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年,匈奴入上谷,渔阳,杀掠吏民千余人。
韩安国卒。
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至于河南。
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
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
因河为固。
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予胡。
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青校尉苏建有功,以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目前还只是车骑将军的卫青,终于在元朔二年的年初,在整个长安城都十分关注的盛大送行典礼中离去。
陈娇夹在人群中见证了这一场难得的盛典,虽然从头到尾她都没有看到自己这个躯体的丈夫,西汉初年最耀眼的英雄人物之一,汉武帝刘彻的真面目,只看到那些年轻的士兵们对即将开始的征程的渴望。
然而站在长安城外,目送着大汉帝国的骑兵从自己身前走过,身旁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去,看着整支队伍慢慢消失在天际,陈娇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姑姑,我们回去吧。
刘徽臣眼看着夕阳即将落山,开口劝说道。
自从前几日那个白衣男子来过之后,陈娇这几天便心情低落,刘徽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她。
我们再看看吧。
陈娇说道,虽然视线所及已经是一无所有。
小姐,披件衣服吧。
傍晚的风仍然有些凉意,郭嗣之从马车上拿出一件浅色披风披在陈娇身上。
自从经历过了那一晚的事情之后,他对陈娇已经变得十分尊敬,相较于他那立在一边,仍然有些气闷的师妹来说,他显然已经完全被收服了。
这时,一阵风从他们身边过,卷起了阵阵黄沙,陈娇定眼一看才发现是一匹马从他们身边急驰而过。
咳!咳!令人措手不及的烟尘顿时呛得陈娇和刘徽臣一阵咳嗽。
陈娇正想开口骂呢,却发现骑马过去的那人又转了回来,因为是背对着阳光,所以陈娇好一会儿才看清楚来人的样子。
那人分明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却已经是一副大人的打扮,胯下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白马,腰间挂着一柄剑,所有的头发都被随意扎起,像后来一些古装剧中常出现的少年侠士,长得倒是唇红齿白,一幅美少年的样子,可惜眉宇间掩不住的傲色令他看起来像个欠人教训的小破孩。
喂,你们,有没有看到刚才出去的军队,向哪边去了?那小破孩盛气凌人地对着陈娇等人吆喝着。
陈娇对着这个没教养的小孩皱了皱眉头,心中不大想要理会他,将头微微偏到一边去。
而刘徽臣可就不是那么能受得了气的了,她好歹也是娇滴滴的翁主出身,顿时火大地对着那人骂道:你哪里来的啊?刚才你呛到我们了,知道不知道啊?那男孩对着刘徽臣不屑地挑了挑眉,一拉缰绳,掉转马头,一副不予理会的样子看得刘徽臣更加火冒三丈。
她一伸手,抓住马尾巴,喊道:你不许走。
刘徽臣这一抓,让马顿时受了惊吓,前蹄高高举起,险些让那男孩摔下马,好在他骑术精湛,最终控制住了马匹。
要知道,那时候马鞍,马蹬等配套的骑马用具还不完善,控制马匹全靠脚力,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让陈娇刮目相看。
那男孩好不容易控制住惊马,脸上满是怒气,抽出马鞭立时就要往刘徽臣抓住马尾的手上抽去,虽然刘徽臣闪躲及时,但是却还是在她手上留下了鞭痕,痛得她冷汗直冒。
那男孩看刘徽臣倒在地上,冷冷地哼了一声,双腿一夹,催促胯下白马离开。
宁释之扶起刘徽臣,急忙从身上拿出伤药给她洒上。
陈娇看那男孩视人命如草芥的样子,心中不悦,对郭嗣之说道:去把那孩子拦下来。
对于郭嗣之来说,这自然不是难事,他几个纵身就追上了前方的白马,左手一伸抓住那男孩的衣领,如同抓小鸡似的把人提了起来,换成他自己坐在马上,将那男孩放到了他的胸前,他拉住缰绳,让马从原路返回,中途那男孩抽出剑想要反抗,都被郭嗣之轻而易举地缴械了。
第108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08)道歉。
陈娇望着被甩到自己眼前的男孩说道。
哼!男孩还相当的有骨气,头一撇,不理人了。
你叫什么名字?陈娇又问道,男孩还是不理人。
陈娇也不生气,只对郭嗣之说道:把他绑起来,马儿放走。
随后陈娇对他使了个眼色,郭嗣之明白地点了点头。
那男孩被五花大绑起来,嘴上塞上白布,老老实实的被丢进马车,随着陈娇等人回到了茂陵邑的马府。
到家后,男孩被陈娇特意扔进了柴房,打算先让他独自待个几天。
陈娇让宁释之扶着刘徽臣去内室休息,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们两人倒是成了不错的朋友,只是宁释之不知道为何就是不肯向陈娇低头。
陈娇独自跪坐在大堂上,等着郭嗣之的消息。
小姐。
过了一会儿,郭嗣之走进大堂。
他是谁家的孩子?陈娇问道。
是詹事陈掌家。
郭嗣之回答道。
方才他们刻意放走的那匹白马,在无人驾驭的情况下自然回到了自己原先的马厩中,一直尾随其后的郭嗣之正好由此查探出那男孩的来历。
陈掌?陈娇听到这个名字,愣了一愣,并不是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多有名气,而是这个人物李希曾经和她提起过。
陈掌,曲逆侯陈平曾孙,其兄长陈何因强夺人妻而被弃市,陈家世代相传的分国也因此被废除,陈掌幼时家中已然没落,但是此人聪明刻苦,终于受到汉武帝刘彻的信任,且娶得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为妻,因此而成为一时显贵。
卫少儿,霍去病的母亲。
想到这里,陈娇蓦地站了起来,向柴房走去,就年龄来说,那个孩子的确有可能是那个名传千古的少年将军。
不过……尾随在陈娇身后的郭嗣之又出声了。
怎么了?陈娇看郭嗣之似乎还有话要说的样子。
那家人似乎正在寻找这个孩子,看到马匹回来的时候,十分惊讶。
郭嗣之说道。
霍去病玩翘家?陈娇顿时觉得黑线满头。
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了柴房不远处,他们惊讶地发现,柴房的门已经被撞开了,本来应该待在里面的人,正像小青蛙一样一蹦一蹦的往外跳。
跳到柴刀附近后,他将身子蹭近柴刀,专心致志地磨蹭,试图将手上的绳索先解开。
陈娇看着他时不时皱起的眉头,就知道他一定是伤到自己了,可惜这个小家伙硬气得很,只皱了皱眉,还是木着那张欠扁的小脸。
小姐,郭嗣之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靠近陈娇,低声地说:要属下上前去拦下他吗?等下,再看看。
那霍去病费了好一番工夫,终于解开了手上的绳索,原本嫩白的小手此刻平添了几丝血色,他毫不在乎的舔了舔,拎起柴刀开始对付脚上的绳索。
等全身上下的束缚都解开了之后,那小孩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左右看了看,似乎在判断该怎么办。
没一会儿,他就有了决断,他向西边的院子跑去,走进了厨房,从里面拿出了一些东西,在往南边的马厩跑去。
因为陈娇并没有买入太多的奴婢,所以诺大的院落人烟稀少,让这小子肆无忌惮的在府里闯荡着。
他很有计划的把从厨房里拿出的东西往马厩里一撒,接着牵起一匹马跃马而上,打算冲出门的样子。
拦下他吧。
陈娇在后面一路跟着他,想了想,如果让他这么从这个门冲出去,那么她以后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还是小正太的霍去病自然不会是郭嗣之的对手,就这么轻易地被扯了回来。
陈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十分气闷的小脸,说道:霍去病?你想逃到哪里去?你,你怎么知道?小霍同志的表情肌肉控制能力显然还有问题,猛然听到自己的名字,顿时就不能再故作大人状了。
有一句成语,叫做老马识途。
陈娇看到这位历史上的少年将军孩时的可爱样子,略略觉得有些好笑,郁闷的心情竟然好了些。
原来是那匹马。
霍去病不由得一脸懊恼,紧接着他又抬起头,你都知道我是谁了。
还不把我放了!不然,我让我舅舅来抓你。
让你舅舅来抓我。
陈娇看着小霍白白净净的小脸,忽然很有去捏捏他的小脸蛋的冲动。
第109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09)没错。
霍去病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显然是觉得陈娇害怕了,他接着说道,我舅舅可是车骑将军,还有我姨妈,她可是当今的皇后,你还不放了我!接着他又说道,不过,少爷我大人有大量,不和你计较。
你放我走就可以了。
陈娇好笑地看着他故作宽宏大量的样子,大概猜到了这个翘家的小家伙的想法,估计还是想从这里出去,继续他的翘家之旅,而且,从之前他的问路的样子来看,似乎是打算一路去追他那个出征匈奴的将军舅舅。
我现在要是把你送回去,我看,你的姨妈,现在的皇后,会更加感激我吧。
陈娇说道。
你,你不放我走,我就和姨妈说,你虐待我!小正太顿时火了,示威性地秀了秀自己手上的伤口,如是说道。
对啊!陈娇拍了下脑袋,说道,我都差点忘记了,放你回去我会更遭殃。
谢谢你提醒了我。
看来,不能让你有机会回去说我的坏话。
而且,你这么会逃,我得把你看牢点。
你,你想干吗?小霍同志听到这句话,略略有点害怕,但是显然又不愿意示弱,逞强着问道。
没干吗。
陈娇轻轻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对郭嗣之说道,先让这小家伙睡一睡。
是。
郭嗣之点了点头,轻轻在这小家伙身上几处穴道碰了碰,他就睡了过去。
陈娇接过霍去病小小的身子,好奇地捏了捏他的鼻子,心里想,这就是马踏匈奴的骠骑将军,还是个孩子嘛。
带着某种恶趣味,陈娇把霍去病脸上的五官捏了个遍,然后正打算开始研究这个小正太的小手时,发觉郭嗣之正以奇怪的眼神望着自己,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先把这孩子送到房里关起来吧。
是。
陈娇跟在郭嗣之身后,慢慢向客房走去,觉得几日来的消沉似乎被这次和霍去病的荒谬相遇而好了不少。
她轻轻给霍去病盖上被子,开口对郭嗣之说道:嗣之,你可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小姐,是想?替我去送封信,到辽东城。
小姐。
一个敲门声,将陈娇从唤醒,她立刻站起身,跪坐好,说道:进来。
来人便是郭嗣之,他恭敬的走入室内,向陈娇行了一礼,说道:今日已经到了半月之期了。
是吗?这么快?陈娇微微有些惊讶,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她忙于整理和考察长安的商业情况,竟然没有意识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半个月以前,她在长安城外意外遇到了后来历史的一代名将--霍去病,一时冲动之下把人抓回了家中。
冷静下来之后,她马上意识到这个小霍去病对她来说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如果因为他,卫家人对她产生了什么兴趣的话,恐怕她的身份就要立时被揭穿了。
但是,下手灭口这位名传千古的霍骠骑,莫说她自己心中不愿,纵使能杀了霍去病,目前深受宠爱的卫氏家族也绝对会大动干戈的寻找凶手,到时候,陈娇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被查出,或者在这种地毯式搜查中隐藏住身份。
冥思苦想之下,只能利用年幼霍去病的争胜之心,和他定下赌约,以半月为期,如果霍去病能够逃离这陈府,便放他离去,以后要如何报复都悉听尊便。
若是他半个月内没能逃出,那么也须答应陈娇三个条件。
你和他说过了吗?陈娇接着问道。
他自然是指霍去病,不知道这个年少气盛的霍骠骑能否接受自己的失败。
去病虽然有些少爷脾气,却是个一诺千金的男儿。
郭嗣之回道。
是吗?那就好。
陈娇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送他回去吧。
让他谨记自己的承诺。
完事后,马上回来见我,我另有要事托付。
是!郭嗣之点头应诺,旋即转身离去。
等下。
陈娇又开口叫道,郭嗣之不解地回身看着陈娇,她问道:你与他相处了这么久,觉得这位霍少爷,资质如何?经骨奇佳,是个练武的奇才。
是吗?没什么了,你去吧。
陈娇失神地想起,曾经李磷也是这么评价她的义弟纪稹的,只不知,那个被她特意留在辽东城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第110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0)与此同时,在辽东城的学校里,正进行着一场激动人心的比武。
邢天,加油!小陵子,第五十八次了,这次一定要成功啊。
邢天,我可是赌你赢的。
小陵子,加油啊。
场上是两个小男孩正扭成一团,不过两人的一招一式看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看来是经过高手指点的。
哎呀,身穿浅褐色衣服的男孩被身穿白色衣服的男孩给狠狠地甩到了比武场外,露出了俊秀的小脸。
他明显年纪还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对着打败自己的男孩子说道:邢天哥,你又赢了。
小陵子,你也有进步嘛。
和你爷爷学了不少噢。
邢天脸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伸手扶起这个小弟弟,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嘿嘿。
被称为小陵子的男孩,羞涩的挠了挠后脑勺,跟在邢天身后走出赛场。
小陵子,你今天得请我吃饭。
那男孩一下场,就被一班人围住了。
你这第五十八次失败,害我没了今天的饭。
有我们这么忠心耿耿的粉丝团,你应该犒劳下。
经过陈娇的教育,在这群孩子的口中经常会不时蹦出一些超时代的词语,如果陈娇在此,也一定会惊讶于这个有点错乱时空的情景。
一团人围过来,声音震得他的耳朵嗡嗡作响,好在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很有经验地开始宣布:好啦,今天我请大家去我家吃饭。
一伙人开始浩浩荡荡从学校比武场向城中心的太守府开去。
太守府是主父偃任职时开始建造的,其实也就是将原来的城主府西侧给隔离了,单独成为太守府。
李广奉命就任后,就住在这里。
说到现在,这个被称为小陵子的男孩的身份,想来大家也该知道了,他就是后来骂名传世的匈奴降将李陵,而元朔二年的他,还只是一个失孤的九岁孩童,跟随自己的祖父在边关守城。
李广带着这个孙儿来到辽东城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城中居然有一个学校专门教授如自己孙儿般年级的孩子,原本李广也没打算将李陵往这个学校里送。
可是孩子年纪小,自然好玩,没人管教的李陵没两天就和学校里的孩子们混熟了,在一贯宠溺他的母亲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得到了自己爷爷的允许,得以进入学校里学习。
而且,马上就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纪稹和邢天封为自己的偶像,然后开始了他挑战偶像的艰难路程。
小陵子,你爷爷今天不在家啊?邢天嘴里塞满了食物,含糊不清地问道。
相较之下,李陵的吃相可是斯文多了,毕竟是将门世家,好歹也算个小少爷的身份。
他仍然十分稚气的小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情,说道:爷爷带纪大哥出城去了,过一会儿就回家。
噢,又是匈奴……邢天点了点头,话没说到一半就被李陵捂住了嘴,李陵作了个嘘声的手势,说道:不可以说。
知道了。
邢天含糊地点了点头。
李广将军第一天到学校来,就看中了纪稹的武艺,再加上自己孙儿没日没夜地在他面前提起这个文武双全的纪偶像,纪稹早已经被李广带到身边当作自己的左右手培养了。
春天的草原,绿草茂盛,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让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和谐。
纪稹一丝不苟地监视着书记官清点牛羊马匹的数量,一边的日辉对着他笑道:纪小哥,我们都合作了这么多次了,你还是这么认真啊。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纪稹说道。
虽然才十三岁,可是多年的贫困生活和这段时间来受到的教育,使他为人处事比同龄人更加稳重三分。
纪稹,这边弄好了吗?李广策马跑到纪稹身边问道,他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在辽东城的这段日子,他感觉自己似乎又受到了皇帝的重用,心中畅快,人也显得年轻许多。
好了,李将军。
纪稹向李广点了点头。
李将军,日辉看到老当益壮的李广,对着他笑眯眯地说道,听闻汉军由那个卫将军带领将出云中,是不是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啊?对于选择暂时和汉朝合作的伊稚邪来说,利用汉军削弱大单于的力量,是他最好的选择。
第111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1)不必了。
我大汉军中英雄辈出,此战定然能够全胜而归。
李广终究还是个军人,虽然这种交易对汉朝来说有益无害,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
为了私利而出卖家国利益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少。
纪稹冷冷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想起了陈娇对他说过的话。
他想,李广还是不适合当辽东城的主事人,日辉提的这个交易其实有益无害,如果是大哥或者姐姐在这里一定会答应他的,如果是师父,大概也不会拒绝的。
不过,把名义上的辽东城主李磷调离,是朝廷为了加强对辽东城的控制而使的釜底抽薪之计,如今大汉可镇守边关的将领不多,调李广来辽东又似乎是必然之事。
纪稹不无遗憾地跟在李广身后回城,将从匈奴人那里换到的牛羊马匹入库分配。
等他解决完所有的事务,疲惫地回到自己的住处时,却敏感地发现房中另有他人。
谁在那边!纪稹警觉地问道。
纪少爷。
那人从阴影中现身,是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人。
你是谁?这是在下奉命送来的信。
那人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到了纪稹的手中。
纪稹看到那信封时,眼神一亮,因为用现在还相当昂贵的辽东纸做成的外封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当时人看着很怪,纪稹看着很亲切的四个大字。
纪稹知道,这个世界上会将自己的名字这样写的人,只有一个,他的嘴角露出了笑容。
抽出信笺,对着有些忽明忽暗的烛火,他细细地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