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203首相府邸中孙露正静静的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带有积雪的海棠树枝。
天气是一天天的冷了起来。
可这京城的空气却是一天天的变得焦躁起来。
明年初的会试和即将召开的国会就像磁石一般将各地的学子士绅吸引到了帝都南京。
这可是隆武王朝的第一场科举、第一次国会。
其意义当然是非比寻常的。
士人们都知道这两件大事将关系着日后朝廷的正真走向。
将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无论是支持孙露的人,巴结孙露的人,还是鄙视孙露的人。
为了这一天都在努力的做着充足的准备。
比起外部的战争来,内部的争斗往往更为残酷。
看来又是一场硬战啊。
对此越来越深有感触的孙露不由一声长叹。
孙露意味深长的叹息引起了一旁阎尔梅的注意。
只见他微微一笑问道:首相大人,是否还在为这些日子以来江南士子们的争论烦恼?阎尔梅的提问将孙露又拉回了现实。
取得会试资格的学子们象朝圣一般涌向京师。
目前南京的客栈酒楼住满了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
他们中固然有只读圣贤之书的酸儒。
不过手拿长剑在酒楼茶肆中击剑而歌,大叫驱除靼掳的学子也不少。
沈犹龙的刑部这几天可是进入了完全备战状态。
搞得比李自成的残部入京还要紧张。
无论那个时代年轻必然伴随着铁血啊。
这种力量是宝贵的也是可怕的。
就看你这样去引导了。
想到这儿孙露点头回答道:哦,这些日子的报纸我也看了。
确实争论得厉害啊。
首相大人,各地的学子争论的越来越厉害了。
特别是所谓的内治派和北伐派现在几乎都快打起来了。
如此放任下去恐横生事端啊。
阎尔梅不无担心的提醒道。
身为江左三大家的阎尔梅在孙露出任首相后自动辞去了参谋长的职位。
而是以私人幕僚的身份留在了孙露的身边。
与此相对应的是萧云退出了孙露私人幕僚团。
这并不意味着孙露对萧云不再信任。
相反的由于两淮之战后期的失利。
让孙露意识到一个专职总参谋长的重要性。
因此她在军事上给了萧云更大的权限。
但相应的作为职业军人的萧云日后仅能从专业的角度向孙露提供意见,对政治不再过多参与。
对于孙露的决定萧云完全赞同。
毕竟他一向认为除了孙露之外任何武将都不能过问政治。
于是阎尔梅便顺利的替代萧云成了孙露的首席幕僚。
面对阎尔梅顾虑,孙露不由的沉吟了一下。
确实,就想阎尔梅所说的现在的各地的言论异常的复杂。
麒麟事件事件过后至少还有一部分的学者和士子能保持冷静。
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指斥麒麟事件是在愚弄百姓。
《香江评论》上主张天赋人权的文章同鼓吹圣皇仁德的文章几乎一样的多。
其中以云山学院的学子的驳斥最为激进。
许多孙露个人不能说的言论他们都代她说了。
这让孙露觉得不枉自己这些年来的努力啊。
更没枉费自己出钱办了这份报纸。
当然在外人看来他们这完全是在吃里扒外的举动。
但这次李自成的死却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争论。
一方面麒麟事件和李自成的死让不少人被复国烈火烧烤得坐立不安起来。
由此北伐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另一方面在平息内乱之后,相对应的要求内治以恢复国力的呼声也不小。
由于这两种论调直接影响着日后朝廷政策方针的走向。
关系到某些人是否能顺利的揣摩住圣意,通达仕途。
因此非但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对此争论不休。
就连各地的议会也充斥着北伐和内治两种声音。
北伐和内治本来只是两种治国方针。
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
谈不上什么谁好,谁坏。
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们是共通的。
但让孙露感到担心的是这种争论正在日渐退化成带有攻击性质的党挣。
北伐派攻击内治派是软弱的妥协者甚至是判国者。
秦桧 、贾似道的帽子满天飞。
而内治派则批判北伐派是在空谈误国。
为了成就一己私利,完全不在乎民生。
目前以孙露为首的隆武内阁还没发表过偏向任何一方的言论。
一想到会试即将到来,国会也即将召开。
如何引导舆论无疑是重中之重。
孙露不由眉头微微一皱问道:不错,此事关乎社稷。
沈尚书他们也提起过。
但都未敢妄下结论。
不知阎先生对此有何看法?只见阎尔梅慢慢的品了口茶道:北伐、内治之挣虽然由来已久。
但一直以来内治都是略占上风的。
这次湖广平定使得民心大振由此北伐之声也日渐高涨。
如今双方僵持不下。
国会召开又迫在眉睫。
在下以为朝廷是该表态的时候了。
一来可安民心,二来也是为朝廷日后的种种作为指明方向啊。
大人,若想力求稳妥的话理应偏向内治。
虽然会暂时另某些学子豪士失望。
但却能安抚民心啊。
这与其说是阎尔梅的想法,不如说是江南儒林的想法。
清军重创、湖广平定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让南方偏安思想又开始抬头了。
如果没有北伐派的呼声现在的江南早已是一片歌舞升平,乐不思蜀了。
孙露当然是需要北伐派的血性。
但她目前也不可能满足北伐派即刻北上的请愿。
同样的孙露也需要内治派的务实与冷静。
可亦不能就此给民众以偏安的错觉。
朝廷是一定要表态的。
但是如何表态,表态多少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行。
决不能草率行事。
阎尔梅见孙露听完自己的意见脸色却阴晴不定起来。
想来自己或许没把握住首相大人的立场。
难道孙露偏向于北伐派吗?但是从孙露这段时期的一系列举措看来她应该是偏向内治才是啊。
正当阎尔梅想要进一步试探孙露时。
一个侍从匆匆走了进来禀告道:启禀夫人,六部官吏求见。
哦,是这次公试的前三甲吧?阎尔梅听罢好奇的问道。
正是这次公试的前三甲。
各部都有三各名额可以参加这次的殿试。
这其中还有阎先生的老相识呢。
孙露微笑着回道。
虽然各部现在公务繁忙,各地的言论又颇为复杂。
但这次的公试总算是没让孙露这个始作俑者失望。
总的来说参加考试的官吏出于自身职位的关系都按照孙露所给的范围写出了让人满意的文章。
特别是各部的前三甲可谓是文采与内容并重。
其中以礼部侯方域的文采与立意最为出众。
又以兵部甄旭升的文章最为专业。
毕竟身为第三野战军参谋出身的甄旭升在军事方面更有切身的感受。
到是我们的陈家明总督大概是因为公务繁忙的缘故。
这次只是及格通过而已。
不过陈家明本人对这样的成绩单却是一副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喜悦表情。
是嘛,听说这次朝宗和辟疆也在其中啊。
作为复社创始人之一的阎尔梅对复社成员这次的成绩当然格外的关心。
恩,据说今年的状元光禄寺的侯少卿可是呼声很高啊。
阎先生不如和我一起去见见他们吧。
反正大家都认识。
孙露起身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阎尔梅说罢便随着孙露来到了偏厅。
此时侯方域等人早已等在了那里。
眼见孙露和阎尔梅出来了。
连忙朝二人行礼。
直到两淮之战过后孙露才知晓阎尔梅虽没什么功名但他在江南儒林的声望丝毫不逊色于礼部侍郎陈子龙。
而在座的这些官吏大多比较年轻按照辈分算来确实也不妄受这一拜。
大家见了礼后便安资格入席就坐。
只见孙露起身扫视了一下众人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
日后还需诸位众志成城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
我孙露在此代表内阁先敬诸位一杯。
不敢,不敢。
那些官吏们立刻便受宠若惊的站了起来。
却听为首的侯方域恭敬的说道:首相大人德高望重。
理当学生们敬大人才是。
阎尔梅斜眼看了一眼侯方域不由的暗自点头。
侯方域自称学生而不是属下颇为另人回味。
历来官僚之间就讲究门徒之说。
往往有了一层师生关系这在官场上的关系就进了一步。
有时候这种师生关系更类似于门客。
却比门客更为的隐秘。
以孙露的学识当然做不了侯方域等人的老师。
但侯方域这么自称却又是情有可原。
要知道通过殿试的士人往往自称是天子门生。
而如今这公试无疑就是眼前这位首相大人主持的。
因此这些官吏也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首相门生。
孙露又何尝不知晓侯方域的用心呢。
能被这些士人以这种方式接受已经让她很心满意足了。
将杯中的水酒一饮而尽后孙露笑得更灿烂了。
她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坐下道:诸位别太拘谨了。
倒是弄得我这主人不好意思啊。
孙露的话语让众人轻松了不少。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妙龄女郎。
而不是什么面容严峻的一代枭雄。
底下的冒辟疆也发现比起上次见面时孙露虽然多了几分威严但那种平易近人的气质依然没变。
不过对于那次的见面冒辟疆并没象侯方域那样为错过孙露而感到懊恼。
此时却听孙露举杯象他和侯方域问道:侯公子、冒公子算算离我等上次见面也有一年多了。
没想到我等真的同朝为官了。
当时是学生孟浪,不知天高地厚倒是让大人见笑了。
侯方域和冒辟疆齐声说道。
想起那日孙露见面时的情景以及后来涉及到的弘光太子案两人心中不由一阵怅然。
这世事还真是难料啊。
两位可太过谦虚了。
诸位文采风流又能在朝廷最需要人才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解朝廷所急,着实难得。
诸位的文章朝廷已收为范文。
也算是作为天下士子的楷模吧。
紧接着孙露想了一下又继续问道:如今天下士子齐聚京师相信也有不少卧虎藏龙之辈。
不知诸位可否向朝廷推荐一二。
众人听孙露这么一说纷纷点头私语起来。
却听冒辟疆毫不犹豫的举荐道:昆山顾炎武行奇学博。
实为朝廷所需的人才。
冒辟疆的话一出口。
侯方域和阎尔梅都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顾炎武原名顾绛。
清军南下时改名炎武。
这个十四岁便参加的复社的江南名士众人怎会不知晓。
可在这次的麒麟事件中顾炎武却公开的放言道:说君主是受命于天,或说天降麒麟圣兽,或说梦兆,或说神托,如此荒唐而恬然不以为怪。
显是愚不可及的。
他的举动和言论在其他人看来摆明了就是同内阁和商会作对。
冒辟疆怎能在这种时刻当着首相大人的面提起那个不识相的人呢?昆山顾炎武?好象是这次国会议员中的一员吧。
孙露回头向一旁的阎尔梅问道。
是的,首相大人。
不过,此子狂妄不羁。
常有过激言语。
阎尔梅点头回答道。
不过孙露对顾炎武的文章却很是欣赏。
这次的麒麟事件从某方面让孙露看见了天赋人权的脆弱。
这本不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思想想要在这片专制的土地上发芽是何其的困难。
然而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却让孙露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让她真正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民权思想。
这种思想不是她从未来带来的,也不是从西方传播迩来的。
是完完全全扎根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民权思想。
想到这儿孙露以期盼的口气说道:我倒是很希望能在今年国会召开时倾听这位顾议员的演讲呢。
他的话毕竟也代表着一部分百姓的心声。
既然他都敢说,朝廷又有什么理由不敢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