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五章 第四节 橘子与枳子

第五章 第四节 橘子与枳子

2025-03-30 08:24:37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94当江南各地的乡绅百姓还在对市民议会的出现议论纷纷时。

这项措施的始作俑者兴南伯孙露正一脸严肃的站在南京的码头上迎接从广东来的唐王。

现在的孙露为了收拾江南的残局正忙得不可开交。

但只要一有藩王被迎入南京她一定会率领众官员到码头迎接。

而今天将要到来的唐王更是关系到孙露日后种种计划的重要人物。

此刻的孙露比起几个月前看上去足足瘦了一圈红色的朝袍穿在她的身上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连续数月的鏖战加上这些日子的忙碌使得她那原本红润的鹅蛋脸变成了苍白的瓜子脸。

却脱显出那双杏目更加炯炯有神。

相比而言站在她身后的那些大臣则显得要恭顺多了。

如果说一开始这些官员是畏惧义勇军手中的火枪的话。

那么现在震慑住他们的则是眼前这个身材瘦弱的女子。

在进入南京后短短十天内,孙露以其雷厉风行的手段让这些官僚们认可了自己的权威。

孙露清楚自己进了南京城真正的战斗才算开始。

如今的她已经完全从台后被推到了台前,成了众矢之的。

只有用铁碗手段才能稳住这微妙的局势。

因此在进入南京的第一天孙露便宣布黄河以南到钱塘江以北的各城池进入军管状态。

无论该城是否驻扎有明军一律撤出交由义勇军接管;并由义勇军协助当地原有官府管理该城以及周边地区;原有明军必须接受南京内阁的调遣;在此范围内的文官及武将必须在接到命令起十日内到达南京报到。

逾期不到者削去其军籍或官职;任何哄抬物价、投机倒卖、贿赂收买朝廷官员及军官者罪同叛国;戌时过后所有城池进入军事戒严状态等等十几条条令。

刚开始孙露还有些担心自己这么做是否会引起原有明军的反抗。

但正如礼部尚书钱谦益所说:吴地民风柔弱,飞檄可定,毋须再烦兵锋大举。

义勇军完成接管只用了两个旅的兵力。

有些地方甚至只用一个班就能接管一个驻扎有数千明军的城池。

对于江南百姓这种合作态度孙露真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他们这么合作自己可以分出足够的兵力巩固徐州一线,防止清军借机反击。

又能使四师和三师安心追击左梦庚部并顺势接管整个江西地区。

恨的是这些百姓如此软弱。

若是身处自己位置的是多铎他们会不会也这么的合作?若是没有那该死的《剃发令》他们还会不会奋起反抗?对,就是《剃发令》!正是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的孔孟伦理使这些散沙又凝聚在了一起。

这个时代孔孟伦理一方面是作为中国人精神上的支柱能将散沙般的国人团结在一起。

另一方面却可能成为自己日后推行新法最大的阻力。

可自己又没能力建立起一种替代的思想。

在新的思想还未建立起来前,盲目的破坏原有的思想制度无疑是一种危险的举动。

明白这点的孙露一直矛盾不已。

现在江南各地已经开始陆续建立起地方性议会了。

江南的士大夫们会如何对待议会的出现以及日后的种种变革呢。

明阳学者孙露倒不担心。

可那些程朱理学的学者呢?当然现在的孙露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来咂到的学生了。

对于程朱理学也不敢妄下结论。

目前广东研究院里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十个里有九个是程朱理学的学者。

他们严谨的实学精神使得自然科学能顺利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接受。

唯一让孙露受不了的是他们每遇到一条科学定理都会不自觉的套用儒家的理论。

可是一想到程朱理学在清朝时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孙露又不由的担忧起来。

一旁的史可法看着孙露阴晴不定的脸一时也搞不清眼前这女子在想些什么。

其实对于史可法来说孙露一直都是一个谜。

这个女人做事好象从不安常理出牌。

但又象是做过了细致的计划。

别人并不看好的火器,她却能凭借着纯火器的军队打败不可一世的满清骑兵。

在掌控了朝廷后她丝毫没有显出手忙脚乱的样子。

仿佛早就料到会是现在这种结果。

但却并没有急着扶植一个藩王登基。

也没有大肆任用亲信。

而是忙着在城镇乡村设立市民议会和民绅议会。

一开始史可法也不明白孙露到底想干什么。

但经过这几日的合作与接触后史可法隐约觉得这女人是在搞一场变法。

一场从未有过的大胆变法。

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她是想将整个江南变成广东那样。

若真是这样。

那么眼前的这个女人简直就是个疯子。

因为没有哪个朝廷会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大搞变法的。

想到这里史可法实在忍不住自己心中的不安。

轻轻咳嗽了一声向孙露说道:孙将军,这次能如此顺利迎回唐王广东官府功不可末啊。

啊,刚才还在考虑自己怎么对待民族主义的孙露被史可法这么一说立刻反应了过来。

她回头向史可法微微一笑道:史督师过奖了。

要说迎回唐王这是还要多些广东的商贾们呢。

唐王在广东的吃住可是他们调理的。

就是那个香江商会吧。

听说孙将军是该商会的会长?史可法小心的问道。

孙露轻松一笑道:是啊,我是香江商会的副会长,也是桃源山庄的庄主。

对于自己的这个身份孙露从不隐晦。

相反她每次提起这个会长身份时总是那么的坦然。

哦,是嘛。

老夫听说现在在广东议会已经存在多年了吧。

看着孙露满不在乎的样子史可法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孙露对于商人这个低贱的身份能这么坦然。

两年了吧。

广东百姓自行组成议会已有两年了。

若史督师是在为‘市民议会’和‘民绅议会’的推行感到担心的话。

那本官可以保证按照现在的方式组织议会是不会有多大的问题的。

议会在广东试行的两年中我们可总结了不少经验啊。

孙露朝着史可法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大明的乡村和城镇有着很多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原来‘申明亭’的基础上在乡村设立民绅议会,由乡民自行推选有德之辈组成议会。

其主要职能也和原来的‘申明亭’差不多。

可以定立一定的乡约。

每隔一段时间搞些唱礼、演讲,宣布朝廷法令等活动。

还可替乡民向朝廷请愿、申冤。

但不得动用私刑和私设公堂。

毕竟朝廷是有国法的。

乡民私设公堂于法不合。

国法大于家法。

有国才有家。

这点是一定要坚决的执行。

孙露说到这儿不由的停了下来看了看史可法。

见史可法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显然对于孙露的那句国法大于家法身有同感。

在明朝这种类似与祠堂的‘申明亭’源于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规定每一个村庄沿照朝廷的指示制定自己的乡约。

又构筑申明亭和旌善亭各一座,村民之有善行及劣迹者,其姓名由父老查明公布。

此外,村民因为遗传、婚姻、财产交割,及殴斗而发生纠纷者,也由父老在这两座建筑物前评判分解。

这种制度当然也是有个缺点的。

那就是造成中国偏远地区家族势力异常强大。

宗室祠堂往往私设公堂动用私刑。

搞到后来沉塘、活埋什么都来。

孙露一开始没注意这点。

广东偏远地区的不少人民委员会都带上了浓厚的宗祠色彩。

在发生了多次流血事件后,孙露意识到只有严格执行法律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事的发生。

于是规定人民委员会无权私设公堂。

所有案件纠纷均要交给广东官府处理。

恩,孙将军,那市民议会呢?史可法一下子就被孙露掉起了胃口。

同乡村不同。

城镇,特别是大的城镇人员复杂且经常的流动。

再加上如今不少沿海的城市均已开阜通商。

以朝廷现在的能力既不能阻止也很难管理。

因此设立‘市民议会’建立‘议政厅’给予城镇中的商贾和乡绅以一定的自治权。

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增加赋税,也有利于这些城镇自己的发展。

对朝廷来说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对于市民议会的设立孙露和香江商会倒是真的借鉴了荷兰人的操作方式。

现在看来此法不但简便而且效率也高。

呵呵,孙将军毕竟是生意人。

三句不离开本行啊。

史可法略微尴尬的笑道。

因为那些开阜的城市均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大明还是实行海禁的。

史督师可别小看了这些城市。

广州市舶一年的税收能二百多万两白银呢。

若是这二百多万两白银是从农夫身上抽取的。

不知道又有多少农家要家破人亡了。

靠沿海城市收商人的关税总比从农民身上抽税好吧。

现在不少田地因为战事都荒芜了。

至少要修养一两年江南及两淮才能恢复。

若是能免去农夫的赋税的话。

相信来年两淮战场上的稻子能长得老高了吧。

说到这里孙露的眼中忽然有了一丝的希望。

仿佛看见了犹如海浪般起伏的金稻田和麦田。

民以食为天。

进口的粮食毕竟只能解燃眉之急。

听孙露这么一说一旁的史可法不由的也被感染了。

他指对岸说道:是啊,若是真能免去百姓的赋税,以江南百姓的勤劳。

这里很快又是鱼米之乡了。

到时候百姓就能真的安居乐业了。

所以农工商并重才是我朝的正途。

使农工商并为一元,公私组织凝结为一,彼此都受金钱的管制。

孙露不禁也有些激动了,自顾自的说出了自己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想法。

农工商并为一元,公私组织凝结为一?史可法吃惊的看着孙露。

他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呢。

若是说农工商并为一元史可法还能略微理解。

可这公私组织凝结为一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都说公私要分明。

如何能说公私凝结为一呢?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的史可法只好把这个问题放到了一边。

此刻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要问孙露呢。

只见他摆摆手道:苟且蝇利之事老夫是不懂的。

不过老夫听说将军在自己的山庄里购置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再转赠给百姓可有此事啊?却有此事。

其实也算不上是转赠。

农夫还是要付一定的钱来买地的。

但这笔钱可以分数年还清。

孙露老实的回答道。

果真如此,将军可真不愧为‘孙大善人’啊。

史可法不禁夸赞道。

但他立刻又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啊?面对史可法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孙露并没显得有什么异样。

只见她不置可否的回答道:是也,不是。

那些被打倒的土豪。

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大多是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

本来这也没什么。

只不过他们竟然趁着天灾来哄抬粮价。

这不是存心至人于死地吗。

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惩罚吗?孙将军,误会了。

老夫只是想说土地乃是江南百姓的根本。

还请将军三思而行。

说完史可法朝孙露深深的做了个楫。

对于象史可法这样的官僚来说,他们可以不介意设立议会;可以不介意官府的权利被议会分去一些。

但他们绝对介意别人碰他们的土地。

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疑是个命根子。

这一点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孙露以前没有切身的体验。

但在广东经过三年的实践后她深深的感到了国人在骨子里对土地的依赖。

也使得她不得不做出了一些无奈的抉择。

史督师,这可使不得。

孙露连忙扶起了史可法。

只见她沉吟了一下对着史可法正色道:晏子关于橘子与枳子的典故孙露是知晓的。

所以广东是广东,江南是江南。

眼见孙露如此肯定的答复了自己史可法的心也微微安稳了些。

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女子或许做事超出常理。

但她绝对是说一不二的。

正当史可法想再次感谢孙露时,码头上忽然变得喧闹起来。

只见五艘帆船正迅速的朝码头使来。

船头上耀眼的红底金龙旗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的引人注目。

在这一刻孙露和史可法都严肃的整了整自己的朝袍。

走到码头中央准备迎接那个对他们来说制关重要的人。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