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晚,蓝熙之轻轻敲门,门很快开了,锦湘细声细气的道:蓝姐,你回来啦?可以吃饭了。
蓝熙之随手关了门,对锦湘道:锦湘,我有点事情跟你说……锦湘见她脸色苍白,神情有些紧张,不安道:蓝姐,出事情了么?蓝熙之摇摇头,微笑道:锦湘,日常用度的银两都放着,你自行安排,我这三个月要闭门不出了,无论什么人来找我,你就告诉他们我已经离开了……要三个月后才回来……锦湘迷惑不解:你要做什么?我要练功。
反正,别人问起,你就说我离开了!好吧。
她急匆匆的走了几步,又跑回来:锦湘,如果是萧卷回来的话,就一定要立刻告诉我……记住,只有他一个人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见。
好的。
萧公子若回来,我一定马上告诉你!蓝熙之这才放心的点点头,转过身,走过三间小屋,在最里间的小屋里随手一推,门开了,外面是另外一间不大不小的木屋。
这间木屋正好建筑在两峰半山交汇处,松竹环绕、山泉溅玉、是整个读书台最清幽最漂亮的地方。
她走过去,推开木屋的门,随手关上,里面,有练功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她从角落里拿出一本厚厚的黄的快要朽掉的经卷,上面,有很多失传的武学典籍,其中有一部分全是各种古怪的图案。
可是,摆出这些图案的都是人,而非动物。
对于这本书和这些图案,她早已烂熟于心,心里也经常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可是,总是缺少一些要素,无论如何都连缀不起来。
今天和石良玉一起去的那个山洞,那些古怪的动物摆出的古怪的姿势立刻在脑子里清晰的一一浮现。
她仔细整理了一遍,只觉得这些动物图案和人的姿势其实完全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又有一种十分古怪的直觉上的牵连。
她闭上眼睛,又想了一会儿,只觉得前所未有的灵感和恍然大悟。
她再细细想了一些问题,忽然觉得胸口又有一股气流在四处乱蹿,无论怎么也控制不住,几乎要裂开心口狂涌出来……她赶紧盘腿打坐,好一会儿,这股气流才稍微顺畅了一点儿。
她看看那书,又想想那些古怪动物的怪异姿势,悄悄乱蹿的气息提醒着她,练功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种极端的速成法子,短期内虽然十分有效,同时也极有可能走火入魔,轻则武功全废,重则筋脉尽断四肢瘫痪。
她心里犹豫了一下,想要放弃,可想想,又坚持闭上眼睛,开始练习起来………………………………………………锦湘每天都起得很早。
这天,她出门采集了一些新鲜的山菜,刚回到小亭,忽然看见通往小亭的山路上走来一个翩翩公子。
待来人近了,她立刻认出,此人正是石良玉。
石良玉穿一身月白紫色花边的薄裳,拿着一个小小的盒子,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清雅绝伦,风姿美妙。
锦湘看得有些失神,忽听得石良玉道:锦湘姑娘,蓝熙之在不在?锦湘慌忙收回视线,脸上泛起红晕,低声道:蓝姐……她不在。
石良玉有点意外:她去哪里了?这时,锦湘已经回过神来,记起蓝熙之的吩咐,细声细气的道:蓝姐有事离开了,我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大概三个月之后吧。
石良玉失望的看了眼小亭,小亭的门开着,静悄悄的,看来看去,都只有锦湘一个人的身影。
他看看锦湘怯生生的模样,温和又有些好奇的道:锦湘,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不害怕吗?锦湘低下头,老实的回答:是有点害怕,可是,这里是我呆过的最好的地方了。
要不要我找个丫鬟来陪你?锦湘对于这名素昧平生的公子的细心和好意大为感动,向他行了一礼:多谢石公子,等我习惯就好了,不用麻烦您的。
石良玉想起那天蓝熙之从山洞里出来后的奇怪的表情和嘴角的血迹,再次看看小亭四周,又道:锦湘,那天蓝熙之回来后,你有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异常?锦湘想起蓝熙之的吩咐,摇摇头:没有,蓝姐和往常一样。
石公子,您请回吧,蓝姐说了,三个月之后,她就会回来的。
若是您有什么重要事情,可以告诉我,我一定会转告她的。
算了,我也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等她回来,我再来找她。
石良玉将手里的盒子递了过去,这里有一颗人参,蓝熙之回来就给她吧,我看她脸色很坏,身体也不太好,也许用得着的。
好的,我先替蓝姐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