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六章 第十节 生死界

第六章 第十节 生死界

2025-03-30 08:24:37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98人常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此刻在茂密的丛林中十来个衣着蓝缕的拖家带口的乡民正艰难的跋涉着。

很显然这些人故意饶开了官道选择了充满危险的丛林来躲避某些东西。

从他们的脸上你可以清楚的看到疲倦、恐惧与希望。

天空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

咳嗽声夹带着婴孩的哭喊声让人有些心烦意乱。

一个身材削瘦的男子脱下了被树枝划破的外套披在了抱小孩的妇人身上。

虽然满脸是泥水但依然可以从这个男子脸上看出一丝少有的书卷气。

只见他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朝身边一个个子矮矮的男子问道:嗣宗,这里离石柱还有多远啊?矮个男子停下步伐看了看周围说道:忆秦,应该快到了啊。

我听他们说从官道去石柱走了差不多有十来天吧。

可是嗣宗,我们都走了快一个月了。

现在还在林子里转。

这林子好象永远走不完似的。

我看还是问问黄阿爹吧。

身材削瘦的男子以担心的口吻问道。

他总觉得他们现在弄不好已经迷路了。

若真是那样的话可就大事不妙了。

眼前的这两个年轻人乃是四川万县的两个秀才。

身材消瘦的哪个姓符,名晓勤,字忆秦。

矮个子的哪个姓鲁,名誉,字嗣宗。

话说张献忠攻克成都,建大西国,仅两个月后便开科取士。

严逼各州县士子前来考试,不来者杀头,并连坐左右邻居十家。

当时的符晓勤刚好出门在外游学。

未能按时前去应考结果全家惨遭杀戮。

他虽然从同乡那里得知了此噩耗。

却也不敢回去生怕就此被抓,于是只好整日在各处躲藏。

碰巧在逃亡的途中遇到了昔日的同窗鲁誉。

符晓勤惊讶于原本矮矮胖胖的鲁誉现在已经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更震慑于鲁誉口中关于大西朝开科那天的惨像。

鲁誉提起那天所发生的惨剧时的眼神至今都让符晓勤觉得毛骨悚然。

死里逃生的二人在一番抱头痛哭后发现这四川实在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在得知清军南下的大军被击溃唐王在南京登基的消息后二人决计逃往南方。

计划是不错但这一路上大西军控制了各个官道的关口。

一旦发现有人逃往南方一律格杀。

因此大路是不能走的了。

只好改走人迹罕至的小道。

两人在满无目的的东躲西藏数十天之后才遇到眼前这些同样逃亡去南方的老百姓。

于是决定一起结伴而行。

怎么?符相公是怕老汉我把你们卖了啊。

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了。

只见一个头包青布的老汉正笑呵呵的看着两人。

黄阿爹误会了。

我同鲁兄只是希望能早日逃出虎口回到天朝罢了。

符晓勤连忙拱手道。

要知道眼前的这个老汉是他们这次南逃的向导。

如果没有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带路估计这些人是很难走道这里的。

当然那些逃难者给予的报酬也是异常丰厚的。

毕竟这是一件要冒大风险的买卖。

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两位公子放心吧。

喏,前面就是生死界了。

这树长得太密了我们这里看不清。

我已经让大牛他去前面把风了。

运气好的话,今晚我们就能在赤旗军的难民营里过夜。

黄阿爹指着前边犹如青帐般的树林说道。

虽然从这里望过去什么也看不见。

但黄阿爹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都兴奋鼓舞了起来。

仿佛已经看见对面的新世界了。

于是众人连忙整理起了自己的行装。

连原本还在哭泣的婴孩此刻也停止了苦闹。

黄阿爹依在树上从皮口袋里摸出了一根烟叼在口中。

接着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根火柴在一旁的石头上划了一下。

狠狠的抽了口烟后黄阿爹觉得自己放松了不少。

每次在将客人带过界前他都会点一支烟让自己放松。

就象他每次都会说同样的话鼓舞这些客人一样。

经过漫长的跋涉以及恶劣的天气几乎所有的人都心情沮丧,体力消耗也很大。

但整个逃亡旅途中最危险的阶段现在才刚刚开始。

黄阿爹一边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一边抽着烟。

这烟是在对面的市集上搞到的价钱可比水烟贵得多。

那里有一个赤旗军的大营。

贩马的、贩烟的、贩盐的都聚集到了那里希望能找机会走私些私货到大西。

于是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大集市。

在那里好象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买卖都能赚钱。

黄阿爹做的这个买卖是最特殊的一种——贩客。

贩客可是个好营生,那些富户土财为了躲避大西军不惜花大价钱逃往南方。

作为向导的黄阿爹往往能得到一大笔领路费。

这些钱足够他们买上两支上好的鸟枪以保证这种买卖可以继续。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要去南方的人越来越多起来。

其中更多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这些人没有什么财物一年守着一点薄地勉强糊口。

当初张献忠入川时他们可是俱焚香猪酒粮草远迎十里的。

可如今却象是要逃避瘟疫一般放弃自己的家园逃往哪个充满狗官的南边。

大西军分道屠戮蜀中的各府各县的草杀作风让蜀中百姓天天生活在恐怖之中。

没有粮食、瘟疫肆虐再加上兵祸不断。

人们发现所谓替天行道的大西军比原来的明军还要残忍、比原来的土财还贪婪、比地狱里的神魔更恐怖。

不过这种集体逃跑行为无疑是刺激了大西军。

对于那些妄图逃往南明的老百姓大西军的惩罚是严酷而又残忍的。

一旦被发现有人逃跑往往是要连坐左右邻居十家。

可饶是如此依然不断的有人逃往石柱等大西与明的交接处碰运气。

黄阿爹他们不是在碰运气。

他们能在这里做上一年多的买卖是有他们自己一套特殊的背景。

否则他们也不会有信心收那么高的酬金。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回来了。

和黄阿爹一样他头上包着青布,身上还背了把鸟枪。

只听他镇定的说道:阿爸,生死界那里看上去没事。

我们现在就可以过去了。

黄阿爹很舍不得似的抽干净了哪个烟屁股将烟头一丢道:行,让大伙儿快点赶路。

争取在申时过界。

哦,年轻人点了点头连忙跑去通知其他人了。

一旁的符晓勤听他们这么一说疑惑的问道:黄阿爹,我们申时过界行吗?为何不选择在晚上借着夜色过界呢?晚上过界?你想挨义勇军的枪子儿吗?符公子,听我老汉的话没错的。

你还是做好准备待会儿跑得快点吧。

黄阿爹嘿嘿一笑拍了拍符晓勤的肩膀道。

由于大西军擅长偷袭因此义勇军在入夜后的警戒异常森严。

一旦发现有异常动静往往就是一阵齐射。

可不管你是跑来做奸细的还是逃难来的。

于是众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后突然眼前一片豁然开朗。

只见他们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条约莫2000步左右宽的空地绵延数十里。

很显然这是在砍伐大批树木后出现的一条人工界限。

在这么一条宽阔的空地上任何东西都不会逃过四周几个了望台的监视。

黄阿爹指着一边一座插着大西旗帜的了望台说道:这是大西军的了望台。

那里一旦发现了我们就会马上放见箭的。

大家待会儿跑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脚步万不能停下来,更不要回头去看它。

说罢黄阿爹又指了指对面飘着红旗的了望台道:大家看那里就是大明的大营。

你们只要跑到那里就自由了。

千万要记住只要盯着那红旗的方向跑就行。

脚下千万不能停下来知道吗!众人听罢充满希望的望了望那红旗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

此时黄阿爹又拿出了几块白布交给众人道:那好,大家先把这白布包在头上。

待会儿明军见了就不会朝你们开枪了。

于是大家赶紧将白布包在了头上。

有几个人生怕包得不牢还撤了根细长的藤蔓扎在头上。

眼见众人做好了准备。

黄阿爹让儿子先跑到前面望了一风。

待见儿子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后。

他回头朝着众人一挥手喊道:跑啊!顿时这些人就象兔子般没命的朝对面飘着红旗的地方跑去。

而黄阿爹和他的儿子则架着那抱孩子的妇人一起拼命的跑着。

在他们的身后很快就穿来了一阵锣鼓声和叫喊声。

紧接着零星的弓箭在他们的耳边呼啸而过。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身后死亡的气息。

这一刻符晓勤觉得自己的肺都快烧起来了,心几乎跳到了嗓子。

可希望就在眼前符晓勤觉得那面红旗离自己是如此的近几乎触手可及。

当符晓勤等人使出吃奶的劲向明军大营逃跑时。

大西军营中一个身材魁梧,面容俊朗的青年将军正神色凝重的看着底下逃跑着的老百姓。

那道原本英气十足的剑眉此刻却紧紧的拧着。

眼前的这个青年将军正是大西四大将军之一的安西将军李定国。

李定国虽然只有二十五岁却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

十岁开始从军的他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勇不可当。

军中人称小尉迟。

十七岁时,他便已经成为张献忠手下的第二号大将。

二十一岁的时候更是立下了奇袭襄阳,擒获明亲藩襄王大功。

这次张献忠在成都即位称帝,李定国受封安西将军。

地位仅次于孙可望,可以说是大西朝的第三号人物。

但他并没有象孙可望那样留在张献忠身边。

而是被调到了东南边境同明军的赤旗军对峙。

谁都知道这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之一。

如今四川大多数的州府还是归顺了大西。

只剩下石柱的秦良玉部以及一些小土司还在附隅顽抗。

可以说在蜀中大西已经大势已定了。

对于立国蜀中的大西来说以为蜀中躯,关中,荆州为两翼。

两翼各出兵便可夹击洛阳以图中原。

因此关中、荆州二地对大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可惜目前关中在清军手中,而荆州乃至整个湖广则在明军手中。

最近秦良玉部又同荆州的赤旗军连成了一线对大西的东南边境形成了一道弧行的对峙屏障。

而附近各个苗家、土家、侗家的土司受总兵秦良玉的影响也站在了明军一边。

在万州到石柱一线清出了一大片无人区来对付大西军以战养战的劫掠手段。

再加上对方再武器上的优势,因此李定国兵力虽多却占不了任何的优势。

南明的清壁更是使得李定国部的粮饷问题日益的严重起来。

大西的朝廷已经很久没向李定国发放足够的粮饷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

毕竟大西军向来都是向敌人要粮饷的。

如果在敌人那里夺不到的话就只能向老百姓抢了。

李定国并不想这么做无论怎样他们都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入川的。

他不想就此滋扰百姓。

为了解决粮饷他的一部分部队不得不就地屯垦开荒。

但其他的大西各部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草杀、掳掠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李定国清楚他们现在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杀人魔王。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定国也很无奈。

现在大西的情况类似于当年的蜀汉。

但张献忠毕竟不是刘备,而他手下也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治世能臣。

历来他们都是占领一个地方然后再放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地杀戮。

这才使张献忠麾下的人马有存在下去的活力。

如今固守一地的张献忠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

可效果并不好。

免三年租赋说起来好听。

但是没了赋税大西朝哪儿来钱粮供养军队。

哪儿来的钱供养皇帝舒适的生活。

只好不断的抄家,大户抄干净了再抄小户。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穿越无人区逃往对面的南明。

虽然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严禁民户南逃。

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但李定国对此始终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

对那些逃户边境上大西士兵一般只放箭不出击。

至于射不射得中那就是士兵水平的问题了。

或许这也是李定国现在唯一能为那些个百姓做的好事。

其实李定国的人马在大西军中是纪律最好的一支。

他亲自定立的约法五条:不杀人、不奸淫、不抢财货、不宰耕牛、不放火。

在大西军中实数异类。

但在这一点上对面明军做的比他还要彻底。

那赤旗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让周围所谓的义军黯然失色。

也由此让李定国对对面的赤旗军佩服不已。

希望这次吴大人和谈能成功吧,看着符晓勤他们逃入了对面的树林李定国不由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