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思莫负 > 第五十二章 萧后

第五十二章 萧后

2025-03-30 08:38:39

毓贵妃走后,沈若非有些忐忑,却迟迟没有等来预料中的变化,这兰歆殿内仍是如古井一般沉寂无波,让人完全摸不着头绪,也不敢有任何动作。

沈若非能做的,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一连几天的绵绵秋雨,让沈若非忍不住在想,这天气虽说像是北方,却和自己记忆中的北京大不相同。

北京的秋天更为干燥,时不时还会来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可是这里的空气,却显得颇为湿润。

想了想,沈若非摇摇头,到底是那段记忆过于根深蒂固,无法让人不去回想——这二者,哪里有可比之处?即使说是这齐国和记忆中的唐朝有相似之处,所应比较的也是那旧时的长安城……沈若非笑了笑,把那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甩到脑后。

轻倚在二楼窗口,看兰歆殿内那被雨水冲刷的异常干净的小小庭院。

虽然没有了现代那种精致的草皮,但是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以及那鹅卵石铺设的小径,都可以看出那精致的心思来。

沈若非不禁暗暗在想,这偏僻的宫殿尚且如此,不知皇上和皇后的住处,该是何等的奢华。

她轻轻叹口气,抬眼远眺——兰歆殿的二楼不算很高,从这里望去,只能看到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宫殿房檐——却见不到一个人影。

天色并未放晴,淅淅沥沥的落着雨,一切景致都被罩在一层薄薄的雨雾之中,朦朦胧胧,似一副淡墨写意的画卷,只是,其中隐隐透出的,是深深的无奈和忧伤。

无奈?忧伤?沈若非突然意识到自己用了这样两个词,她不自觉的打了个寒战——怎么突然有了这般感伤?一阵秋风挟着雨丝飘进窗口,沈若非不禁打了个喷嚏。

晴儿闻声走上前去,轻声念叨着:小姐怎么又在这里吹风了?小心受了风寒,这里可比不得——晴儿说了半截儿,觉得不妥,还是将王府二字咽了回去。

沈若非微微笑道:知道了,我的好妹妹。

一场秋雨一场寒,你唠叨好几天了。

这么罗嗦,小心将来嫁不出去。

晴儿脸一红:小姐又取笑晴儿。

晴儿才不嫁呢,晴儿要一辈子伺候小姐。

边说,边伸手要关窗户。

沈若非忙道:别关,你没有觉得雨后的空气特别好吗?晴儿犹豫了一下:那奴婢去给小姐添件衣服吧。

沈若非看看自己身上的紫色长裙,似乎是有那么一些单薄,于是也不再坚持。

不多时,晴儿拿了一件白色的坎肩进来。

沈若非接过来穿上,立时觉得暖和不少——坎肩领口和袖口滚有白色毛边,软软的,绒绒的,贴在脸边,说不出的温柔舒适。

而那温暖的触感,不由自主的勾起了沈若非心中的略带羞涩的回忆,心不由的飘向了那千里之外……萧后来到兰歆殿的时候,只带了两名宫女和一名太监。

一进门,她就看到了二楼窗口处的沈若非。

说不清是为什么,她挥手制止了随侍太监的通传,静静的站在那里,抬头打量着这个女子。

一旁,小太监尽心的撑着雨伞,生怕这雨伤了皇后分毫,头却又恭谨的低着,大气也不敢出。

萧后微微皱起眉——眼前的女子让她有那么一阵恍惚,那种自然而然的沉静和温柔,那丝略带羞涩的甜美笑容,那张不施脂粉却叫人移不开视线的脸……她不由得想起琰儿的话,这样的女子,莫非真的让那司马廑动了心?小德子从外边进来时,正好看到萧后站在伞下抬头仰望,慌忙跪下,大声道:奴才小德子叩见皇后娘娘。

萧后不易察觉的叹口气,与楼上被惊动的沈若非对上了视线。

沈若非微微一怔,眼中略带诧异,这萧后,和自己想像之中并不相同……她转身,下楼,行礼。

萧后平静的看着她无可挑剔的礼仪,轻声道:平身吧。

在宫中可还习惯?让娘娘挂心了。

民女一切安好。

皇上龙体有恙,大概过些日子才会传召与你。

民女谨遵圣意。

那毓妃……沈若非并未接话,等着萧后的下文。

萧后看看她,轻轻叹口气,轻声道:这皇宫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都大意不得……慢慢的,你就知道了。

沈若非微微皱眉。

萧后脚步轻移,来到书桌旁边,伸手拿起沈若非写的字:这字倒也工整。

沈若非谦声道:民女涂鸦之作,让皇后娘娘见笑了。

萧后抬眼看看她,又低头看那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忽地问:你——想嫁廑儿吗?沈若非心砰的跳了一下,低下头:民女自知身份低微,不敢做此妄想。

萧后眼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廑儿他为你,甘愿冒这天下之大不韪……沈若非突然跪倒在地:皇后娘娘,民女斗胆,有一事相求。

萧后愣了一下,平静道:讲。

民女不愿嫁安王爷,还望娘娘成全。

沈若非沉声道。

你抬起头来。

沈若非依言抬头,看着萧后,眼中一片坦然。

萧后微微颦眉:为何?虽说皇上不会准廑儿所奏,但依皇上对廑儿的宠爱,将你赐给廑儿做个妾室也并非不可……沈若非微微笑道:民女从不敢奢望这皇家的富贵,倒是在乡野之间,做个闲云野鹤更惬意一些。

萧后上上下下打量着她,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着十足的真诚。

你对廑儿?民女之心皇后娘娘不是已经看到了吗?沈若非看向书案之上的字幅。

萧后静默了片刻,方淡淡一笑,悠悠道:难得你想得开。

只是——这皇家之事,大概由不得你自己。

你起身吧。

萧后语气平静。

以后,每日里来陪本宫说说话吧。

沈若非微怔,低头道: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萧后转身离去。

民女恭送皇后娘娘。

前行几步,萧后忽然停住脚步,并未回头,轻声道:本宫倒觉得,人生苦短,若是有情,朝夕必争。

沈若非眼中飞快的掠过一丝笑意。

待萧后离去,晴儿和小德子才长出一口气。

两人看着沈若非,神色各异。

沈若非并未留意到两个人的异常,尚在回想方才的情景。

乍见她时,确实让人诧异。

她虽服饰华贵,却只是淡施脂粉,也未着什么饰物。

看上去丝毫不见锋芒,高贵之下,隐隐还透出几分女性独有的娇弱,来者不善四个字,完全和她挂不上钩……她不温不火的态度、那情真意切提醒,真的让人迷惑……若不是那眼光之中偶尔闪过的几丝凌厉,沈若非几乎要质疑自己对她预设的立场。

戏能做到这份上……若是说毓贵妃得圣宠是因为娇媚,那萧后三十年荣宠不断却定是因为那颗七窍玲珑心——这后位,她能得之绝非运气。

只是不知,自己这剂药下得是否对症……等沈若非回过神时,方才看到晴儿忧心忡忡的脸。

小德子呢?沈若非问道。

晴儿心不在焉的答道:他见小姐想事情想的专注,就没敢打扰。

去备膳了。

晴儿,怎么了?沈若非诧异的看着晴儿微红的眼圈。

小姐……晴儿欲选豕。

怎么了?你——你真的不愿意嫁给王爷?这……沈若非犹豫了一下,却不知该怎么回答。

有些事情,还是不告诉她的好。

将来你会明白的。

沈若非淡淡笑道。

晴儿咬唇,不再言语。

翌日,沈若非便开始到皇后宫中,陪她说话。

二人谈的时候,多是萧后问,沈若非答。

萧后闭口不提皇上,闭口不提沈若非所托之事,沈若非也不问。

事实上,真正是二人坐下说话的时间极少,多数时间,萧后都在处理后宫各类事宜。

她也不避沈若非,往往是让其在一侧旁观——不管是后宫的吃穿用度还是嫔妃之间的争风斗气,抑或是太监宫女的违规责罚,她恩威并用,一应诸事,处理得有条不紊。

沈若非也不言语,只是静静看着,控制着不让自己流露出任何表情——即使眼睁睁的看着宫女被掌嘴,看着太监被棍责。

只是,不消几日,这宫中之人沈若非认识了不少,也有不少人认识了沈若非。

萧后也不明说,众人自是纷纷打听,不断猜测。

宫中小道消息开始漫天飞舞,各式各样的版本都有。

晚上回到兰歆殿,小德子有时也会学给沈若非听,她也只是但笑不语,心下却是在想,就让谣言来的更猛烈些吧。

晴儿愈发担忧起来,看着沈若非每天从皇后宫中回来时那满脸的疲惫,她心疼不已,却隐隐的感到,小姐这样做必有其道理,于是,不再多言,只有安心做好自己的本份。

沈若非的睡眠更差了,经常做梦,有时夜半还会从梦中惊醒。

一旦醒来,却再也睡不着,她就坐在窗前,看着边关的方向,整晚整晚的愣愣出神。

沈若非开始让晴儿给她化妆,虽然还是很淡,但是得遮住那苍白的脸色和黑色的眼圈。

皇上那边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萧后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偶尔也会询问沈若非的意见——但是,她一概婉言推辞,多是称自己不懂不会。

皇后也不追问,一笑而过。

只是沈若非总觉得,那笑容里边,颇有深意——可是自己却看不懂。

看着宫中张灯结彩,众人异常忙碌,沈若非才惊觉——中秋节快到了。

离开边关,已有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