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576清晨,阳光懒懒洋洋的撒在了南京城的街道上。
往日繁华奢靡的六朝之都此刻却成了一座死城。
街道两旁还残留着点点血迹。
眼前的惨景让马背上的孙露仿佛又回到了泗洪城。
但这次不同是凶手是同为汉人的左梦庚部。
八天前左梦庚在浦口大败刘良左部后便顺势攻下了南京城。
能如此顺利的攻下南京有一个人的功劳是不得不表的。
那就是张天禄。
这个刘左良的部将不但杀了自己的主子还亲自打开了城门将左梦庚迎进了南京城。
进了南京城后这些打着清君侧大旗的明军立刻就露出了他们的禽兽本色。
左梦庚以除奸佞为由大肆洗劫了整个南京城。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猎物。
他们将南京城街道上所有的门都钉死了。
然后一条街一条街的慢慢洗劫屠杀。
当然也包括孙露面前的这座残破的皇宫。
这样的屠杀洗掠持续了整整二天二夜。
直到曹天琦的第四师和陈奇策的第三舰队赶到长江的采石口。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左梦庚立刻带着从南京城劫掠来的金银珠宝向九江的老巢仓皇逃去。
只留下了一座赤色的南京城给义勇军。
义勇军已经进城两天了。
但整个清理工作还没完全结束。
一旁带着口罩的义勇军战士正和城里的百姓一同清理尸首。
已经是四月了,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容易造成瘟疫的流行。
而在孙露的面前此刻还匍匐着一群衣着鲜明的人。
他们正是从这次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官员。
其中不乏几张让孙露熟悉的面孔。
例如跪在自己左边的那个五十岁光景的男子。
此人正是钱谦益。
他不但避过了马士英等人发动的大清洗。
还顺利的躲过了这次屠杀。
在左梦庚逃出南京后,钱谦益连忙和尚书龚芝麓等幸存官员在城墙上在大书顺民二字以迎接义勇军的到来。
而马士英和阮大铖则在城破后一个畏罪自杀,一个则被乱军砍成了肉泥。
只有皇帝朱由崧到现在都没消息一直生死未卜。
哼,真不愧是天巧星浪子啊!生命力还不是一般的强,都快赶上小强了。
如果今天进城的是多铎。
他们会不会也这样卑躬屈膝的接待他呢?应该会吧。
所谓的文人无骨指的就是这种表情。
看着钱谦益等人恭顺的模样孙露轻蔑的瞟了他们一眼一言不发的一扯缰绳径直向皇宫方向走去。
钱谦益等人见状以为孙露在怪罪他们。
不禁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连忙起身小跑着跟在孙露后面。
生怕就此得罪了这个煞神。
介于中国人爱夸大的优良传统义勇军这次两淮战役的战果一路传来越传越神。
歼敌人数就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如果说传到扬州的数字是十万。
那么传到南京城的数字就成了百万。
百万辫子军是个什么概念啊。
能消灭百万辫子军的义勇军试问有谁能敌?再加上由于在泗洪屠城事件中义勇军处死了一批俘虏。
关于义勇军嗜杀的传闻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
也正因为如此左梦庚在听说义勇军南下后吓得掉头就跑。
如今孙露的义勇军简直成了煞神的代名词。
而这批煞神的统帅更是不能得罪的。
若不是因为孙露是个女子。
估计在场的这些个朝廷命官们早就匍匐在她的脚下奉她为皇帝了。
不过无论怎样眼前的这个女子都将是日后朝廷中支手遮天的人物。
但此刻的孙露丝毫没有考虑这些的念头。
看着一旁马车上的尸体让她觉得自己真是罪孽深重。
孙露很难想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能如此干脆而残忍的屠杀自己的同胞。
他们出手是如此的狠。
仿佛这些百姓是他们十世的仇敌一般。
为了钱财?为了发泄?为了证明自己的胜利?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孙露知道以她的思考方式是怎么也解不开这个题目的。
就象自己心中的负罪感也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一样。
是的!罪孽!孙露知道自己是有罪的。
这种罪过决不亚于屠杀者。
当初是自己主动放弃南京的。
为的是让南明的军阀互斗以便座收渔利。
不让他们影响自己同清军的战斗。
说什么不先阻止清军国家就会灭亡!说什么以为只有清军会屠城没想到明军也会屠杀百姓!说什么为追击清军没有及时南下!这都不是理由。
屠杀就是屠杀!自己的放任这种可能性出现就是有罪。
左梦庚用最原始而残酷的方式让孙露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原罪。
也是日后明帝国身上的原罪。
看着孙露苍白的脸颊,她身旁的史可法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子正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若是为的打败自己的敌人必须牺牲百姓呢?史可法不知道孙露在决定放弃南京时有没有考虑会发生这种事。
但他在烧毁南京调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
不过目前情况还不算差,大明的半壁江山还在。
想到这儿史可法也瞟了了一眼底下的钱谦益和龚芝麓。
都是老相识了,史可法依然为他们的做法感到不齿。
不过自己呢?自己这么抛弃国君也不是一个臣子应有的举动。
算了,对得起大明就行。
使自己的心稍微舒服些后史可法一夹马肚也跟了上去。
不一会儿众人就来到了皇宫门口。
虽然皇帝已经不知去向了。
但孙露依然按照规矩下马步行进了皇宫。
如今的皇宫早就被洗劫一空了。
太监、宫女大多也不知道逃到哪儿去了。
偌大个皇宫显得空空荡荡、死气沉沉的。
通往大殿的道路上死去侍卫的血迹还没被冲洗干净。
一旁雕花的扶栏上还粘点点血迹和烧焦的痕迹。
而大殿的琉璃瓦房顶也被烧出了一个丑陋的大窟窿。
孙露觉得皇家的威严至此当然无存。
或许这就是新秩序产生的契机吧。
孙露忽然回头向身后的阎尔梅问道:有左梦庚的消息了吗?回司令,曹师长和陈提督已经沿江追击左逆数日。
估计很快就能让左逆伏诛。
阎尔梅连忙回道。
恩,传令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军均不接受左梦庚部投降。
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其消灭!孙露狠狠的命令道。
不管你是汉人,还是满人。
如果这个世界一定要用武力来制定新的秩序。
那我孙露一定奉陪到底。
这一刻下定决心的孙露心中燃起了一股难以言语的斗志。
可正当她要踏上台阶时,一个战士匆匆跑了过来报告道:报告司令,刚才在皇宫的一个池塘里发现了皇上的尸首。
众人听闻一阵哗然。
虽然已经猜到皇帝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但突然听闻朱由崧的死讯。
众人仍是吃了一惊。
毕竟他是皇帝。
他的死意味着明朝又将选出一个新的皇帝。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每个人的心里此刻都是七上八下的。
于是孙露等人急忙赶到那池塘前。
此时池塘前已经围满了人。
普通人估计没机会见到活的皇帝,死了的皇帝就更是少见。
谁都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虽然现在朱由崧的尊容实在让人觉得恶心。
他那本来就已经肥胖不已的身体由于泡在水里数天。
现在却已经肿得象个球了。
发紫的面容还依稀可以辨认出他的样子。
一瞬间没有人哭泣,也没有人叹息。
所有人都沉默着站在那里。
终于龚芝麓头一个反应了过来扑到尸首上痛哭流涕起来。
其他的明朝官员见状马上不甘示弱的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仿佛死了朱由崧天都要塌下来似的。
孙露看了看这些个大忠臣转而又冷冷的瞥了一眼这个由自己扶植起来的皇帝。
却听史可法率先说道:皇上驾崩,举国哀悼。
列位大人节哀吧。
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
当务之急先确立新主。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借于上次皇位之挣的失败教训。
史可法一上来就将定立新君主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虽然不可能就这么一锤定音。
但至少他可以知道孙露的态度。
史可法上次之所以拥立潞王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得到军方的支持。
虽然武将历来在大明的地位同文官没法比。
但在如今看来酸舌腐儒根本成不了事。
只有得到军队的支持才是硬道理。
果然,史可法这话一出。
其他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点头称是。
不过到最后他们无一例外的将目光转向了孙露。
是的,无论这些大人们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的计划。
可只要孙露一声令下外面的士兵就能在瞬间将这些计划变成血色的泡影。
与其苦苦的猜测还不如听听这位孙将军有什么意见。
眼见众人都望着自己孙露忽然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满足感。
一种拥有绝对实力后俯视下界的满足感。
这就是做军阀的感觉吗。
孙露在心中自嘲着。
不过她依然以她那不卑不亢的语调开口道:拥立国君之事,事关社稷兴亡,国家安定。
本官以为不可草率行事。
幸好这次几位藩王不在京城未遭左逆毒手。
据悉兵部侍郎沈犹龙大人已经南下杭州、广州等地迎接潞王、鲁王、唐王等藩王一同入京。
希望到时候能选出一个适合的君主。
这算什么意思?把这么多藩王一起迎入京城?这女人到底想立谁为皇帝?亦或许是这些藩王都有可能?那些官员一边附和着一边疑惑的看着孙露。
只有史可法和钱谦益眼中闪过了一丝异动。
孙露则扫了一眼众人后继续说道:不过在皇上登基前,朝廷还有很多事要做。
如今史督师是南京品级最高的官员。
理应由史督师暂时监国,待到确立新主后再成立新内阁。
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老夫只是一介臣子,又怎能妄议监国呢?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史可法连忙推辞道。
此时他只觉得自己的背都在发麻,额头上不禁冒出了点点汗珠。
两位大人,依下官来看不如这样吧。
先选五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起议政监国如何?钱谦益眼珠一转上前说道。
五大臣议政监国?钱大人说说可选哪五人啊?孙露瞥了钱谦益一眼故意拉长语调问道。
一旁的几个大臣则在那里窃窃私语着。
钱谦益听孙露这么一问心中不由一喜。
看来自己这次是揣摩成功了。
不过他的脸上并没有显出多大的变化。
只见他侃侃而谈道:此五人定是能压得住朝堂,顺得了民心的。
需要是勋臣如沂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
能臣如史督师,及沈犹龙大人。
另一个就需要是个名将。
此名将如今看来非孙将军末属了。
诶,钱大人说笑了。
孙露只是一个武将又是一介女子。
如何能担此重任。
孙露谦虚的推辞道。
不过在心中不得不对钱谦益刮目相看了。
真不愧是天巧星浪子这么快就揣测道自己的心意。
这样的人正是自己日后需要的人才。
孙将军不必过谦。
将军这般保江山去靼虏,百姓无不称颂,百官无不敬佩。
军的功绩可昭日月,堪比当年的岳武穆啊。
龚芝麓不甘示弱的奉承道。
听了钱谦益说辞他都有些后悔自己反应慢了。
赵之龙和徐久爵虽然是勋臣但都是些空头衔,加上年纪又大。
放在五大臣中名气虽响却只是两尊泥菩萨罢了。
而那沈犹龙是何人?他和孙露同属粤党这是人所共知的。
至于史可法嘛。
他的官职是兵部尚书。
不过他的兵说穿了还是孙露的。
且这次他也没按诏命回京而是留在了扬州。
可见他同孙露的关系也不一般。
如此一分析监国的还不是眼前这女人一人。
其他人当然也看清了这其中的猫腻。
却也跟着一起奉承附和起来。
这是乱世他们可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正在孙露冷冷的看着这些见风驶舵之辈的表演之时忽然从远处跑来了一个士兵。
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粘有污泥的黄布包。
报告司令,在刚才那个池塘里打捞上来了一包东西。
请过目。
看着这个小小的布包,孙露的心猛的抽了一下。
其他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个黄布包。
他们也大致猜到了这里头包的是什么了。
孙露深吸一口气慢慢的打开了黄布包。
忽然一阵青白色的光芒笼罩在了她的脸上。
一枚刻有盘龙的白玉大印立刻显现在众人面前。
顿时孙露觉得自己的双手都在那里颤抖。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此刻竟也有了一阵悸动。
却听周围的官员连声称颂道:恭喜将军,此乃玉玺也。
终于孙露整了整自己的情绪,连声称罪着将玉玺恭敬的包好后,双手捧着让人将其收好了。
只见她朝众人拱着手谦逊的说道:列位大人,五大臣议政之事还要好好的商量一下。
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大殿被损毁得怎样了吧。
说完便和众一起回到了大殿前。
当踏上沾有血迹的台阶时,孙露自己的军靴也在那一刻沾上赤红色的鲜血。
一步一步的在雪白色的台阶上留下了一连串红色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