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六章 第三十五节 朱仙镇

第六章 第三十五节 朱仙镇

2025-03-30 08:24:38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50自从徐州的明军在一日之内攻克归德后,整个河南的清军犹如惊弓之鸟般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清河南总督巩阿岱更是一方面连书数封血书以企求援。

另一方面则急调河南府重兵在朱仙镇扎下大营,与开封城互为犄角。

此刻开封府中的巩阿岱比起几个月前仿佛老了十岁。

归德的陷落是迟早的事,明军的大举围攻开封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然而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明军不温不火的进程。

那种感觉就象脖子上被人套了一个绳套。

对方不急于收绳套而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绞杀着自己。

巩阿岱当然不会就此坐以等毙。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就绝不会放弃。

想到这里巩阿岱起身渡到了地图前。

如今明军已经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开封。

太行山上的流寇还为剿清山西和陕西的援军就指望不上了。

巩阿岱所能寄托于黄河以北山东、直隶的满达海部。

据悉满达海已然征集了二十万大军赶来救援不日便能抵达黄河以北的陈桥。

巩阿岱当然知道这二十万人马只是用来安抚军心和民心的。

其间真正的主力只有满达海的正红旗部和尚可喜部的三万于人。

其余的便是些三教九流之辈,更多的则是被来作壮丁的普通百姓。

总数加起来绝没有二十万人。

其实就算没有满达海的援军开封府的清军在数量上依然超过了围攻而来的明军。

可是巩阿岱清楚现在的明军是不能以数量来计算的。

装备精良的明军在野外能以数千人的兵力歼灭数万人马的清军。

这样的战斗力确实令人恐惧。

而图赖、准塔等部的全军覆没也成了八旗子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巩阿岱等人现在既期望于同明军再次正面一战,又害怕同明军再次交锋。

期望的是能通过一次绝对的胜利再次找回八旗子弟的信心。

害怕的是如果再次惨败那么对所有八旗将士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正当巩阿岱向河北望眼欲穿,都把一线希望寄托在满达海所率的救兵上时一个亲兵跑来禀告道:启禀将军。

怀顺王耿继茂求见。

什么?怀顺王耿继茂到了。

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巩阿岱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前脚才盘算满达海的援军何时到,这后脚耿继茂便来了。

怎能让他不兴奋。

还未等巩阿岱话音落下大院中便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巩阿岱将军,好久不见啦。

啊,是怀顺王啊。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巩阿岱见耿继茂径直的进了门。

连忙起身迎上前去。

那里,倒是在下突然前来打扰了将军办公啊。

耿继茂老练的寒暄道。

自从其父耿仲明战死后年轻的耿继茂便顺理成的继承了其父的爵位。

然而两淮一役耿仲明部和孔有德部均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因此耿继茂虽然得到了怀顺王的爵位却失去了汉军正黄旗旗主的地位。

两人在一番客套之后坐了下来。

一旁的下人两忙端上了香茗。

巩阿岱品了口茶后客气的向耿继茂问道:不知王爷这次带了多少兵马前来?现又驻扎何处啊?这次本王率八千子弟兵随多罗亲王一同南下解开封之困。

现同喀喀木克将军一起驻扎在黄河南岸的柳园渡。

朝廷能给耿家这次机会耿家感激不尽。

我耿继茂与八千子弟兵定将浴血奋战为我爹报仇,为朝廷尽忠!耿继茂慷慨激昂的说道。

这次他所率的八千人马都是耿家的亲兵,个个都效忠于怀顺王王府。

年轻气盛的耿继茂对于这次南下作战充满着信心。

他不但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更要重振耿家的声威。

看着耿继茂稚气的脸庞巩阿岱不由的在心中叹了口气。

看来眼前的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

过于自信会带来灭顶之灾。

于是他试探着提醒道:王爷可不能轻敌啊。

明军狡诈又拥有利器相助。

一切还是要从长计议。

将军教诲的是。

耿继茂礼貌的回应道。

但在他的心中却有了一丝对巩阿岱的轻蔑之心。

还两蓝旗的重臣呢。

竟然如此畏敌如虎!不过巩阿岱究竟是河南总督,在满达海来之前各路人马还是要听他的调遣的。

于是耿继茂转而认真的汇报道:这次本王前来除了同将军联系外。

还调运来了一批粮食以解开封燃眉之急。

哦,王爷还运来了粮食!巩阿岱一听有粮食运到立刻就来了精神。

要知道开封人口众多,号称百万,粮食都靠外边运来,一旦被围日久,很难固守。

前些年李自成虽然放水淹过开封。

然而巩阿岱在驻扎开封后便将周围十里之内的百姓通通裹胁入城并且见着房子就烧,见着田间的麦子就抢。

饶是如此这开封城内的粮草依然很是捉襟见肘。

如今粮草一到巩阿岱对固守开封就更多了几分的信心。

是的,多罗亲王希望这些粮草能帮助开封固守一段时间。

待到大军赶到再里应外和一举消灭来犯明军。

耿继茂挥舞着拳头狠狠的砸在桌子上道。

好!只要我等上下同心。

定让他们这次有去无回!说着巩阿岱不禁将目光又投到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红圈圈上。

那里鲜明的写着三个大字朱仙镇。

*******************************************************************************朱仙镇乃是河南重镇,自宋、金起便颇富盛名。

古时从南方到开封,或由开封往南方,有东西两条路。

东路由瞧州、商丘继续向东南,过淮河到长江北岸,然后或往南京,或往扬州,路再分开。

西路则经过朱仙镇,由许昌、叶县、南阳到襄阳,然后或经武昌去湖南和两广,或到荆州沿长江人四川。

云南和贵州的士绅、举子、商人要去北方,也是取道襄阳、南阳、朱仙镇,然后由开封过黄河北上。

至于豫南各府州县的人们去省城、北京,或往山东,朱仙镇也是必由之路。

如今东路商丘的归德府已然落入明军手中。

西路的朱仙镇便成了合围开封的重中之重。

加之此地更是当年抗金名将岳飞大战金兵之处。

时光流转五百年前的那场未完结的战斗终究是要在今天来个了结的。

于是在巩阿岱忙着调兵谴将,四处求援时,驻扎汝宁府的第一军团第七师协同湘西独立龙骑兵旅也迅速集结,经由扶沟和尉氏,直逼朱仙镇。

黎明时分,大地上拢起一阵薄薄的白雾。

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一队人马正急速的奔驰着。

马蹄声夹杂着兵器碰击的声带着轻快的节奏。

渐渐的前方的雾气中忽然出现了点点星光般的灯火。

骑士们一见着那灯火不由的加快了马鞭。

马儿受惊似的嘶叫了一声跑得更快了。

而那雾气中的营垒也越来越明显起来。

营垒外围掘了不少壕沟,壕沟内是用木桩与铁丝组成的障碍。

鲜红色的军旗在白雾中若隐若显。

此地便是水坡集,正面对着朱仙镇。

明军到达朱仙镇外围时清军早已在朱仙镇修筑了工事。

在水坡集和朱仙镇一带方圆几十里以内集结了大量的人马,而老百姓则少得可怜,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逃空了。

少数没逃走的大多被清军拉去修筑营盘了。

他们挖沟引水环绕营盘,还在西北、正北两处各设了多个营盘。

因此在地形上,清军所占的地势较高,而明军占的地势较低。

在人数上清军也以六万人马的优势与明军二万人马对峙。

若不是东路王兴的两个师从归德压近瞧州估计清军在朱仙镇投入的兵力将更多。

那队骑兵亮出令箭后,沉重的木门嘎吱一声被推开了。

为首的骑士用马刺刺马,马儿顿时暴躁了起来,用蹄子跺了三下,定了神之后,飞也似的冲进了大营。

虽然天还没透亮,大营中的战士们却已经早早的起身操练了。

那骑士在主帅的营帐前一扯缰绳翻身下了马。

顺手将斗篷上的帽子抚了下来露出了妇人特有的发髻。

李夫人,师长他们正在大帐里等你呢。

负责牵马的勤务兵敬了个军礼报告道。

知道了。

我这就去禀告。

那妇人点了一下头将缰绳交给了勤务兵便迈着利落的步伐走进了大帐。

大帐中七师师长姚金正同几个军官正一脸严肃的研究着最新的战事。

中间的沙盘上插满了小旗子。

一同讨论的还有高桂英等几个李自成的旧部将。

当年李自成三围开封城,虽然最终都没有攻下开封。

但对于开封周围的地势高桂英等人却是了如指掌。

按照高桂英等人的指点如今的明军的所处的位置正是当年官军所占地势。

就地理位置来看对七师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目前作为主力的七师驻扎在水坡集的正北,直接面对朱仙镇,东西数里。

湘西龙骑兵旅则在水坡集的西北边扎下营寨,与七师的左翼衔接。

至于水坡集东北空出的位置则由高桂英所率的汝宁府国防军填补以为侧应。

报告,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高桂英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贴身侍女李慧英。

只见她喘着粗气,头发微,湿暗褐色的斗篷上也粘满了泥水。

高桂英见状心中不由一紧连忙问道:怎么?那里已经被靼子占了?回娘娘,没有,李慧英喘了口气回道:贾鲁河的上游没有清兵把守。

不过在水坡集与堤坝之间有清军的一座营寨,把守得十分严密。

我们是抄小路过去的。

我怕中间出事儿,留了几个姐妹在那里看守。

自己带人先回来报告了。

恩,干得好。

高桂英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她回头指着地图上的一处空白向姚金说道:姚师长,在这里应该还有一条河流穿过。

此河名叫贾鲁河从西往东流经朱仙镇。

如今正是旱天,人马不能无水。

清军又地处上游,地势对我军很不利。

当年闯…李自成便是命李过将军在朱仙镇的西边立营从上游恰断了水坡集的水源。

至使左良玉部自乱阵脚,最后才在朱仙镇大败官军。

目前看来清军好象还未在贾鲁河上游安营扎寨。

哦?此话当真。

姚金听罢不由一惊。

地图上并没有标注有这么一段条河。

但他也确实听说过当年朱仙镇大战中李自成卡断官军水源的事。

如今被高桂英这么一提醒姚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不止是姚金就连当年的左良玉、丁启睿也是在河床干涸、掘了井二三丈深还不见水后才意识到水源被卡断了。

当然真到那时侯才发现一切也就晚了。

突然断水对士气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于是姚金连忙向李慧英询问道:李夫人,据你们的观察清军的营寨离水源有多远?回将军,约莫十里左右。

李慧英回道。

那好,你的人继续在那里监视。

我会派一个营的兵力协同你们民兵突击占领贾鲁河水源。

记住行动要快,要隐蔽。

不能让清军洞察道我军动向。

以防其抢先一步炸断水源,或是向水源投毒放药。

姚金想了一下果断的命令道。

是。

我这就去准备。

李慧英领命后便兴匆匆的走了出去。

高桂英见李慧英出了营帐不由担心的向姚金问道:姚师长,就几百人占领水源是否太少了些啊。

万一清军发现了我军的营盘趁势抢夺那该如何是好啊。

高夫人放心。

警卫营的战斗力不比普通的部队。

配上一门火炮守住河的上游不会有问题的。

姚金自信的说道。

可高桂英却不这么认为。

这次明军进攻朱仙镇的兵力实在太少了。

主力才一万多人。

就算加上自己的人马也不过二万余人。

想当年闯王每次出征不都是几十万人大兵压进。

朝廷又不是没有人马。

高桂英很快就想起了张家玉的第二军团。

那支部队的战斗力让高桂英等人心服口服。

于是她不禁感叹着说道:若是张将军的第二军团在就好了。

姚金听罢倒也不介意。

只见他抬头向西北方向眺望了一眼喃喃自语道:是啊,就看张军长他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