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第一天的顽劣,娃娃之后的表现还是比较乖巧的,毕竟这些才艺是她自己要学的。
娃娃很有分寸的渐渐开窍,有计划的逐步显山露水。
众师傅无不惊叹玉小姐的天资聪颖,一点就通。
授者欣慰,受者轻松,几个月下来也算小有所成了。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娃娃挑了半天才相中一身嫩黄色棉纱裙。
是粉脸衬嫩黄,还是嫩黄衬粉脸?不得而知,总之,娇俏的有点令人眩目。
娃娃还没来得急央求爹爹带她外出,就被太监的传旨声堵住了口。
娃娃扫兴,告别长辈,心不甘情不愿地钻进了宫中派来的马车里。
利用路上这段时间,娃娃努力调整心情,以备待会儿能欢天喜地的见到皇帝。
在皇帝鼓励又带点期待的目光中,娃娃欣喜的扑到他怀里,然后一屁股坐在皇帝腿上。
整个过程熟练流畅,看着他们一幅家常便饭的模样,皇帝近侍们开始怀疑他们是否经常偷偷夜半私会?可惜这么甜蜜的温馨场面很快被无良的程咬金破坏。
一把泛着蓝光的长剑当胸刺来(按娃娃事后的估算,如果当时皇帝反应慢了0.01秒的话,她俩就会被串成葫芦)。
好在皇帝平时山珍海味也不是白补的,一个金蟾脱壳成功的使刺客的剑卡进龙椅。
皇帝左手把娃娃扔给闻声赶来的侍卫,右手同时抽出腰间软剑。
这显然是个有经验的刺客,见一击不中,立马仍下催泪弹火速撤离。
众人挥开浓烟,见一侍卫俯首跪于御前瑟瑟发抖,手中只余一片嫩黄棉纱衣角。
娃娃被刺客夹在腋下,进了一片树林,林中早有人在等候接应。
那个个子矮小的蒙面接应者问:怎样?身材魁梧的刺客答:失败了,只劫了个公主。
被颠得晕头转向的娃娃一听,神志清醒了,忙喊道:我不是公主,我是……唔……唔……高个刺客捂住娃娃的嘴,催促小个刺客速速离开。
又是好一阵颠簸,娃娃小小的身子承受不住疲惫,昏睡过去。
等娃娃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茅屋里,有点反应不过来。
门口两个闭目打坐的蒙面人听见动静,都睁开眼睛看着娃娃。
娃娃一发现他们就想起了事情经过,忙急急扑过去拉着劫持她的大个子刺客的衣袖解释道:我真的不是公主,我是当朝玉丞相的孙女。
真的,我不是公主……见那位刺客无动于衷的样子,娃娃慌张转移目标,对小个子刺客继续:我不是,真的我不…… 娃娃突然住口,看着眼前的蒙面人,忆起一双同样冷漠又黑白分明的眼睛,指着小个刺客惊呼:你,你,你是元宵节庙会的那个白衣少年。
娃娃突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楸住少年:你还记得吗?元宵节那个晚上在庙门口,我坐在我爹爹的肩头,我见过你,你应该也看到了我。
只是,只是你一转眼就不见了。
娃娃扭头对高个刺客苦苦分辩:我真的不是公主。
又指着少年继续道:他,这位小哥哥见过我,我那时就是坐在爹爹的肩膀上的,怎么可能是公主呢?大个刺客终于吐出了一句话,一句足以浇灭娃娃所有的生气的话:那又怎样?就算你不是公主,皇帝当时那么紧张你,恐怕你在他心中的份量比公主还重呢。
娃娃颓废,无力的问:你们想怎样?大个刺客遗憾道:本来抓上你只是为了更顺利出逃,没想过对你一个无辜幼儿下手,只是你既然见过的他的真面目,那就留你不得了。
娃娃哀求的目光望向旁边的少年,期望能引起他一丝不忍。
少年起先是沉默无视她,后来好像有点受不了娃娃源源不断地求助热线,问道:你当时那么小,又隔了半年,怎会记住而且认得出我?娃娃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对着少年眼冒星星:实不相瞒,我,我那时对你一见钟情……真的,你别看我小,我后来天天想起你,想起你那双星星般的眼睛……真的,不然我怎么半年了还能认出蒙面的你?那都是因为,因为我天天在梦中和你相会,才,才印象那么深刻……见少年一副看到猪飞上天的表情,娃娃故作羞涩的说:你,你不觉得我们很有缘吗?那是我第一次出门,在茫茫人海里一眼就望见了你,你想想看,这是不是上天故意安排的呢?这么明显的胡言乱语,连娃娃自己的觉得没人会相信,只是骑虎难下,只能继续自编自演下去。
奇怪的是少年还真的煞有其事的认真思考起来,连旁边的大个刺客都若有所思地盯着娃娃打量。
大个刺客对少年用千里传音问道:师弟,师傅那日说的元宵节晚,你会遇到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不会就是她吧?少年一副五雷轰顶,大受打击的模样。
娃娃虽听不到他们的腹语,但见他们的神色有些松动,就决定把面子里子都押上,赌上一堵。
她拉拉破损的衣角,对少年推销道:做人要有远见嘛,趁现在我还小没人注意,你赶紧把我订下来吧。
不然的话,等我长成大美人了,你就排不上号了。
少年一听更是像踩到狗屎般的嫌恶表情,见娃娃还想开口,恶狠狠的爆出一句闭嘴!一把抓起娃娃的衣领,施展轻功把娃娃当垃圾似扔进丞相府,乘着夜色扬长而去。
失踪了一天一夜的玉小姐离奇的归来了,尽管衣衫破败,神色狼狈,但看在众人眼里犹如天神降临,丞相府的乌云终于散去了。
在丞相府苦等消息的太监立即告辞欢喜回宫上报好消息去了,丞相送走公公,并让人召回在外地毯式搜索的人马。
娃娃先经历了女人们的泪水洗礼,后又要面对男人们的询问,她一概以摇头回复,事实上除了那位看来不出十二岁的少年的长相,她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大家见娃娃一问三不知的茫然样,心疼极了,想着这孩子一定是吓坏了,只能让她先歇息去。
翌日,娃娃一觉睡到午时三刻,还懒洋洋的赖在床上不肯起。
娃娃回忆着这次历险,当时性命攸关确实很害怕,不过现在安全保障了,就开始觉得很有趣。
想起那个冷漠少年被她缠得急跳脚的情景,就更是好笑了。
说到这位冷漠少年,娃娃那番话倒也不是全假的,应该是半真半假吧。
娃娃对他确实有点兴趣,不过纯粹是欣赏异性小酷哥,还不是心动。
只是他既然那么嫌弃她,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开导开导他。
呵呵,想到这里,娃娃邪恶的笑着:等我长大了,你最好躲的远远的,不然非把你踩扁在石榴裙下不可。
日子又回复了平静,娃娃再次捡起丢下了许多天的四门必修课。
她的师傅们见这位徒弟确实是个可造之材,纷纷倾囊相授。
这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寒窗生涯日复一日从未间断,直到这年腊月来临。
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娃娃的师傅们暂时停止教学。
那年冬至格外寒冷,寒风凛冽,雪花飘飞。
娃娃一家围坐在暖炉旁喝着冬令补汤,也许是伯父刚升任御林军统领的缘故吧,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只除了伯母偶然流露出的一丝落寂,提醒娃娃还有人和她一样惦记着青儿。
突然管家慌慌张张的跑到大厅门口,焦急地往里张望,却不敢擅自跨进门栏。
祖父见了问何事如此慌张?管家恭谨答道:回老爷,有一老乞丐冻死在大门口。
大节里竟有如此不吉利的事?丞相亲自体恤贫民去了。
半晌后祖父回来啧啧称奇道:真是天下奇闻啊,那老乞丐明明断气一个多时辰了,居然在下葬前复活过来了。
娃娃好奇心起,决定跑去会会那位起死回生的老乞丐,她感觉这里大有名堂,她的直觉一向很准。
娃娃跨进乞丐所在的柴房,他正在啃噬鸡屁股,地上则是一堆鸡骨头。
老乞丐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正专心对付唯一剩下的鸡屁股,对一旁观赏他吃相的衣着珍贵的娃娃正眼都没瞧一眼,这太不寻常了。
娃娃故意在他面前踱步,见老头儿仍然是啃的心无旁骛,更加坚信这个乞丐不简单。
娃娃让门外的小厮再取只鸡来,娃娃拿着手中的鸡在老头面前晃了晃,老头马上眉开眼笑的接过。
话匣子也打开了,口里嚼着鸡肉,老头发着含糊音对娃娃说;我老叫花子一看就知道你这娃娃心眼多,有什么话就问吧。
娃娃正愁不知怎么开口探话呢,没想到人家主动要交待,大喜,忙问道: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得,得,娃儿千万别叫俺老爷爷,虽说俺的年纪能当你爷爷的爷爷了,不过俺老叫花子不喜跟你们达官贵族攀亲带故。
好吧,老叫花,请问您在丐帮任什么职务?什么丐帮?听名字咋好像跟叫花子有点关系似的老叫花觉得奇怪。
什么?您不知道丐帮?那是一个乞丐组成的帮派娃娃更觉得奇怪。
俺老叫花活了一百零七年了,从没听说过丐帮啊。
谁告诉你有个丐帮来着?是不是新立的?他有没有说丐帮的入帮条件?管吃不?老叫花开始眼泛绿光。
娃娃踌躇道:我,我也不确定,只是觉得天下那么多乞丐,单个行乞很容易被欺负。
如果能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帮派,就没人敢欺负了。
不是吗?老乞丐惊诧道:没想到你这娃娃出身富贵,还能想到这一层,不过听起来这主意不错。
老头儿猛的一拍娃娃小肩膀:俺老叫花决定了,翘辫子之前做件好事,成立个丐帮,让今后的小乞丐们不必像俺小时候那样被当狗似的喊打!娃娃心里那个吃惊啊,眼前这位不会成为丐帮的开山鼻祖吧?而且,还是她提议的?!这,这太传奇了吧?虽然吃惊,娃娃还是很兴奋她有望成为丐帮创始人之一(主意是她出的嘛),她兴匆匆跑去祖母处要来一根绿玉杖交给老叫花。
对不解的看着她的老叫花说道:这叫打狗棒,是你们丐帮的镇帮之宝……既然是丐帮的祖师爷,娃娃不敢怠慢半分,忙命小厮赶紧去收拾上等厢房。
娃娃热情的亲自带路,边走边介绍:那间厢房冬暖夏凉,老前辈尽管在这常住吧,当然您要是忙得话,这儿就是您理想的驿站了。
见老叫花不啃声,娃娃更加殷勤道:您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呃?人呢??娃娃四处寻不着老叫花,沮丧的回到了柴房,那是最后一处希望了。
可惜很快希望就破灭了,柴房也是空的。
娃娃怒踢老叫花躺过的柴堆,只听咚一声响,滚出一只黑乎乎又奇形怪状的铁碗。
娃娃捡起铁碗仔细端详,大骇!这碗居然是用指力徒手捏成的,是怎样深厚的内力才可能让人把铁块当面团似的随意揉捏?娃娃追悔莫及,她怎能让如此高手从身边溜走呢?娃娃懊恼的敲脑袋,果然适当的时候脑袋敲敲还是很有用的。
这不?她马上想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娃娃得意的笑:哼哼,只要有一天出了个丐帮,我就马上把你的白花小辫子揪出来。
想到这儿,娃娃恢复了好心情,收起意义非凡的丑碗,回自个儿小屋去了。
转眼又到除夕了,娃娃觉得皇宫这滩浑水还是少趟为妙,既然已经博得了皇帝的喜爱,不如见好就收,保持些距离的好。
于是娃娃以上次受了惊吓,见到皇宫就害怕为由没有出席皇宫夜宴。
也许皇帝也为上次的劫持事件感到愧疚吧,总算没有为难娃娃和她的家人。
春节过后,娃娃正常开课了,其它课照旧,只有书法课换成了中药课。
娃娃想这古代医学设备太落后,学点医术有备无患。
而且受前世电视剧的影响,她一直觉得皇宫和阴谋和毒药什么的总是分不开,自己精通医术的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比较有保障。
至于书法嘛,她也没想成为大书法家,只要漂亮拿得出手就够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娃娃六岁时,一向风和日丽的相府上空打了个晴天霹雳。
忽然有一日,老丞相中风了,顶梁柱一倒,天都快塌下来了,府里上上下下乱成了一锅粥。
无论是皇帝派来的御医,还是伯父和父亲四处网罗来的名医术士,都只是摇头叹息束手无策。
当时有一位号称江湖三大名医之一的柳老前辈,犹豫着告诉伯父当今天下也只有天绝子的金蛇探穴或许可以一试。
只是自从天绝子没能救活他得了绝症的夫人后,就遁世了,无人知其行踪。
伯父一听,马上派人到处贴下千金悬赏告示,可是三日来一无所获。
尽管希望渺茫,伯父和爹爹还是决定分头带人寻找。
一个月后天绝子仍然查无音讯,两批人马皆空手而回。
娃娃也很焦急,想到现在已经成为天下第二大帮的丐帮(当时还没超过少林),人数众多,消息灵通,戴上铁碗去找老叫化。
老叫化也算够义气的,当场传令全帮出动,寻找天绝子。
可惜半个月下来毫无音讯,此人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似了。
娃娃别无他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打听天绝子失踪以前的事情,希望找到些许踪丝马迹。
幸运的是娃娃终于找到了一丝线索,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家人同意让她跑一趟。
爹爹虽清楚女儿机灵早慧,还是不放心,派了府里最顶级的高手一路护送。
娃娃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没办法,听说她要亲自寻医救祖父,皇帝嘉奖了一番,还派了四个大内高手,两个女侍卫沿路保护娃娃。
加上她爹爹派的六个护卫,还有她娘亲的陪嫁丫环翠姑也在她娘亲的坚持下跟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