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644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于粤,而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 。
明代是佛山冶铁业崛起,发展乃至名扬天下的时期,也是使佛山铁器畅销全国乃至远销东西二洋的时期。
洪武二十八年,诏县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给课税,每三十分取其二 。
朝廷已基本上同意私炼,但每年要交 1/15 的税金,从而标志着广东铁矿业由官营到私营的重大转变。
身在广东的孙露当然不会放弃这大好的发展环境。
于是在桃源山庄初步建成后孙露就马不停蹄的让刘大锤他们在忠叔的帮助下到佛山招募铁匠。
并在罗定买下了一个铁矿经营权。
于是在崇祯十四年六月,桃源山庄的钢铁厂正式开工啦。
说是钢铁厂其实现在还是以冶铁为主,毕竟平炉炼钢法还需要研究很长时间。
所以孙露决定一方面打些铁犁、铁灶、铁链、铁锚等铁制品赚些原料钱。
当然这些铁产品大多是让詹母斯走私到南洋去的。
另一方面,孙露则和刘大锤等一些技术精湛的铁匠研究平炉炼钢法。
孙露从刘大锤那里得知天然富矿经适当破碎、筛分处理后,可直接进入炉子。
而天然贫矿一般不能直接入炉,必须经破碎、富选后重新造块变成烧结矿和球团矿,再入炉炼铁。
矿石经过焙烧或烧结高温处理,常称为熟料,天然矿块相对地称为生料。
幸好罗定那个矿厂的铁矿石质量较好省去了他们不少麻烦。
而在这个时代化铁炉一般高 80 余厘米,直径 70 厘米,内径 40 — 60 厘米。
总得来说是比较小的。
孙露根据自己以前在书本上看到图例和后来在船上与刘大锤多次讨论过的结果设计除了一个简陋的样品。
炼钢炉主要是平炉,内设一个坩锅,焦煤在坩锅外面烧,让铁内的杂质自然燃烧,到了一定时间铁就变成了钢。
但是这需要足够的温度,光靠水力鼓风机是不行的。
于是孙露又在平炉的旁边加砌了个竖炉。
但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孙露的这个设计很快就在实验中被那些铁匠师傅们批得一无是处。
首先是坩埚的报废率太高。
虽然孙露建议用石墨做坩埚。
但她也只是知道这些至于具体的成分配量则还需要不断的研究才行。
平炉散热太快,浪费焦碳。
不过这个问题倒没什么一个姓霍的师傅很快就想出了解决方法。
他让人在平炉中间用耐火砖砌了砖格作为蓄热室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回火现象严重。
当然那些老师傅们嘴上虽然把孙露的设计批得一无是处但在心里还是很佩服孙露的。
光是孙露设计的死烟囱居然也能代替风站这一点就让那些老师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更别说孙露对他们的那种恭敬的态度了。
照理说孙露是他们的东家本不必那么客气的。
可孙露不但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还经常来到厂子里来和他们讨论各种改良方法。
有时甚至还帮着干些下手活。
这可让那些铁匠师傅们感到受宠若惊。
她可是东家啊。
又是个女孩子。
怎么能干那种活。
于是在他们的再三要求下孙露答应以后到厂子里来只讨论问题不帮忙打下手。
虽然炼钢的事进行的并不顺利。
但孙露不可能完全的扑在炼钢这件事上。
山庄里还有许多的事要孙露来解决。
就在钢铁厂开业不久,玻璃厂生产的第一面镜子问世了。
在这个时代威尼斯人已经可以制造玻璃镜子了。
但这一直是威尼斯人的秘密配方。
威尼斯人甚至动用死刑来威吓那些工匠不使这项技术泄露。
其实威尼斯人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在一块玻璃上放一张锡箔,上面浇上水银。
水银能溶解锡。
这样制成的液体有一种特性——它会牢固地粘附在玻璃地上。
把玻璃稍稍倾侧一下、让多余的水银流掉。
这样,把整块玻璃都涂上均匀的一层金属,要花整整一个月时间。
孙露当然不会用这样方法制作镜子。
这种方法要和水银打交道太危险了。
而且在孙露看来做成的镜子也太粗糙了。
孙露则盗用李比希的发明。
利用银镜反映制做镜子。
只不过孙露使用的还原剂是甲醛和氯化亚铁。
当第一块镜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都对这个神奇的东西赞叹不已。
而那些玻璃工匠们现在已经将孙露当作了他们的神。
在他们看来孙露这个东方少女一定是掌握了威尼斯人不传的秘籍。
詹母斯更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要知道一块小小的镜子在欧洲已经被卖到了天价。
更不用说是在从没见过玻璃镜子的东亚了。
他仿佛看见了堆成小山的金子了。
詹母斯当场就感叹:哦,我的小姐。
你的魔杖在那里?如果没有魔杖你又怎能变出这么神奇的东西。
若得大家哈哈大笑。
玩笑归玩笑。
当下就有几个主要负责人要求孙露将配方严格保密,必要时和威尼斯人一样动用死刑手段来阻止配方外泄。
在孙露看来死刑就不必了,严格保密是要的。
不但是对山庄外的人包括山庄的人也不能告诉。
镜子的事情只限于玻璃厂的骨干、孙露以及负责销售的詹母斯知道。
这个时代还没有知识产权。
被人仿冒可不好。
而且这也是孙露手中的一张王牌。
玻璃镜子的研制成功,让桃源山庄这几个月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翻多。
玻璃产业已经取代纺织业带之成为桃源山庄第一产业。
由于孙露目前低调政策,所以玻璃制品都是由詹母斯走私到南洋去的。
那些荷兰倒爷在买进了这些玻璃制品后又转手倒卖给了中国商人。
再由中国商人一层层的贩卖。
根据孙露收到的消息现在在杭州一块巴掌大的镜子已经卖到了八千两的天价。
这让孙露觉得很不是滋味。
现在国家正处在非常阶段,老百姓都还没饭吃。
可这些人却花那么多钱买镜子。
想到这儿孙露一狠心让詹母斯与那些中国商人直接接头交易价钱还是和荷兰人一样。
这些钱与其到荷兰人腰包,那还不如让桃源山庄赚呢。
除了处理山庄事务和开发新产品外。
自从西眇· 德里古斯神父到了桃源山庄之后孙露又有了另一项任务。
那就是阅读整理詹母斯带来的那些书籍资料。
当然这些都是在晚上完成的。
几乎每天晚上孙露都要工作到丑时才休息。
甚至有时还会工作到天亮。
在孙露看来自己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
稍有放松时间就从自己的指间溜走了。
不过孙露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也为她赢得了山庄所有居民的尊敬。
在她的影响下桃源山庄就象是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以异常快的速度发展着。
当然桃源山庄也有闲人那就是西眇· 德里古斯神父。
这位耶稣会神父到了桃源山庄才发现这里同他的那些同事们介绍的中国不一样。
虽然他在这里成功的建立了所教堂。
可却招不到什么信徒。
而他所持的那些知识不少都能在这里的小学课本上找到。
特别是这里的庄主那个叫孙露的小姐。
更是让德里古斯神父对于先前那些同事所说的封闭的中国人感到怀疑。
首先他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轻的小姐无论是在天文方面,还是在数学方面,甚至是在格物方面都要比他精通的多。
当然这里也有不少的歪理邪说。
德里古斯神父指的是牛顿定理等这些未来的科学理论。
(呵呵,其实这一年牛顿才刚刚出生呢。
)其实孙露也并不一定比这个神父知道的多。
只是孙露有很好的基础,再加上后世的各种知识。
所以对于那些书上的知识孙露要比任何人都掌握的快。
还有让德里古斯神父吃惊的就是这个东方少女对西方世界的了解程度。
像许多耶稣会神甫一样德里古斯一来就开始打击加尔文教徒打击荷兰人。
不过孙露的回答却让这个耶稣会神甫尴尬得很。
那天孙露是这样回答他的:德里古斯神父真的认为荷兰人这么不济吗?可据我所知荷兰虽然没有什么土地,一半是水,剩余的一半一年有三季还可能被水淹,只有教堂的钟塔、楼房的尖顶与堤岸漂浮在汪洋中。
一个产粮连鸡都喂不饱的国家在周围竟有欧洲谷仓的美誉。
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他们却控制着整个的海上交易。
无论如何在那样的条件下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是让人佩服的。
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我们仍该抱有一颗宽容的心。
辩是辩不过孙露的了,自己的知识在别人看来也没什么。
就在西眇· 德里古斯神父打算放弃回葡萄牙时。
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孙小姐也有不懂的方面。
那就是医学。
准确的是说孙露需要德里古斯神父的西医外科知识。
这让德里古斯神父又看见了希望。
于是他留了下来。
在孙露的安排下一批中学馆的学生和一批象凤儿那样的女孩到德里古斯神父那儿开始学习起医学知识。
女孩们主要是学些护理知识以便以后培养护士。
孙露又从广州请来了两个中医和德里古斯神父一起教学顺便负责山庄的医疗。
在孙露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后的医疗系统完善起来。
当然孙露也让德里古斯神父适当的教些数学,格物什么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金桂飘香的八月。
这天早晨,孙露起的特别早。
其实她每天都早起。
只不过这段时间,有点感冒所以会起晚些。
在厨房煮早餐的凤儿见孙露这么早起床连忙劝她再睡一会儿。
自从到了桃源山庄孙露就和凤儿一起住在议事厅后院的西厢房里。
凤儿俨然已经成了孙露的小管家。
当然凤儿也有自己的工作。
她现在已经是德里古斯神父的得力助手了。
甚至还加入了天主教。
她的教名就是玛利雅——玛利雅·李。
面对凤儿担心的眼神孙露伸了个懒腰说道:没什么的啦。
我身体棒着呢。
咦,是皮蛋瘦肉粥吗?唔,我饿了。
凤儿。
说着伸着脖子深深的闻了一下那粥。
瞧,你的谗样。
好了,好了。
你就在那儿坐着。
我马上端来。
看着孙露天真的样子凤儿不禁感叹起来。
大家眼里她是那么优秀的一个首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还是个孩子。
和自己一样是个十来岁的女孩。
虽然在面对各种困难时她表现得那么的坚强和果断。
可终究是个女孩子需要有人照顾有人疼。
恩,凤儿的手艺真不错。
孙露一边咋吧着嘴一边称赞道。
瞧,你的吃相。
凤儿摇着头轻轻的擦去了孙露嘴边的米粒。
看着孙露苍白的脸庞,凤不禁担心的问:你真的,不要紧吗?这几个月来你都没好好休息过。
你瞧,我现在壮得象牛一样!说着孙露摆了个强壮的POSS。
去,去,那有女孩子象你这样的啊。
凤儿啐了一口笑骂到。
便起身收拾起晚筷来。
你,今天回来吃饭吗?这个啊。
大概不会吧。
今天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啊。
弄不好会和刘大锤他们庆祝一番呢。
啊,那我走了。
再见啊,凤儿。
说完孙露潇洒的一挥手消失在了门口。
看着孙露消瘦的身影。
凤儿心中闪过一丝不安。
真的没问题吗?这些日子孙露虽然很小心。
但凤儿知道她每天晚上都会偷偷的到隔壁的书房整理资料。
往往要弄到丑时左右才肯罢休。
白天又忙着处理山庄事务。
这样下去她真的挺得住吗?就在凤儿为孙露担心不已时。
孙露已经来到了商水河边的炼钢厂。
之所以会这么高兴也就是因为今天这里将要出第一炉钢。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炼钢炉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终于在三天前出了第一炉生铁。
孙露让铁匠们将其中一半的生铁又推入平炉。
却不让焦碳直接和生铁混了,而是分为两层。
这一次炼了三天三夜。
今已经是第四天了,铁匠们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刘大锤不时的从观察孔观察炉内情况。
此时孙露发现杨绍清、李老疤他们也来了。
连带着平时很少来桃源山庄的托马斯也来了。
看来大家和孙露一样紧张今天的结果。
这一等就足足等了一个上午。
到了正午,随着刘大锤一声令下,开炉放钢。
一瞬间通红的钢水泻入铸槽中。
周围的工匠连忙放水冷却。
在一片雾气弥漫之后。
一块块钢锭出现在大家眼前。
此时已经有些工匠在一旁喜极而泣了。
是啊,匠人们世代相传的炼钢法,要得一块好钢,要千锤百炼才行。
可是现在竟然能将生铁直接炼成钢。
这怎能让人不感动。
连托马斯都在一旁直划十字,嘴里叨念着什么。
孙露此时的心情只能说是百感交集。
这么多天来的辛苦,郁闷,彷徨与现在的兴奋交织在一起。
回头看看同样激动的杨绍清,孙露刚想说些什么。
却发现自己眼前一黑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