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728在孙露拜访杨家后的第二天,陈家明带了几个年轻人来见孙露。
陈家明以前就喜欢结交各种豪士。
再加上他为人慷慨大方也让他有了小孟尝的外号。
这次陈家明带来的几个年轻人按他的话来说就他的草泽之友。
这几个年轻人分别是姚金、陈谷子、罗同天、刘龙、李启新以及张家玉。
他们在知道了孙露以及桃源山庄的事迹后都非常想一睹桃源山庄女庄主的芳容。
特别是张家玉。
他原本是在官署中读书。
这次过年回家听说了孙露以300义勇军清剿牛头寨的事迹后便缠着陈家明一定要见见这个孙大善人。
于是陈家明经不住这些哥们的再三请求只好带他们来见孙露了。
对于这些年轻人的拜访孙露当然欢迎的很。
孙露还将陈邦彦介绍给了他们。
陈邦彦岩野先生的名号张家玉他们也是仰慕以久。
于是趁着过年的空隙孙露同他们谈天说地,游历了不少的当地名胜。
原本大家都是年轻人再加上孙露不时的提出些新奇的观点。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大家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孙露也在和这些青年的相处中渐渐淡忘了拜访杨家后带来的心理阴影。
这天孙露又和张家玉他们在自己的书房谈论起了时事。
由于张家玉的族兄张一凤时任广西左江兵备参议话题当然也就渐渐的转到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上。
当时风头最盛的当属张献忠和李自成这两股义军了。
去年这两股义军分别攻占了襄阳和洛阳。
并且处死了襄王朱翊铭以及福王朱常洵。
为此兵部尚书杨嗣昌被迫自缢了。
谈起这些张家玉虽然同情农民的遭遇但也痛斥了张、李两股流寇作乱。
相比较张家玉还算正统的理论。
陈邦彦和陈谷子两人更多的是谈论张献忠和李自成在占领襄阳和洛阳后各自实行的各种政策以及战略得失。
颇有置身事外的感觉,反正就是没把明王朝当回事。
孙露则在一旁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争论。
在争论了许久后陈谷子忽然说:孙露,谈谈你的想法吧。
你总有语出惊人的观点。
孙露见陈谷子将自己给提出来了。
也就不好意思再这样置身事外了。
于是她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既然,陈大哥把这皮球踢给了小妹。
那小妹就在这显回臭了。
好了好,你就别卖关子了。
谁不知道我们几个里就属你孙大小姐的歪理多。
一旁的姚金起哄道。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孙露调皮的向姚金做了鬼脸然后正色说道:这样吧。
就让小妹站在当今皇上的位置上来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吧。
孙露这话一出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也不管她这种做法是否是大逆不道了。
当今皇上所面对的问题:一为内忧 ,所谓的内忧当然就是指李自成、张献忠这两股农民军了。
朝廷这些年来与他们的作战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为了剿匪朝廷就增加赋税来练军。
但是赋税增加了造反的老百姓也更多了。
于是税是越交越多,匪也是越剿越多。
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天灾?人祸?可以避免吗?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之后,所有的税收被并为一个总数了。
照理应该没有什么附加的支出了。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总有办法征收额外的钱粮。
不是吗?说到这儿张家玉不禁叹道:奸臣误国,奸臣误国啊!不过孙露却反问道:真的全是奸臣误国吗?据我所知李自成造反的那一年,兵部郎中李继贞曾经上奏皇上,说延安一带饥荒,请求国库发放十万两银子赈济饥民。
可是当今的皇上也没什么反应吧。
见张家玉要反驳孙露却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那些剿贼的官兵呢?不是征了那么多的税么。
那么照理说他们应该练兵练的不错了。
可是事实上这些官兵剿匪不行,打劫起老百姓来比土匪还狠。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又要提到第二个问题,军饷问题。
这些年朝廷不断的拖欠军饷。
以至于士兵不得不靠哗变来要军饷。
袁崇焕袁督师就曾提出了发内帑来解决军饷问题。
虽然皇上最后很不得已的拿出钱来。
但军饷的问题一直是军队的致命弱点。
说到袁崇焕袁督师就要提到第三个问题了。
用人问题,皇上即位至今已经换过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四个兵部尚书。
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官员除袁督师外不下数十人。
难道真的说朝廷里就真的没有忠君爱国之臣了吗?说到底还是皇上刚愎自用、生性多疑的性格在作怪。
提到袁崇焕张家玉也觉得这事皇上做的过分。
毕竟在张家玉心里对袁督师还是很崇敬的。
但他还是在嘴里轻声嘟囔了一句:皇上,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上的。
是的,他是算的上是个勤奋的皇帝。
可是他的性格再加上现在的局势注定了他是个不成功的皇帝。
其实也不全怪他,这些都是在我们两千多年帝国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死结,无数的王朝葬送在这些死结之下。
没有约束的权利,就会带来没有约束的破坏。
大概是说得太激动了孙露也顾不得禁忌直接称皇帝为他。
是啊,只有象西方那样建立议会制度来监督皇权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陈邦彦也感叹了起来。
听了陈邦彦的话孙露不禁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心想:陈大大好样的,不枉以前对你的那些教导啊。
议会制度?那是什么制度? 罗同天好奇的问到。
原来这些天孙露虽然同他们谈了不少的理论。
却没有向他们讲解过西方的制度。
当下陈邦彦介绍起了他所理解的议会制度。
当然在孙露看来他所讲的议会制度更象是在讲尧舜时代的那种原始的社会主义。
不过这反而更能让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接受。
于是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象陈邦彦、陈谷子、姚金那样兴奋不已的。
也有象罗同天、刘龙、李启新那样感到新奇的。
不过张家玉看起来好象还不怎么能接受这些。
这也难怪思想的转变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
喂,你们就别再发呆了。
我还没讲完呢。
至于这第四个问题嘛。
就是外患问题。
大家都知道关外的满清对中原一直就虎视眈眈。
虽然我朝先有孙承宗孙督师后有袁崇焕袁督师这两员大将。
但皇上自毁长城的举措,给军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投降满清。
这使大明丧失了原本对满清在火器上的优势。
现在朝廷和农民军打得不亦乐乎。
可别让关外的靼子鱼翁得利啊!孙露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大家更大的震动。
李启新连忙接口道:不会吧,那满清就那么点人。
想我天朝地广物博又怎会被这些蛮夷给灭掉呢?不,孙露说的很有道理。
确实会有这种可能。
这次张家玉同意了孙露的看法。
其实张家玉熟读兵法,又好击剑。
做个象霍去病那样的大将一直是他的愿望。
所以对于这些年来边关发生的几次大战他也做过分析。
其实,孙露你也不用太担心。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们带去的那些火器又算得了什么。
桃源山庄的火器远胜于他们。
山庄生产的火炮质量比起红毛夷的那些火炮强太多了。
更不用说威力强大的手榴弹和地雷了。
陈邦彦抚着胡须得意的说道。
自从上次见识过桃源山庄强大的火器装备后。
陈邦彦就无时无刻的关心着山庄火器的研究。
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天来在工匠的努力下棉花火药的稳定性更高了。
虽然威力比原先小了些。
但仍是黑火药的三倍。
虽然我们有火器。
但是满清的骑兵仍是不能小睽的。
看着陈邦彦胜券在握的样子。
张家玉不禁担心的提醒道。
明军虽然拥有火器但在与满清的作战中并没占多大的便宜。
更何况现在辫子兵还是大明士兵眼中的噩梦。
是的。
满清的骑兵的攻击力是大家有目公睹的。
我们现在虽然有强大的武器。
但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战术。
孙露进一步讲解道。
并拿出了事先准备的资料和沙盘。
呼,孙露你这次可是有备而来的啊。
刘龙看见孙露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家当不禁惊讶道。
孙露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指着沙盘根据自己从詹母斯带来的那些资料上的战例结合自己的心得讲解起自己的理论。
孙露觉得由于火器的发明,那么以往的战略战术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就拿步兵来说以前的步兵分使用火绳枪的轻步兵;另一种为持矛步兵。
但由于在步枪上加装了刺刀于是以后的步兵将会是全部配备步枪的轻步兵。
对于骑兵孙露则认为以后将是以配备火枪的轻骑兵为主。
主要是发挥他们的机动性来阻遏敌军,让步兵有时间拉开,让指挥官有时间作出决定,让辎重库和车队有时间赶到应到的地方。
至于炮兵则将在战场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冶炼技术和火炮技术的提高。
火炮的机动性大大的提高了。
因此在野战中也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介于这些变化孙露提出了她的步、炮、骑协同作战的观点。
认为各个兵种要能相互配合以发挥出各自的长处。
特别强调了机动性的重要。
中间还穿插了她的敌后游击战术,以及那十六字方针。
当孙露说完她的那些观点时,在坐的所有人都象是看着外星人般看着孙露。
过了好一会儿陈邦彦第一个回过了神感叹道:孙露啊,你可真是个奇才啊!奇才啊!就算孙武再世也不过如此啊!你这个小丫那儿来的这些道理啊!说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神人了啊!最爱起哄的姚金在反应过来之后又开起了玩笑。
其他人也在一旁啧啧称奇。
那里啊,这些还只是在纸上谈兵罢了。
要想完善这些战略战术必须经过实践才行。
也就是在作战中不断加以完善。
当然这也需要指挥官的随机应变。
孙露不好意思的扰扰头说。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
张家玉却在一旁喃喃自语。
孙露这些理论在他看来犹如五雷轰顶般的敲打着自己的脑袋。
张家玉发现自己先前在研究的那些战术在孙露的这些理论下显得是那么的落伍。
桃源山庄火炮的威力张家玉是见识是过。
但在他的脑中一直在想用这种火炮防守城池。
却没想到孙露的想法那么的激进竟然将火炮大量的用于野战之中。
那么,那么要是那样作战的话……忽然张家玉想到了什么连忙问孙露:孙露,那么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在作战中应该各占多少呢?骑兵、炮兵、步兵又该布置在哪里呢?被张家玉这么一问孙露先是楞了一下。
转而又为张家玉在军事上造旨大为钦佩。
当下回答:这也是小妹这些日子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
经过演习我觉得每一千人应当有四门炮,因此炮手数占全军人数的八分之一。
骑兵应当占步兵数的四分之一。
这只是个初略的比例。
总的说要根据全军的兵力,同时要依据步兵、骑兵和炮兵的数量;根据两军力量的对比;根据士气因素;根据行动的目的;根据战场的特点;根据敌军所占据的阵地和它的指挥官的性格来决定。
布阵也一样。
不过,小妹的这些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
现在又没什么大仗当然演练起来也就不那么方便了。
啊,对不起。
家玉刚才问的唐突了。
确实行军打仗应如云流水,而不能拘泥与兵法理论。
张大哥并没问错啊。
刚才所问的正是步、炮、骑协同作战的关键点啊。
孙露为能又张大哥这样的知己大感自豪呢。
孙露钦佩的说。
喂,喂。
你们两个就不要互相吹捧了吧。
既然大家这么投缘那就结为异姓兄妹吧!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陈家明建议道。
要我说与其结为异姓兄妹。
不如就此成立政党吧。
孙露意味深长的建议到。
政党?在坐的除了陈邦彦之外都被孙露奇特的建议给吸引了。
待到陈邦彦解释了政党的意义之后。
大家对能成立这样的组织无不拍手称快。
于是在孙露的建议下当下在书房中宣布成立了中国社会复兴党,简称复兴党。
由孙露出任党支部书记。
并提出了:驱除靼虏、复兴中华、各族平等、平均地权的口号。
虽然此时的党员只有孙露、陈邦彦、陈家明、姚金、陈谷子、罗同天、刘龙、李启新以及张家玉等九人。
但在不久的将来复兴党将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当夜大家在孙露的书房里把酒言欢好不快活。
包括孙露在内的所有人都醉了。
特别是陈邦彦。
大概是因为今天终于成立了政党为以后建立议会制度打好了基础又见识了孙露新兴的作战理论。
陈邦彦觉得破除靼虏、复兴中华就在眼前。
当下意气豪迈,笔墨酣畅飞动的在书房的墙上写下了首赋:扬伐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
夜渡可能知大漠?日边何处是长安!杯因惜别兼贤圣,策为忧时杂管韩。
燕石自惭仍跃冶,归来休笑旧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