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339映着摇曳的烛光,沈犹龙合上了摆在案牍上有关香江商会、义勇军以及孙露的资料。
深深的叹了口气后他起身绕着书房缓缓的渡起了方步。
回到广东的沈犹龙怎么都没想到在自己离开几个月后广东竟然会变成这副模样。
又是议会,又是人民委员会,又是农村合作社的。
还有什么广州协议。
这些任何一条放在大明律法中都是决不允许的。
都是犯上做乱的举动。
可是这一切却都偏偏发生在了广东。
非但百姓们对于这些措施拍手叫好。
让沈犹龙大跌眼镜的是就连广东的官员也对此表示默认。
甚至公开支持香江商会的这些举动。
象是广东布政使汤来贺和广东监察御史姚奇胤等人。
想到这里沈犹龙不禁苦笑了一下。
这该怪谁呢?还不是该怪自己。
怪自己太低估了这些商人们的本事。
其实沈犹龙在一开始便注意到了香江商会和桃源山庄。
不过他却并没有采取抑制的措施。
毕竟在闽粤地区象这样拥有地方势力的商会并不在少数。
盲目的采取打压措施往往会事得其反。
把这些海商逼成海贼可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当然这个香江商会快速扩充自己势力贿赂当地官员等等这些事沈犹龙也清楚。
不过在见识了义勇军的除草行动后。
他又有了另一番打算。
那就是利用广东的义勇军来遏制福建郑芝龙的发展。
这些年来福建的郑芝龙可谓是如日中天。
俨然一副闽海王的架势。
朝廷由于中原流寇肆虐并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实力来管边廷的情况。
于是利用海商来抑制同为海商出身的郑芝龙当然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沈犹龙就默许了义勇军在海上的所有行动。
包括他们的那些严重违反大明律法的战舰。
可这些个商人还真是鬼精鬼精的。
他们并没象沈犹龙想象的那样同郑芝龙起冲突。
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极力忍让着郑家。
只是在福建海域以南的地区发展自己的势力。
并且与其他海商组织不同的是香江商会的义勇军不但大力发展水军。
他们在陆上的战斗力同样不容忽视。
就象是那次义勇军以300多人剿灭牛头寨的匪帮。
足以证明他们的战斗力在官军之上。
这当然引起了沈犹龙的极度不安。
海上的势力再怎么强也不至于用水军攻城掠地吧。
可是陆上民团的势力则是沈犹龙需要提防的。
但不久传来新宁仆贼造反的消息又让沈犹龙想到了那驱狼吞虎之计。
这次为了保险起见沈犹龙还特地派了广东布政使汤来贺来负责此事。
可没想到竟然连一向以公正廉洁著称的佐平(汤来贺的字)都会被这些奸商收买。
非但匪没剿成还让人家将整个广东大闹了一番。
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这与闯贼一伙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让沈犹龙哭笑不得的是最后官府还帮着那些仆贼出面签定了什么《广州协议》让那些仆贼都成了自由之身。
这不是全乱套了嘛。
满心以为广东已经天下大乱的沈犹龙回到广东一看却发现广东的治安竟然出奇的好。
那些仆贼们在签定了《广州协议》就再也没闹腾。
而去年的税收竟也比前几年多了不少。
走在大街上人人都精神抖擞。
根本不想别处的百姓那样面有菜色。
城里商铺云集,郊外的良田望不到边。
这些现象都让沈犹龙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还有让他大为吃惊的就是那些商贾们还学起了红毛夷办起了什么议会。
而议会所谓的议长竟会是广东名士陈子壮!对于陈子壮沈犹龙还是挺钦佩的。
当年奸贼魏忠贤等把持朝政,曾想笼络他,要他写元勋二字送给魏;陈子壮对此极为反感,不写。
一次典试,他还撰文揭露和论述历代宦官之祸,进呈给皇帝,因此,陈子壮与父亲同时被削职归里,居于广州的盐仓街。
就是这样一个清流难道也会被那些商人收买吗?沈犹龙知道这一切的关键都在那个叫孙露的女子身上。
孙露、孙大善人、桃源山庄的孙庄主、义勇军的孙司令。
没有家人、没有后台、甚至连身世都模糊不清。
这个谜一样的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
明太祖初年即在中国沿海地带布防军事卫所,由于军士和家眷的到来,在沿海地带诞生了一些新的村镇,鹏城所城便是其中之一。
此处随为弹丸之地。
但却扼守海陆要冲。
是新安重要的军事基地。
十数米高的南门城楼下孙露带领着一干将领及香江商会代表正等待着广东巡抚沈犹龙的到来。
看着身边略显紧张的陈邦彦。
孙露不禁问道:陈总理今天不舒服吗?啊,没什么。
意识到自己有些紧张的陈邦彦不好意思的挺了挺身板。
说实话这次广东巡抚沈犹龙突然回广东确实是让陈邦彦吃惊不小。
不知道沈犹龙的到来会不会对现在广东的改革工作带来影响。
象是看透了陈邦彦的心思孙露安慰他道:总理放心吧。
相信沈大人还是比较开明的。
是,是。
司令说的是。
嘴上这么说但陈邦彦的心里还是颇为担心的。
看着陈邦彦的样子孙露只能无奈的笑笑。
其实孙露早就知道沈犹龙要回来了。
所以才会在收复澳门之后就急匆匆的赶回来。
至于事先没通知陈邦彦他们是为了让沈犹龙看看广东地区现在真实的情况。
孙露知道到了现在这地步再遮遮掩掩已经没有意义了。
相信凭自己的实力无论沈犹龙同不同意,广东的改革都要继续下去。
现在就看沈犹龙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了。
不一会儿远远的就能看见沈犹龙的轿子了。
孙露连忙整了整官服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广州府左参将孙露参见巡抚沈大人。
孙露带着众人行礼道。
此时从轿中走出了一位体态微胖穿红色一品官服的中年人。
但见孙露他们跪在面前连忙扶起孙露道:孙将军不必行此大礼。
本官早就听说孙将军乃是巾帼英雄。
如今一见果不其然啊。
沈大人过奖了。
下官何得何能受此殊荣啊。
全凭将士们的努力才能保这一方的平安哪。
孙露一边谦虚着一边将沈犹龙引进了城。
孙将军实在太谦虚了。
仔细观察了孙露之后沈犹龙不禁有些失望。
虽然这女子有着比男子更稳健果断的气质。
但无论从任何一个任何一个角度看她都不过是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在过去几年中的香江商会那些计划是出自这个女子之手。
难道她的幕后还有高人指点?抑或许她也只是个傀儡?想到这里沈犹龙婉言谢绝了当地商人在酒楼里摆的宴席。
而要求同孙露一起先参观一下大鹏守御千户所。
孙露当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孙露和陈邦彦等人的陪同下沈犹龙观摩了大鹏守御千户所驻军的操练以及新造的炮台。
沈犹龙除了对那些新铸造的钢制火炮以及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大加赞赏之外。
他还对钢筋混凝土工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孙将军,恕本官眼拙。
这炮台是用什么石才造的。
怎么没有接缝啊。
禀大人,这是钢筋混凝土的。
孙露解释到。
自从研制出水泥之后孙露便将广东沿海所有重要的炮台按照欧洲炮台的样式改建成混凝土工事。
钢筋混凝土?这个名词沈犹龙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是的,大人这是由钢筋做骨架再浇上由沙石和水泥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做成的。
孙露详细的解释着炮台的构造。
希奇希奇啊,不知这叫什么来着?钢筋混凝土,大人。
孙露连忙提醒道。
哦,钢筋混凝土是否牢固呢? 虽然还是听不懂孙露所说的某些名词。
但沈犹龙还是隐约的觉得这些工事要比砖土结构的工事牢固得多。
这个啊,还是请大人看一下现场演示吧。
孙露觉得解释是解释不清的了。
还是来场现场表演比较能说明问题。
于是孙露让人在钢筋混凝土墙旁边的空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的砖土结构堡垒。
让后在两边个放一个炸药包。
只听轰得一声巨响。
沈犹龙等人只觉得地动山摇。
险些站不稳。
待到烟尘过后,眼前的情景让沈犹龙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刚才的那个砖土结构堡垒早已被炸上了天地上只留下一个大大坑洞。
而另一边钢筋混凝土墙除了在地上也有个洞外墙体本身并没丝毫的损伤。
这,这。
孙将军刚才那包东西是什么啊?好不容易回过神的沈犹龙惊讶的问起了孙露。
禀大人。
刚才那是炸药包。
没伤着大人吧。
孙露一边解释一边帮沈犹龙拍着身上的尘土。
刚才见沈犹龙迟迟没有反应孙露还真怕他给吓傻了呢。
看着旁边的陈邦彦等人那样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不过刚才那个炸药包的威力也确实大了些。
那该不会是伪劣产品吧。
早知如此还真该站得更远一些。
啊,没事。
没事。
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有失官威的沈犹龙。
立即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打着官腔问道:这炸药包。
全军配有多少?禀大人,这炸药包主要是配给工兵使用。
当然部队若是攻城的话也可大量的配备。
现在大鹏守御千户所的火药库里就有200多个。
哦,不错。
不错啊。
沈犹龙抚着胡须赞叹道。
早就听说新安的义勇军擅长火器。
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这炸药包虽然听上去不怎么响亮。
可算是大明威力最大的火器了。
有它那些砖砌的城墙还和纸糊的一样。
而这钢筋混凝土墙则是坚固无比。
要是大明边关的城池都用钢筋混凝土造的话那还不是固若金汤。
不,最好是整座长城都用钢筋混凝土浇筑。
若是在一旁的孙露知道这位巡抚大人竟然想把长城也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话。
估计她当场就会被这龟壳大计气得吐血。
不过沈犹龙倒是越想越激动于是带着颤抖的声音问道:孙将军,这钢筋混凝土由何人制造?禀告大人,主要还是由广东官府负责。
不过材料什么的一部分由军工厂制造。
一部分从各个商户招标而得。
一开始孙露确实想将这些工程通过招标选择相应的商家负责建造。
不过转念一想,本国开发商们狂盖烂尾楼的情景孙露还是记忆由新的。
于是考虑再三还是建立了专门的军工企业直接由军队负责。
什么!你是说钢筋混凝土的配方已经流落民间了吗?沈犹龙吹胡子瞪眼睛的问。
水泥厂和钢铁厂都是民营的。
一旁的陈邦彦连忙接口道。
胡闹!如此重要的配方怎能流落民间呢!若是配方流落到敌国可怎么办呢!沈犹龙大声斥责起来。
刚才还觉得这女子是个人才。
可谁知商人就是商人只重利益。
如此重要的东西竟然也被当作普通商品随意买卖。
若是敌国也掌握了这些技术那还得了。
大人息怒。
那些只是用于普通的民用建筑。
至于炮台等防御工事完全是由军方的军工厂来负责的。
其中的关键并没流落民间。
见沈犹龙反应如此强烈孙露也只好找个理由敷衍他了。
总不成把水泥也当成战略物资吧。
哦。
是吗。
听孙露这么一解释沈犹龙安心了不少。
心想毕竟她还算是识得些大体的。
见沈犹龙不再过问钢筋混凝土的事了。
孙露连忙表示:既然大人不原去赴宴。
那下官就让人通知乡绅们大人今天不舒服不去了。
不过天色确实已晚。
不如这样吧,下官斗胆就请大人留下同这里的将士们共进晚餐吧。
也算大人体察军心啊。
仔细打量了孙露一会儿。
沈犹龙并从孙露的眼中读到什么。
看着孙露诚恳的样子沈犹龙决定留下。
他到要看看这女子究竟能有何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