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爵读书 更新时间:2006-8-7 18:55:00 网址wWw.shanjue.com字数:4435由于要出席史可法北伐的誓师大会孙露不得不在南京逗留了一段时间。
正巧在元宵节那日朱统锐安排以赈灾救国为由邀请了江南各大商号的掌柜以及名流搞了个盛大的聚会。
如此大规模的聚会当然引来了多方关注。
为此连皇帝朱由崧派了阮大铖作为朝廷的代表前来参加聚会。
在一番冠冕堂皇的演说之后在场的商人和乡绅纷纷慷慨解囊象征性的捐了写钱以示为国分忧。
之后当然就是这次聚会的重头戏了。
朱统锐当场宣布了孙露同杨绍清订婚的事。
并由沈犹龙代表杨绍清的家长,朱统锐代替孙露女方的家长互相交换了信物。
灯红酒绿,丝竹声声,献媚之声不绝于耳。
孙露使出浑身解术应付着这场政治秀。
一桌一桌的敬着酒。
她发现显然阮大铖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
当朱统锐宣布孙露订婚的消息后阮大铖显得吃惊不小。
不过他很快的就恢复过来了随着其他宾客一起祝福着孙露和杨绍清。
并将一对玉佩赠给了他们。
看来他回去之后少不了要和马士英商量此事。
除此之外孙露还见到了郑成功。
不过现在的郑成功还没有改名字。
还是叫郑森。
目前投于钱谦益的门下也算是复社的一分子了。
看着比自己还要小一岁的郑成功孙露在心里好奇的想到。
郑成功最大的功绩就是收复台湾。
如今这件事由自己先完成了。
那么日后的郑成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就在孙露胡思乱想时郑森已经在郑蜒福的指引下拜见着那些从未谋面的叔叔伯伯。
当轮到拜见阮大铖时郑森赌气着扭头就走。
只留下了尴尬的阮大铖和郑蜒福。
远处的孙露见到这样的情景也只好会心的一笑。
虽然郑森是复社的一份子但他毕竟是郑芝龙的儿子。
无论他愿不愿意郑家迟早是要由他来继承的。
这点倒是和杨绍清很象。
一想到自己的未婚夫孙露发现从刚才开始就没见到过他了。
这家伙不会自己一个人躲起来了吧。
想到这里孙露苦笑了一下。
可是毕竟今天他们是主角。
还是该将杨绍清拉出来才是。
于是在同两个棉布商人聊完新式的印染技术后孙露便开始寻找起杨绍清来。
穿梭在衣着光鲜的人群中一个熟悉的青衣身影忽然引起了孙露的注意。
她下意识的跟了上去。
当那人下楼时孙露终于看见了他的侧脸。
那是一张另她终身难忘的脸。
林峰!孙露差点脱口而出道。
不过她手中的酒杯却失手跌落了。
是林峰吗?还是那个象林峰的人?孙露犹豫了一下终于忍不住追了上去。
可就在她下楼时却迎面撞上了一个人。
孙露连忙道了谦想要继续追刚才那人。
可当孙露再想找那人时那人却已经消失在人群中了。
孙露不由的失望不已。
此时忽然有人在她背后问道:孙将军怎么了?孙露回头一看原来是郑森。
啊,没什么。
我找杨公子。
孙露连忙解释。
忽然她又想起了什么对着郑森反问道:郑公子刚才去哪儿了?郑掌柜一直在找你呢。
这?郑森楞了一下道:我刚才见钱老师去了。
哦?钱大人也来了吗?我怎么没见到他?孙露惊讶道。
她可没想到钱谦益也会来。
不,钱老师他们刚才在隔壁的雅间。
他们不是来参加这次聚会的。
郑森老实的说道。
虽然孙露和马士英等人有关系。
但郑森对孙露的映象还算不错。
特别是在义勇军攻占襄樊的事迹更是让他佩服不已。
是这样啊。
这倒是我们怠慢了。
不如让钱大人他们一起来吧。
谢谢孙将军,可钱老师他们刚才已经散了。
其实郑森自己也是碰巧遇见钱谦益等人的。
是这样啊。
孙露若有所思点头道。
忽然她眉头一皱对着郑森问道:郑公子,他们当中可否有一个穿青衣的高个年轻人?好,象是有这么一个人。
郑公子可知道那年轻公子是谁?孙露略带激动的问道。
这我也不清楚。
只是听老师称他为朱公子。
郑森侧着头回答道。
说实话他也是第一次见那个人。
郑森并没有太介意这件事。
此刻他心盘算的是另外一件事。
只见他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足勇气开口道:孙将军,我要投军。
啊?你说什么?孙露还沉浸在刚才的思考中并没听清郑森的话。
郑森想投于将军麾下。
还请将军成全。
郑森一脸严肃道。
郑公子怎么会有想到到我这儿来呢?令尊乃是福建总兵公子应该找令尊说这件事才对嘛。
孙露楞了一下说道。
不会吧,郑成功要做自己的手下?我父亲是不会让我投军的。
就算加入郑家水师他也不会让我上前线的。
这件事还请孙将军成全。
郑森抱拳道。
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证明不靠他的父亲自己照样可以独挡一面。
孙露沉吟了一下笑道:这样吧,你去扬州找义勇军第三舰队那里在征兵。
如果你能通过测试应该没问题。
不过一开始要从基层做起的哦。
听见孙露同意收自己了郑森一阵兴奋。
当下就激动的说道:谢将军,成全!看着郑森的样子孙露不禁在心底会心一笑。
无论你是郑森还是郑成功。
相信是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当史可法带领高杰部誓师北伐时已经是农历二月了。
虽然有不少人并不看好这次北伐。
但这终究是南明第一次正式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社会各界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们出发时皇帝朱由崧带着文武百官以及扬州各地的乡绅百姓一起来为史可法送行。
高杰部作为这次北伐的主力部队当然是众人的焦点。
而高杰本人也显得异常的趾高气昂。
不论这次北伐胜利与否他回来都能得到皇帝的奖赏。
而且此时江北几乎没有什么有势力的部队。
作为先锋部队的高杰部当然能有机会在河南等地大肆掳掠一番并多占些地盘了。
对于高杰的得志的模样。
黄得功在一旁轻蔑的冷哼。
刘左良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刘清泽虽然在一旁说着些恭维的话。
但从他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上来看这老狐狸心里对这样的安排也是不满。
倒是孙露确是从心底里赞成这样的安排。
扬州那边来消息了姚金的七师已经在正月初十来到达了扬州。
加上第三舰队至此义勇军在江北一线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万五千余人。
目前义勇军以扬州为据点,并在扬州东北处的高邮和宝应设立两个补给点。
此次北伐高杰部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他原本驻守的泗州和淮安便空了出来。
这对义勇军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孙露可以趁此机会进驻淮安和泗州建立要塞设立据点。
到时候高杰就算不同意也已经木以成舟了。
况且到那时清军也应该下江南了。
当然此时的孙露并不知道高杰已经没有机会来和她争夺泗、淮两地。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高杰。
目送着史可法的船队渐渐远去。
皇帝朱由崧匆匆茫茫的就离开了码头。
对他来说有比检阅部队更重要的事在宫廷里等着他呢。
既然皇帝都走了其他文武百官当然也就散了。
孙露一头钻进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里沈犹龙早就已经等候她多时了。
见孙露回来了沈犹龙马上拱手行礼道:司令。
孙露摆了摆手直奔主题道:沈大人,怎么现在就去那里吗?是的,想必他们已经开始了吧。
沈犹龙点头道。
咿?这么说复社的人今天没来给史督师送行吗?孙露疑惑道。
司令有所不知,东林党虽然支持了这次北伐。
不过复社的那些个年轻人认为史可法是临阵退缩。
所以赌气不来了。
沈犹龙怂怂肩膀道。
临阵退缩?史督师这不是已经北伐了吗?怎么还说他临阵退缩?他们的意思是史督师不应该离开南京。
离开南京就是向马士英投降了。
见孙露搞不明白沈犹龙只好这样解释道。
有这种事?孙露皱了一下眉头道。
这算什么逻辑?外敌当前,前去抵御外敌的叫临阵退缩。
留在窝里内讧的倒算是英雄了。
看来这些名士的心胸狭窄的很啊。
孙露在想这样的人是否还要去见。
不过她转念一想答都答应了。
还是去看看吧。
果然就象沈犹龙所说的那样。
复社的几个才子们正在讨论着这次的北伐。
只听为首的侯方域冷哼道:哼,如今马士英等旧阉党可比那秦桧。
可现在的大明只有秦桧。
却没有岳飞。
连‘风波亭’的悲剧都无法重演。
又何来收复江山之说呢?陈贞慧愤愤不平道。
可我们不是还有史督师不是吗?冒辟疆接口道。
史可法只是个文人如何能力挽狂澜。
侯方域摇头道。
这段时期史可法的作风让他颇感失望。
若不是史可法的一再退让马士英等人又怎会如此的嚣张。
是啊,如今史督师又北上了。
这样一来马士英等人就更加的有持无恐了。
史督师这分明是临阵退缩怕了马士英等人。
陈贞慧看着阉党日益强大心里越来越觉得无望了。
想到自己孔有抱负却无法施展当下便觉得郁闷不已。
陈贞慧是东林党中坚人物陈于廷的儿子。
在其父亲的影响下对阉党极其厌恶。
可此时却听门外一女子冷笑道:史督师挥师北上那叫临阵退缩。
那尔等在此空谈国事又算什么呢?一下子屋里的人都站了起来朝门口看去。
只见一妙龄女子身披白色狐裘风衣。
内着紫红色双重心字萝衣和拽地长裙。
正亭亭玉立的站在门口。
此女正是孙露。
原来刚才她和沈犹龙刚到门口便听到了侯方域等人的谈话。
于是她未进门便反驳起来。
侯方域等人当然不能接受自己被一个女子这么抢白。
可他刚想反驳却见沈犹龙走了进来。
沈犹龙扫了一眼众人后拱手道:列位公子都在啊。
老夫公务在身来晚了。
学生,见过沈大人。
见是沈犹龙侯方域等人连忙行礼道。
沈犹龙却微微一笑指着孙露道:这是老夫的侄女。
刚才没得罪几位公子吧?一旁的孙露则大方的道了万福:小女子雨路见过各位公子。
刚才雨路说话卤莽。
还请几位公子见谅。
听沈犹龙和孙露这么一说侯方域倒还不能追究什么了。
于是他笑道:小姐,语出惊人还真是让在下佩服。
那里,倒是小女子久仰各位名声以久。
此次来南京便特地要沈伯伯带我来见见各位。
可是今日一见还真是人不如名啊。
孙露叹息道。
当下几人脸色就变得异常的难看了。
这几人在江南仕林也是享有盛名的。
可如今却被眼前的这个年轻女子多次的出言讥讽。
若不是看在沈犹龙的面子上想必早就要反驳了。
不过性格直率的陈贞慧依然忍不住问道:小姐刚才说的人不如名是何意思?那赶问公子认为怎样做才能救国于危难之中呢?孙露反问道。
当然是锄奸佞,保国家。
陈贞慧傲然道。
公子说的好。
如今天下大乱,狼烟四起。
在此空谈就能救国于危难了吗?强盗已经到了家门口。
却还在那里内讧如何能保得住国家。
虽然说现如今奸佞当道。
可是报国就只有出仕这一条路吗?几位若真是热血男儿理当投军报国,壮岁从戎,气吞残虏才是。
孙露朗声道。
孙露这话一出其他几人竟也一时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当下几人便陷入了沉思。
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忽然从孙露的背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好,好一句壮岁从戎,气吞残虏。
小姐之志不让须眉啊!那声音象鼓点般敲打着孙露的心。
她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足勇气回头一看只见那酷似林峰的男子正站在自己的身后。
一瞬间孙露一个踉仓几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