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六章 第三十六节 洛阳之战(一)

第六章 第三十六节 洛阳之战(一)

2025-03-30 08:24:38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242凛冽的寒风从山涧呼啸而过。

红日照耀在成片的松柏之间,枝头上积压的厚重积雪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

在这郁郁苍苍的松柏之间隐约可见一所庙宇若隐若现。

此地便是著名的洛阳关陵。

这关陵因四周环绕柏树林子,故又称关林,坐落在龙门北边几里处,从龙门到洛阳的大道旁边。

据说是当年曹操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

自南宋后,民间对关羽崇拜愈来愈甚。

历朝的帝王也提倡关羽忠君重义的品德。

便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又称为武圣人、关圣帝君,在全国各地大修关帝庙。

加之明朝《三国演义》的流行。

这关羽埋头的地方,周围庙宇的神殿廊庑越盖越雄伟华美,院里院外的石碑越立越多。

然而如今战乱肆虐这武圣的庙堂却显得冷冷清清少有人问津。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关陵原有的肃穆与宁静。

马蹄在积雪上践踏出一连串显眼的蹄印。

这些打扰者有些身着绿色军装,有些则身穿着铠甲。

他们坐下的马儿们昂首萧嘶显得精神抖擞。

却听一个身着铠甲的中年男子用马鞭指着前面的庙宇向为首的将军介绍道:张将军,这里便是关帝庙了。

关老爷的头颅便埋在这里。

既然此地是武圣人庙。

我等就不能造次了。

大家还是下马前行吧。

为首的将军连忙带头翻身下马。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第二军团军团长张家玉。

如今乃是隆武三年的大年初八。

此刻的南京还沉浸一片庆祝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

王兴的第一军团则在开封外围同清军的十万大军紧张的对峙着。

可原本该在南阳驻扎的张家玉和他的第二军团却出现在了离洛阳城四十五里地远的延秋镇。

然而按照兵部的计划如今王兴的第一军团正在开封城的外围吸引着清军在河南以及河北大部分的兵力。

然而这次明军行动的真正目标却是——洛阳。

显然洛阳的天险并没挡住明军前进的步伐。

张家玉的第二军团就是在这寒冷的初春从龙门关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越了熊耳山与伏牛山打开了洛阳南方的门户。

而这一切除了要归功于明军事先完备的计划与准备外。

更主要的是有了伏牛山和熊耳山上各山寨义军的鼎立配合。

而那身着铠甲的中年男子便是伏牛山的义军首领刘洪起。

这次正是他带着伏牛山上三十六个山寨义军为明军主力指引道路张家玉才能如此顺利的通过龙门。

只见张家玉抱拳向刘洪起邀请道:刘将军,我们就一起步行上去拜祭关老爷吧。

好!关老爷是咱的武圣爷爷就请他保佑咱早日将鞑子赶出关外吧!刘洪起说罢拱了拱手便引着张家玉一行登上了关陵。

如今的关陵久未整修显得萧瑟而又破败。

一行人就此穿过了院外的碑林来到了大殿。

在张家玉的带领下众人依次向关帝像进香行礼。

在心中虔诚的祷告着胜利早日到来。

之后刘洪起等人便开始向张家玉介绍起这关陵的历史来。

来自广东的张家玉还是第一次来到中原的关陵当然听得是津津有味。

而此刻从关陵前边放眼望去,香山与龙门山两山对峙而立,澎湃的伊水从中流过,犹如天然的门阙一般巍为壮观。

众人甚至还可以望见龙门北头小街上露出来一面红旗,而伊水东岸的香山脚下也有一片帐篷和几面随风招展的红旗。

更是让人心潮澎湃。

不过一旁的第十一步兵师师长高一功此刻的心情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当年闯王在攻克洛阳前就是在眼前的关陵歇息的。

他还清楚的记得那时驻守关陵就是日后同张家玉在湖广一战的大将白旺。

一转眼物是人非,当年的高一功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再次来到洛阳城外,会再次围攻这座中原古城。

只是一切都已经变了。

李岩兄弟的冤死 ;刘宗敏、白旺等人战死沙场;就连闯王最后竟也倒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山谷之中。

可自己却存活了下来,最后还投靠了曾经憎恶无比的官军。

高一功常常觉得这样的结局太过讽刺。

唯一能让他欣慰的是至少自己是在同靼子作战。

高师长,当年李自成也是从龙门攻取洛阳的吧?张家玉的话语打断了高一功的思绪。

他连忙收了收神回道:是的,军长。

那年我等就是在此地扎寨的。

那时与朝廷作对真是糊涂得很。

咳,百姓不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是不会选择走这一步的。

人祸大于天灾啊。

张家玉不无感慨的说道。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附和起来。

这里的义军大多都是当年被打散了的农民军。

造反杀官军的事没少做过。

直到清兵入关众人才决定齐心合力一致对外。

但在心中对明庭戒心始终还是存在的。

特别是伏牛山上的义军大多是煤黑子出身。

所谓的煤黑子就是矿工。

他们原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替人挖煤,活路极重,生活极苦,时常有生命危险。

所以各地挖煤的矿工,还有开铜矿、铁矿、锡矿和银矿的工人,不断起义,官府和地主统称他们之为矿盗。

却听张家玉继续说道:当年义军先取洛阳,后围开封,一连两拳。

围城打援,消灭了官军的主力。

打得真不错啊。

高一功听罢不禁抬头看了看张家玉。

发现张家玉正眺望着远方的隐约可见的洛阳城丝毫没有做作的感觉。

相反高一功能深切的感受到张家玉言语中那种钦佩的语气。

于是他好奇的问道:当年我等攻取洛阳使的雕虫小技张将军也感兴趣吗?所谓兵不厌诈。

只要能以最小的伤亡达到目标就是妙计。

我们在广东时也时常同首相大人一同讨论各地发生的战事。

洛阳之战、潼关之战、朱仙镇之战以及三围开封。

首相大人每每分析到李自成将军的战例都会赞赏一番。

按照首相大人的说法这是游击战,是真正的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张家玉不由的又想起了当年在新安同孙露等人挑灯论战的情景。

孙露虽然没读过多少兵书。

但她对战例的分析却十分注重。

崇祯年间中原战事不断,通过战例分析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义勇军不但就此能判断出各方的实力,更能从各方的成败当中获取借鉴。

于是反复参考前人的战例从中吸取经验也就成了义勇军将领的一向传统。

其中孙露特别注重李自成等人的作战方式与规律。

按照她的说法明军或许不会采用这样的战术。

但是一定要做好对付这种游击战术的准备。

军长,你是说首相大人也曾夸奖过闯王善战?可是那些战役官军都是大败的啊。

高一功一听更惊讶了。

早就听说那个女首相骁勇善战。

那日与其见面高一功见其瘦弱并不想是能杀入敌阵的将领。

如今听张家玉这么一说更是觉得孙露特殊。

那些官军一提起闯王要么吓得瑟瑟发抖,要么恨得咬牙切齿。

哪儿会有赞赏啊。

就事论事来说你们当年打得确实漂亮。

一场精彩的战斗无论是胜方还是败方都会给人以启示。

就象是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仔细琢磨起来还真是受益非浅。

官军的失败以及努尔哈赤的用兵策略都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张家玉意味深长的回答道。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军队不愿提起的一大耻辱。

然而对张家玉等人来说却是难得的宝贵经验。

无论是在军校的教学当中还是在军官的交流之中萨尔浒之战都是经常被提起的经典话题。

在张家玉看来萨尔浒之战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当时的明军将一支火器部队可能出现的错误在一场战役中几乎全展示了一遍。

作为以火器为主新生的义勇军能有这么直白的教材可不多见啊。

杨镐当年所犯的每一个错误都可能影射到日后的战斗中。

而努尔哈赤的战术与策略也是骑兵部队典型的集中兵力,以快打慢的范例。

想到这儿张家玉的思绪又回到了目前明军的行动上来。

这次孙露并没有象当年太祖皇帝那样选择从东路兵分两路攻取山东,再迂回包抄河南。

而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从西路直接攻取河南的战略。

河南虽是四战之地但宛、洛两地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特别是洛阳,历来就是中原的四方之中。

但其形势之重却在其外围。

洛阳西有函谷之险,崤函关上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处处可以设伏。

春秋时孟明视率领秦师伐晋,就在灵宝境内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东有成皋之固。

成皋便是虎牢关。

它地处在汜水县境,自古为防守洛阳的东边门户,断崖百丈,中间一路可通,易守难攻。

洛阳城北十里是邙山。

邙山之外是黄河,只要守住黄河的孟津渡就能抵御北方来犯之敌。

洛阳南面便是龙门,古称伊阙。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山,伊水畅流,兴利除弊。

当年秦将白起便是在这里消灭了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伊阙之战。

秦国势力也由此侵入中原,遂成为不可扞御之势。

而自洛阳往南,更是处处可守。

熊耳山、伏牛山,绵亘数百里,都是洛阳的天然屏障。

因此成皋、崤函、孟津、龙门四处便成了扼守洛阳的四个方向上的天险。

至于开封则地处开阔的平原之上四周并无险要可守攻克其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攻陷洛阳再从老虎关东进与第一军团一同合围开封府。

那河南就成了明军的囊中之物。

兵部这次的作战计划十分稳健,有步步为营的谨慎味道。

明军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在汝阳等地设立了众多兵站以为后应。

或许是青龙集之战以及两淮战役后期的失利对孙露造成了影响;也或许是孙露出任首相后在军事上更多的是参考幕僚们的建议的原因。

张家玉觉得孙露在两淮之战后明显变得谨慎了,不象从前那样对火器部队充满信心。

张家玉不知道这究竟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还是该为此担心。

不过,既然作战计划已然制定就要竭尽全力的完成作战目标。

眼前的目标就是东北方向上那隐约可以洛阳城。

洛阳城里有什么消息?张家玉整了一下思绪向刘洪起问道。

回张将军,洛阳城这几日城门禁闭。

看来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到来。

目前清军在望城岗设有一寨。

与洛阳城互为犄角。

另在洛阳东门外扎有一营。

刘洪起在地上简单的摆了几个石子介绍道。

知道洛阳守将是谁吗?驻守有多少八旗人马?张家玉又问道。

现在洛阳城中守将乃是镶蓝旗统领冷僧机。

不过真正主事的是汉将李双成。

城里的八旗主力大多调去开封了。

现在应该是以李双成所属的汉军为主力。

约莫2万余人。

刘洪起想了一下回道。

张家玉听罢心中不由盘算如果城中真是以汉军为主的话或许能策反。

于是连忙问道:哦?李双成?这李双成又是何来路啊?怎会投了靼子?刘洪起一听楞了一下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尴尬的看了高一功一眼。

却听高一功叹了口气接口道:军长,这李双成本是咱一伙的弟兄,闯王退出河南后。

这小子却拉了一票人马留在了河南。

没想到最后竟会投了靼子。

张家玉听罢不由一惊回头看了看刘洪起想要证实是否属实。

却见刘洪起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就是此人。

据说李双成被靼子看中,挑入军中。

洛阳攻下后,派他守城,才知道他的才干。

如今他可是洛阳总兵了。

竟有此事?张家玉刚想开口。

一旁的高一功却一个抱拳单膝跪地请战道:军长,就让末将担当先锋攻取洛阳。

提着李双成的人头来见军长!高师长,快快请起,张家玉一把扶起了高一功,指着远处洛阳城道:诸位,洛阳就在眼前。

刘将军,你们十一师即可便要起程拿下巩县和惬师阻截洛阳清军东逃退路。

刘将军你等义军随我随我即可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