千骑马已绕到契丹侧面,猛扑上去。
三面夹击之下,契丹人渐渐呈现不支之势,但是他们打得十分凶悍顽强,华朝军虽稍占上风,却一时间难以取胜。
这般单兵种硬碰硬的正面交锋,别无花巧,就是力量强者胜。
萧若策马在正面主力后方,发令指挥战斗,内心始终有种强烈的不安感觉,挥之不去。
胜利似乎来的太容易了些,使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偏偏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他终是禁不住心头的不安,跃下马鞍,俯在地下侧耳贴地,凝神倾听。
只听得前面双方交战场中剧烈的震动,似乎就没有别的什么异动……等等,他突然间敏锐的捕捉到后方一阵阵有节律的响动,似乎正有大量骑兵自后方冲杀而来……他面色当即就变了,暴跳而起,大吼道:当心!后方有敌军!但为时已晚,就见无数契丹骑兵翻过矮坡出现,风驰电掣般猛冲过来,当先一匹白马,骑者是个肩后有着赤红披风的窈窕女骑士,正是三公主耶律青岚!她率骑兵毫不犹豫,猛朝阵后的自己冲杀而来……萧若突然间明白了,这是一个圈套,一个目标是自己的圈套!想必今日契丹人行军途中,三公主率一小部分骑兵离队,藏在一旁,等华朝大军过去之后,便神不知鬼不觉蹑在华朝大军之后,然后趁契丹人主力与华朝大军交战时,突然自后方杀将出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他这个华朝皇帝!不论杀他还是掳走他,对华朝来说都是沉重一击。
此时只有十来名御林军士兵护在他周围,前面厮杀当中的骑兵虽听到了皇帝命令,但还来不及勒转马首,敌人已然狂奔而至。
耶律青岚胯下骏马四蹄如飞,好似一阵狂风般疾冲至面前,她一对美丽的眸子里此刻煞气毕露,娇叱声中,刷的一声拔出腰间银月弯刀,雪亮的刀光左右轮转,闪电般劈翻两名御林军士卒,趁着骏马前冲之势直取皇帝本人……萧若心下大寒,逃跑都来不及,千钧一发之际,别无他法,惟有咬紧牙关奋起全力一剑刺向她胸膛。
他这一剑劲道还算马马虎虎,但招式就简直差得不像话,比走江湖卖艺的都不如,一剑刺出,全身上下都是破绽。
耶律青岚玉腕蓦然翻转,叮的一声脆响,弯刀将对方长剑封开一旁,然后弯刀顺势斜劈而下,攻向对方胸腹,变招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精妙而狠辣,一击之下追魂夺魄。
只听得吱吱吱……的一串金属磨擦尖锐之声,刀锋在皇帝的轩辕战甲上划过,带起火星四溅,却没能伤得皇帝分毫。
耶律青岚不由咦了一声,没想到那身金甲竟刀剑难伤,攻势也随之微微一顿。
萧若吓得一颗心险些跳出嗓子眼,有如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天幸有这身宝贝战甲,要不然非被这蛮族公主劈成两半不可。
就这么一顿的工夫,中军后排的御林军将士已拍马蜂拥而至,拼死要把皇帝救回来。
可是随耶律青岚突袭的胡骑不在少数,也人人玩命似的把两侧御林军挡住,为三公主创造机会。
御林军将士们虽忠心可嘉,但这样一来,一大堆人挤在一起混战厮杀,皇帝左右两侧及身后全是御林军,他甚至连拨转马头都难以办到,要是换了别的时候也许问题不大,但偏偏此时身前是蛮族公主那女煞星,他这才叫欲哭无泪。
耶律青岚一顿之后,弯刀一振处,迅速重整攻势,她这回学乖了,专攻皇帝金甲护不住的地方,出刀如风,一道道弧光围绕皇帝周身,招式又刁又毒。
华夏民族的铠甲一般只护住身体的要害,跟西方中世纪晚期的骑士全身铠甲不同,不像中世纪全身铠把骑士全身上下严严实实全部罩住,而轩辕战甲保护的部位已算多的,也不超过百分之八十,身上仍有不少地方裸露在外。
萧若持剑毛手手脚勉强招架了几招,已是频频遇险,完全应付不了契丹公主的凌厉攻势。
忽然,叮的一声,右手虎口一麻,手中宝剑被对方用刀柄磕飞,紧跟着就见契丹公主弯刀挥向自己面门,全力一击之下,真力贯注,刀锋破空吱吱作响。
他闪无可闪,避无可避,惟有眼睁睁望着刀尖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周围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也静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一道人影身法迅捷如电,游鱼般自骑士们混战的空隙间闪到皇帝身旁,挺剑疾出,只见寒光一闪,当的一声火花四溅,硬生生将夺魂一刀招在皇帝面前不及二寸之处。
险之又险。
耶律青岚志在必得的一击被挡住,好不可惜!她应变极快,立刻收回弯刀再度攻向皇帝,根本无暇理会突然出现在皇帝身旁之人,只要杀得华朝皇帝,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突然出现在皇帝身旁之人身着御林军服饰,手持一柄长剑,身量纤细偏矮,他一领剑诀,手腕轻抖处,剑尖嗡的一声颤出一片青芒锐影,飘忽不定,斜刺里点将过去。
剑风凌厉,一上手便是全力以赴。
耶律青岚大惊失色,这等高超剑术她简直前所未闻,只得全力运转刀法,应付此人的攻势,几招过去,便被对方杀得连连倒退。
到此时,中军后部的御林军已纷纷调转马头,包围过来,而随耶律青岚突袭的契丹骑兵不足千人,一旦攻势受挫,就立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耶律青岚终于知道有这剑术高手在皇帝身边,今晚已不可能袭杀皇帝,再打下去势非全军覆没不可,她虽芳心大恨,但不得不当机立断,趁对方优势兵力完成合围前,吹响撤退号角。
这支奇袭队伍便掉头逃跑。
正指挥契丹人主力与华朝军队厮杀的耶律石鹰,一听华朝军队后方的号角声,就知今晚袭杀华朝皇帝的毒计已然失败,不敢再行恋战,吹响指挥号角,契丹人听了,争先恐后掉转马头逃跑,脱离之时很自然又被华朝骑兵杀翻不少人。
转眼间便跑了个一干二净。
敌军败退,大战结束,华朝将士们一片欢腾。
萧若惊魂甫定,望着身旁神秘剑术高手,他还不知御林军中竟有这等高人。
这身着御林军黑盔甲的神秘人一直低着头,让人看不清样貌。
他默默侧身,缓步走向一旁。
你、你等等……到朕面前来。
萧若叫道。
这人不答,恍若未闻,依旧缓缓而行。
目睹这一幕的将士们一片哗然,军中竟有士兵胆敢不听皇帝的命令,这还了得!萧若见这人腰身窄窄,体态纤细婀娜,似乎是一个女子……他猛地脑中灵光一闪,急喝道:铁寒玉!你给朕站住……第四卷 试手补天裂 第十二章 无情还似有情------------------------这名女子闻言,娇躯明显的一僵,脚步停了下来。
周围将士们一阵切切私语,御林军的人都低声说军中没有一个名叫铁寒玉的人啊,奇怪了……萧若一见就知所猜不错,一时间又惊又喜,大声笑道:她不是御林军中的人,她是朕新封的玉妃,你们还不大礼参拜!将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妃子提剑上战场,这简直是千古未有的事,又知君无戏言,不得不信,便纷纷下马行礼,轰然道:拜见玉妃娘娘!你们……起来,我、我不是皇上的……铁寒玉又羞又急,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萧若拍马行到她身旁,脉脉望着她,柔声道:爱妃呀,你乔装混进御林军随朕出征,今日又出手救了朕,朕着实开心,着实开心。
铁寒玉把脸撇向另一旁,忿忿道:谁是你的妃子?你……无耻!将士们听了又是一阵骚动,今晚的事还真是离奇,妃子竟当众辱骂皇帝无耻,又是一桩千古奇闻。
萧若自然晓得她是在骂自己下药强暴了她。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想想都觉有够无耻的,他也不着恼,嘿嘿笑道:既然你不承认是朕的妃子,那为何还要潜入御林军暗中保护朕?铁寒玉语气一窒,过了一会,才硬梆梆说道:我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才这么做的,当今天下不能没有你,你不能死!萧若一听几乎要笑出声,女人呀女人,就是这么奇怪,怎么就不好意思承认呢!亏她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知是说给别人听的,还是用来说服她自己的。
他何等乖觉,自然不会傻到在这暧昧之事上跟她争个分明,眼珠子一转,笑道:朕仓促御驾亲征,身旁缺少武艺好的贴身侍卫,适才你也看见了,险些被敌人所趁。
朕看你身手不错,就当朕的贴身侍卫吧!铁寒玉抬头,剪水双瞳斜着瞅了他一眼,突然间粉脸红了一红,犹豫难决,久久不答。
要知道你给朕当贴身侍卫,乃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
萧若几乎想笑出声来。
……好。
铁寒玉轻轻答道。
全军草草打扫一下战场,让负伤者去附近城镇养伤,能战斗的人统统再度上马追击契丹人。
战场上原有不少契丹落马的伤者,无法跟随大军撤退,只能趴在地上呻吟,等候胜利者的发落。
华朝骑兵们更不打二话,一人一刀统统结果了。
战场上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得丝毫妇人之仁。
眼下快速进军途中,不便接受俘虏,更不可能放他们回去,一刀杀却,一了百了。
华朝骑兵在后面死死咬住契丹人,即使追不上,也不能让他们任意屠村洗镇,也不让他们有好日子过。
就这般又追了两天,已到了河北境内,到得第五天下午时,见契丹人找了块依山畔水的高地扎下营地。
萧若便命全军在距敌人两里处的一块背山高地安营扎寨,与敌人遥遥对峙。
全军到今日已然疲乏困顿不堪,萧若仍不敢大意,晚上多派人手值夜了望,以防敌军夜袭,其余士兵好生歇息,自出兵以来,他们这还是头一回能安心睡个饱觉。
是夜,萧若在帅帐中对着这一带的地形图蹙眉苦思,忽见帷帘掀处,仍是御林军装束的铁寒玉端着托盘进来,把热腾腾的饭菜一一摆放在桌案上。
萧若前段日子当皇帝享了好些天福,这几日吃的苦头也让他够呛,但每当他端起地方上送来的好菜好饭时,想到契丹人只能啃硬干粮,他就有一种病态的快感,吃起远及不上御膳的饭菜也分外津津有味。
铁寒玉脸上沉静若水,一无表情,望也不望他一眼,摆好饭菜,转身就要出去。
爱妃,来同朕一块儿吃。
萧若边走过来,边笑道。
铁寒玉娇躯一震,丢下一句:谁是你爱妃!飞也似的逃出帅帐。
萧若笑笑,望着她柔美的背影,心说看你能撑到几时,早晚将你坚硬的外壳打个粉碎,让你……他不由想到那晚把她妙绝人寰的胴体压在身下时的情形,满脸淫孽怪笑,想入非非起来,饭菜吃到口里是什么滋味都没有感觉。
用完晚餐,他大大咧咧吩咐铁寒玉道:侍卫兵,给朕打洗脚水来。
要是叫爱妃的话,估计她不会答理自己。
铁寒玉一言不发出去,不一会儿端来一盆水后,他又吃吃坏笑道:侍卫兵,来给朕捏捏肩!这几日可把朕给累坏了。
铁寒玉没好气白他一眼,那嗔怪的神情里包含着几许害羞,几许矜持,以及几许隐隐的喜悦……第四卷 试手补天裂 第十三章 运筹帷幄,计歼胡虏------------------------铁寒玉别别扭扭来到皇帝身后,伸出两只纤纤柔荑按在他肩头,为他揉捏起来。
她两手惯于拿刀剑,从未学过如何服侍男人,头回为人捏肩,下手难免没轻没重。
哎哟,哎哟!萧若半真半假的呼疼,我说大姐你轻点,合着你要趁机弑君哪!铁寒玉身子一僵,娇靥升起两片红云,停了一停,再下手时不敢再用力,简直跟抚摸差不多。
萧若不禁又好笑又好气,两手转过去握住了她的玉手,在手中细细摩挲把玩,只觉滑腻粉嫩,软绵如蛎,一时爱不释手,怜爱有加。
铁寒玉娇吭一声,双手抽了一抽,不得脱,便也由得他了。
萧若吃吃一笑,道:爱妃呀,你身子还有没有不适?那晚你痛成那样,朕都心疼哩!这等关怀话,直听得铁寒玉羞得抬不起头来,你你……你……我……萧若趁她分神之时,蓦地转身,两臂一张一揽,将她整个娇躯搂入怀中,但闻耳中一声又惊又羞的短促娇呼,霎时温香软玉结结实实抱了个满怀。
铁寒玉给他拥入怀中,肌肤隔着衣物激情磨擦,娇躯触电似的一阵阵酥软,全身劲道早已不翼而飞,他身上浓郁的男子气息将她团团包裹,熏得她脸热心颤,意乱情迷,脑子里一片空白,已无法思考。
萧若心头大乐,登时老实不客气,对她软绵绵、香喷喷的胴体上下其手,尽情爱抚挑逗。
如意神功秘笈中记载了不少独门撩拨挑情手法,眼下正好,少不得一一用在她身上。
铁寒玉又羞又急,只觉一浪又一浪的快感电流,刺激得她浑身酥麻,像个不会武功的少女一样只知本能的推拒,但往往防得了上面防不了下面,女儿家敏感之处相继失陷。
不多时,便被他挑逗得粉面通红,盈盈欲滴,红滟滟的小嘴儿半开半阖,不经意间流溢出甜美的娇吟,显然业已春潮泛滥。
萧若一连几天没沾女人,跟她一亲热,自己的欲火也在飞速膨胀中,下身那话儿硬硬抵在她丰盈的香臀上,正欲采取进一步行动之时……铁寒玉蓦然神志一清,也不知使了个什么身法,娇躯好似游鱼一般脱出了他的掌握,闪在一旁。
背对着他,螓首低垂。
怀中玉人跑了,萧若满腔欲火没了发泄处,仿佛由云端骤然跌落,心里面一阵空荡荡的,好不怅然。
他忽然听得嘤嘤呜呜的啜泣之声,铁寒玉双肩一下一下抽动,他柔声道:爱妃,你怎么了?铁寒玉并不回头,清细的声音哽咽道:你若是真心对我,就该明媒正娶,三书六礼娶我,否则休想我与你私下……苟合!说到最后两个字,声音轻如蚊蚋,但还是勇敢的说了出来。
啊?萧若听完不由一呆,民间那套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的婚姻礼法,在皇帝身上并不完全适用。
皇帝大婚,那是娶;与他国和亲,那也是娶;假如迎娶李琳琳那种王族郡主,也勉勉强强可用个娶字……至于别的,那就谈不上了,皇帝要幸了哪个宫女,给她名位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没有什么娶不娶的,册立嫔妃要麻烦一些,但也谈不上娶。
他略略转了转念,扑哧一笑道:朕对爱妃当然是真心实意的。
那便依你,一回京朕就光明正大迎娶你进宫。
你满意了吧?铁寒玉内心高傲,他情知因为自己那晚的所作所为,使她内心深处有种屈辱感,她也许只是为了找个投降的理由,此事若不依从于她,恐怕这种屈辱感会成为她的一个心结。
铁寒玉缓缓转过娇躯,一双美丽的眸子波光潋滟,其间似有盈盈一泓秋水荡来荡去,深深凝视着他,道:只要你答应我此事,不管你是真皇帝还是假皇帝,我都认了!话语缓慢,但语气异常决绝,不容转圜。
萧若心底不由凛然一惊,皱皱眉头,叱道:荒唐,难道皇帝还有假的不成?!你告诉朕,究竟是谁指使你进宫暗查朕的?铁寒玉摇了摇螓首,道:我不问你的真假,你也别问这件事的主谋。
萧若无奈何,也知铁寒玉性子刚强,行事有原则,不能将她逼得太急,好在她在自己身旁,自能一步步攻破她的心防,倒不必急于一时。
帐外有卫兵禀告,禁军裨将秦义求见。
宣!萧若道,见铁寒玉要离开,一把将她拉住,以示对她再无疑心之意。
秦义大踏步进帐,拜倒道:末将拜见皇上、玉妃娘娘。
平身。
秦义起身,开门见山道:皇上,末将发现这两天我军上空时不时有只鹰在盘旋,好生希奇。
萧若微笑道:一点也不希奇,那其实是只草原大雕——就是契丹二王子肩上站的那只。
秦义一听大惊失色,急急道:皇上那不好了,末将听闻胡人将有灵性的雕从小喂养,几年长大后便能领会主人的意思,为主人侦察敌军军情……糟糕,那只大雕一定是在侦察我军军情,末将这就去想办法把它射下来!说着,就要转身出帐。
萧若摆了摆手,笑道:不用射。
朕早就发现了它,之所以将它留到现在,便是要让它为我军效力……一言未了,秦义满脸匪夷所思的神气,忍不住道:灵雕只听主人的吩咐,不可能听我们的!萧若哈哈一笑,神神秘秘道:人都可以欺骗,何况一雕。
秦义哦了声,见皇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似乎若有所悟,便不再坚持,告辞出帐。
萧若吩咐他去把柳长风叫来。
不多时,柳长风进帐,见过礼,萧若问道:柳爱卿,你对眼前战事有何看法?柳长风沉吟一会儿,恭声道:回皇上,依末将看,我军已立于不败之地。
哦?说说看。
柳长风道:敌军粮秣短缺,又被我军死死盯着,不敢分兵去劫掠附近村镇,时间一长,必定不战自溃;而反观我军,不但物资充足,还有各地援军正在源源不断赶来,时局将会对我军越来越有利,不消十天半个月,待我军援军大集时,就能以绝对优势兵力将敌人营寨包围,以我军犀利的攻城器械硬攻敌人营寨,将敌人一举歼灭。
萧若淡淡一笑,道:爱卿所言不差。
在如此局势下,假如你是契丹人的统帅,你会怎么做?柳长风思索好半晌,方道:逃!趁对方援军大集之前,全力逃回大草原。
说他说完这句话,观察皇帝的表情,见皇帝一派似笑非笑的模样,他突然间身躯一震,脱口道:皇上……难道想全歼这支敌军?!萧若眸中杀机毕露,咬牙切齿道:不将他们赶尽杀绝,无以告慰数月来惨死于他们刀下的百姓在天之灵;不将他们赶尽杀绝,无以展示我军军威……还有一条原因他没说出来,只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一竟全功,才能使自己在天下臣民心中竖立英明之君的威望,最大限度扭转姬煌小子在世时的不利影响。
皇上圣明。
柳长风听了这句话豪气顿生,顿了一顿,续道:不过在这等不利情势下,契丹人似乎随时会逃跑,想全歼他们只怕不易。
萧若笑了一笑,再度引导道:假如爱卿是契丹人的统帅,你会有何打算?柳长风想了想,假如末将是契丹人的统帅,一定会率军马不停蹄逃回大草原。
可契丹人却在此扎营,依末将看,契丹二王子贪功心切,可能尚自抱着侥幸心理想反败为胜,但若等我军援军大集时,恐怕他们也只得逃跑。
萧若拍手笑道:当真英雄所见略同,爱卿与朕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们要叫契丹人匹马不归,就只有在援军大集之前,有意给他们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诱使他们上钩,一头钻入我们预先布好的圈套,让他们无处可逃!可是契丹人已成惊弓之鸟,怎么才能诱使他们中计?萧若反手指了指自己,笑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