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茜坐在前院内,看着那两架瑶琴和木制机关,心中知道楚楚胜出自己多少。
然而,她比自己强,也不过强在智商毅力和心系苍生的念想,而自己,也并不是没有过人之处。
楚楚她太清傲,容易轻敌,她理想远大,却不见得已有一套可实施的方案,也许她腹中有万卷,但不一定能结合实际情况。
自己怎么说,也是未来的人,只要赛制对自己有利,想赢她,也不困难。
这么想着,她已草拟出了大赛规则。
为了公平起见,裁判和出题人不能被单一化,否则很难避免偏见,题目也很可能对单方有利,所以,出题人必须每次都不同,而谁出题,就由谁来评判,否则众口难调,很难说清楚。
参赛者也可出题,但参赛者不可参与评判。
参赛者若出题,便由在座各位做裁判,票多者胜出。
楚楚与黄承彦站在一旁,看着她草拟的规则,点了点头。
不错,很公平。
黄承彦呵呵一笑。
楚楚不说话,只挑了挑眉,算是赞同了。
施茜站起身,将毛笔递给楚楚:剩下的,你来拟定了。
还是你来吧。
楚楚并不接笔,只冲施茜笑了一笑。
嗯?既如此,那她便不客气了。
于是她重又坐下,写了起来。
赛事不能太冗长,否则疲惫了,回答和评判都会有失水准。
于是,赛事分为两或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由参赛者互相提问。
将问题写在纸上,不公开不署名,答案也写在纸上,不公开不署名。
答毕,将问卷与答卷交到评审者手中,进行评判。
第二个环节,由水镜先生提问及评判,回答方式与第一环节相同。
若前两环节均为一人胜出,则不必再做比试,若各胜一局,便让诸葛亮自己来出题,并自己评判,其他人不得参与。
答题方式与之前相同。
施茜故意忽略了黄承彦。
呵,怎能让他来出题呢?那岂不是太失公允。
写完,她轻轻吹了吹墨渍,放下笔。
黄承彦拿起赛制看了看,抚须笑道:可以,可以,就按此规则来吧。
好!施茜笑笑。
楚楚只略略瞥了一眼大赛规则,便笑着点了点头。
那么,大赛时间……施茜试探性的问道。
随你。
楚楚毫不在意。
就明天吧。
黄承彦却开了口,省得拖久了,大家都没了兴致。
好,就明天!施茜拍掌,随即又有些不放心的问了一句,那么,赢了的人……呵呵,这个请姑娘放心,若姑娘赢了,老朽不会再向诸葛贤侄提亲,除非他自己愿意。
黄承彦眼中笑意浓稠。
施茜笑笑,在心中暗道:呵,是以为我不会赢么?不论如何,我一定会尽力。
第二日,施茜稍稍梳妆打扮了一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输。
梳洗完毕,走出房门,却见楚楚已身着一席长裙,静静坐在院中的石凳上了。
她身旁还摆着一个石凳,想必那就是给自己备着的吧。
提步走去,只见黄承彦身边坐着一个老者,婉儿立在他们身后,端着茶壶欲要上茶。
这老者面容威仪,眼神淡远,想来,该是司马徽了。
她缓缓走过去,施礼道:水镜先生。
司马徽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嗯了一声,便不再作理会。
施茜暗暗吃了一惊。
这个司马徽,好傲气!于是她干脆直起身子,几步走到石凳前,坐下。
她四周望了望,不见诸葛亮。
怎么?没人通知他么?正在此时,不急不缓的敲门声响起。
婉儿打开门,笑道:诸葛公子里面请。
诸葛亮?施茜的心瞬间又不平静了。
明明知道他要来,明明做好了思想准备,可是在对上他那双眼睛的时候,心头,仍是一颤。
罢了,不去看他吧。
诸葛亮快速扫了施茜一眼,脚步略略一顿,还是朝评审席走去了。
黄承彦朝婉儿使了个眼色,她会意的点点头,走到中间来,对各位道:既然人都齐了,就开始吧,请两位小姐在半柱香时间内为对方各出一题。
施茜早已想到一题。
呵,古代的女子,三从四德是懂得多,楚楚估计圣贤书也读的不少,天下局势也了然于胸,要考倒她,呵呵,怕是只有出逻辑题了。
她大手一挥,在纸上写下:有十二枚铜板,特征相同,而其中有一铜板为异常,或轻或重。
现有一等臂秤,有衡无权,限分三步,秤出异常铜板。
而楚楚则洋洋洒洒写下:如今天下分崩,汉祚将倾,豪杰并起,而势力最强大者为曹操,然后孙权,刘表,刘璋。
敢问,其中谁最有可能重兴汉室?当用何种战略?半柱香燃尽,楚楚与施茜交换纸张。
施茜拿到题目,喜上眉梢,这种题目,对她而言有何难?楚楚看到题目,柳眉微颦,眼中略带惊讶。
婉儿拔出旧香,燃上新香,对她们二人道:开始答题,一炷香时间内完成。
施茜丝毫不必多想,写道:曹操此刻拥有半壁江山,势力强大,且胁天子以令诸侯,此孙刘不可与之争锋。
然而此人志不在匡复汉室,久必生贰,谋权篡位。
如此,虽则他有实力号令天下,却无心重兴汉室。
再说刘表,此人矢志将荆州七郡变为世外桃源,想在这战火连连之中寻求偏安,由此可见,荆州危矣,他的地盘不日将不复在。
而刘璋,闭守蜀中,实为庸主,更不可能匡复汉室。
孙权,固守江东三代之基业,此人胸有大志,却未必是为了汉室,愚以为,他更愿自立为王:或等待机遇一统中国,或与曹操划江而治。
此间任何一人,都不是匡复汉室的人选。
此时若有一英雄,能据荆州益州,随后联结东吴,共同抗曹,再等天下有变,趁机取宛洛与秦川,便可重兴汉室,一统天下。
虽然她知道刘备失败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她还是愿意相信,这一切,仍有希望。
她写完后,瞟了瞟楚楚,只见她深蹙黛眉,并未落笔。
呵呵,看来,这第一环节,她是要输了。
然而,刚刚思及此,楚楚的面容忽然舒展开了,捻好笔尖,快速写下:将铜板分成三组:甲组含铜板子丑寅卯,乙组含铜板辰巳午未,丙组含铜板申酉戌亥。
第一次秤甲组和乙组,甲左乙右。
若秤得甲乙不一样,设甲重(轻重本无碍,此处仅为叙述方便耳),则异常铜板在甲乙中,随即将丑寅卯换成巳午未放在左边,将辰和申酉戌放在右边。
第二次则称左边——子巳午未,与右边——辰申酉戌。
此时要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左重右轻,则子或辰为异常铜板,子重或辰轻,此时的第三步为,称子与申,若子重,则子为异常铜板,若一样,则辰为异常铜板。
第二种情况:若一样重,则异常铜板在丑寅卯中,且重,此时的第三步为,称丑和寅,丑重则为丑,寅重则为寅,一样则为卯。
第三种情况:若左轻右重则异常铜板在巳午未中,且轻,此时的第三步为,称巳与午,巳轻则为巳,午轻则为午,一样则为未。
若秤得甲乙一样重,则丙中有异常铜板。
第二次称子丑寅与申酉戌。
此时又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若两边不一样重,如申酉戌重,则异常铜板重,此时的第三步为称申与酉,申重则为申,酉重则为酉,一样则为戌。
第二种:两边一样重,则戌为异常铜板。
刚刚写完,一炷香便燃尽了。
婉儿接过答卷,交给了三位评审。
黄承彦拿着两张考卷,思量半晌,轻轻在一章考卷上画了圈。
水镜先生思忖许久,在同一张考卷上画了圈。
到诸葛亮手中后,他看着考卷,眉目间神色变了好几变。
盯着此时若有一英雄,能据荆州益州,随后联结东吴,共同抗曹,再等天下有变,趁机取宛洛与秦川,便可重兴汉室,一统天下此句,他沉吟许久,随后,在这张考卷上画了圈。
此刻,他心中已惊起波涛,只暗暗猜度,这会是谁,竟与他想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此时,结果出来,楚楚的考卷两票,施茜一票。
施茜吃了一惊,站起身道:这……可否给个理由?她自认回答的天衣无缝,怎么会输呢?既是两人都答出来了,按理说怎么也是个平手啊。
司马徽抬头斜乜了施茜一眼,冷笑道:怎么,是姑娘输了这一环节?是我。
施茜略扬起下巴,有些不服。
哈哈哈哈。
司马徽站起身,拿起楚楚的考卷,道,那么,这铜板的题目,是姑娘出的咯?正是。
姑娘可要知道,个人修养,不只是看如何答题,还要看如何出题。
此等题目,无关天下,无关人伦,无关礼教,无关圣贤,呵,焉能登上大雅之堂?说到最后,他嗤了一声,慢悠悠的坐下。
在一旁的诸葛亮倒是一惊。
这么说来,说出那句话的,就是茜茜了?真是想不到,想不到呵。
他看向她,心思微乱。
施茜听完司马徽的话,不禁语塞。
罢了,他言之有理,自己输便输了,反正也只是第一环节,丢了环节事小,丢了气节事大。
于是她朝司马徽笑笑:水镜先生教诲的是,茜茜记下了。
诸葛亮此次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倔强的施茜,微拢起眉。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他。
想到这里,他轻垂眉首,在心中暗叹一声。
婉儿已走到中间,对司马徽笑道:第二环节。
请水镜先生出题。
司马徽点点头,捋着白须思索片刻,道:若二位姑娘才堪守城重任,此时敌军百万人马压境,而城中将领皆在此前被派出,敢问二位姑娘是效仿关云长将军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是宁死不屈,一死以谢天下?婉儿见题目出毕,便插上新香,说道:开始答题,一炷香时间内答完。
施茜偏了偏头,感觉这题怎么这么熟悉……略一思索,她恍悟过来:这,不就是将来的空城计么!偷瞥楚楚一眼,只见她奋笔疾书,不消片刻,已写下许多段落。
施茜轻轻一笑,只在纸上写下一行字:不必效仿关云长,更不必以死谢天下——若对方行事谨慎,通晓兵法,只须敞开城门,以不欺售欺,暂守该城,而后作计较;若对方将领乃一莽夫,则略施小计以伐其情,其必自退,而城得保也。
不欺售欺……呵呵,诸葛亮,你的空城计,暂且借我用一用吧。
写完此句,施茜放下笔,笑吟吟的看着仍在答题的楚楚。
这一回,她还能赢么?果然,一炷香时间过后,楚楚的长篇大论诸如绝不苟延残喘之类,败在了施茜的不欺售欺之下。
司马徽的选择,让楚楚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她深吸一口气,笑对施茜道:茜茜答的好,我心服口服。
而司马徽,则是更加诧异,想不到先前他轻看的女子,竟有如此才华。
他重新打量了施茜一番,许久,嘴角漾出一抹笑容:姑娘,真是答的好!这一刻,施茜,竟有了想哭的冲动。
她不禁朝诸葛亮看去,而他,也正定定的看着她。
如今,一比一了。
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了诸葛亮的题目上。
施茜不禁有些紧张。
他,会出什么题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