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4-23 21:55:02 字数:3033正在此时,就听远方响起来一阵悠扬而又缓慢的洞箫声,箫声是那样的婉转柔和,就像注入炎热沙漠的一丝春雨,轻轻的,淅淅沥沥的,洒在酷热的沙土上,滋润着本已燥热的泥土,让本来酷热的,带着漫天沙尘的狂风竟然也变成了带来清凉的和风。
烦躁不安的众人这才心情恢复了平静,安定了下来。
蜀王一行人都觉得这鼓声和洞箫声响的过于诡异,充满了一种魅惑控制人的魔力。
纷纷猜度这黑虎渊深处又发生了什么奇特非常,迥异外面世界的稀奇事。
徐霞客更是兴高采烈的道:此是何方高人,竟能将箫鼓演奏到如此的境界,蜀王,你看我们是否赶过去看一看啊?。
刘武国等人见过昆山大师,还曾亲眼目睹过他,仅凭一只玉箫和一曲风雅颂就摆平了众人俱皆搞不定的洪荒毒兽--九尾蛇,还听他提及过西南玄教的圣女--梅姑,因此自是明白个中原由。
但均觉得此事过于玄异吓人,难以让人取信,一时半会也和蜀王等人解释不清,索性干脆不做声。
杨太曦听得偶像兴致勃勃想去凑热闹,不由心道:我的个老天爷,你们也过去,那不是嫌死的不够快么?。
忙一把拦住道:徐先生,此是江湖异士在此黑虎渊中暗里比拼本事,江湖中人最不喜欢其他人窥视他们的行径。
而且,这谷中还不知道藏有多少叛军在暗处,蜀王又是万金之体,万一伤着了哪,大家都不好交代。
你们还是先由我二哥和鲁将军护送你们回龙门驻军那,解了目前的危局再说吧!。
一番话说的本已好奇心大起的蜀王等人又熄了要入到黑虎渊尽头一探究竟的念头。
蜀王叮嘱了杨太曦几句便和鲁钦等人带着官兵,押着被抓的五十余名毒龙武士向西边山谷走去。
李素希临走时,对杨太曦盛情相邀道:侯爷,今日我们没有机会深聊,改日你有空路过均州时,不凡到我玄岳太和山九龙观中一叙,看看珍惜的神仙之果--榔梅,以及历代先皇拜祭真武大帝留下的青词墨宝,均是历代大学士中书法名家所书哦,久闻恪靖侯为一雅士,必会让恪靖侯你不枉太和一行的!几句话说的杨太曦怦怦心动,心道;不知传说中与大明国运紧紧相连的榔梅是个什么样子呢?有机会倒是要去看上一看。
口中连忙道:多谢观主盛情相邀,改日伯雄必当拨冗前往,拜访道长!。
与李素希客套完,杨太曦又一把拿住殿后的刘武国道:二哥,你出渊安置好蜀王后,带一队兵到千佛洞看看,我那个东瀛来的朋友猿飞佐之助就拜托你搭救了!。
刘武国点了点头答道:好。
同时也对杨太曦和李信等人叮嘱道:你们也要早点出渊,你们身上的药汤只能维持十二个时辰。
现在启明东现,已过去了约有三四个时辰,到时天明日头一起,这渊中又将是毒瘴密布,分不清天时。
你们心中一定要紧记时刻,切不可因为救人忙得忘记了时辰!你们自己要小心了!。
杨太曦和李信几人忙连连点头称是,目送刘武国等护送蜀王一行人离开。
送别蜀王一行人离开,杨太曦忙和李信等冲着鼓箫声合鸣的山谷快速奔去,心中均想:也不知这昆山大师和这梅姑两相比较,技艺孰高孰低。
也不知能不能逼迫梅姑从李希尧手中要回裘虎来。
这时,渊中的毒瘴随着天快泛白渐渐开始又起来了,杨太曦几人不由加快了赶路的速度,众人实在不愿被困在毒瘴中找人,那样即便有鼓箫声引路也极是不便,很容易就走岔了,走上大段的冤枉路。
而且,民间歌谣中唱道:雾漫终年恶魈没,这句话带给了杨太曦他们很大的压迫感和不安。
在被九尾蛇毁掉十二石炮弩这件利器后,众人实在没把握对付那铜筋铁骨,刀枪都很难创伤到的山魈。
很快,众人便循着鼓箫声来到了一座山峰下,此时,正值黎明将至,黑虎渊中雾气蒸腾,山峰怪石兀立,野树茅草繁茂,一泓清泉从山涧缓缓流下。
凛冽的山风就像一位资深的大提琴手不停的拨抚着青山上的松柏,让它们有节奏的一起摇摆着,发出一阵阵低沉的呼啸,象是为鼓箫合鸣倾力的伴奏着。
在此情此景,杨太曦不由合着远处的鼓箫声吟诵起陆机的诗来: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
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
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
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
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维红玉笑着从后面推了杨太曦一把嗔道:都什么时候,侯爷,你还有心情吟诗,快找到昆山大师阿,看看现在情形究竟怎样了。
杨太曦笑着边往前赶边回应道:红玉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千余年前,陆机肯定来过这里!你看这周边的风景就分明是按照陆机的诗文定做的嘛,哈哈。
魏红玉略带着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红玉惯会舞刀弄枪,对这诗文还真知之甚少,侯爷,您这分明是寒碜红玉么?红玉不依你拉!。
杨太曦正要笑着解释,猛听一声虎啸般的声音从前面不远的山渊里传来,吓了众人一听,心道:好家伙,还没遇着山魈呢,先要遇着老虎了!。
众人忙擎好刀箭在凌晨的薄雾中小心翼翼的向前面的山谷探去。
正提心吊胆的走着,猛然从众人头顶上山岩上传来一阵刺耳的汩汩声,就像是一只沙哑的公鸡在打鸣,响起得非常的突然,猝不及防的吓了盯着前方的众人一跳。
均想:这还真是怪事不断,莫非这黑虎渊中还有野山鸡会打鸣不成,太稀奇了。
纷纷催促杨太曦用望远镜看一下,看看这会打鸣的野山鸡是什么样子。
杨太曦也有和众人一样的好奇念头,忙举起望远镜向那山岩望去。
只见这公鸡打鸣的声音发自那兀立的山峰下的一处洞穴中,这洞穴被两块硕大的山岩夹遮住,悬在半空中,洞口长满了茅草,从渊底向上看,不用望远镜还真找不到发声之处,只能知道是从山壁中发出的。
但杨太曦盯了半天又确实找不到有什么生物活动的影子。
可能是山风从洞里穿过,或者是山中有一处暗泉从暗洞里涌出吧杨太曦看了一会,对着众人解释道。
虽然大家不是很同意杨太曦的说法,但现在要急着穿过前面的山谷,赶到鼓箫声频频响起的地方去帮助昆山大师,也没闲工夫爬到悬在半空中的山洞中去探个究竟。
所以众人也没太在意,只得暂时同意了杨太曦的想法继续向前赶路。
杨太曦听着旁边山林中响起得虎啸声和这蹊跷的公鸡打鸣声,心头一震,心道:难道这就是,这位河洛征讨大将军当年经过的地方吗?虎啸深谷底。
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
孤兽更我前。
不正是我们现在所看到和所听到的吗?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回到这里探个究竟,莫非这里真藏有什么玄门秘术和宝藏不成。
心里计较中,但脚底下却是飞快的往前朝箫鼓声合鸣的地方赶去。
令众人觉得奇怪的是,箫鼓合鸣就像两个越聊越投机的好朋友,相互音调纠缠的越来越和谐,最后听到大家耳中竟浑不似先前那种躯体要炸裂的感觉,反而是如同享受一种只有仙境才有的仙乐一般,说不出的舒服惬意。
但是众人仔细特意的去倾听鼓声,还是能感到鼓声单独存在时的那种振人肺腑的魔力。
众人正在庆幸昆山大师占了优势时,猛然,箫声一滞,变得断断续续起来,就像被人干扰了一般,鼓声立刻激烈的扬起,众人又马上感到胸腔里血似乎已经冲到了喉咙,竟带了几分咸湿之气。
杨太曦大骇,高声叫道:大家赶快撕裂下一块衣襟塞住自己的耳朵。
说完,自己忙示范着先从身上撕下两块衣襟塞了,立刻感觉那种咸湿之气退了,心中平复了不少。
杨太曦见众人都已塞好耳朵,忙焦急的用手向前一指,作了个向前快跑加快速度的姿势,一马当先抢在最前面,心中是焦虑万分,不知道昆山大师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心道:大师,你可要坚持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