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6: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641当明朝礼部国书送达倭国时已是七月初了。
虽然连续的下了几天的雨但在江户城低矮的木制房屋内气氛依然闷热而又潮湿。
并不宽阔的街道两旁堆满了原木、棉花以及稻米。
来自各地的商贩在大江户寻找着各自的契机。
零零总总的木棉寄屋和钱庄开遍了江户的没一个角落。
德川幕府虽然一直闭关锁国但丝毫不能阻止其本国商业的发展。
与江户城中世俗风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严而又奢华的德川幕府府邸。
德川幕府三代将军为德川秀忠次子德川家光。
家康与秀忠两代都曾以普通大名身份同列与各诸侯之列,到家光一代首次直接就任将军,因此他很体面的就继承了家康和秀忠两代的荣华和权威。
百姓安康、政治清明、外无强敌。
德川家光又是个风雅之人。
也难怪他可以在管理政务的余暇向小掘远州学习远州流茶道。
或是在闲暇之余做做画什么的。
就象此刻的他正皱着眉头端详着眼前的画作。
过了半晌又添加了几笔这才舒展了眉头满意的拿起画作向身后的家臣问道:诸位,看本将军这副<鹭图>画得怎样啊?妙,妙,太妙了。
好久都没见过如此形神兼备的画作了。
恭喜将军,将军的画技又进了一步。
身为普请奉行的小掘远州一个劲的夸赞道。
而他身后的那些个家臣也跟着附和起来。
惹得德川家光的脸上浮现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只见他将画做递给了一旁的仕女命令道:好生给我裱起来。
咳咿。
仕女顺从的接过了画卷。
另一个仕女则及时的递上了一块白色丝绢。
德川家光接过了丝绢这才注意道身后一直跪着的和阿部忠秋。
于是他将一边擦手一边问道:阿部、酒井听说你们两个有要紧事奏报。
这里没外人说吧。
酒井忠胜和阿部忠秋互望了一下便恭敬的将一份明黄色的册子递给了德川家光道:这是南明礼部发来的国书。
请将军过目。
哦?南明来的国书?德川家光不由将丝绢一丢接过了册子看起来。
只见他的眉头随着目光的移动渐渐的越拧越紧,眼睛也瞪得越来越大。
最后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将册子狠狠的丢在地上咒骂道:八嘎,那女人当她是谁!敢如此旨高气昂的口气对本将军说话!将军息怒。
这南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的国土被北方的蛮族占领。
原本我日本还怜惜中原之地华变于夷之态。
可他们竟还敢在将军面前枉称宗主国。
日本何时成了南明的藩属国。
凭什么来命令我们开国。
还请将军对于南明的国书给予严厉的驳斥。
阿部忠秋立刻匍匐进言道。
他的一番措辞以及刚才德川家光的表现惹得其他的家臣武士也是个个面有怒色。
有人甚至还拔出武士道当即就叫嚷着要斩明使作为回复。
然而此时的德川家光已经从最初的盛怒中冷静了下来。
他阻止了手下冲动的举动,背着手思量了一番后向酒井忠胜问道:酒井君,那上面说的荷兰人勾结我国商贾走私军火到清国的事可否属实?回将军,确有其事。
那个叫永泰次郎的商贾在事发后已经上吊自杀了。
南明在这件事上发怒也情有可源。
一向稳重的酒井忠胜回复道。
我不是严令禁止贩海经商了吗。
这些个贱民真是胆大包天竟将本将军的锁国令视若无睹。
闯出如此祸事真是罪该万死。
德川家光愤愤道。
回将军,锁国令虽然禁止红夷船只进入日本港口贸易。
但特许明国和荷兰两国通商。
而这些年南明在贸易与荷兰多有冲突。
荷兰人想帮助国牵制南明才会走私军火去北朝。
而永泰次郎等商贩抵不过利益的趋势才会牵扯进。
属下建议将军可在永泰次郎的事件上给予南明以相应的答复。
至于开国的要求不与理会。
可派熟悉唐学的文书写份回信递与南明的隆武皇帝。
解释这次的事件与幕府没有关系。
以修两国之好。
酒井忠胜进一步进言道。
原来在宽永锁国令中南明和荷兰商船的入港不在禁止之列,所以严密来讲不能算纯粹的锁国。
可以说还从整体上巩固了南明和荷兰对日本的贸易独占的事实。
但一山终究容不得二虎这些年日本俨然成了明、荷二国在东亚贸易争夺的焦点。
酒井君你那是什么话。
这份国书斥责走私事件是假。
逼我开国是真。
那《东印度群岛贸易联合声明》是南明与红毛夷之间的协议旨在开国通商,与我日本何干。
这样无理的要求怎能答应。
请将军现在就将明使驱逐境。
阿部忠秋厉声驳斥道。
阿部君这么惟恐天下不乱。
你难道想同天朝起冲突吗!酒井忠胜回敬道。
什么天朝上国。
一个被蛮族占去半壁江山的国家有什么资格称为天朝上国。
况且中原的南人一向软弱无能。
当年的‘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我大日本有神风保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蛮子。
而那些汉军在‘弘安之役’中贪生怕死,士气低落,是标准的鱼腩部队。
汉人打仗的不行,做奴隶倒合。
适酒井君还怕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吗?酒井君你还算是一个武士吗!阿部忠秋轻蔑的说道。
非但是阿部忠秋就连德川家光等人也都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当年日本在两次与元朝的战争中,参战军队的数量并不多,两次都是以少胜多。
日本人因这两次战争足足自豪了七、八个世纪。
可以说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所带来的神风精神是日本武士的精神支柱之一。
当时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那些他们认为桀骜不逊、难以驯化的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
只留下四等的南人(南方汉人)免死后成为贱民。
在德川家光等人眼中南明就与当年的四等南人没什么区别。
因此日本人对南明打心底里就有一种难以言喻藐视与不屑。
却听那阿部忠秋继续说道:如今朝鲜又是清国的附属,没有朝鲜那块跳板。
再说中原的黄河正洪灾泛滥。
那些南人只敢叫嚣两声罢了。
根本不敢对大日本有何企图。
据悉南明的东部沿海港口并无动静。
就算他们敢兴师动众犯我国境。
神风会再次保佑我大日本的武士将来犯者赶下海去。
对于阿部忠秋的说法酒井忠胜显得颇不以为然。
都什么时候了还谈神风保佑。
南明每年往来于日本的商船不下上百艘。
而日本已经禁海数十年了。
除某些胆大包天的贩海商人以及海盗敢出海外普通百姓最多只是划着小舢板打打渔罢了。
可以说对于日本海现在的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要熟悉。
再说蒙古人的水师怎能与南明的舰队相比。
正当酒井忠胜想驳斥阿部忠秋时,却听德川家光不耐烦的挥挥手道:酒井君你去负责处理永泰次郎勾结荷兰人走私的事。
给南明一个响应的答复。
阿部君你起草一封回信向南明的首相就说日本不能接受开国通商这样无理要求。
让她还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再说吧。
另外将锁国令的范围扩大到荷兰和南明的商船。
禁止这两国的船只进入日本。
就这样吧。
我累了,这天还真热呢。
德川家光说罢一边扇着纸扇一边在小信的搀扶下离开了房间。
对于德川家光来说海外贸易是件罪恶的事。
正是因为海外贸易才会有岛原之乱以及现在的麻烦。
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闭关锁国。
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荷兰人都别来了。
就象是一只乌龟遇到的危险最先想到的就是龟缩回乌龟壳中一般。
*******************************************************************************几乎在德川幕府收到明朝国书的同时,远在东南亚的巴达维亚议会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巴达维亚政府向清国走私军火被明帝国发现的事。
胆小如鼠的荷兰议员们个个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明政府会因为此次事件征伐巴达维亚,会象在台湾那样将他们赶出香料群岛。
连日来荷兰商人和议员更是此事到总督府门前示威以抗议巴达维亚愚蠢的选择给他们带来的生命危险。
面对内外交困的情势总督迪曼一面紧急封锁港口坚固堡垒严防明军来犯,另一方面则在众多议员的压力下不得已派了三个传教士和两个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出使新加坡以求同明政府和谈。
东南亚的夏天炎热而又潮湿,有些焦头烂额的迪曼看着眼前堆积的抗议信,想着至今没有回复的使团心情不由的又烦躁起来。
此时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了气势汹汹的凯塞尔提督径直冲到迪曼大嚷道:迪曼你在想什么!你竟然派使团同那些黄皮肤的异教徒去谈判。
据说还断绝了同清国的联系。
那揆一现在怎么办?凯塞尔注意你的措辞和语气。
至少我还是这里的总督。
走私军火的事巴达维亚总督府并没有参与其中。
揆一已经被军队除名了,也不再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
这完全是揆一的个人行为。
迪曼冷静的回答道。
混蛋!你这算是人话吗!难道你象议会的那些懦夫一样被东方人的几条破船吓傻了吗!不用什么和谈。
立即向西非的舰队求援就能粉碎东方人的销帐气焰。
凯塞尔挥舞着拳头狠狠的呵斥。
我这是按照议会的意愿办事。
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
揆一去中国前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
他是自愿的所以你不用对我嚷嚷。
作为提督的你更清楚西非的舰队到东印度群岛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难道凯塞尔提督认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仅凭这里几千个荷兰人能挡得住明帝国围攻?迪曼面无表情的反问道。
凯塞尔愤怒地瞪着迪曼。
过了半晌他狠狠的锤了一拳桌子极不甘心的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凯塞尔的背影迪曼只是无奈的。
对于凯塞尔的愤怒他表示理解但不支持。
东印度公司做事一向以利益为先,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但如果一件事不符和公司利益的话他们就会立即放弃。
而保持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的利益是他这个巴达维亚总督首先要做到的事。
看样子凯塞尔提督很生气啊。
一个幽雅的声音从迪曼的背后响起了。
只见一个身着黑色道袍的中年教士出现在了迪曼面前。
没什么。
只是廉价的骑士精神,过一会就好了。
迪曼抬头看着教士问道:文森繆斯神甫找我有什么事吗?还能为什么事啊。
当然是教区的事咯。
这几年我们的教区缩小了不少啊。
公司对此很不满意。
文森繆斯神甫皱着眉头说道。
那你该同中国人谈去。
让他们能让教会在大陆上自由传教。
中国人对宗教还是很开放的。
迪曼不置可否的建议道。
总督大人说笑了吧。
我所指的传教事宜可是同公司的利益密切相关的。
文森繆斯神甫严肃的提醒起迪曼。
原来来自荷兰的基督教士一直都是在总督和议会管辖下帮助治理殖民地的有效工具。
他们不但从东印度公司支领薪水,并且代理殖民地的长官向原住民征收人头税、打猎执照费等苛捐杂税。
有些甚至还代表东印度公司放高利贷。
可以说这些传教士既是上帝的使者,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有效代理人。
迪曼当然知道文森繆斯神甫指的是什么。
可问题是明帝国又不是那些土著国家怎会同意上传教士在他们的国土上做那些事。
于是他只能爱莫能助的回应道:那可对不起了。
这点我也无能为力。
这里毕竟是东印度群岛而不是西印度群岛。
文森繆斯神甫,您还是做些上帝使者该做的事吧。
说罢便低下头处理起公文来。
文森繆斯神甫失望的努了努嘴。
看来刚才凯塞尔提督说得没错这位总督真是个懦夫。
刚想起身离开的他又想起了什么便试探着向迪曼问道:总督大人认为那些异教徒真的会围攻巴达维亚?不会。
迪曼头也没抬直接回答道。
文森繆斯神甫听罢顿觉惊讶不由进一步问道:那总督大人为什么还要命令整个巴达维亚戒严?为了让议员们能睡个安稳觉。
他们睡得好,我才能睡得好。
迪曼耸了耸肩依旧处理着文书。
文森繆斯神甫可丝毫不领教迪曼的幽默。
只见他沉思了一下又开口道:我听说这些日子中国人的舰队开始北上了。
好象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的船只也跟着一起北上。
他们达成什么协议了吗?迪曼批注公文的手这才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文森繆斯神甫后意味深长的说道:他们并没有什么协议。
只是一同去赶赴一场盛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