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进北京之前,清兵已几乎全部控制了辽西地区,明宁远总兵吴三桂退守山海关。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之初,曾命吴三桂之父吴襄写信,由他派人至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并以银四万两犒吴军;另派将率二万农民军代吴守山海关。
吴同意投降,即率军往北京,但行至滦州,听说爱妾陈圆圆为刘宗敏霸占,就愤怒回师,击破李自成派驻山海关的守军,急派人向清兵求援,这时清兵正由摄政王多尔衮统率南下。
四月十五日,行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吴三桂乞师书,多尔衮立即回书答应,并许封吴三桂为藩王。
四月二十日,清兵抵连山(今锦西),吴三桂催兵之书再至,清兵日夜兼程。
次日,在山海关外击败李自成。
又次日,即抵山海关,吴三桂出迎,十余万精兵迅速入关。
汉家天下,岂能任外邦之人称帝,众路英雄好汉纷纷揭竿而起,反清复明之势锐不可挡,其中亦不乏众多女中豪杰。
帝王残暴,红颜薄命,缘魂四起,笼罩整个大清王朝。
雍正十二年春,林中花开遍地,透着一股醉人的芳香,清晨的露珠仍凝留在花叶上,摇摇欲坠,清澈的湖水好似协着宗宗的乐声流向另一个天堂,林中时有鸟鸣,给人另一番宁静与祥和的气氛。
但在这春意正浓的时节,空气中却隐隐弥漫着肃杀的血腥味。
行至湖边,我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飘入鼻间的是淡淡的青草混着泥土的清新之气,在这一刻,我是属于自己的。
伸手抽去鬓上的蝴蝶银簪,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将银簪至于湖边微耸起的一块青石上,伸手解开腰间的衣带,一席紫衣飘然落地,冰肌乍现,与飘渺晨光融为一体。
脚尖微试水温,清凉中不乏舒适之感,唇角噙一抹淡淡的微笑,深入水中。
清凉的湖水触及皮肤,除却一身的疲乏,自唇角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声,这样舒爽的滋味亦只能在这林中寻到。
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纤手不自觉得抚上脸颊,柳叶眉,单凤眼,尖挺的鼻梁,微启的樱唇,这张脸虽算不上绝世,却也不逊于六宫粉黛。
青姨说,可惜了右眼下的一颗泪痣,这是我今生苦难的枷锁。
当时年幼,不解其中深意,如今回想起来,却也是字字刺心。
把玩着臂间流淌的湖水,划破了水中那张略带忧愁的容颜。
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湖面上,零星地点缀着,犹如碎钻般闪耀。
我缓缓沉入水中,感受着身心彻底的舒展。
正在我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时,一阵划破水面的声响猛然将我惊醒,却也因此倒吸了几口湖水。
我破水而出,不住地咳嗽着,一张脸恐怕早已涨得绯红。
好一朵水出的芙蓉!岸上传来一名男子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
我猛一抬头,对上那张英挺中带着几分促狭笑意的脸,心头微恼:什么人?那人仍笑看着我,啧啧赞道:连生起气来都如此诱人!姑娘还真是令人难以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