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六章 第十二节 首相

第六章 第十二节 首相

2025-03-30 08:24:37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287孙爱卿,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

朕不知道没有爱卿朕将怎么办。

这简直就是本朝第一大喜讯!暖阁中朱聿键兴奋的来回走着。

李自成死了。

李自成死了。

哪个差点推翻整个朱明皇朝的李闯终于下地狱了。

朱聿键不知道此刻要如何的形容自己的心情。

庆祝,是的。

一定要好好的庆祝一翻。

想到这儿朱聿键提高了嗓门道:快,快让光禄寺做好准备。

朕要摆宴犒赏将士。

这是天大的功劳。

一定要好好奖赏。

所有将士连升三级。

哦,不,不够。

该怎么奖赏呢……一旁身为首相的孙露冷冷的看着有些语无伦次的朱聿键。

没有孙露的首肯一旁的书记官丝毫没有记录圣旨的意愿。

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农历十二月初七,张家玉所率的义勇军第二军团在松子关全歼左梦庚残部并击毙其本人。

这一大捷标志着长达半年的湖广之乱终于划上了句号。

而另一个令人头痛的人物李自成也在数天后死于一次民团的伏击。

地点竟然还是在九宫山。

这样的结局让孙露多多少少有些哭笑不得。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宿命吗?孙露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象自己同这个颇有争议的闯王见面时的情景。

但是现在就只有湖广巡抚何腾蛟兴奋的跑来告诉自己他的人马做掉了李自成。

幸好这位何巡抚还算识大体。

没搞什么鞭尸、枭首之类的过分举动。

而是将李自成的尸体交给了张家玉处理。

也使得义勇军能顺利的接收李自成的残部。

不过李自成的死加上这次的麒麟事件却让孙露清醒的认识到了她所要面对是怎样一个特殊的国家。

就象鲁迅先生曾经说的那样对中国老百姓而言,中国历史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些日子孙露无疑是在切身体验着这一论调。

朝贡大典已经过去数十天了。

但它的影响远没有就此结束,反而是愈演愈烈。

以钱谦益为首的江南儒林人士一反东林党讲究实学批判神学的优良传统。

竟然也借着这次进贡的长颈鹿大肆的鼓吹天降麒麟,圣皇仁德,变法兴国。

仅仅在朝贡大典后的第二天翰林院就炮制出了一篇《麒麟赋》来颂扬皇帝的仁德以及朝廷的德政。

这股鼓吹圣皇仁德,变法兴国的风气在短短的十来天内便席卷了整个江南乃至岭南地区。

上至学究大儒下至贩夫走卒几乎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状态。

这些人叫嚣着隆武帝是拥有仁德的中兴之主。

而隆武帝麾下的隆武内阁则是顺应天命治世之臣。

至于议会以及隆武内阁所颁布新政策都是德政的体现。

若是放在从前孙露早就已经嘲笑起那些老学究的无知了。

但如今的孙露却不会那么认为。

经过这些日子各方论调的变化孙露早已嗅出了其中的所赋含的深层意义。

从钱谦益和沈犹龙等人在行动和言论上的默契程度来看。

他们是有预谋的。

至少在见过长颈鹿之后他们已经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其实更本不用什么协议。

有时候只要一个眼神一句暗示那些老家伙们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孙露也一样。

她相信无论是沈犹龙还是钱谦益。

这些接触过传教士博览群书的学究不可能真的会象乡野村夫般无知。

他们应该很清楚那些动物究竟是什么。

更不会相信什么天降麒麟的鬼话。

但他们却在大肆利用着这个鬼话。

说白了就是在愚民!对于建立才一年不到的隆武内阁来说它在老百姓当中太缺乏人气了。

这一点相信孙露和内阁的大臣们心里都明白。

因此孙露在内政经济上同自己的小内阁可谓是绞进脑汁。

但这次的事件却让孙露沮丧的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的为老百姓解决温饱。

冒着风险为他们争取他们该有的人权。

呕心沥血的推行新的政策来使经济复苏。

可末了还没有一头长颈鹿来得赚人心。

那篇《麒麟赋》在颂扬隆武帝功德的同时也给隆武内阁照上了一层德政的光圈。

可以说目前的隆武内阁从未有过如此高的人气。

连乡野小村的孩童都会念那三句:天降麒麟,圣皇仁德,变法兴国。

看来真正无知的是自己啊!这些日子孙露常常在心中这样自嘲道。

身为21世纪的人孙露对这个时代老百姓的心理远没有钱谦益等人看得透彻。

随着天下大乱,朱明皇朝的衰落。

出于老百姓潜意识中对人主的忠。

他们急需寻找一个人或是组织来效忠。

或许准确的说是需要一个救世主降临。

李自成曾经充当过一段时期的救世主。

但他失败了。

张献忠又躲到了四川。

隆武帝的情况同传统意义上的明君相差甚远。

朝政还在被一个女人把持。

一切都不同于圣人所告诉他们的秩序。

可如今所谓的天降麒麟给了他们一个理由证明隆武皇帝和他的内阁是顺应天命的。

以孙露为代表的隆武内阁所推行的新法是天道始然。

于是老百姓为能给自己找到一个新主人而感到高兴、兴奋甚至狂热。

而隆武朝则以一句天降麒麟顺利的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升级到了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然而从那句圣皇仁德,变法兴国中孙露却也感受到了钱谦益等江南儒林对自己的承认。

他们明白以目前的情况更本不可能阻止孙露推行新法的步伐。

但他们同时又已经被绑上了孙露所构架的战车。

孙露的改革成功他们也跟着水涨船高,名利双收。

如果孙露变法失败那他们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

大家心里都明白想要变革,首先就要为民众塑造出一种坚定而单纯的信仰,让民众去信仰。

以孙露女子的身份在这方面本来就缺少优势。

因此钱谦益等人为了提升隆武内阁的人气敏锐的把握住了麒麟事件以借此来大造声势。

以孙露的身份和立场来说自己若在此时挺身而出驳斥这种论调的话在江南的士绅看来自己就是背弃了他们和自己的攻守同盟。

更将同整个江南的舆论对立。

这是孙露不想看见的。

因为新的钱法、银法即将实施自己正需要现在的这种人气。

于是在同阎尔梅等幕僚商议过后孙露最后还是选择的了暂时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和孙露的出发点不同阎尔梅认为既然钱谦益他们已经唱了红脸。

那孙露就要保持低调唱这个白脸。

戏要做足效果才好。

看来要完全的破除这种愚昧的神权思想。

只有开启民智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这往往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努力才能初有成效。

不过倒是便宜了眼前的这位隆武皇帝。

麒麟事件加上这次湖广之乱的平定让朱聿键多多少少有些飘飘然起来。

特别是李自成的死也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

现在的朱聿键还真有那么点自诩圣皇仁德的味道。

其实不止是朱聿键就连史可法等人都有些松懈了。

仿佛死了个李自成就完事大吉天下太平了。

然后划江而治,又可以春花秋月的过日子了。

就好象老百姓有了个麒麟天降的指示又可以什么都不考虑的混日子。

孙露可不想让他们太过的得意。

更不能让这种偏安的气氛蔓延下去。

于是孙露恭敬的向朱聿键进言道:臣代表义勇军全体将士谢陛下恩典。

能为大明效力是吾等全体将士的职责。

不过,臣以为目前不适宜为此大摆宴席。

李闯虽然伏诛。

但其的同情者亦不少啊。

恕臣直言这些人多多少少对李闯还是有些感情的。

朝廷这么大肆庆祝恐有不妥。

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朱聿键听罢不由的一楞。

不错,朝廷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北面的满清。

为了团结各方力量一同抗清自己也确实宣布过可以屏弃前嫌。

但李自成毕竟是大明的仇敌。

是逼死崇祯帝的凶手,没将其鞭尸、搓骨扬灰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

现在连庆祝也不让这朝廷也太委曲求全了吧。

虽然心里还有些不情愿朱聿键还是清咳了一声转口道:恩,爱卿所言极是。

这样吧,此事就交由孙爱卿全权负责了。

陛下能如此体恤民心,真是百姓之福,孙露恭敬的拱手道:不愧是百姓口中的仁德之君啊。

被孙露这么一捧朱聿键的心情舒服了许多。

孙露虽然把持了朝政但对朱聿键在礼节上从未跨越过臣子的本分。

更没有象历史上其他权臣那样嚣张跋扈。

这让朱聿键很是受用,也更加的信任起孙露来。

毕竟在他眼中孙露只是一个女人,而她的夫家不过是商贾出身地位低下。

其夫君更是懦弱。

想到这儿朱聿键更是笑得象朵花儿似的说道:朕身为一国之君,为百姓谋福乃是朕的职责。

朕尝以历代名君为榜样,勉励自己要勤于政事、宵衣旰食。

听着朱聿键大言不惭的话语孙露在心中暗想:说你是胖子,你就干脆喘上了。

那好就让你宵衣旰食一下吧。

于是孙露向后面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立刻就有人端来了一大堆的文书、文牒、奏则。

却见孙露恭敬的指着这些奏则道:陛下,这是六部这一个月来的奏则、文牒。

还请陛下定夺。

刚才还讲得起劲的朱聿键一看到这些东西,头立刻就大了起来。

孙露没理会他脸色的变化而是自顾自的报告道:吏部侍郎瞿式耜报奏边境各地流民日益增多恳请朝廷尽快解决流民的安置;户部来奏建议调整来年关税以控制我朝茶叶出口……随着孙露将那些东西一一报上朱聿键的脸色由原来的红润转为了苍白之后又转为惨绿。

如今许多政事均由孙露代为处理了。

朱聿键只要每个月象征性的处理一下部分奏章就行。

一开始,我们的隆武皇帝对这每个月奏章处理还真的很起劲。

不过久而久之每个月应付这些公文就成了他最头痛的过程。

从12岁起就被软禁的朱聿键更本就不懂这些政务。

而朱明藩王的不学无术又是天下闻名的。

虽然朱聿键在众多藩王中算是比较有学问的。

但随着孙露将六部日益的专业化以及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日益复杂。

朱聿键发现这奏章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那些政务也是越来越复杂了。

还有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

是的,朱聿键是想做有道明君。

不过他想象中有道明君的生活。

应该象朝贡时那样朝底下的百姓挥挥手,接受接受外国使节的供品。

偶尔发表发表一些冠冕堂皇的演讲。

或是在漂亮的御花园中被臣子奉承为圣皇仁德。

至于解决百姓营生、监督钱币发行、发动对外战争这样高难度的工作那就……只见我们的隆武皇帝大方的说道:一切就按孙爱卿的意思办吧。

爱卿以后可以自行决定嘛。

早就猜到朱聿键会这么说的孙露脸上却没多大的表情。

其实不止是朱聿键在面对政务时会显得束手无策。

就连史可法这样的老臣在面对新的行政制度都会有些无从下手。

现在的兵部、户部、工部完全是按照孙露的设定运转的。

这些部门中的骨干都是孙露的嫡系。

那些公务员大多是香江商会多年培养下来的精鹰分子。

可以不无夸大的说如果孙露现在撩担子整个南明将再次陷入瘫痪与混乱当中。

可饶是如此孙露依然以恭敬的语气说道:可是陛下,这些可都是重要的国事啊。

臣惶恐,臣若是这么做就是大不敬,恐引起非议。

朱聿键看了一眼孙露心想:你做的事有哪一件是不越权的。

不过在隆武皇帝的心中对这种情况却又有一种特殊的认识。

如果把朝廷比做一所庙宇的话那自己就是庙里的菩萨,而孙露就是庙里的主持。

想通了这点的朱聿键心情又好了许多。

可见做皇帝也是要有阿Q精神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大声宣布道:传朕旨意,从今往后如无紧急情况,各部公文奏章均交由首相代朕御览。

只见孙露谦恭的谢恩道:能为陛下分忧,臣下荣幸之致。

为了大明,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