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命运的抉择 > 第九章 第四节 帝都风云(四)

第九章 第四节 帝都风云(四)

2025-03-30 08:24:38

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7: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516与沈犹龙等人的神定气闲相对应,此时此刻的芝兰却在大内皇宫之中坐立不安。

隆武帝驾崩至今已足足过了十二天了。

大明的龙庭也足足空了十二天,而整个帝国却依旧照着自己的规律不断运行着。

正如当初万历皇帝可以三十年都不上朝。

其实对于明王朝来说,龙庭之上有没有皇帝并不重要,只要内阁还能工作,那帝国就可以继续运转下去。

当然这种处于高度集权状态的下的内阁同样也是畸形的。

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党派争斗泛滥。

隆武王朝之前的内阁几乎囊获了内阁制可能拥有的一切缺点,却没有发挥出内阁制本该拥有的优点。

这种情况直到孙露接手内阁,并对其进行改进后才大有改观。

从隆武三年的黄河泛滥,到隆武五年的北伐反攻,再到如今隆武帝猝然驾崩。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明王朝的内阁制开始越发地成熟完善起来。

而近代内阁制也在人们面前逐渐展露出了它的优越性。

不过对于芝兰来说内阁制优不优越并不重要。

她也理解不了所谓政体改革的重要性。

因而在芝兰看来隆武王朝的内阁是罪恶的,是大逆不道的。

其实,在她心目中一切同孙露有关的东西都应该被毁灭,当然除了杨绍清。

然而现在的芝兰已经不再是一年多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女孩了。

她现在成了一个寡妇,一个带着一个不满周岁婴儿的寡妇。

而怎样成为明帝国最有权势的寡妇,则成了芝兰此刻心中一直盘算的问题。

眼看着身边已然熟睡的幼子,芝兰的秀丽嘴角上挂起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均系在了眼前这个小东西身上。

可一想到如今朝野上下的情势,芝兰的心又不禁跟着一沉。

虽然现在的帝党统一了想法决定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帝。

但芝兰清楚得很,这八字还没一撇呢。

据她所知那些粤党正在四处活动联系藩王,而这些人才是如今在朝野掌握实权的人。

相比之下帝党的实力简直微弱得可笑。

如果没有钱谦益提供的人力和金钱,估计帝党现在还只能在暗处酸溜溜地观望呢。

想到这儿,芝兰不自觉地那起了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钱谦益三个字。

在端详了半晌后她的秀目中忽然闪过了一股寒光。

白天钱谦益那傲慢而又冷漠的表情再次浮现在了她的心头。

芝兰从未真正信任过这个将自己推上眼前高位的男人。

她很清楚那个老鬼是在利用自己。

自己只不过是他棋盘上一枚高级棋子罢了。

甚至就连已经去世的隆武帝亦不过是钱老鬼谋取私利的一块踏脚石。

每当想起钱谦益那虚伪的笑容,芝兰就会在心中不自觉的打寒颤。

但不可否认,那个老鬼是帝党中唯一有实力保护自己的人。

同样也是最有可能出卖自己的人。

或许现在那个老鬼正用一脸正气凛然的表情,盘算着如何把帝党连同自己卖个好价钱吧。

芝兰不禁在心中如此暗自揣测起来。

孙露,这是芝兰在纸上写下的第二个名字。

在写下这两个字时她的心情异常地复杂。

这个让她又恨又惧的女人就象一座大山一般挡在了她的面前。

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均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芝兰曾经以为钱谦益会帮助她对付孙露,后来又将希望寄托在了隆武帝的身上。

但现在的芝兰发现隆武帝撒手西去,自己扳倒孙露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至于钱谦益的也不会为了自己同孙露硬碰硬的硬拼。

就算帝党真的能将太子扶上龙椅,估计自己同儿子日后也会在那女人的淫威下战战兢兢的生活。

而自己本身的秘密也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弄不好经过了前些日子的一连串活动,那女人或许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一想到这些,恐惧顿时就狠狠地揪了把芝兰的心。

芝兰在白纸上写下的第三个名字是朱聿键。

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普通人是决不能轻易书写的名字。

他是这个国家的君主,同样也是芝兰的丈夫。

对于隆武帝芝兰有着一种十分特殊的情感。

她虽从没爱过这个足以做她父亲的男人,却对其又敬爱有加。

因为朱聿键是唯一知道她秘密又诚心待她的男人。

曾几何时,朱聿键给过她希望,也给过她承诺。

然而随着一个愚蠢的原因带走了隆武帝的生命。

当初的希望与承诺转眼间就化为了泡影。

芝兰又不得不一个人独自面对强大的对手。

一个个都是叱诧风云的人物啊。

芝兰仔细地端详着三个名字暗自感叹道。

自己在他们眼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小人物?小东西?在他们一手排演的阴谋诡计中自己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吧。

隆武帝死了,游戏似乎也快结束了。

留下的自己难道还要胆战心惊地继续做他们拉线木偶吗?难道自己现在就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吗?不,不!绝不!芝兰原本沮丧的面容一瞬间又恢复了自信。

却见她又仔细端详了一番那三个名字,在心中傲然地宣誓道:看着吧。

看看谁才是这场戏的主角。

看看究竟是谁会笑到最后!此时此刻正当芝兰一人在房中野心勃勃地暗自发誓时,屋外忽然传来了侍女恭敬的通报声:启禀太后,陆少校来了。

知道了。

让他先在殿外候着。

哀家这就来。

芝兰点头果断地命令道。

遵命太后。

眼见侍女恭敬地令命而去,芝兰的目光又投回到了桌上的宣纸之上。

却见她最后望了一眼隆武帝的名字,意味深长地喃喃道:皇上,谢谢您为臣妾留下了如此宝贵的宝藏。

皇上请放心臣妾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芝兰说罢便将那张纸折了折,用烛火点燃后丢进了火盆之中。

眼看着纸张被橘红色的火焰瞬时吞噬成了灰烬,芝兰的眼中似乎燃起了灰暗的火焰。

却听她高声命令道:传令起驾。

与此同时在承乾宫外等候的侍卫长陆昆亨心中却是另一番盘算了。

在众人眼中这位陆侍卫长既不攀龙附凤也不仗势欺人。

因此身为皇宫大内侍卫长的他官阶虽不高,却因谦和忠厚的人品,在宫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然而陆昆亨却从未想到过自己会被太后点名召见。

在他印象当中负责武英殿安全的自己完全同承乾宫撤不上关系。

太后就算要召见侍卫长也应该是负责承乾宫熊侍卫长才是啊。

初春的寒风呼啸着掠过空旷无际的皇宫。

承乾宫宫门上的宫灯也随着寒风忽明忽暗地闪烁着。

忐忑不安的陆昆亨大约等了一柱香左右的时辰,一个内侍才匆匆地走了过来吩咐道:陆侍卫长请吧。

是,那就有劳公公了。

陆昆亨客气地拱了拱手便随着那内侍进入了承乾宫。

眼前的承乾宫在一个月以前还是空关着的地方。

然而随着皇帝的驾崩,原来的兰妃也母凭子贵得到了太后的封号。

为了匹配自己的新地位芝兰也欣然下令搬进了更为宽敞的承乾宫来。

不过承乾宫虽然宽敞华丽,却毕竟是被空关了很久了。

陆昆亨一路走来发现许多房舍都还没有人居住。

紧闭的房门以及漆黑的窗户映着长廊两侧昏暗的灯光,给人以一种阴森的错觉。

好不容穿过长廊的陆昆亨不一会儿就被带进了长廊尽头的一间暖阁。

一进门却见太师椅上正端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

陆昆亨自知那就是新封的孝慈太后。

于是他连忙三步并做两步的上前行礼道:臣陆昆亨扣见太后娘娘。

平身吧。

芝兰一边说着,一边点头示意摒退了左右侍从。

于是屋子里顿时只剩下了他二人。

见此情形陆昆亨在心中也不禁暗自打起了鼓。

这孝慈太后虽是太后,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女子。

如此深夜急招自己来,又将周围的侍从摒退,实在是不符合礼数的。

不过陆昆亨只是个小小的侍卫长,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却见他又试探着问道:不知娘娘深夜招臣前来有何吩咐。

陆侍卫长别客气,请坐吧。

其实哀家今日深夜招卿家前来也没别的事。

只不过哀家刚才在整理先皇遗物时,偶然间想起了陆侍卫长,所以请你过来一叙。

芝兰客气的看座道。

谢太后殿下。

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陆昆亨最终还是按照芝兰的吩咐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却只敢坐半个椅子,且连头也不敢轻易的抬,深怕就此犯了宫中的禁忌。

陆侍卫长其实不用太过紧张。

先帝以前也是经常在哀家的面前提起陆侍卫长啊。

因此陆侍卫长的忠义勇敢哀家也是早有耳闻的。

芝兰欣然夸赞道。

太后过奖了。

臣只是一介武夫,承蒙先帝厚爱,不敢就此居功。

陆昆亨谦逊地行礼道。

诶,陆侍卫长太过谦逊了。

日后哀家与皇子的安全还要多多仰仗陆侍卫长啊。

芝兰探身嘱咐道。

太后真是言重了。

微臣一心只求能保护皇家的安全。

至于太后的承乾宫有熊侍卫长守卫。

再说还有童侍卫长他们呢。

陆昆亨不置可否地解释道。

他刚才口中的熊侍卫长与钱侍卫长均是在孙露离开南京后被调入宫中的。

特别是那熊侍卫长还曾负责过永福宫的安全,并将当时的李皇后挡在宫门之外过。

因此皇宫上下均知此二人乃是孝慈太后的贴身心腹。

若说负责太后与太子的安全也该是嘱咐他二人才是啊。

眼看着陆昆亨一脸无辜而又纳闷的表情,芝兰的脸上闪过了一丝诡异的微笑。

却见她突然起身渡到陆昆亨面前悠然地开口道:啊呀呀,陆侍卫长,哀家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

你怎么还在同哀家闪烁其词呢?回太后,微臣不敢。

微臣愚顿,不明白太后殿下的意思。

陆昆亨依旧水火不侵地回话道。

哦?不明白哀家的意思。

那陆侍卫长应该知道这块玉佩的意思吧。

芝兰说罢便将一块羊脂玉佩在陆昆亨眼前晃了一晃。

啊!陆昆亨一见那玉佩立刻就变了脸色。

却见他赶忙跪地请罪道:太后恕罪,微臣刚才并不是故意敷衍太后的。

好了,好了,陆侍卫长。

快平身吧。

哀家明白你这也是按照先帝的旨意在办事。

芝兰大度地挥了挥手道。

是,太后。

陆昆亨恭敬地行了个礼,转而又起身询问道:那不知太后今日招臣前来有何要事吩咐吗?哀家刚才不是说了吗。

哀家今日破例招陆侍卫长前来就是为了哀家与太子的安全问题。

想必先皇以前也曾嘱咐过卿家,要卿家在暗中保护哀家母子吧。

回太后,先帝在得知娘娘怀有身孕后就特别嘱咐过微臣要在暗中全力保护娘娘。

不过,恕臣直言,太后现在不是有熊侍卫长和钱侍卫长在明里保护太子与您的安全吗?为何太后不让微臣继续在暗中保护呢?陆昆亨颇为不解的问道。

陆侍卫长应该知道熊侍卫长和钱侍卫长都是钱大人派来的人吧。

芝兰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还是一头雾水的陆昆亨,又反问说道:可若是哀家说钱大人可能将哀家与太子出卖给孙逆呢?什么?钱谦益会对太后您不利!他不是先帝指派的重臣吗。

陆昆亨猛然一惊道。

咳,那是先帝在的时候。

现在先帝已然驾鹤西去,还有谁会在乎咱们这两个孤儿寡母呢。

芝兰说罢忍不住用绢帕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角。

而陆昆亨见状不由也泛起了一股正义感。

却见他一个抱拳保证道:太后放心。

臣一定会保护好太后与太子的。

任何人敢对先帝的未亡人有大不敬之举,臣都不会放过他的!好,好。

难得陆侍卫长如此忠义。

先帝当年果然没有看错人。

芝兰欣慰地破涕为笑道。

只见她又将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哀家还知道先帝曾给陆侍卫长下过一道密令。

哀家希望能与陆侍卫长一同将那道密令完成。

这,陆昆亨眉头一皱犹豫道:太后,那道密令是当年皇上的破釜沉舟之计。

万岁爷曾亲自嘱咐过臣不到万不得已是千万不可进行。

太后,您真的要冒如此大的风险吗?要知道开弓可就没有回头箭了啊。

怎么陆侍卫长也害怕了吗?芝兰冷笑一声道:其实,随着皇上一西去,哀家早就被逼上了绝路。

那钱谦益根本就没想完成先皇的遗志。

而待到孙露那女人回京后,她又怎会放过哀家母子。

所以哀家一定要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