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5-03-30 08:34:51

一夜之间,赵国军队从诸国边境撤离,众国本期待的一场反目成仇之战,却就此不了了之,这让全天下感到疑惑。

而让人更匪夷所思的是,赵义云独自一人去了诸国京城。

对此,燕国亦是无语以对,但也只是在一旁静默的窥探局势。

诸国百姓又平下心来,而朝中大臣却在猜测原因,当诸楚姬领着赵义云进宫,这才让诸国大臣恍然大悟。

对于赵义云进诸国皇宫一事,朝中大臣以致百姓都议论纷纷、左猜右测,却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谁都认为韩谨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没人敢去问,毕竟她能回来主持大权是大臣们求之不得的事。

赵义云莫名的住进了皇宫,韩谨把他安置在了一处偏殿暂住,这下朝堂上有了争议,大臣纷纷上折子反对,可韩谨却不闻不问,如今她虽仍每日都回忘烟庵,可朝中之事她仍能作主,这几日她每日都带着赵义云了解诸国的一些国情与朝中事项,她还派福田每日陪同赵义云一起处理一些事物,不管大臣们如何吵闹,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因为她明白有些事一旦先让他人得知,一定不可能会顺利,所以她准备把事情的始末在诸敬烨与诸楚安得忌日那天说明。

然而再过几日便是诸敬烨、诸楚安等人的忌日,虽忘烟庵离皇宫不远,可也有一段路程,为了办理他们的祭典,韩谨便没有回忘烟庵,她稍稍得了空闲,便独自一人去了景德宫。

景德宫内已人去楼空,院内荒凉凄落,往日的辉煌如今却成了一堆废墟,而伤痛的回忆依旧,血淋的一幕如昨日般清晰的映在脑海,彷佛已无法从脑中抹去,也许她真的要把悔恨带到下一世,等所有的情债都还清,才能获得平静了吧!日子一天天的在过,那个充满了悔恨的心却丝毫没有得到解脱,彷佛随着时间而愈加深刻的印在心底,而那个被迫她走到这一步的男人,从诸楚安死的那天起,更加深了她对他的恨。

无数次她设想如果没有赵蜀风的追缉,如果没有回到诸国,如果只是与硕雷一起平淡的生活,那么很多人也不会因她而死,她也能得到她想要的生活,可是一切都发生了,她无法阻止,除了悔恨,痛苦,她已没有其它方法来弭补心中的遗憾。

白色的身影站在长长的走廊间,冷风一阵阵刮起,白色飘逸的衣衫随风呼啸,缕缕青丝疯狂的舞动。

在偌大的庭院内,韩谨的身影显得孤单,她凝望着那间曾经与诸楚安相拥的房间,想起他的温柔,他的体贴,那颗沉默的心似乎还能得到感应,不知不觉中嘴角溢出了一丝笑容,她沈静在了回忆中,可再次回到现实,眼前却是一片凄凉。

美好的回忆太短暂,如今也已完全被痛苦取代,也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像以前一样乐观。

「唉!」韩谨垂下眼眸,缓缓低下头叹了口气。

一转脚步声从走廊尽头愈渐愈近,韩谨缓缓扭头往声音传来处睇望了眼,见是福田,即便她又转正身体望向了那间惨破的书房。

「奴才见过二公主!」福田走到她身旁给她行礼。

「怎么来得这么快?」韩谨眉目间带着忧伤,她淡淡说问了句。

福田忙恭敬的回道:「刚紫嫣姑娘去找奴才时,奴才正领着赵王往这边来,所以就换紫嫣姑娘领着赵王赏湖,奴才就直接过来了。

」「喔!」韩谨心不在焉的应了声,缓缓转过脸来,那张苍白的脸上带着说不尽的哀伤,微微泛红的眼眶似乎快要滴出泪来,她愣愣的凝视了福田片刻,便问道:「为何才短短两年,景德宫就会成了这副模样?」「湿气重,雨水多,在加上没人打扫,所以就成这样了。

」听闻福田的话,韩谨心中一阵自责。

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她确实忽略了这些本该用心去做的事。

她带着忧伤缓步走近破旧不堪的书房,站在书房外,她的眉头不由的皱起,忽而她回身对福田说:「派人把这里整修一下,这宫院就设成庵堂吧!往后我就住在这了。

」「是!」福田应了声,稍顿,他便问道:「二公主,有些事本不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该管的,可是二公主让赵王住进宫,又让他了解朝中大小事物与本国的一些机密要事,这可是一大禁忌啊!若先王在位绝不会做这等事,还望二公主多做考量、三思后行。

」韩谨没有说什么,她抬手推开了半掩着的门扇,扫了扫垂挂在门上的蜘蛛网,便踏进了书房。

书房内桌椅七零八落,厚厚的灰尘铺在桌面上,轻轻一吹,四处飘散。

在屋内寻了一圈,最后韩谨站在一幅完好无损的画前。

那是一副水墨画,画中清澈的湖水,精致的小桥,一对活灵活现鸳鸯在桥下戏水,它们成双成对、恩恩爱爱。

水墨画的一角提着字,灰尘遮盖得有些模糊,韩谨伸手过去抹了抹画上的灰尘,一首诗叫她忍不住泪眼相视的诗,随着尘灰散去而浮现在她眼底。

鸳鸯戏水一池欢双飞本是两心宣奈何同根无连理只盼来世续今缘两行滚烫的热泪从苍白的脸额栩栩滑落,悲痛染上了她有些平静的心,再次让她感受到诸楚安那份浓郁的爱。

心,痛的像是在滴血,胸口,堵的像是要炸开。

韩谨伸出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的把那幅画从墙壁上摘了下来,纤细的手指轻抚着画纸上的鸳鸯,泪水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无声的流淌着,她撩起衣袖轻轻的拍尽画纸上的灰尘,随即卷起画卷紧紧的握在了手中。

走出书房,韩谨淡淡的看了眼守在门外的福田,便踏开脚步往宫院门处走去,走了几步,她问福田道:「刚才你说的那方话我也明白,但是作为一国的统治者,是地位与权力比较重要,还是百姓的安危比较重要?」福田听闻此话,不由的垂下了头,静静的在她身后跟着,而她又道:「我选择了后者,你能理解我吗?」「二公主!」噗通!下跪声与叫声同时传进韩谨耳内,她一怔停脚步,不解的转过身来,却见福田跪趴在了地上猛磕着头,说道:「老奴无眼,老奴该死,老奴不该怀疑二公主的作法……」「不要这样,你起来!」韩谨忙过去搀扶福田,可福田头磕的更厉害。

见他如此,韩谨轻声说道:「其实我从没把你当奴才看待,你从小看着我长大,对父王忠心耿耿,而父王临终前也托付你扶持我,你自然不想看着我走错路,所以提醒我,这些我都明白的,但是保住一个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不想看到血流成河,更不想让诸国百姓遭受亡国奴的命运。

不管我将来是否会在历史上留下恶名,也不管百姓们如何辱骂我,为了确保诸国上下无伤亡,我只能用这种和平又能维持诸国稳定的方法解决这一切。

」「老奴明白,老奴怎会不明白,你之所以去庵中修行,也是为了让赵国相信你的决心,你之所以隐瞒,也是不想让我们跟着你操心。

」福田老泪纵横,他激动的身子微微颤抖着,似乎已难以平静。

「不用为此难过,没什么可难过的,只要大家都平安无事,往后既能平静度日又可免成亡国奴,那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么!」韩谨朝福田笑了笑,垂眸睨了眼手中的画卷,说道:「你赶紧起来吧!我手中拿着画呢,若为了扶你把我的画弄坏了,我可是要心疼的……」「哈哈!」韩谨的话音未落,突然从一处传来了爽朗的笑声,福田忙擦着泪站起了身,两人一起寻着笑声看了过去。

在枯黄的枫树林处,赵义云领着玉戈与紫嫣向这边走来。

赵义云神采风扬、气度不凡,冷风抚着他的深色衣衫,乌黑的发丝在那张文雅的脸上浮动,他温文的气质凸显无遗。

走到韩谨与福田站立处,赵义云温文儒雅的笑道:「没想到二公主还有如此一面,今日让孤给碰上了,可也算是孤的运气。

」一向在人前显得稳重的韩谨,如此娇气的一面,若不是他亲眼目睹,倒是不敢相信这是她会表现出来的,他感到有些意外,也对她加深了兴趣。

「赵王取笑了!」韩谨匆忙把画卷塞进了衣袖,拢起笑脸相迎。

赵义云笑眼微眯,温柔的目光看着她的脸,因距离靠的近,他发现了她眼角还挂着的一丝泪水,不经意间他皱起眉头,一股酸楚随之在他心中游荡。

突然他向她伸出手去,她一怔,身子不由的往后稍稍一仰,可他却没察觉到她的惊愕,仍用大拇指抹去了她眼角的泪水。

当他察觉到自己异常的举动,他忙收回手,侧过身,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又想起伤心的往事了?往事如烟云,飘过就散,不要再把伤心的过去遗留在心中,这对你不公平,死去的人也不会因此而复活。

你能为了别人舍弃地位与尊严,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舍弃一些伤痛!」赵义云一席话,让韩谨十分吃惊,她瞠大泪眸错愕的凝视那张半侧着的俊脸,一丝欣慰的笑意逐渐在她眸中浮现,她雅声道:「赵王这番话说的有理,只是伤可以愈合,痛会过去,遗憾却是终生难忘,而亏欠也是一生的负担,怎是说舍就能舍得去的。

」她再次哽咽了,傲气在泪水滑落的瞬间烟消云散,她的手抚着袖口内的画卷也有些颤抖。

「有情有义人间难得,你与诸楚安兄妹之情如此之深,真是感人肺腑。

」赵义云转过头来,看着她那副惹人怜惜的模样,他心悸忽地一紧,却又见她突然苦笑了声,匆忙的拿着丝帕擦了擦脸上的泪,说道:「其实过几日就是父王与王兄的忌日,所以难免我有些伤感,千万不要因为我的情绪而失了你的兴致。

」她稍稍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随即转话题道:「不是说在御花园赏湖吗?怎又会来此?」「刚经过这里,便过来看看。

」赵义云淡淡的说着,两人踏步在满地枯叶中漫无目的的走着。

景德宫虽残破,有些地方仍是好景致。

他们走进了一处凉亭,而福田、玉戈他们却都没有跟来。

赵义云用绸帕扫了扫石桌,又把一张石椅抹了个干干净净,这才请韩谨坐下。

待韩谨坐稳,赵义云也在她对面入了坐。

两人目光各自凝望着一处,似在欣赏美景,可又像是互相怀着心事。

过了许久,赵义云先开口道:「有件事不知孤当讲不当讲,你还年轻,路还很长,为何不再重新选择一位可以依靠男人?」「呵!」韩谨捂嘴一阵轻笑,她收回望着惨落风景的目光,微微转头睇望了眼赵义云,似有苦涩的说:「像我这样的女人还会有人要吗?不堪的经历、惨破的人生抹灭了我生存的斗志,驸马死了,亲人走了,我满心沧桑,早已没有了多馀的经历去争,要不然我怎会把江山拱手相让与你,你说是不是?」「别这么说,只要你愿意,有人不会计较你的经历,也不会嫌弃你的过去。

」赵义云的声音有些激动,他很认真的看着她,想去安慰她,却又让她伤感的低下了头,说道:「是这样吗?能再找个知己相伴,这是何等的难事,我已不想去奢求,也不想再经历风雨,只愿能在枯灯下平静的了此残生。

」「为何如此悲观?你又怎知想与你成为知己,想与你相伴终生的何止一人。

」赵义云忽地站起了身,他走到她的面前,怜悯的目光直射她的脸。

她缓缓抬起头来,与他对望了眼,又从容的低了头,她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坐着。

突然赵义云冲动的一手扶着她的肩,他不顾身份、不顾自己的举动是否妥当的抬起了她的下巴,让她正视他,可那双黯淡的水眸中泛起的水光,却让他心头猛地一抽,他仓促的松开了手,带着一丝遗憾转过身,他面朝凉亭外,说道:「你知道吗?赵蜀风一直在等你,你为何不能给他一次机会?这么多年来,他王妃的位置一直都为你留着,你要明白他真的有心想与你相守,只是他的性格与他幼年时的经历,注定了他会用厚厚的武装包裹自己,他表面冷酷无情,可他的内心是热的,甚至与一般人的更为火热。

」赵义云伤感的说着,淡淡的转过身来,恳求的说道:「回到他身边吧!他会好好疼惜你、弭补你的,也希望你可以治愈他受伤的心。

」韩谨依然低着头,她没有再去看他,过了许久,她拨了拨脸上的发丝,没有一丝波动的说道:「你把一切都说的轻松了,我能治愈别人的伤,可又有谁来治愈我心里的伤?」「我可以理解你,也明白你的痛,但是请允许我讲一段故事给你听。

」赵义云又坐到了她的对面,很有耐心的征求着她的意见。

韩谨微微额首,抬眸看向了远处那片枯黄的枫树林。

见她没有拒绝,赵义云便若有所思的转正脸,望向远处,说道:「宫廷内何尝不是黑暗的,其实我跟你一样并不想当什么帝王,但是命运让我坐上了那个位置,为了黎明百姓,因为我父王临终前所托,我没法像你这般的洒脱。

」他说着顿了顿,而韩谨却骤然一怔,她忽地扭头凝向他,却听他又说:「虽然同为帝王所生,可命运却有所不同。

我是正宫所生,从小受着最正统的教育,一举一动都按照规矩在做。

而蜀风的娘亲身份卑微,他一出生就与亲娘分开,由我母后代养,他从小就很聪明也很有才能,但是他不是嫡子,从小就被人忽略,也从未向我这般受人重视,甚至连宫女太监有时都会去欺凌他。

因为他想得到父王的肯定,所以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十分刻苦,不管是习武,还是学习他都非常的用心,这些父王也都看在眼里,但是却仍因他不是嫡子而无法受到重视,这让他幼小的心灵也承受了许多的不公平。

后来他的亲娘因思念他而得了疯癫症,我母后见他母亲可怜,所以有一次背着父王偷偷带着八岁的蜀风去看他娘亲,谁料他娘亲却在那时疯病发作,突然冲上前来掐着他的脖子不放,在情急之下,蜀风拨了她头上的金簪刺死了他的亲娘,从此他的性格便变的更古怪,他很少与人说话,整日捧着兵书专研,有时甚至还会很残忍的杀害小动物,拿着小动物的尸体到处吓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愈渐变的冷酷,尖尖的刺裹住了他的全身,没有人能去靠近他,也让他的行为变的怪异不堪。

」「唉~!」赵义云说完长长的叹了口气,他转过脸来睇望韩谨,却见侧着身子对着她,她有些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你听了这故事,是否改变了主意?」许久,赵义云轻声问了句,而韩谨却忽而咧嘴一笑,她依然注视着前方,漫不经心的说道:「这故事确实触动了我的心,如果用可怜他的态度去他的身边,他的伤能得到治愈吗?」几句无波无浪的话,让赵义云再次哀叹了声,虽然赵蜀风对他嫉恶如仇,但是他身为王兄,始终在包容他,因为他真的很了解他。

冷风阵阵刮过,卷起层层枯叶,疯狂的四处流窜,冬日的萧条,加上院落内的寂静,还有那份残破,更显得凄凉没落。

凉亭内的两人彼此静默,他们各有所思的低着头。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天已渐黑。

忽而赵义云文雅的说道:「你说的也对,倒是我太执着了,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够解开心结。

」韩谨也察觉到了天黑,她站起身委婉的说:「今日有你这番劝,我会考虑的,多谢你为我操心了!」不带一丝感情的说了几句,她便踏出了凉亭,独自离开了景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