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客传说 > 第二卷 第137章 古德科夫谋杀案

第二卷 第137章 古德科夫谋杀案

2025-03-30 08:40:04

人在充实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1997年的夏天已经到来,再过几天,他就要离开三江市去北京。

许毅和苏兰的准备也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跟亲朋好友打个招呼,然后办理留美签证。

五月份,发生了几件值得纪念的大事。

五月七日,Intel公司发布了PentiumⅡ处理器。

这款芯片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英特尔自推出奔腾以来最重要的新品。

奔腾Ⅱ成功的实现了0.25微米新工艺,它内置多媒体(MMX)功能,并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

MMX技术是INTEL最新发明的一项多媒体增强指令集技术,它的英文全称可以翻译为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是Intel公司在1996年为增强奔腾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为CPU增加了57条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还将CPU芯片内的L1缓存由原来的16KB增加到32KB,因此MMX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

MMX技术不但是一个创新,而且还开创了CPU开发的新纪元。

后来的SSE,3DNOW!等指令集也是从MMX发展演变过来的。

这两年来,Intel和AMD两个巨头在CPU的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一个月前,也就是四月六日,AMD公司抢在Intel的奔腾二代发布之前发布了自己的k6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性能和Intel的奔二有着相似的性能,所以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一级缓存提高到了64KB,比Intel的MMX足足多了一倍,因此它的商业性能甚至还优于奔腾MMX,但由于缺少了多媒体扩展指令集这道杀手锏,K6在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媒体性能要逊于奔腾MMX.奔二的发布之后,许毅知道CPU的DIY超频时代即将到来。

奔二是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处理器,但它却很短命。

后来,Intel生产工艺有了巨大进步,发布了一款面向低端,使用和PentiumⅡ相近核心的赛扬处理器。

赛扬在性能上竟然直逼同频率的PentiumⅡ,赛扬300A就是那个时代的神话。

Intel这种失误的市场策略,直接导致了PentiumⅡ的短命。

赛扬300A,是一个让人闻之动容的产品,是Intel的经典之作。

正是赛扬300A陪伴了许毅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

赛扬300A的经典,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超频,还在于赛扬300A的超频性几乎造就了一条专门为它而生的产业链!主办、转接卡……很多产品就为了赛扬300A而生。

它出现之后,报纸杂志网络媒体都在讨论这款Celeron300A的超频方式、技巧、配合主板、内存等等,也意味着DIY的超频时代正式到来!五月十一日,发生了一件人工智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由IBM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

新华社的报道是这样的:1997年5月11日,星期一,早晨4时50分,一台名叫深蓝的超级电脑将棋盘上的一个兵走到C4的位置时,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自己输了。

世纪末的一场人机大战终于以计算机的微弱优势取胜。

新闻中所说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指的是前苏联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而深蓝(DeepBlue)却是IBM公司研制的超级电脑,学名AS/6000SP大规模多用途并行处理机。

卡斯帕罗夫国际象棋大师败了,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新闻,而其对手竟然是一台电脑!顿时,这件事成为万众关注的最热门的新闻,仅在因特网上就有2700万人,络绎不绝地前往有关站点探究。

新闻媒体以挑衅性的标题不断地发问:深蓝战胜是一个人,还是整个人类?连棋王都认了输,下一次人类还将输掉什么?智慧输掉了,人类还剩些什么?人工智能领域一向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领域,大家希望人工智能能够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担心这些神秘的东西会产生超越人类的智慧。

一直以来,有不少小说和电影中出现了这样的物种,有邪恶的,也有正义的。

绝大多数人的立场是,尽管出现正义的智能电脑是非常诱人的,但也不能冒这个险,因为并没有把握邪恶并不会出现。

深蓝战胜了卡斯帕罗夫,这件事实在太具有代表性了,很多人为此忧心忡忡,认为如果让机器具备了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思想,那么,有了思想的机器将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危机。

当然,事情还并没有这么糟糕。

实际上,现在的深蓝的智能程度并不高。

这台被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的深蓝电脑,体重4吨,身高208厘米,绿色的底座上立着两个黑色大柜子,共装有32个微处理器CPU,每个CPU上又有16个协处理器,实际共装备了32*16=512个微处理器。

32个CPU都各自配置着256MB的内存,存储容量达到32*256=8192MB.深蓝的下棋软件程序大约有2万行之多。

它的思考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亿个棋步。

在下棋的时候,深蓝高速预测当前棋局的每一种可能的下法,平均可向前预测10~12步,最多一次预测达70棋步。

在它的数据库里,储存着100多年来优秀棋手对弈的200多万个棋局,具有非常强大的棋力优势。

由于深蓝没有诸如心理因素方面的担忧,也不会在意周围环境的干扰,在这点上它是有很大优势的,另外,参与深蓝设计的人员当中,有几个是国际象棋方面的高手,他们非常清楚卡斯帕罗夫的棋风,还专门针对这个设计了相应的对策,再加上深蓝那庞大的数据库,卡斯帕罗夫的落败也是可以理解的。

正当大家对这件事争论得沸沸扬扬地时候,网络上开始迅速流传一个曾经真实发生的诡异电脑谋杀案,再次把大家吓了一大跳。

报道是这样的……1989年前苏联著名国际象棋冠军尼古拉。

古德科夫于莫斯科挑战一台巨型电脑。

比赛在一副漂亮的金属棋盘上进行。

几经争夺,古德科夫逐渐适应了电脑的棋路,直杀得电脑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双方整整鏖战了6天,记分牌上显示出3:0,人类大师连胜三局。

裁判示意增赛一局,给电脑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

古德科夫春风得意,频频挥手向观众致意。

电脑的指示灯不停闪动,似乎十分恼怒。

随着开局哨声鸣响,电脑先下第一手,古德科夫看也不看,伸手去抓他的棋子……一声惨叫惊呆了场上观众,人们看到古德科夫重重地倒在金属棋盘上,身上冒出缕缕青烟。

赛场一片混乱,工作人员立即切断电源。

等到医生赶到时,这位前全苏冠军早已毙命身亡。

刑警在电脑专家的配合下反复检查机器,证明这部超级电脑本身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短路故障。

经过取证落实后,前苏联警方对电脑提出指控,罪名是蓄意谋杀。

警方认定,这部杀人电脑在输棋后恼羞成怒,自行改变了程序,像棋盘释放强大的电流,故意击杀了对手。

法院接受了指控,初步决定于第二年春,将电脑作为罪犯押上法庭,破天荒地开庭审理人类历史中首例电脑谋杀案。

据说,前苏联专家沙尼柯夫等人认为:机器已具备了人的智能,在屡次败北的形势下,难免会产生报复性谋杀念头。

而美国和日本的电脑专家却一致反对这种说法。

他们为电脑辩解说:即使电脑有了人的情感,它也不会莫名其妙蠢到会去杀人!只要是稍有头脑的人,谁都知道,在赛场上把对手杀死,裁判决不会判杀人者获胜。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却是真实发生了的,古德科夫确实触电而亡……这个报道一出现,很快被各大新闻网站和论坛转载,古德科夫谋杀案再结合这次深蓝赢棋事件,很快,智能电脑威胁论占了上风。

后来,有人发现,这件案子实际上已经结案了,杀人凶手虽然确实是下棋的机器人,但并不是其主观意愿。

而是外来的电磁波,即有害的电子雾,是它干扰了电脑程序,从而造成机器动作失误。

有人指出,早在1981年,日本就发生过一例因电磁波干扰,使机器人突然动作起来,误杀操作工人的案件。

因此,所谓古德科夫谋杀案是一个冤案,人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当然,技术人员自然不会这么轻易相信这样的事情,他们都知道,要出现真正的智能并不是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情。

真正担心的只是那些外行罢了,他们并不懂具体的技术内幕,连计算机技术他们都感到很神秘,更别说人工智能了。

许毅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态看大家的争论的,要是让他选择,他肯定会选择让人工智能出现,没有什么特别原因,他相信,只要是技术人员就一定会这么选择。

令许毅感兴趣的是,深蓝的主要设计者,深蓝之父是中国人,出生于台湾省。