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447就在杨绍清带着孙露参加南园集会的第二天。
孙露又和杨绍清应陈子壮的邀请拜访了南园。
在仆人的指引下他们来到了南园的一个别院。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杨绍清被挡在了外面。
原来陈子壮要求与孙露单独谈谈。
孙露看了杨绍清一眼。
杨绍清却满不在乎的示意:你一个进去吧。
我就在外面等着。
没关系的,我还可以看会儿书嘛。
说着他指了指满书架的书籍对着孙露会心一笑。
孙露点了点头便随着仆人一起进去了。
书房中只有陈子壮一人。
他身穿白色长袍头带纶巾正拿着本书仔细研究。
但见孙露进来了于是便起身说道:不知孙庄主大驾光临。
有失远迎啊。
啊,不敢。
昨日孙露没有表明身份。
还请陈大人原谅。
孙露连忙受宠若惊的回礼道。
孙庄主,不必多礼。
陈某早已是行云野鹤之人了。
说着陈子壮示意孙露坐下。
那里,久闻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实为治世之能臣。
如今只是龙游浅滩罢了。
孙露发现自己现在恭维起人来越来越顺口了。
在仆人送上茶点之后陈子壮摆了摆手道:孙庄主过奖了。
要说爱民如子那子壮可比不上孙庄主了。
不敢,孙露只是一介商贾。
只想尽己所能帮助百姓罢了。
哦?可陈某见孙庄主的志向远不只此吧。
陈子壮抚须笑道。
孙露的志向。
昨天就已经告诉陈先生了。
不知陈先生有何见教啊?既然陈子壮这么快就切入主题。
那孙露也就不用再拐弯抹角了。
孙庄主不觉得那样做太偏激了吗?陈子壮意味深长的问到。
何为偏激?大人熟读历史典故。
也该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都没成功过。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那些推行新法的人才华不够?还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太黑暗奸臣做怪?亦或是帝王太昏庸无能?孙露反问道。
这?陈子壮虽然对于历次的变法都进行过详细的推敲。
自认为可以说出个名堂来。
但被孙露这么一问却又一时说不出个因为所以来。
因为当统治者在发现自己的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时。
便会想到要进行变法。
这时的天下就象是昨天的那张宣纸。
已经被涂抹的不成形了。
千百年来我们使用的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们的发展。
而那些变法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改罢了。
可这就象是昨天我要赵公子给我改那张画一样。
一张已经被抹黑的纸再怎么改都是黑的。
故中国的每次的变革都伴随着改朝换代。
而改朝换代必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乱。
只有战乱才能在一瞬间摧毁原来的制度。
土地和资源才能被再分配。
于是天下又变成了一张白纸。
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堆话。
孙露不禁停下来暗暗观察陈子壮的反应。
此时的陈子壮正低着头思考着孙露刚才所说的话。
忽然他抬头说道:可每次改朝换代后不久天下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啊。
见陈子壮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孙露暗暗庆幸于是继续说道:那是因为每一个新的画师也就是统治者。
都会使用原来的方法将以前的那副画再画一遍。
于是到后来白纸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所以说要想跳出这个轮回必须要换一种画法才行。
这样才能画出与先前迥然不同的画来。
换一种画法?换一种画法!陈子壮不禁喃喃自语道。
孙露的话给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着犹如让一个一直在一间屋子里冥想的人忽然走出屋子般。
他会发现原来世界是另一副模样。
孙露今天的话太唐突了。
还请陈先生见谅。
见此情况孙露连忙对陈子壮施礼道。
可是陈子壮并没有在意孙露的话而是激动的一把抓住了孙露的手问道:庄主可有这另一种画法?孙露被他的这一举动吓了一跳于是扳开他的手说道:先生请自重。
啊,对不起。
陈某刚才一时冲动。
还请小姐见谅。
反应过来的陈子壮尴尬的放开了手。
陈先生不必自责。
孙露这里有本书。
不知大人见过没有。
说完孙露从怀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了陈子壮。
陈子壮连忙接过那本小册子。
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五个鲜红的大字——《复兴党宣言》*******************************************************************************当孙露从书房出来时,日头已经有些微微西落了。
杨绍清还在外面的厅里看书。
见孙露出来了他马上放下书对孙露温柔的一笑问道:结束了?孙露点点头。
于是俩人就拜别了陈子壮一起回客栈了。
一路上杨绍清并没有问孙露刚才在里面谈了些什么。
只是默默的陪着孙露走着。
这让孙露又想起了第一次去杨家的情景。
说实在的孙露对杨绍清还是带着点淡淡的歉意。
于是她问到:绍清,你不想知道我们刚才说了些什么吗?如果你觉得需要的话会告诉我的。
不是吗?杨绍清笑着反问。
若我不告诉你呢?那也没关系。
我相信你有自己的理由。
你就没想过我和陈先生讲得是不可告人的事情?孙露进一步问到。
杨绍清忽然停下了脚步,他回头注视着孙露的眼睛说道:你和老师都是我最重要的人。
我相信你们的决定。
也决不会怀疑你们。
谢谢你,绍清。
孙露低下头感谢道。
不,你不用道谢。
这是我心甘情愿的。
忽然杨绍清指远处炊烟了了的村落对孙露说道:看啊,那儿的风景多美啊。
是啊!宁静着的美丽!孙露也感叹道。
看着身边的杨绍清孙露心想或许绍清并不知晓她和陈子壮所商定的计划是以破坏这样的美景为基础的吧。
当孙露和杨绍清回到客栈时他俩却遇到了一位不速之客——王芸花。
咦,王芸花怎么会在这里?她不是该和他的哥哥王兴在一起吗?就在孙露和杨绍清纳闷时王芸花给孙露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司令!警卫员上士王芸花前来报到!等等,等等。
你说什么?孙露瞪大了眼睛问道。
王芸花怎么可能成为了她的警卫员呢!原来在整编时孙露发现不少农民军中都有女兵。
虽然孙露不同意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话。
但她同样也不认同以现在这种装备让妇女上战场与敌军肉搏这种事。
于是她将所有的女兵进行了筛检。
留下的女兵都被分到了后勤部门、文艺部门和医护部门。
反正现在的义勇军里没有真正用于战斗的女兵。
这王芸花本来应该被分到一旅的后勤部的。
怎么会成了自己的警卫员呢。
就在孙露纳闷时王芸花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孙露。
孙露打开一看原来是王兴给自己的。
信中说对于上次自己妹妹的卤莽举动请孙露原谅。
又说孙露现在的警卫员都是男人传出去对孙露的声誉不好。
于是想让自己的妹妹来当警卫员。
孙露一想也对。
光想到别人是妇女了,没在意自己也是女人。
用男警卫员总归是要被别人说闲话的。
于是孙露对着王芸花说道:小王同志啊,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警卫员啦。
以前的事就当没发生吧。
孙露这么一说倒让王芸花想起来上次误伤的正是眼前的这个男子。
不过幸好杨绍清识相得很马上便告辞回自己房间去了。
孙露他们下榻的客栈是香江商会名下的产业。
这次孙露他们来。
客栈特意不做别的生意了专门接待这些东家门。
当然这天字号的房间也就归孙露住了。
而王芸花也被安排在了隔壁的房间便于保护孙露的安全。
虽然说孙露到明朝也已经快三年了不过除了凤儿、杨绯儿之外就再也没接触过相似年龄的女孩了。
现在有王芸花这个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的女孩陪着自己。
孙露觉得心情也好了许多。
*******************************************************************************虽然已过二更,可陈子壮却在书房里徘徊了好久。
现在的他一点睡意也没有。
孙露给他的那本叫《复兴党宣言》的小册子陈子壮已经看了好几遍了。
白天孙露的话也不断的在他的脑中浮现。
要建立富强民主的中国。
要再现汉唐雄风。
复兴党的每一个党员,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凡是有利于国家、民族最根本的利益事要积极支持,主动去做,反之要坚决反对。
我们要效忠的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不是某个神仙皇帝。
可最让陈子壮感到吃惊的是孙露中关于议会的一段论述。
我们必须运用议会的财政权蚕食王权、用战争打败王权、用架空术改造王权。
身处广东沿海地区的陈子壮也曾遇到过那些从西洋来的红毛夷传教士。
和这个时代的许多士大夫一样他对于这些传教士所传播的思想很感兴趣。
甚至希望从中寻找新的治国之道。
当然所谓的议会制度他也是略有耳闻的。
按照传教士的说法议会更象是为了皇权服务而存在的。
让君主能够听到下面百姓的声音等等之类的。
但就是这样仍让许多的士大夫们觉得这种君不君臣不臣的做法是不成体统的。
可孙露对陈子壮所阐述的议会制度就显得更荒唐了。
按照她的说法封建君主们都是倾向专制,有的是十足的专制君主,与议会的权力不共戴天。
因而议会要在天下只知有王权而不认议会权的时代约束王权,就不能不遍用各种方式与王权斗争。
议员们向皇帝请愿、申冤;借皇帝的征税要求而指点朝政,抨击罪臣和恶君。
当和平的议会斗争不能制止皇帝的专制行经时,议会就会指挥大军,与君主的军队一决死战。
议会最终会战胜君主制,架空王权,将君主改造为无自主行为能力的国家象征,使之为议会至上制服务。
如此这般大逆不道的话却并没有让当时的陈子壮有多大的反应。
相反的他竟象着了魔般的被孙露的这些理论给吸引住了。
面对孙露那滔滔不觉的演讲陈子壮甚至在心里还有很强的认同感。
这种表现让他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难到自己早就有了这种不臣的想法了吗?怎么可能呢?做为一个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士大夫陈子壮为自己竟会有这种想法矛盾不已。
被这份罪恶感折磨得喘不过气来陈子壮不禁渡到了窗边。
在深吸一口气之后,陈子壮觉得自己冷静了不少。
看着窗外清朗的月色他的思绪忽然飞到了崇祯初年的那些个日子。
想起了自己的好友袁崇焕。
陈子壮和袁崇焕是同科中进士。
陈子壮是那年的探花。
他在作浙江主考官时出题目讽刺魏忠贤,因而被罢官。
袁陈两人同乡同年,又志同道合,交情自然非同寻常。
当时与袁崇焕时常在一起聚会的,还有几个会做诗的和尚。
袁崇焕应崇祯的征召上北京时,他在广东的朋友们替他饯行。
当时赵蔼夫便画了一幅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妇女三人、小孩一人相送。
陈子壮在图上题了四个大字:肤公雅奏,肤公即肤功,祝贺他克奏肤功的意思。
图后有许多人的题诗,第一个题的就是陈子壮。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大都是称誉袁崇焕的抗清功绩,预料此去定可扫平胡尘、燕然勒石,麟阁题名等等。
但也有不少人提到了黄石公、赤松子、圯上、素书的典故。
这典故是说张良立了大功之后,随即退隐,才避免给猜忌残忍的刘邦所杀。
在这次饯别宴中,大家一再的强调必须功成身退。
对于皇帝的狠毒手段大家都深具戒心,所以在诗中一再警戒。
可很不幸的是大家最不愿发生的事还发生了。
陈子壮觉得自己很无奈。
无奈的接受好友的死、无奈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国家继续的沉沦。
可若真的象孙露所说的建立那样的机制呢。
这样的悲剧会不会重演呢?或许真的该换种画法了。
想到这里陈子壮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