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回明末辽东 > 第七章 苦战

第七章 苦战

2025-03-30 08:35:17

更新时间2008-9-10 22:04:13 字数:2700在会上,按惯例,唐振林先介绍了一下当前敌我双方的态势,后金此次吸取了前屯卫城的教训,没有在我们城外就近四处分散扎营,而是在北面和西面十里外驻扎了一两百人的斥候小队,在东面和南面十里外集结了全部六万人的重兵,东面大营和南面大营最近的营寨相距不足十里,都快连成片了,且每晚营寨灯火不熄,彻夜长燃,每个时辰均有斥候在距我城外五里外侦窥。

据查,锦州已由老将军赵率教率援兵接管,二纵四旅已经在赵长卓的率领下往这边赶过来,算算日子,最迟后日拂晓前可赶至,另外,南面一万援军已经在满桂参将的率领下朝这边赶来,也是最迟后日拂晓前可赶至。

等唐振林说明完敌我双方的态势,杨太曦让在座的各位旅团将领发表自己的作战看法。

听到援兵将至,众人纷纷表态,在后日拂晓向城外后金大营发起攻击。

杨太曦看了看唐振林,见他也点了点头,看到大家这么意见统一。

杨太曦摆了摆手到:我决定今晚丑时全城除留八千民兵守城外,全军出城,突击东面后金大营。

,此言一出,全体哗然,唐振林不解的到:大人,为何不等援军赶到,就提前两天发起攻击,卑职实在是不解,望大人解惑!杨太曦压了压手,示意大家静下来,到:我的理由有三,一、既然我已知援军将至,就不能断定皇太极不知道我援军将至,他围城打援的心可是憋了个把月了,我必须先发制人,阻止他先行南下东进击溃我来援二旅。

二、即便,援军如期赶至,皇太极没有成功进行打援的行动,但他可以选择撤兵回广宁,不与我在此时决战,不能在此击溃后金在广宁的主力,让此股后金兵逃回广宁,错失掉趁势收复广宁的绝好机会,我心中实有不甘。

同时,也不能有效策应我在后金腹地的辽东独立旅的战略展开。

三、若我此时发起决战,等两天后援军赶至时,正是我与后金交战双方精疲力竭之时,以新生力军战疲惫之师,必可全歼后金围城之兵。

可是,大人,代价太大了,我们的老底有可能在此次会战中将全部拚光唐振林不无担忧的说道。

辽东辽西我大明子民数不胜数,拚光了多少可以补多少吗,要知道,后金可是拚一个少一个,哈哈杨太曦笑着到。

我懂了,大人是要和后金拚民力消耗,想后金人丁稀少,若我夺取广宁,占开原,铁岭,连叶赫,切断满蒙联系,而辽东百姓大部为我大明子民,现在只是势弱从之,怎会甘心为其卖命。

就算占得辽沈重镇一时,兵力消耗不能补给,终不能持久,就像蒙古鞑子,不就是这样被我们的太祖皇帝给赶出中原。

现在,我总算明白大人放着膏腴之地的辽阳不打,先向广宁下手,哈哈,大人高见毛之介拍马屁到。

晚上,皇太极被亲兵匆匆叫醒,得知,东面大营遭到约四,五万明军的偷袭,遭到狙击后,正在向城中退却,皇太极大喜,心想:幸亏对明军偷营有准备,传令到:命令多尔衮一定要将明军阻截在城外。

说完,迅速披挂好盔甲,带领南面大营的三万余兵匆匆赶往东面大营驰援。

这时,多尔衮却遭遇到了与明军野外交战以来最为被动的局面,本来,他以为明军是要夺路退回城中,于是率军从两翼插入到大凌河城与偷营明军的的中间进行阻截,总算在离城五里处截住了明军。

却不料,明军本来慢腾腾的两翼战车营和骑兵营迅速后撤,要将他的军队合围在城与后撤的明军中。

多尔衮吓了一跳,这那是什么夺路而逃,摆明了对他的军队胃口很好的样子。

他立即命令部队,分头向两侧合围处突击,抢在战车合围前突出去。

尽管他的命令下得很果断,但是还是有一万多骑兵被合围在里面。

狭窄的区域内拥挤了六七万人,被合围的后金骑兵根本没有冲击的空间,但明军的火炮,连弩,长枪,投石机却密集的将死亡投向了他们。

多尔衮死命的指挥部队向两翼的明军战车发起冲击,想接回被困在里面的部队。

但他发现此次交锋的明军战车中有四十多辆比以往见过的明军战车更加庞大,几乎有原来明军战车的三倍大,外面装饰着钢板,插满了一米来长的铁刺。

这是杨太曦亲自模仿后世的坦克命熊业打造的战车,里面用四个大汉踩着驱动,外面再用四匹战马拉动,从这庞大的战车里面不停的发射出开花弹和弩箭,冲到车前,里面还会刺出长枪将他的士兵掼下马来,战车与战车之间是持盾的刀手和长枪兵紧紧依靠着战车死死分割着想汇合的里外两股部队。

多尔衮见从两翼接回被困的部队无望,转而带一部分部队和增援的皇太极合兵在一起向明军的正面发起突击。

但明军早在偷营前就在这里预先用铁管壕沟设置了十几座钢管丛林。

用两块木板固定在并行的铁管中间,里面填上土构筑了野外的简易铁管之城。

城墙内安放着十二石弩和连弩以及大炮,而明军则依托这些简易小城一边反击,一边继续扩大野战工事,不停的拉筑铁链和钢管。

皇太极从没见过这样的野战工事,以前见过的明军栅栏与这一比,简直是天上和地下之别。

这一场野战一直杀到了第二天中午。

被围的一万后金兵除少数一两千人逃出来外,全部被消灭殆尽。

这激发了多尔衮和皇太极地野性,指挥部队不停的向明军的阵列发起冲击。

而此时明军中央集群中的杨太曦手上的预备队已经几乎用光了。

一天的激战,他带出城的四万多人已经不足两万。

无甲的民兵伤亡了大半。

这时,他感觉此时,自己有点象滑铁卢之战的拿破仑,精神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有些团以上的将领已经哭求他多次撤回城中,他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一旦撤回城中,明智的皇太极可能就此也撤回广宁,因为,经过他的目测,后金兵伤亡不在他之下,至少也是1:1。

顶多还剩下三万多点点。

另外,他需要的是一支不怕野战,能打野战的队伍,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把队伍锻炼出来。

而此时对面的皇太极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疯子,照他的推断对面明军已经折损了一半,早应该撤入城中休整了,而自己也正好可以回师广宁,不用理会军中,尤其是多尔衮的反对意见。

可这样苦熬下去,即使对方援军赶来了,面前这支明军也差不多全军覆没了,但自己的部队也会所剩无几,现在他最怕的就是东面和南面明军的援军突然出现.他已经提出过多次撤军的想法,但以多尔衮为首的几个军中实力派坚决反对,认为一定可抢在明军援军之前击溃面前这支胆敢出城野战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