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栀子花开寂寂香 > [正文:第六十二章 寂寂香(后记2)]

[正文:第六十二章 寂寂香(后记2)]

2025-03-30 08:35:14

这年的初夏,京城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阵阵礼炮声从皇宫串上天,顷刻弥漫了整个京城上空。

街面上的人们或驻足,或仰头眺望,喜悦洋溢着人们的脸。

康延皇帝三十大寿到了。

皇帝大寿自然非同寻常,何况康延皇帝从政八年来,勤政廉洁,爱民如子,京城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喧嚣热烈了。

沈不遇的青铜轺车隆隆碾过长街,街上有人认得是当朝定国公的车马,朝着车内的沈不遇拱手稽首。

沈不遇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酷冷严谨,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沿路打招呼,轺车隆隆开到了皇宫幽深的玄直门。

皇宫殿群在初夏的阳光下金碧辉煌,层层叠叠的宫殿楼宇宛如高山峡谷。

玄直门内当值管事的恭迎定国公,并吩咐宫人抬了步辇。

沈不遇摆了摆手,兀自背着手慢慢地走。

抬头望去,头顶的蓝天白云悬在宫殿之上,使往日沉寂的宫城更见深弘。

沈不遇不由深深吁了口气,二十多年了,自己在这片天地不知踩下了多少个脚印,从先前的战战兢兢,到以后的理所当然,而在今日,心里却无端地滋生出莫名的感触来。

二夫人柳茹兰的心肌病又犯了,这两天他称病在府里呆着,凡是公事也一律回绝。

他突然感觉自己老了,累了。

老爷,要是吃力,就告老颐养天年吧。

夫妻二十多年,柳茹兰看出了沈不遇的心事。

要是以前,她是万万不会说这种话的,沈不遇奢官如命,为此失去了很多,她知道。

果然沈不遇沉默了,良久不吭一声。

沈不遇还在端详感慨,却闻一阵乐声,一队王室仪仗从东边宴殿缓缓拥出。

随着宫人的唱和声,一身明黄皇袍、头戴红玉冠的泓宇从仪仗中央甬道走了出来。

沈不遇正撩袍跪地,泓宇的声音已经落了下来:沈大人身体有恙,朕正遗憾着,你要是不来,这寿辰就无趣了。

泓宇跟沈不遇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日子久了,沈不遇愈加发现这个年轻的天子高深莫测。

每次上朝,天子会让诸位大臣各抒己见,自己端然谦逊地聆听,末了提出更高明的方略,让周围的人表示臣服,又不得不生出敬畏之心。

沈不遇深深一躬:老臣搅了皇上,幸勿怪罪。

泓宇却是朗声笑道:沈大人不必拘礼。

今日有远方贵客,准备迎接吧。

沈不遇心念一动,不禁脱口而出:可是昕卜来的?周围蓦地寂静下来,一个人的名字从两人的心底深处膨胀,膨胀,挤得他们不能言语。

他们从不提起这个名字,即便无意触及,都很自觉地、小心翼翼地避开。

这个名字就横亘在他们之间,八年来,彼此竟相安无事。

场面显得难堪,沈不遇勉力一笑:轺王爷同宗,与皇上手足情深,此次远来,王室自当设宴洗尘。

泓宇也恢复了淡定自若的神色,颌首笑道:对,是灏弟来给朕祝寿了。

这家伙,八年不见,明年轮到他寿辰,好好闹闹他。

说完,径自大步向寝宫走去。

身后的沈不遇再次恭身,眼望着泓宇英爽飘逸的背影,失神地站了片刻。

前几日休休来了信,说这次轺王爷会来京城祝寿,路途遥远,她还是不来了。

这孩子,或者对他这个父亲依旧心存芥蒂?沈不遇想到这里,苦涩地摇摇头,又想起朝廷为天子寿辰准备的九鼎应该到了,才慢慢朝翎德殿方向走。

翎德殿外的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

因是皇上大寿,宫里破例臣工每人可饮一坛酒,并准许在就近宫殿观瞻游走,以示进入皇宫向皇上庆贺。

臣工们一顿痛快宫宴后,听说九鼎抬进宫中,最后都自然地围拢在九鼎之前啧啧评点,观望这天下独一无二的罕物,惊讶欣喜毫不掩饰,一片喧闹之声。

沈不遇的到来,引起一片打辑问安声。

九鼎立在大殿正前方,自然形成朝臣上殿时的分道标志。

沈不遇仔细打量,每座大鼎巍巍然丈余之高,仰视而上,彰显出一种峥嵘高贵与神秘。

沈不遇心中一动,九鼎是天下王权之神器,泓宇得到九鼎,财权震慑天下,便是天命所归了。

而自己告老回乡,大概也是天命所归吧?沈不遇悄悄离开人群,略一思忖,往皇太后的雯荇殿走。

当了皇太后的容妃依然光艳逼人,簌着光溜的双鬓,岁月在她的脸上并没有刻下多少痕迹。

听得宫女禀告沈大人到,忙亲自走到外殿迎接,唤过侍女倒了碧螺春。

表哥,趁今日泓儿高兴,你得提醒提醒他。

容妃见了沈不遇又唠叨上了,这后宫主位空了八年,泓儿忍得住,我可忍不住了。

沈不遇轻呷一口茶,淡然说道:皇上的心思做臣子的如何摸得透?何况他已入而立之年,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明年宫里选秀,我得亲自替他拾掇拾掇。

容妃眼里一闪光,又黯淡了,总想找个休休模样的,想当初俩孩子无缘无份……唉。

沈不遇坐了一会想走,刚恭身告退,又想起什么,自嘲道:老臣确实记性差了,本来是向皇太后道别,老臣过几日跟皇上辞官告老,回老家去。

容妃大吃一惊:表哥为何如此?这八年来你为朝廷兢兢业业,立下多少汗马功劳?泓儿也曾私下对我说,他确实离不开沈大人。

如今江山已定,正是泓儿给你授勋加爵之时,怎么只身隐退了呢?沈不遇讪笑,指着自己满头白发:老了,不中用了。

茹兰身体不好,回家多陪陪她,老家的空气对身体有好处。

何况自己确实累了,趁还能吃能走,享点清福。

说着,再次朝容妃拱手。

表哥。

容妃失神地望着沈不遇,往日的爱慕、钦羡、怜取,都还历历在目。

她依稀记得最后一次,她与他在沈府的荷花池上泛起一叶轻舟,风儿袭来荷花的清香,他的眼里是切切的温柔,朝着她吟道: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如今,她要的结局落进梦里的荷池里,而岁月,给了她另外一个结局。

她只能无奈地看着沈不遇离开雯荇殿,那个往日的影子消失了,唯有她寂寞。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正文:第六十三章 寂寂香(后记3)大结局]泓宇站在寝宫外面,眼望着甬道的尽头,心里腾起一股又一股的热流。

灏宇来信说,他会带一个让他惊喜的贺礼给他。

是她吗?一定是她。

再见,泓宇。

她说。

八年了,她的体香,她的余吻依稀还在。

那时的她还是豆蔻年纪,浅淡眉目,霜雪肌肤,望向他的眼眸温柔如水……窗外是朦胧的月色,他们疯狂地相爱,他对着她,感觉她就是一件最熨贴的软袍,通体都是软软的温暖。

只是,他们太年轻,她选择了离开。

她走的时候,是整整一路的兰香云影,他任凭她的身影在风里飘荡摇摆,他留不住她,她执意要走。

他们依依地说着再见,她恍惚地笑,给予他的感觉,用不了多少日子,他们又会等待到一场春风再度的来临。

这一去,相隔千里万里,休休,你若惩罚我,也该惩罚够了。

他怅怅地叹气,仿佛含了一口苦丁茶,苦涩而悠幽。

所有的宫宴、礼仪盛会他都置之不理,他就在这里等待他们见面的那一刻,并非旧人的相遇,而是爱人之间的重逢。

没人知道他的心思,沈不遇猜不到,连自己的母后也摸不透,他的心头漾起一丝得意,竟然有一些不能自己了。

远远地,一名宫人手持佛尘小跑着过来,惊得泓宇一颗心上下狂跳。

启禀皇上,轺王爷回来了。

泓宇抬眼凝望,甬道尽头深处,太阳正栖在飞翘的殿檐上,熔金般的灿烂。

映得整条甬道都染了一层暖色,就在他眨眼之间,一群人出现在了甬道上,大簇的暗红色宫服云朵般向这边移动。

然后,灏宇出现了。

他置身于众宫人之中,远远地朝泓宇微笑,他的样貌依然清秀,失之于尖锐,眉宇间溢满了书墨气。

皇兄,别来无恙。

灏宇毫无倦怠之色,音色里说不出的惬意轻松。

他还没走近泓宇,就开始打起招呼来。

眼看着泓宇的脸色愈来愈沉,天好像要下雨了。

她竟然没来。

泓宇的心沉到了谷底,脸上的失望毫无掩饰地暴露出来。

你说你有让我惊喜的贺礼,贺礼呢?泓宇张口就问,言语里透了愤懑,他感觉被愚弄了,或者休休根本无心回来?灏宇露齿而笑,不紧不慢地挥手让前面的宫人散开。

人群退了,甬道显得开阔,泓宇眨了眨眼睛,眼光就再也不能移开。

灏宇的身边,站着一名穿玉荷色花裙的小姑娘。

七岁?八岁?她拉着灏宇的手,眼光却定定地对着泓宇,并无怯意,含了丝羞涩。

灏宇弯身朝她轻声耳语一句,她抬眼朝泓宇微笑了,一刹那的感觉,仿佛时光倒转,泓宇竟脱口惊呼:休休!那是娘的名字,我叫念儿。

她大方地纠正他,声音清脆。

泓宇缓步走到她的面前,蹲下身。

阳光带着金色的光晕沐浴念儿的全身,泓宇细细地打量着她,抬手抚摸着她柔滑的头发,她的脸像初升的云霞,纯得不见一丝瑕疵。

念儿,念儿。

他不禁低喃道,真像……灏宇笑道:简直跟她娘一个模子出来的,是吧?说完,将念儿的小手放在了泓宇的掌中。

泓宇明白了!他深吸一口气,眼里有细细淡薄的水雾,突如其来的激动一浪浪涌入心胸,他握住念儿的手,另一只手拍着灏宇的肩,重重地:谢谢你的贺礼,灏弟。

灏宇淡淡笑了,笑意暖如春风。

阳光照着泓宇的脸,纯粹孩子般的笑容,一双瞳孔亮闪闪的。

他拉着念儿往殿内跑,念儿竟然跟得上他的步伐,甚至咯咯笑起来。

泓宇快到殿内,转眼回望灏宇,灏宇还是站在那里,眼光注视着他们,他的身影有点落寞。

他朝灏弟挥了挥手,念儿也跟着挥动起小手,她向灏宇告别,小兽一般依恋在泓宇的身边。

衾枕下,平整地放着那块栀子花蕊玉,朴实得没有一丝艳丽的色彩。

岁月磨去了最初的光华,却更加平滑柔和。

泓宇将它细心地挂在念儿的颈脖下,念儿低头掂起蕊玉,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皇上要送给念儿吗?见泓宇含笑点头,她又问:皇上把它送给念儿,皇上不就没有了?泓宇恍然,重新握住了念儿的手:有,我带你去看。

他们出了寝殿,方转过一道回廊,老远已闻到阵阵香气。

泓宇的寝殿后面是个小花园,他们站在花园中,空气里弥漫着淡淡清香。

花园里无奇花异草,园中央一株高大的栀子花树尤为醒目,想是扎根得深,绿叶层叠青翠,上面的栀子花正大朵大朵地绽放着。

是树爷爷吗?念儿好奇的问。

泓宇轻轻刮了刮念儿微翘的小鼻子,耐心地回答她:是,它叫栀子花树。

我知道了,娘以前老是想种栀子花树,可每次都种不活,娘总叹气。

念儿一脸认真。

泓宇笑了,他将念儿拢在怀里,仿佛拢住了一切。

他指着栀子花树,用及其肯定的语气对念儿说:告诉你娘,她的栀子花树在这里。

此时,风儿携来几许幽香,洁白的花瓣开得更加奔放。

它们优雅地舞动,显得愈加的自然,出尘。

(全文完)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本书由潇湘书院(http://www.xxsy.net)独家连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勿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