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991645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在唐王朱聿键进京后的第五天。
经南京内阁及宗室决定仿照景泰皇帝的先例。
由唐王暂时即监国位。
另设孙露、史可法、赵之龙、徐久爵、沈犹龙等五大臣在唐王正式登基前协助监国。
五月一日唐王朱聿键在即位监国后第一天就重组了南京内阁。
任命了新的六部尚书。
任命史可法为吏部尚书,加封太傅;黄道周为户部尚书;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孙露为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傅;沈犹龙为刑部尚书;破格录用广东名士陈邦彦为工部尚书。
由于该内阁成立于五月故又称五月内阁。
其实这样一个新内阁名单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
史可法、钱谦益、黄道周均为弘光朝的原班人马。
而孙露、沈犹龙则是目前南京的实力派。
至于被破格录用的陈邦彦虽然名气不响但作为粤党(复兴党)的一员这样的结果也不算出乎意料。
况且工部一向列于六部之尾。
到是孙露出任兵部尚书有过一翻周折。
由于孙露是没有功名且还是武将出身手握重兵。
从明朝的制度来说由她出任兵部尚书这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事。
但在如今这种特殊情况下史可法等人还是做出了让步。
他自动提出让出兵部尚书一职。
让孙露顺利的接任了这个国防部长的头衔。
由此她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明朝疆域内的任何一支部队。
同时唐王同五月内阁还当场颁布了一系列的施政纲领。
在军事方面将湖广、江西、安徽及河南的广成关至郾城一线并入军事严管区实行《军管条例》。
该些地区原明军驻军必须接受义勇军的整编。
任何违反或不接受《军管条例》的军队或个人均将视为判国罪。
在江北设立徐州军镇和南阳军镇。
由义勇军第一军团驻扎徐州,第二军团驻扎漯河分辖这两个军镇。
在用人方面新政府吸取了弘光朝的教训。
宣布不再追究以往发生过的种种事件。
只要有利于大明朝的就用。
以前无论是贪赃枉法的还是投敌卖国的一既往不咎。
可谓是一次性漂白。
但在此后再有触犯国法者一律严惩不待。
特别是文官和武将一旦发现收授贿赂、通敌卖国者无论轻重一律以判国罪论处。
除此之外新政府还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宗旨。
向各地发布《求贤令》招纳江南本地的士人学子。
规定凡是应《求贤令》来为朝廷效力的无功名的士子。
在日后的科举中可优先录取。
另一方面则大肆调任或破格录用广东官员和名士入京。
使得粤党(复兴党)一系短时间内迅速控制了南京政府的各个重要部门。
对于孙露来说录用前朝的官员以及招收江南的士子是必要的举动。
当然其中有稳定人心的目的。
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广东也没有足够的公务员来管理江南的政务。
再说一下子抽调过多的公务员必然会影响到广东各个部门的运做。
至于一次漂白的政策刚开始沈犹龙向孙露提这个建议时她的心中还是很抵触的。
毕竟要孙露就这么放过那些汉奸贪官实在是心有不甘。
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为此她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提议。
不过在投敌卖国方面孙露只同意赦免文官。
对于武将则是严惩不待。
除此之外新政府还严禁太监去地方催征钱粮,而改为地方官征收。
并禁止太监朝参议政。
有太监妄论朝政者斩无赦。
由于左梦庚的屠杀使得南京的太监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再加上唐王自身并没有宠信的太监。
所以这一条对五月内阁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举措。
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士大夫和清流们对五月内阁的这项举措无不拍手称赞。
认为这是朝廷同阉党划清界线的表现。
使得五月内阁进一步得到了江南舆论界的大力支持。
这种支持对于任何一个新政府来说都是宝贵的。
在税制方面新政府宣布在唐王正式登基前取消辽饷、剿饷、练饷等一切加派税。
只保留原来的正常赋税。
各地地方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加派赋税。
违令者,按《军管条例》以国法处置。
待到唐王正式登基再制定合适的税收制度。
同税收制度相对应的还有一条有趣的制度就是《捐爵制》。
即凡是年满18岁三代身家清白明国百姓。
只要拥有当地官府和议会的举荐便可通过向朝廷捐助一定的费用来得到一个爵位。
但规定只能捐子以下的爵位且不享有贵族特权。
朝廷也不向其发放俸禄。
咋一看这《捐爵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花了大把的钱只买来一个空头衔。
但依然有不少乡绅地主商贾挤破了头要捐这个爵位。
这当然有中国人传统观念的问题。
虽然是用钱买来的,但能封个爵位毕竟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而且这还涉及到了新的议会制度的操作与实行。
议会制度是孙露等人整个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此举不但关系到了日后一系列重大政治措施的实行。
更是以孙露为代表的新安财阀们为夺取权利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既趁中央政权权利真空之机在各地以原有申明亭、宗祠的基础上快速建立起地方议会。
并打出以民命之本,与士大夫共治天口号。
规定市民议会、民绅议会等地方议会每四年选举一次。
任何年满18岁身家清白的明国百姓均有权参加选举。
地方议会有协助地方官府管理当地民风、政务、税收的职责。
有向地方官府提交请愿书的权利。
并在原有市民议会和民绅议会的基础上设立上下国会。
将原有的文渊阁划于国会使用。
皇帝每隔三个月亲临一次文渊阁接受国会的请愿。
每处地方议会有两个下国会议员名额。
并规定只有拥有爵位或功名以及500两白银资本的议员才有资格成为上国会议员。
而皇帝有权钦点上国会议员。
上下国会均有议论朝政和向朝廷提交请愿书的权利。
但上国会有扣押和驳回下国会请愿书的权力。
上国会的议员有在文渊阁直接面圣陈述自己的对于国政的建议或递交请愿书的权利。
以上这些措施的复杂和缜密都远远超出了史可法和钱谦益等人的预料。
他们决没想到以孙露这么一个商贾出身的军阀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列出这一系列的临时施政纲领。
史可法在收到这些施政纲领时就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这个阴谋所涉及的官员之多,范围之广,动用的人力财力之丰厚均不是史可法和钱谦益等人所能想象的。
因此当孙露向他们提出这份施政纲领时,史可法和钱谦益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户部尚书黄道周更是对议会插手税收和《捐爵制》大感不满。
认为《捐爵制》简直就是变向的买官卖官。
同当年汉武帝卖爵没什么区别。
虽然内阁中有着种种的不和谐声音。
但这套施政纲领最后还是被顺利的实施了。
就想这些日子所见的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江南儒林的大力支持。
当然这一切都是粤党(复兴党)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相互妥协的结果。
孙露的复兴党在江南并没多少的声望。
而对东林党来说虽然他们能左右江南的舆论但在经过假太子事件后几乎丧失了原有的政治资本。
一个是有权没声望,一个是有声望没权。
于是乎,在这个四月以清流自居的东林党同惟利是图的粤党可谓是如胶似漆,打得火热。
惟利是图的粤党?此刻马背上的孙露嘴角忽然挂起了一丝冷笑。
一想起刚才户部尚书黄道周在内阁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自己是惟利是图的粤党的样子。
孙露的心中就泛起了一股淡淡的苦涩。
粤党——这是江南儒林送给复兴党的一个很有明朝特色的别称。
如今复兴党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复兴党了。
人是会变的。
当年那些跟着自己打土豪,分田地身无分文的贫农们如今个个都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他们中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当年的誓言呢?这个问题就连孙露自己也很难回答。
随着孙露自身实力的加强复兴党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各色人等怀着各种目的加入复兴党。
虽然孙露一再的谨慎挑选党员。
可是还是不能阻止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
现在的复兴党根本不可能再代表农民了。
她所代表的是先富起来的新阶层。
这是孙露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因为她自己也正是这些新地主中的一员。
是的,惟利是图的粤党。
我就是惟利是图的粤党。
粤党所谋求的就是闽粤商人地主们的利益。
这一瞬间孙露忽然有了一种想放声大笑的冲动。
露儿,就在此时从她的背后穿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孙露勒住了缰绳回头一看却见一个白衣文士正骑着一匹枣红马朝自己微笑着。
那笑容映着夕阳显得如此的温馨。
顿时狙击在孙露心中的不快、沮丧、失望均抛到了脑后。
她回心一笑道:绍清,你怎么来了?咳~~不知是谁颁布了什么《军管条例》。
要求所有官员接到朝廷的文书后十日内回京复命,否则便要革去人家的官职。
害得我和沈大人放下手中的公事急忙往南京赶。
幸好,老天保佑花了六天时间终于回京了。
杨绍清故意叹了口气抱怨道。
这也是形势所避嘛。
小女子在这里向你们赔罪了。
说着孙露饶有架势的朝杨绍清做了个揖。
不敢,我可不敢。
要知道现在江南孩童一听到孙将军的闺名吓得都不敢哭了。
杨绍清做了个鬼脸笑道。
怎么,后悔和我这个母夜叉订婚了。
孙露双手插瞪着眼睛说道。
咳,这倒不是。
我是在想等我们以后有了孩子。
孩子不听话的话让他母亲往那儿一站估计他一定会乖得象小羊一样咯。
杨绍清忽然露出一脸向往的模样。
孙露见状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不禁又脑又羞。
抡起马鞭就朝杨绍清抽去道:混蛋,叫你欺负人。
喂,喂,我哪儿欺负你了。
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杨绍清撤着缰绳左右躲闪道。
我是女人不是君子啦。
孙露无赖的反驳道。
喂,痛的,真的痛的。
这里是东角门,对面就是文渊阁哦。
杨绍清表情夸张的躲闪道。
怎么,你还要叫人来,看你的丑样。
孙露笑骂道。
不是啦,让文渊阁的议员们出来看兵部尚书打老公啦。
说完杨绍清突然指着对面叫道:看啊,看啊。
有人出来啦。
孙露不由回头一看却见什么人也没有。
待到她再次想找杨绍清算帐时杨绍清早就趁机躲得远远的了。
于是孙露只好气喘吁吁的把头一扭说道:不理你了。
呵呵,别生气嘛。
是我不对。
这里可是东角门来来往往的官员很多哦。
注意你的官威啊。
杨绍清见状只好回来赔礼道。
看着杨绍清的苦瓜脸孙露不禁扑哧一笑道:算了,这次饶了你。
不过说正经的,绍清你在江南各地应该也接触过不少书生了。
他们对这次朝廷设立议会都有些什么看法呢?议会啊?杨绍清听孙露这么一问不由的也严肃起来说道:在我接触的士人当中多数是持肯定的态度。
毕竟入朝为官的名额有限。
议会虽然不是官府但也能参政议政。
算是条言路。
这对不少科场失意的士子和隐居在乡的名士是个不小的诱惑。
特别是上国会的名额更是吃香。
毕竟那上国会的议员有机会直接面圣。
但也有不少人骂你是逐利小人。
竟然要求上国会议员要有500两白银的家产。
不过,露儿你那500两白银限额也太高了吧。
毕竟这议会是为了广开言路啊。
哦?500两家产的要求很高吗?孙露嘲弄的一笑道:绍清,你放心。
在这点上我会自有分寸的。
看着孙露略带嘲弄的笑容的样子杨绍清不禁沉默了许久。
忽然他抬起头对孙露说道:露儿,陈老师也来南京了。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