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五章 第十六节 暗战(二)

第五章 第十六节 暗战(二)

2025-03-30 08:24:37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53启奏万岁,臣等五大臣与六部一致建议陛下理应极早登基,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择定七月一十八日登极最宜;倘若七月一十八日过于仓促,可以改为七月三十日…大殿上史可法认真的念着内阁关于唐王登基的诸多计划。

从唐王监国到现在也快两个月了。

由于广东方面的政务院接手朝廷的各个部门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唐王登基的日子一再的被延后。

直到三天前在孙露默许下内阁才开始着手登基事宜。

期间当然也有不少的大臣请求唐王尽早登基。

但识相的朱聿键每次都以十分谦和的态度表示自己作为藩王只是代理监国,不敢有多余的妄想。

这种一再谦让的态度倒是博得了不少大臣的好感。

至少没他刚监国时那么反感他。

坐在龙椅上的朱聿键显得波澜不惊,可在他的心里早就激动异常了。

终于能正式登基了!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做皇帝了!虽然住进了皇宫,虽然享受着皇帝的待遇,但没有皇帝的名份始终让朱聿键惶恐不已。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人废掉。

直到那女人点了头朱聿键心中的大石头才算落地。

当然他十分清楚就算自己正式登基还是要看那女人的脸色,还是要夹着尾巴做皇帝。

可这毕竟是大明皇帝的头衔啊!不过朱聿键的心中还有着一丝不安。

孙露上次就和他讲过要他签署一份契约。

可到现在还没让他签契约。

他也没看过契约上的内容。

该不会这女人是想要自己在登基后再发诏书将皇位禅让给她吧!想到这点朱聿键猛的一惊,不由的觉得自己后背一阵凉飕飕的。

他下意识的看了看下面站着的孙露。

此刻孙露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在朱聿键看来却是阴郁无比。

此时的孙露还不知道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朱聿键在为那份契约揣揣不安。

出于某种原因她还没有将《乙酉宪诰》交给朱聿键签署。

堂上的她正考虑着湖广的战事。

从张家玉传来的文书上看,目前的湖广情势很是复杂的。

左梦庚部、李自成部如今又加上了湖广巡抚何腾蛟的人马。

虽然何腾蛟和九江的袁继咸都已经正式接受了南京的调遣。

义勇军也顺利的接收了九江到长沙一线的城池。

不过湖广的问题不是是靠简单的军事行动就能解决的。

恩威并重才是解决正途。

幸好中举人出身的张家玉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很有分寸和技巧。

充分体现了萝卜加大棒的精髓。

希望家玉能在不久的将来给自己带来好消息吧。

孙露默默的想到。

这时堂上响起了朱聿键威严的声音:爱卿辛苦了。

就按爱卿所奏办吧。

诸位爱卿,还有本奏吗?没的话就退朝吧。

原来史可法念完奏章了。

孙露不禁整了整精神。

她可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在朝堂上走神。

那份奏折她两天前就已经看过了。

这次登基大典按照孙露意思是一切从简。

钱谦益也完全按照她的意思拟订了这份奏折。

朱聿键当然也没异议。

大概是长期被监禁的原因朱聿键本人没有其他藩王的某些陋习。

至少他不象朱由崧那样要孙露满世界的找癞蛤蟆做壮阳药。

还算正常人,但朱元璋的子孙都不是好东西。

这是孙露在心里对自己皇帝的评价。

无论朱聿键表现得有多顺从孙露都不会放松自己的警惕。

养条狗都要防着它咬主人,何况是养个皇帝呢。

正当众人以为可以退朝时,忽然有人大声说道:臣有本奏!孙露回头一看原来是户部尚书黄道周。

只见他出列道:启禀万岁,臣要弹劾宁波军管酷吏冯如琨滥用职权,虚报田地,滋扰乡里之罪。

这是宁波知府朱之葵同十六名乡绅的联名请愿书。

说罢便将奏则连带请愿书一起递交了上去。

一时间堂下的大臣们也吓了一跳。

军管酷吏?那不是直指兵部尚书孙露嘛。

朱聿键拿着这份奏折觉得自己就象捧着个烫手的山芋一般。

他看了看一旁的孙露又看了看下面一脸正气的黄道周。

还真是不好办啊。

就这么驳回黄道周?那其他的大臣会怎么想?况且人家还是证据确凿啊。

眼见着朱聿键有些为难时钱谦益连忙出列道:臣也有本奏,臣要弹劾宁波知府朱之葵诽谤朝廷官吏之罪。

哼,钱尚书你有何证据弹劾老夫。

老夫这里可是证据确凿啊。

黄道周冷哼道。

关于哪个冯如琨的底细他早已经查清楚了。

此人无功名以前不过是市集上一个说书的。

整个儿就是个小人。

不知靠着什么关系得到了钱谦益赏识被安排到宁波负责登记新的鱼鳞册。

仗着有军管会撑腰更本不把原本的宁波知府看在眼里。

黄尚书怎知老夫没有证据。

说罢钱谦益也拿出了一份奏折继续说道:这上面例数了宁波知府朱之葵贪赃枉法。

伙同宁波刁民奸商任意窜改黄册和鱼鳞册。

致使田亩与丁口失实;官田与私田相混淆从中谋取暴利。

请万岁明见。

钱尚书,你这是在翻老帐吗!朝廷早就诏告天下不再追究官吏以前的罪过。

黄道周怒目而视道。

老夫只是就事论事。

这上面的证据虽然是以前的事。

但朝廷这次重新登记黄和鱼鳞册正是为了整顿了户籍和地籍。

其间当然会查出以前官吏们的种种贪赃枉法之事。

或是没收某些刁民非法占有的官田。

由此可见冯如琨只是依法行事罢了。

还请万岁明见。

钱谦益不紧不慢的说道。

黄道周今天的举措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哼,难道说带着大批官兵闯入民宅也算是依法行事吗?一旁的苏观生跳出来驳斥道。

你这么偏袒冯如琨等人是何用意。

该不会钱尚书同他有什么瓜葛吧。

苏大学士说的是宁波城西的那块地吧。

按照鱼鳞册上的记载此地为官田。

不知为何上面竟然盖了一户胡姓人家的园子。

税官们觉得奇怪才带人到那里勘察的。

说罢钱谦益朝着朱聿键一跪道:万岁,黄道周所奏均为子虚乌有之事。

他们这是栽赃嫁祸。

还请万岁就此给个说法。

万岁明见,臣等所言句句属实啊。

请万岁明见!黄道周和苏观生一起跪了下来。

紧接着朝堂之上又有四、五个文官跟着跪了下来附和道。

如此这架势引得其他的大臣也窃窃私语起来。

有的摇头,有的不屑,有的暗自为黄道周等人担心。

而兵部右侍郎陈子龙先是扫了一眼自己的老上司史可法。

见史可法只是闭目养神着站在一旁。

仿佛眼前的事情同他无关。

继而陈子龙死死盯住了自己的新上司孙露。

此刻的孙露亦是一脸的镇静。

只要眼前这女人一句话黄尚书和苏大学士就会被贬斥吧。

陈子龙暗暗想到。

对于自己的这个新上司陈子龙的感情很是复杂。

一方面孙露打败了南下的清军救了大明;另一方面这女人却在把持朝政。

虽然她所推行的新法又是褒贬不一。

但就陈子龙在自己家乡上海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对朝廷的新法充满信心。

这女人究竟是忠?还是奸呢?此时的朱聿键双手拿着两份奏则心中不禁苦笑起来。

算了,这事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报着这种想法的朱聿键朝孙露问道:孙爱卿意见如何啊?回万岁,臣以为此事该派专人严查。

无论是冯如琨等人的滥用职权,还是朱之葵等人是诬告陷害,防碍公务。

一经查明证据确凿的话都要依法处置决不姑息。

至于黄大人和苏大人上奏此事也是为朝廷着想并无过错。

孙露出列大声的说道。

孙露的话不偏不倚,甚至还有些偏向黄道周等人。

是这女人公正无私,还是她另有图谋。

顿时朝堂之上又是一阵骚动。

黄道周和钱谦益都惊讶的看着孙露。

一个在想这女人耍什么花招?另一个则为孙露的不配合连叫可惜。

更别说坐在龙椅上的朱聿键了。

过了好一回儿反应过来的他咳嗽了一下宣布道:如此就照孙爱卿的意思办吧。

不过,以孙爱卿的意思派谁去查好呢?回万岁,臣以为。

此事交于兵部右侍郎陈大人办理再适合不过了。

孙露回头看了一下身后的陈子龙道。

陈子龙没想到孙露会在这个时候点自己的名。

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就听皇帝首肯道:恩,不错。

这是就交与陈爱卿去办了。

无奈的陈子龙也只好出列领命了。

却听孙露又上奏道:启禀万岁,臣也有一事上奏。

朱聿键听罢心想今天可奇了什么事都要来问自己。

不过这还真有做皇帝的感觉。

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朱聿键很有架势的说道:孙爱卿请讲。

启奏万岁,适才宜兴府衙来报淀山湖、长白荡、澄湖一带贼寇肆虐。

匪首赤脚张三以‘打粮’为名经常出没于苏州、松江、常州等地滋扰乡里。

金坛潘茂、潘珍的‘削鼻班’甚至多次聚众攻打金坛县城。

臣以为应立即调京师的一师二旅前去协助剿匪。

还百姓以安宁太平。

孙露恭敬的上奏道。

孙露话音刚落堂下一直一声不吭的史可法脸上微微有了一丝的诧异。

但堂上谁都没注意到他脸上这种转瞬即逝的表情。

而朱聿键则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兵是你的,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还用得着问朕?百思不得其解的朱聿键只好老实的答应道:准奏。

转而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他又问道:孙爱卿,听说你大婚之日快到了吧。

被朱聿键突然这么一问孙露楞了一下回道:回万岁,臣的婚期定在了六月二十六日。

哟,那就只差十几天咯。

爱卿一直为国操劳。

如今爱卿喜结良缘,孤也得有所表示。

朱聿键笑眯眯的大声宣布道:传孤口喻赐兵部尚书孙露一对玉如意,锦缎五百匹,黄金一千两,白银两千两。

另封其夫杨绍清为永顺侯。

臣谢主龙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露连忙跪下谢恩道。

虽然这里面一半的东西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但这却是皇帝对自己的一种封赏。

特别是给杨绍清爵位无疑会满足新安财阀们的虚荣心。

而周围见风使舵的大臣们更是忙着向孙露祝贺起来。

于是早朝在喜庆的气氛中开始又在喜庆的气氛中结束了。

黄道周等人的奏则仿佛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不和谐音符很快的就被人忘记了。

在朱聿键离开后,众人按着班序退出了皇城。

一路上不少大臣都借机向孙露贺喜。

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巴结孙露的绝好机会。

孙露当然也不客气这次她向所有的大臣都发了请柬。

甚至连一些同她关系恶劣的官员也无一例外的接到了喜帖。

至于给不给面子就随他们便了。

孙大人,这次能喜结如此天赐良缘真是可喜可贺啊。

看来老夫等人到时候也要来凑凑热闹了。

钱谦益抢先一步贺喜道。

是啊,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可草率行事。

不知孙大人准备的如何了。

有什么需要的话。

老夫可以尽些绵薄之力。

同为五大臣的沂城伯赵之龙的一席话明显带着巴结的成分。

诸位大人客气了。

婚礼的具体事宜都由夫家承办了。

到时候诸位大人只要能赏个脸过来喝杯水酒。

孙露就荣幸之至了。

孙露的脸不禁微微一红道。

毕竟结婚这事对她来说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传统婚礼中的三书六礼一样都不能少。

最让孙露抓狂的就是她还要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

这让她从那里去找嘛。

最后只能随便找了个同杨绍清相符合的八字糊弄了过去。

就在众人围着孙露道贺时,忽然从他们的背后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冷哼声。

孙露回头一看原来是黄道周等人。

只见他们鄙视的扫了孙露等人一眼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皇城。

一旁的钱谦益见此情形不屑的说道:一帮不识抬举的东西。

孙大人,刚才你真的不应该就此放过这几个老家伙的。

瞧他们现在嚣张的德行。

大人该不会也给他们发了请贴吧。

是啊,都给了。

看着黄道周等人的背影孙露似笑非笑的说道:钱大人放心,我敢打赌这次的婚宴他们一定都会赏脸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