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5481当中原大地各处还在战火风飞时,南京郊外的碧云山庄中香江商会迎来了它在江南的第一次股东大会。
只见衣着光鲜的乡绅商贾相互客套。
而一旁的家丁保镖则清一色穿着黑色的衣服面容冷峻。
正如孙露身后站着的管家冯贵更是扮着张卜克脸。
就差戴副墨镜了。
站在门口寒暄着的孙露不禁在心中打趣道。
此刻的她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
若是让这些商贾们换上黑色西装礼服还真有意大利黑手党开家族会议的架势。
黑手党?那自己算什么。
教母?孙露不由的苦笑起来。
不过现在的香江商会离黑手党也不远了。
除了鸦片和贩卖人口凡是能赚钱的买卖香江商会都不会放过。
因此香江商会的股东们还有另一个新头衔——新安财阀。
新安财阀。
孙露在口中轻轻的回味着这四个字的深意。
新安就不用解释了。
自己发家就是在新安。
当年同自己一起打土豪,分田地的是新安的农民。
第一批跟着自己投资商业的是新安的小地主。
和自己合作走私并建立香江商会的是新安的商贾。
如今新安的农民已经成了新的地主。
新安的小地主和商贾早已经发展成了大地主大商贾。
真正值得回味的是财阀二字。
不是地主,也不是商贾,而是财阀。
这是不同于以往地主与商贾的概念。
他们不是一、两个单独的个体。
而是以商会为单位的财阀组织。
地主、商人乃至官僚将资金以股份的形式投入到商会之中。
商会再根据他们所提供的资金分红利。
商会的买卖做的越大他们的获利也越大。
孙露当初建立股份制的商会也就是为了引导地主将资金投入到商业去。
而不是用来购买土地加大土地兼并从而使农民失去土地。
但让孙露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自己倒成了一个大地主。
想到这里孙露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嘲弄的微笑。
自己实在太小看祖先的智慧以及他们对土地的执着了。
孙露可以打倒一批土豪,分了他们的田地。
但却不能抹去人们心中做土豪的欲望。
结果是一批地主倒下了。
另一批新的地主又站起来了。
虽然孙露一再的努力阻止大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可这些地主出身的股东们很快就找到了一条更好的方法来吞并土地。
那就是以商会的名义来收购土地。
商会的财力不是一两个大地主可以比拟的。
再加上商会又与官僚合作。
因此土地兼并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甚至出现了打着打土豪,分田地的幌子强行将中农、富农的土地并入商会农场的事情。
这也算分田地?不错,他们这也算是分田地。
不过却是实行押租制和永佃制相结合的方法将土地廉价转包给了农民。
形成了一种租佃农场又称商会农场。
一开始股东们不愿意将土地廉价的卖给农民。
而是想象以前一样收地租。
孙露当然不会让他们再这么做。
在一番俱以力争、强行干预后便有了现在这种商会农场。
即由商会收购土地再转包给农户的商会农场。
这当然是孙露和股东们最后妥协的结果。
毕竟她一面要忙于军事,一面要应付南京的政治斗争。
根本没精力来管香江商会的具体运作。
面对这种无奈的状态孙露只好退而求其次尽量做些引导使得香江商会不会走的太远。
结果作为大股东的孙露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地主。
更让孙露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种商会农场大大增强了香江商会的竞争力。
使得商会在孙露北上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迅猛发展。
由于借鉴了桃源山庄的管理方式。
商会形成了从农产品种植、收购到原料加工、成品再到商品销售的一套完整体系。
以纺织为例子。
商会农场种植的棉花稍微加加工后便由商会统一收购。
收购上来的原料再经过商会下属工厂加工成布匹。
最后成品的布匹再由商会的交易所转销到各地。
整个一个过程都是内部完成的。
降低了运输费用和许多不必要的损耗。
而对于农场来说它有了固定的收购商。
对于工厂来说它有了固定的供货商。
这种体制对喜欢稳妥的中国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加上押租制和永佃制使得佃农有完备的经营自由。
并可出卖田面,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
农场对股东的意义不再是收地租而是向商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
现在的香江商会就象一台由农场、工厂、交易所组成的机器。
它目标就是吞并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商品,开拓更广的市场,赚更多的钱。
我怎么搞出了这么一个‘怪物’。
孙露不禁叹息道。
三年前的孙露决不会想到在经过轰轰烈烈的土改后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当年粗暴而又简单的手段造就了眼前的这批新安财阀。
掠夺土地、剥削劳工、放高利贷、走私打劫、官商勾结简直是五毒具全。
而自己正是他们的领头者。
带表着他们的利益。
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结局啊。
正当孙露在心中长吁短叹时。
却听门外家丁喊道:陈会长,杨会长驾到。
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财阀们忽然安静了下来续而又恭敬的让出了一条道。
只见两个身着华服的老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正向孙露走来。
此二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正是香江商会的另两个元老杨开泰和陈文豹。
此二人虽然已经很少过问商会的具体操作。
但一个的准儿媳既是商会的副会长又是义勇军的总司令掌有兵权。
如今还成了兵部尚书可谓是商会最大的靠山。
一个的小儿子掌管有香江商会在海外殖民地的经营。
也算是商界的后起之秀。
在所有股东的眼中他俩无疑是商会的太上皇。
也难怪二人总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
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见过陈伯父。
孙露上前一步恭敬的行大礼道。
好,好,快起来把。
杨开泰眉开眼笑着扶起了孙露。
看着精神抖擞的孙露杨开泰打心眼里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庆幸。
这丫头给自己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杨家的家业从来没有如此的兴旺过。
有钱有权就差有个后了。
不过这丫头也太瘦了些。
看来这行军打仗很是辛苦。
看来要把老婆子接来南京帮媳妇好好调理一下才行。
想到这儿杨开泰不自觉的向左右扫了一眼问道:绍清呢?怎么没见绍清的影子?父亲,绍清和几个朋友拜访一个学究去了。
孙露一边将众人引进大厅一边回答道。
胡闹,今天是什么日子啊!竟然还跑去和一帮狐朋狗友瞎混。
真是的!来人,去给我把少爷找回来开会。
杨开泰火冒三丈道。
他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的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在他看来杨绍清年纪也不小了。
也该学着管理商会事宜。
孙露现在已经入朝为官成为了商会的后台。
那么绍清怎么着也得成为商会的会长啊。
这样夫妻搭档杨家的家业才能历久不衰。
要不就研读圣贤之书博个功名。
靠着儿媳的势力应该也能在朝中谋个官职。
可是这小子倒好成天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研究什么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白痴,这还用研究吗。
苹果熟了自然就掉下来了嘛。
看着杨开泰气得脸红胡子翘的样子孙露也是感慨万分。
对杨绍清来说有时间参加这种会议还不如和几个好友聊聊格物或是做做实验有意思呢。
或许在西方人看来杨绍清是个学者。
但在东方人看来他是行为怪异的人。
价值观相差太大了。
于是孙露只好劝说道:父亲,绍清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找不会来。
您看股东们都到了。
我看还是算了吧。
是啊,开泰。
年轻人的事就让年轻人自己处理吧。
我们几个老头可管不着了。
一旁的陈文豹也摆摆手道。
咳,你家家明是开窍了。
又是学做生意,又是学管商会的。
如今商会在南洋的生意都由他来打点。
这次还随同第一舰队远赴西洋开拓商路。
你当然大可放心的。
将陈家明和杨绍清一比较之后杨开泰就更加郁闷了。
就在此时门外又响起了喊声:杭州商会王会长、松江商会贾会长驾到。
瞧,连客人都到了。
开泰,就算了吧。
侄女儿,可以开会了吧。
陈文豹开导道。
是的,陈伯父。
人差不多都到齐了。
可以开始了。
孙露回头示意冯贵下去准备。
咳,算了。
等那小子回来后看我怎么收拾他。
杨开泰咬牙切齿的嘟囔了一句后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客气的和杭州商会的王会长打起了招呼。
见杨开泰不再追究杨绍清孙露也松了口气。
至于回来再算帐嘛。
还是给绍清稍个口信叫他近期别回南京了。
在一番中国式的寒暄后,所有人都就座了。
此刻孙露占有首席,杨开泰和陈文豹分座左右两边。
依次是其他商会的会长和客人。
再接下来是商会的主要股东。
总共24人。
眼见着人都到齐了孙露不由清了清嗓子道:诸位,首先本官代表朝廷谢谢诸位给予朝廷的诸多捐助。
这次朝廷能退胡虏、定江南全仗各位的鼎立相助。
说罢孙露起身对着在场的股东深深的做了揖。
孙露的举动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
股东们受宠若惊的连忙起身回礼。
更有甚者还感动的热泪盈眶道:草民们能为朝廷效力是草民们几世修来的福气。
朝廷如此礼待草民。
真是折杀草民了。
是啊,我等乃是低贱之人。
承蒙朝廷不弃予以官爵。
实在是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朝廷的恩惠啊。
那些股东纷纷附和起来。
确实他们在资助义勇军北上时,并没有想过朝廷最后会给他们什么报答。
历来商人都时处于最下层的。
统治者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几代人辛苦经营的家产顿时就会化为泡影。
在他们看来资助朝廷完全是为了花钱消灾。
但这次朝廷的表现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监国的唐王不但亲自下了诏书表彰他们。
还同意让他们捐官爵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这些股东或许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
如今孙露以朝廷大员的身份公开向他们行礼。
这些个股东怎能不感动。
看着下面股东感动的模样孙露满意的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
然后一脸正色道:诸位不必妄自菲薄。
商人又怎样?我孙露可以毫不犹豫的向天下宣布我就是个新安财阀。
没有我们这些个商贾。
估计现在靼子都要打到香江边了。
没有商会稳定物价。
哪来江南百姓的安定。
所以孙露希望诸位能明白一点。
那就是朝廷同商会是同舟共济、荣辱以共、不弃不离!孙露话音刚落,大厅里就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在众人眼中孙露无疑是他们的护身符。
所谓官商共生背靠大树好乘凉。
股东们知道只要孙露在朝一天,就有他们一天的好日子。
此刻能得到孙露这样的保证当然是幸喜若狂的。
只听孙露继续说道:既然是荣辱以共。
朝廷当然也不会就此亏待各位。
朝廷已经决定给予商会四条优惠政策。
其一、解除海禁、取消对外贸易的限制,朝廷只向进出口货物抽一重关税。
货物在大明境内的关税和杂税全部废止。
其二、取消盐铁官营制度。
在大明境内盐铁可以自由交易。
其三、废除赋役制,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买’民间商品。
其四、朝廷除即定的正税外。
其他赋税一律得经过议会同意才可实行。
各地方官府未经地方议会的同意不得收取任何赋税或杂费。
孙露的话音刚落所有的股东就象是看外星人般看着她。
一时间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过了半天杨开泰才会过神来问道:露儿啊,你这…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却见孙露从容一笑道:千真完确。
这是朝廷的公文。
只等唐王正式登基后再诏告天下实施。
不过,诸位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以免出现混乱。
这,这怎么可能?陈文豹看着公文激动的说道。
他那拿公文的手都不禁颤抖了。
取消盐铁官营?由议会决定是否征税?这是在历朝历代都没发生过的事情。
还有取消了那该死的赋役制。
看着文书上面盖的大印。
想起自己年轻时应役向官府交付贡赋由于没给够铺垫钱。
结果不但赔了钱。
还得象罪犯一样领受官司密钩的刑罚。
陈文豹不禁老泪纵横了起来。
不少年长的股东也跟着抽泣着。
忽然一个股东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磕头道:吾皇万岁!吾皇英明!于是包括杨开泰和陈文豹在内的所有商贾都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起来。
一旁的孙露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她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感谢皇帝。
带给他们这一切的不是皇帝而是他们自己。
忽然孙露的一声冷笑打破了这种虔诚的气氛。
只见她对着众人大声说道:诸位难道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吗!*******************************************************************************注解:押租制:是以佃权的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并常是加押减租,反映佃农以货币实力获得更多的自由。
永佃制:是使佃农有完备的经营自由,并可出卖田面,导致经营权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这是颇具现代意义的。
它不仅提高经营者的效率,而且使出卖田面和所获得的小租,含有垫支资本报偿的意义,使土地权力大为陵替了。
我国虽然从16世纪开始推行押租制和永佃制。
17世纪以后,押租制和永佃制都有所推广。
但在封建制度下个人的货币财产得不到保障因此押租制和永佃制未能成为租佃的主要形式。
也没能形成商业性质的租佃农场。
资本主义农场:就是农场或牧场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为了在市场上销售,即商业性农业或商业性牧业。
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业资本家。
他们雇用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改进耕作制度,用四圃轮作制代替休耕制,对土地实行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改进牲畜品种。
没实现机械化也能形成资本主义农场。
英国的圈地运动就造就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农场。
资本主义地租:土地占有者通过对土地进行资本主义耕作而得到的地租。
粮食地租:承租者是劳动农民,租佃土地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糊口,其租金可能比资本主义地租还高得多。
如果承租者自己没有土地,或者土地少难以维持生计之际,或者不租佃土地,便没有其他挣钱的机会之时,则粮食地租的条件便会特别苛刻。
明朝的地租属于粮食地租。
Hoho,今天的注解比较多看起来会有些头痛。
柳丁并没有特意学那个国家的土地改革。
只是按照情节这么发展下来。
目前来看书里的商会农场有那么点俄国村社加美国租佃农场的味道。
而新安财阀又类似于普鲁士的容克。
至于日后会培养出个什么东西嘛。
呵呵,柳丁自己也没底啦。
起点中文网 www.cmfu.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